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嵘《诗品》对庶人文学作家的接受
2014-04-10谢兴润
谢兴润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钟嵘《诗品》对庶人文学作家的接受
谢兴润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钟嵘的《诗品》是中国文学理论史上的奠基之作,大凡历代研究诗学者必览之,《诗品》内容虽不多,但提供的信息却十分丰富。其中有一个重要方面,即钟嵘的文学观也可分成士族文学观和庶族文学观,从西方接受理论上来说,钟嵘对庶族诗人的评论,便可看出他对庶族文人的接受。
钟嵘;诗品;庶族文人
钟嵘的《诗品》出现在南朝梁代,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本理论专著,更被誉为“百代诗话之祖”,它与南朝时代的另一本《文心雕龙》一起堪称六朝文学批评史上的双壁。其中所反映的诗歌史观对我国文学史、尤其是诗歌史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诗品序》曰:“昔九品论人,《七略》裁士,校以宾实,诚多未值。至若诗之为技,校而可知,以类推之,殆均博弈。”[1]66这段文字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钟嵘的诗歌品评等级分法的启示是来自于当时社会风气。从曹魏政权曹丕始,九品中正制便一直存在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中,又加上从东汉后期开始,社会上一直非常流行品评人物之风,将人物品评分为九等,因此《诗品》中将诗人分为上、中、下三类的灵感,便是来自政治制度、九品论人以及《七略》裁士,这不仅是我国学术文化的传统,也是时代风气的产物。
《诗品》的批评方法理论和诗歌审美特点非常精妙,对人物的分类品评也可以算得上非常可观,但是,无论自己如何站在客观的角度,也总是会偏向于植根于自己内心的审美观念。尤其是钟嵘出身于士族家庭,他的审美和批评不得不带有士族文学色彩,但是,《诗品》在对庶族文人诗歌进行评价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非常客观公正的。
一、钟嵘以“士族”的视角接受庶族阶层
钟嵘(约468-518),《梁书·钟嵘传》载:“字仲伟,颍川长社人,晋侍中雅七世孙也。父蹈,齐中军参军。”[2]694又据《晋书·钟雅传》记载,颍川钟氏在钟雅死后家族开始落败,到他父亲时任职中军参军。但可以肯定的是,钟嵘出身士族,只是到他的时候家族已经衰落,像这样的普通士族地位也相当尴尬,一方面还是受到高门士族的排挤,另一方面也对出身寒门之人嗤之以鼻。士族家庭大都具有相当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样非常容易形成家族文化,钟嵘的学问便与家族渊源是分不开的,这样的学问传承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也很容易导致判断问题的倾向化,《诗品》以上、中、下三品论诗,便是受到当时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的影响,这不得不说,钟嵘的诗歌审美思想中一定存在士族的眼光,这是他的出身和社会环境造成的,据《梁书·钟嵘传》记载:“臣愚谓永元诸军官是素族士人,自有清贵,而因斯受爵,一宜削除,以惩侥竞。若吏姓寒人,听极其门品,不当因军,遂滥清级。”[2]694永元末年,钟嵘除司徒行参军,天监初年,军队制度改革,但是现行的军队领导阶层士庶不分,在他看来是十分混乱的事情,因此上书主张清理这样的现象,这也是钟嵘作为士族阶层必须保障自己的利益的政治主张,尤其是在南朝后期,士族阶级逐渐衰落,统治阶级大量任用寒人掌官机要,在士族阶级这面,他们更加严厉地保护自己的体系和维护自己的利益关系,钟嵘也不例外。站在士族立场的思想便理所当然地植根于每个士族文学家的脑海中。
但是,钟嵘的政治身份对庶族阶层的看法并不等值于他在文学观念上的看法,这个我们可以从《诗品》的收录情况看出,钟嵘在文学观念上不论门第,基本上是比较客观公正的,但也有例外,比如对多数学者认同的陶渊明和鲍照,都将两位诗人列于中品。尤其是陶渊明,作为中国田园诗的开山鼻祖,在南朝却没有被广泛接纳,而鲍照在唐代也是影响至深的诗人,尤其是李白和杜甫对其相当推崇。显然,钟嵘对这二位出身寒微的诗人评价有失偏颇,致使后代不少学者抓住这一点紧紧不放,甚至还为此否定了钟嵘的文学观念。但笔者认为,这不能全怪罪于钟嵘,一方面陶渊明和鲍照的诗异于南朝流行题材,尤其是鲍照融入民歌风格入诗的写法,不同于南朝绮靡华贵的诗风,因此不被大众接受;另一方面,要从评论家本人角度考查,钟嵘毕竟出身士族,从小受士族文化的浸染,士族理念和思考模式在他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尽管钟嵘在品评诗人时无限逼近客观,摒弃门第观念,但在文学审美观念上也无法根除“士族”观念,审美上也多少会趋近社会流行趋势。因此,剖析钟嵘对庶族文人的接受,绝不能忽略钟嵘的身世这一重要方面。
二、《诗品》冲破门第束缚,大胆选录庶人文学作家
根据曹旭先生的《诗品集注》言,《诗品》所录123人,上品12人,中品39人,下品72人[1]10。上起西汉李凌,最后一位是梁代晋陵令孙察。本书所论诗类只限五言,其中齐梁诗人有40人,约占总数的1/3。《诗品序》还规定:“其人既往,其文克定;今所欲言,不録存者。”[1]173因此所评论的对象都是作品已经定型的作古之人。
钟嵘在选评诗人时,冲破当时门第观念,以诗歌创作优劣作为评判基石,不拘一格选录在诗歌创作方面卓有成效的杰出诗人,选择诗人的范围相当广泛,《诗品》不但收录了汉魏时期皇室诗人、士族诗人外,还收录了不少女诗人,如班婕妤、徐淑、鲍令晖、韩兰英四位女诗人,还将班婕妤列于上品,评曰:“辞旨清捷,怨深文绮”[1]94。鲍令晖是出身素族的著名诗人鲍照的兄妹,钟嵘将其列于下品,评为“崭绝轻巧,拟古尤甚”[1]444。《诗品》中还存在一些僧人如汤惠休、宝月和尚等人的诗歌创作进行了评说。这些都说明《诗品》打破时代束缚,站在一个非常客观的角度对汉魏以降的五言诗人进行评说。
在魏晋南朝这样一个“士庶天隔”的时代,钟嵘敢于突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这样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体系,在对诗人进行分品时,并非看重门第出身,而是注重诗人本身对诗歌的贡献,上品中既有士族,也有寒族,出身低微的刘桢、左思便是上品中的佼佼者。在中品中,门阀士族诗人谢混、王微、谢惠连、谢眺等与寒族诗人郭泰机、陶渊明、鲍照、范云等人等量齐观,下品中则将门第高贵的张载、孙绰、王融等人与门第低微的赵壹、戴逵、毛伯成等人列于一类。皇族诗人仅列曹植一人于上品,中品中也只有魏文帝曹丕,而下品则有魏武帝曹操、魏明帝曹睿、宋孝武帝刘骏、宋南平王刘铄、宋建平王刘宏、齐高帝萧道成等多人。可见钟嵘在文学审美上还是突破社会地位和门第观念,尽量做到了客观公正。《诗品》中大量甄选寒族诗人,构成一个规模可观的寒族文学作家群体,以此奠定了寒族文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由此证明,钟嵘评五言诗不仅接受女诗人、出家的僧人,尤其是在对庶族文人进行品评时大加赞赏,在某种程度上颠覆魏晋南朝时代的政治文化常规,给中国文学理论史提供一个客观公正的平台,他不以门第高低为依归,也不以权力大小为准绳,这也是中国文学迈向自觉时代所展现出来的特征。
三、《诗品》注意接纳庶族文人的文学观
在《诗品》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其中的诸多文学观念,“滋味说”可谓最为显著的,“五言居文辞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1]36。但比较能体现钟嵘接受庶族文人创作的观念,还是出现在他对陈思王曹植的评价上:“其源出于《国风》,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1]97。我们追本溯源,《国风》中的诗歌本身就是采自十五国的民间民歌,这样的诗歌很接地气,也是钟嵘所注重的诗歌品质。因此,钟嵘对诗歌“骨气奇高”的要求便可以折射出他对庶人文学家的接受程度。
对“骨气奇高”的理解是多方面的,它可以看作是诗歌创作的本质规定,也是一种审美情趣,表现在文学中是一种硬朗、纯洁、高远等的风格特色。而许多庶族文人阶层的创作风格正好与此项吻合。
魏晋南北朝时代,出身卑微的庶族阶层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地位上都备受门阀权贵阶层的排挤和压制,仕途和生活都郁郁不得志,诸多优秀的庶族诗人虽命运坎坷,但他们在生活和文学创作中都具有一种独立高洁的情操,便是不屈不挠的“骨气”,他们在创作中便自然的将自己亲身遭际与文学创作化为一体,这样的作品纯粹自然,不加修饰便有了许多士族文人难以追求到的“骨气”。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满腔愤怒的指责当时只讲门第,不讲人品、才能的门阀制度,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也抒发了在门阀士族政治制度高压下庶族阶层的苦闷。虽然他们一身如履薄冰,心中困苦无人分忧,但他并没有为了获取高位而放弃自已独立人格精神,“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3],他们虽出身卑微,但精神上却非常富有,都是具有时代尊严的诗人。而被钟嵘尊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1]260的陶渊明,其高洁闲淡的品格更是千古传颂。其人与其诗都将“骨气”一词体现得淋漓尽致,更为历代诗人效仿、传颂。
在九品中正门阀制度的社会环境下,庶族文人只有在生活与文学创作中保持自已的“骨气”,才能拥有独立的人格,坚守住自已的独立高洁的精神生活空间,才能在门阀时代保住自己的节操,思想才能屹立于不败之地,否则将很容易沦为士族的附庸。因此“骨气奇高”用于评论人生崎岖的庶族阶层,名副其实。
四、结语
《诗品》的产生既是钟嵘天资独创,也是时代背景风气的产物,这个时期处于五言诗的蓬勃发展时期,也是继承魏晋以来文学自觉的时代,中国文学批评史走到这里出现这样的作品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在阶级力量上,东晋南朝时期,士族由于阶级力量强大,士族文人集团更是蔚为大观,庶族阶层的文人在政治地位上得不到肯定,也因其他社会原因无法形成文学集团,他们几乎都是单个出现、不成系统,文学力量上无法与士族想抗衡,而钟嵘《诗品》在评价上基本上做到客观公正,不分政治立场,网罗各个阶层的诗人,这个庶族诗人巨大鼓舞,也让庶族出身的文人们更有信心投入诗歌创作当中,因此,《诗品》对庶族文人作品的传播和影响有巨大作用。
[1]曹旭.诗品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2]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3]鲍照.鲍参军集注[M].钱仲联,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228.
The Comments on Zhong Rong’s Grades of Poetry about Ordinary Writers
XIE Xing-run
(School of Chinese Literature,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 550001,Guizhou,China)
Zhong Rong’s Grades of Poetry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book in Chinese literature theory field.All previous dynasties scholars would be read and research it over and over again.The content of it was not so much,but the nucleus information was rich.This article only offers one aspect to explain his evaluation to ordinary writer,and gave a conclusion to this group of writer.
Zhong Rong;Grades of Poetry;ordinary writers
I206
A
1007-5348(2014)05-0016-03
(责任编辑:吴有定)
2014-03-15
谢兴润(1987-),女,贵州贵阳人,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