高职体育乒乓球教学改革方向的探究
2014-04-10曹雷雷
曹雷雷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辽宁 丹东 118009)
新的教育时期,孕育着新的教学项目,乒乓球虽然被称为“国球”,但在高职院校开展的时间并不算长,原因在于其对场地、器材设施有一定的要求,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乒乓球项目陆续在各高职院校中开展起来,一时间项目开展的如火如荼,面对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如何开展教学.如何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从中获益.这些都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1 高职院校乒乓球改革的必要性
1.1 项目开展较晚,教学相对滞后
乒乓球项目虽然被称为“国球”,但因为其对硬件设施要求较高,使得其在高职院校当中的开展相对于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起步要晚,教学经验的积累不足,盲目参照其他项目开展教学并不符合该项目的运动特点[1]40-42.
1.2 教学目标及方法相对单一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对学习乒乓球所抱有的目的性不尽相同,想要面面俱到地展开教学,传统的“一贯式”教学已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因此,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1.3 教学考核内容缺乏灵活性
目前乒乓球项目的考核内容变化不多,缺乏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综合考量,缺乏人性化,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学习起来比较被动.
2 目前乒乓球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基础水平参次不齐
笔者通过对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乒乓球专项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有36%的学生没有接触过乒乓球项目,有55%的学生只是自己随意打过乒乓球,只有9%的学生曾接受过基础的训练或业余的指导,这就造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效果高低不齐,有基础的学生容易完成教学项目,而无基础或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起来则显得较为吃力.
2.2 诸多客观因素制约学生学习效果
经笔者调查显示,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场地、器材设施、练习时间、学习人数、考核内容的难易程度.对于正在发展中的高职院校来说,场地、器材设施的不足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此外,体育课的安排一般每周仅一次,一学期共十几次的课程也很难让全部同学都能完成教学任务.另外,学习人数过多导致个体练习时间减少,也导致很多同学的学习效果不甚理想.
2.3 教学手段单一
由于选择乒乓球学习的学生水平差异较大,一名教师面对几十名水平各异的学生很难面面俱到地展开教学,很容易顾此失彼.造成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很累的局面.经笔者调查,有56%的学生喜欢同自己水平相接近的学生一起练习,而学生之间水平差异较大,这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制约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4 考核制度缺乏人性化考虑
现有的考核制度往往只有固定的两、三项考核内容,基础好的同学会觉得比较容易通过,而基础差的同学没有其他的选择余地,会觉得较难完成考核,学习起来就缺乏积极性.经笔者调查有40%的同学较难完成考核内容,这与我们提倡的阳光体育精神是不相符合的.
2.5 学生对项目竞赛规则不甚了解
作为一项对抗性项目,对手之间的对抗无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然而,经笔者调查显示有65%的学生对竞赛规则一知半解,更有12%的同学不懂竞赛规则.这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致使教学的延续性难以开展.
3 未来高职体育乒乓球教学的发展方向
3.1 改善现有场地、器材条件,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国家队高职院校发展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资金投入的日益加大,高职院校可适当增加对乒乓球场地器材的投入,扩大师资队伍,或者对现有的师资力量进行培训,使硬件上能够满足现有的教学需要.
3.2 重新制订适合当下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面对水平各异的学生,我们不应该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应多动脑筋,想尽办法使每一名选择学习乒乓球的学生都能从中有所收获.笔者经过不断的研究实践,逐渐摸索出一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2.1 分层次教学法
在学生选项初期,对其水平进行评估,然后分组展开教学,尽量使每组之间的学员水平相接近,这样就方便教师展开教学,因材施教.也不至于影响基础差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反而会使他们之间能够互相促进,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3.2.2 多媒体教学法
将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制作成视频资料让学生反复观看,形成表象人事,然后进行针对性地模仿练习.如果条件不允许,也可以让学生用手机拍摄下教师的示范动作,然后再把自身的动作用手机拍摄下来进行对比,找出错误动作,及时纠正.这样,既能提高学习效果,又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兴趣.经过笔者的实践后调查显示,有95%的学生认为观看优秀运动员或自身打球的视频对乒乓球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3.2.3 多球训练法
由多媒体教学法所形成的表象认识若通过多球训练进行巩固,学习效果能够事半功倍.特别是当场地、器材受到局限、学习人数过多的情况下,利用多球训练,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生因为练习时间不足,所导致的学习效果不佳的状况.经笔者实践调查,有97%的同学认为多球训练对自己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足见其重要性[2]671-672.
3.2.4 学生互教互评
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名任课教师面对数十名学生进行教学,确实容易顾此失彼,此时增加学生互评互教缓解,通过基础好的学生对基础差的同学进行帮助、指导.无形当中教师身边就会出现很多“助教”,经过调查有30%的同学学习遇到困难时会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求助于教师,但如果有水平较高的同学在身边辅助学习,就会少了些羞涩与隔阂,沟通更容易,自然水平提高的也能更快.
3.2.5 组织学生竞赛与裁判
通过学生之间的竞赛与裁判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此项运动的特点及规律.也改变了许多学生只会打球却不懂规则的尴尬局面.经笔者调查分析,在传授学生乒乓球竞赛裁判法则之前,有65%的同学对此一知半解,更有12%的同学不了解竞赛规则,而通过理论培训及临场实践后有89%的同学对竞赛规则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通过竞赛大部分同学的水平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有98%的同学提高了对乒乓球这项运动的学习兴趣.
3.3 完善课程标准及考核制度
基于以上教学方法的尝试,需要课程标准及考核制度做出相应的调整,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需要多给他们选择的机会,以往的考核项目较少且固定,缺少平行考核项目,显然不够人性化,缺乏对基础较差的同学的考虑及支持.通过设立多个平行项目,让每名学生都有选择的余地.根据学生水平的高低设置几个不同级别的考试,基础好的学生可选择难度大、分值高的项目考核,基础差的学生可选择难度低、分值稍低,却较易完成的项目进行考核.此外,通过竞赛裁判加分,让基础差的同学多进行裁判练习,积累经验,也可弥补在技术评分中的不足.尽量让所有同学都能从此项运动中感受到快乐,而不是背上考核的压力和包袱.
4 结语
作为非体育专业的高职院校的学生,体育课作为基础学科,其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虽然教学手段和考核是不可或缺的,但考核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通过教学,让学生从繁重的专业课学习当中解放出来,充分展现出年轻人的活力与激情,让生命变的更阳光,运动变得更快乐.
[1] 吴刚平.课程资源建设中的几个认识问题[J].教育理论与研究,2001(97).
[2] 向 渝.体育隐蔽课程资源的本质、结构和特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