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仙居吊脚楼:彭家寨
2014-04-10
田园仙居吊脚楼:彭家寨
撰文/田长英 田 化 编辑/田宗伟
层层屋面层层台,碧水修竹绕宅生。这是一个当代版的桃花源。时至今日,这里的村民们依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
隔岸远眺,只见寨后林木葱郁,修竹锦簇,层层叠叠的吊脚楼依着山形逶迤而下,青瓦灰脊,飞檐翘角,彼此勾连,颇为壮观。寨前,田畴井然,清溪如带,一条窄长的索桥高悬河上。大河边小溪里,时有女郎挥棒捣衣,儿童嬉戏;山上,牛羊悠闲地吃着青草;田间,鸭鹅拾穗觅食不时争抢……
这就是被称为“人间仙居”的彭家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武陵山中的小村寨。
● 地理位置 周围环境
彭家寨位于东经109°37′,北纬29°40′。背山面水,两端各有小溪为界,一派田园风光。
彭家寨在哪里?
无论是在谷歌地球、还是我国现在已正式出版的最小行政区级的县级地图上都找不到彭家寨的名字。千百年来,彭家寨的寨民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静生活。直到1993年,我国著名古建筑学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良皋先生考察山寨后,经其热情赞扬和大力宣传,山寨才渐为人知并一天天热闹起来。
彭家寨吊脚楼群位于恩施州宣恩县沙道沟镇两河口村,前临龙潭河,后依观音山,与209国道相距约15公里,与鸦(宜昌鸦雀岭)当(宣恩当阳坪)省道相距约3公里。
从谷歌地球查得彭家寨位于东经109°37′,北纬29°40′。北距宣恩县城60公里,南距湖北省来凤县城30公里,地处国家自然保护区七姊妹山缓冲地带。
彭家寨吊脚楼群可谓武陵山区土家聚落的典型选址,吊脚楼群依托观音山,建于山脚斜坡上,寨前是龙潭河,左是召大沟,右为叉几沟,自然形成一个地理单元。寨后山峦起伏,奇峰秀美,修竹婆娑;寨前小河潺潺,田畴井然。龙潭河上架有铁索桥,叉几沟有一座百年历史的凉亭桥,是村民外出之重要通道。
观音山原叫“人头山”,因山形如人,有脑壳和双肩得名。“风水先生”叫它“观音座莲”。彭家寨吊脚楼群就集中于观音山下,“观音座莲”之右下侧,屋基是坡度较大的山坡,形成村落后,呈现出一级一级的高坎或陡坡,站在进入寨子的保坎前小道上仰望,吊脚楼仿佛冲入天际,很有气势。
寨前龙潭河发源于沙道沟燕子岩,是长40公里的常流河,在龙潭集镇与两河口集镇长约15公里的河段两岸,顺河而下是汪家寨、符家塆、袁家寨、覃家坪,直到两河口集镇,前行约4公里,即到沙道沟集镇。逆流而上是曾家寨、罗家寨、梁家塆,到龙潭集镇,继续东北行,翻过八大公山的“马蹄形”山,直至湖南省的桑植县、湖北省的鹤峰县。
寨前龙潭河穿村而过,沿河而上,与观音山并列的是狮子岩,为一座神形兼备的岩狮子头。顺流而下,与之紧邻的是汪家寨。彭家寨和汪家寨均位于龙潭河右岸,并称“二龙戏珠”。
彭家寒右邻的村庄。 摄影/余田
彭家寨全景。 摄影/肖佳法
远眺彭家寨,只见寨后观音山林木葱郁,修竹锦簇,层层叠叠的吊脚楼依着山形逶迤而下,掩映在苍松翠竹之间。楼顶黛青色的瓦片铺排如鳞,转角高翘的檐角举势欲飞,立面的栏杆板壁或青灰或淡黄,本色天然,古色古香,在翠绿的竹子和树木掩映下透出玲珑与秀气。及至走近,大河边小溪里,时有女郎挥棒捣衣,儿童嬉戏;山上,牛羊悠闲地吃着青草;田间,鸭鹅觅食不时争抢。好一派田园风光,人世仙居!在这仙居正前方,一条窄长的铁索桥高悬河上将寨子与外界相连。
我国古建筑专家张良臬先生在考察此处古建筑后曾撰文称:“彭家寨背山面水,两端各有小溪为界,用地完整,是鄂西土家聚落的典型选址”、“要挑选湖北省吊脚楼群的‘头号种子选手’,准定宣恩彭家寨出马”,并以歌咏赞叹:“未了武陵今世缘,贫年策杖觅桃源,人间幸有彭家寨,楼阁峥嵘住地仙。”
左:各吊脚楼之间的青石人字路。 摄影/余田
右:高保坎屋基。 摄影/余田
● 历史沿革 宗族源流
彭家寨历史悠久,至迟到1792年,寨子已有相当规模,是宣恩彭氏祖先聚集地之一。
包括彭家寨在内的沙道沟一带古为溪峒地,古称“蛮苗之疆”,元、明至清初为土司统治区域。据县志载,沙道沟初置湖南镇边宣抚司,明玉珍改沿边溪峒宣抚司,明改忠峒安抚司,属施州卫大田军民千户所,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归流后,属宣恩县辖。1995年5月,改来凤县代管。1998年2月,再划归宣恩。这里原来未“开化”时,人们在沟边坡地刀耕火种,俗名砍畲,取名“畲道沟”,后名沙道沟。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沙道沟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之一。1909年到1912年,贺龙的骡马帮常年往返于此。参加革命以后,多次到沙道沟彭家寨一带宣传革命道理,组建红军。1935年,红二、红六军团在宣恩县南部建立以沙道、两河为中心的县、区、乡苏维埃政权。县政府设在两河口,龙潭等地设乡苏维埃政府。现两河口县政府旧址已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龙潭乡苏维埃政府旧址已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彭家寨周边有众多的古文化遗址,寨前的龙潭河是酉水源头之一,在酉水河上游白水河左岸的官庄出土过编钟,有悬棺葬、崖庙等古文化遗址。沿龙潭河而下的红石苏家沟是宣恩摆手舞发源地,在苏家沟的星火田建有摆手堂,内供土王一尊、王妃两座、配像多座。在彭家寨左侧龙潭河边有一求雨用的“水府庙”,现庙已毁,存有石碑一通,藏于彭武开家。
彭家寨形成于何时,尚无定论。如何形成也说法不一。一说此地乃彭氏祖先发源地,一说彭姓始祖是逃难而来,来自湖南永顺,但来自何时并不明了。彭家寨水府庙残存的石碑上的立碑的时间,是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这个证据表明,至迟到1792年,彭家寨已有相当规模。
而另一个传说是,很久以前,一对年轻夫妇为完成先辈的遗愿,不惜长途跋涉,寻访先人旧址。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他们来到武陵山北麓,突然间一条大河挡住去路,无法前行。只见大河对岸两山对峙,其间小溪流淌,似彩练与大河相连。左山桃花盛开,五彩缤纷,形同“金字塔”,谓桃花山;右山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状如“观音座莲”,曰观音山。眼前美境宛若世外桃源,造物主的鬼斧神工令这对夫妇幡然醒悟,“这不正是我们要找的先人旧址吗!”
然而,眼前河水湍急,夫妇因无法过河而黯然神伤。焦急万分之中,忽见一道闪电划破长空,河中徐徐升起团团云雾,雾霭之中一座小木桥时隐时现,夫妇携手在飘飘欲仙之中渡桥过河……
据说,这对夫妇就是彭家寨彭姓土家族的祖先彭怀伞及其妻杨氏。从此,他们在这里男耕女织,繁衍生息,以至于今天的彭家寨。坚持认为此地即是彭氏祖先发源地的人认为,彭氏夫妇来此只是寻根,找到先人旧址。
绿树掩映的吊脚楼。 摄影/余田
● 吊脚楼建筑群
吊角楼依山顺势,层叠而上,形式多种多样,细部考究。
彭家寨是以吊脚楼群名世的。
隔着龙潭河观寨子全景,均为清一色的吊脚楼。古色古香的吊脚楼依着山形层层而上,鳞次栉比,灰色的屋脊、黑色的瓦片、保持木材原色的吊脚楼栏杆在翠绿的竹子和树木掩映下显得格外温馨、小巧、玲珑与秀气。
从彭氏家族迁入开始一直到现在,彭家寨吊脚楼群一直处于不间断地建造、修缮和沿用中,这里既有正在兴建的新吊脚楼,也有建成于清末的古建筑。目前,保存完好的房屋有四十余栋,每栋自成体系,面积百余到几百平方米不等,木质瓦屋,穿斗式,单檐悬山灰瓦顶。通常,每家房屋由正屋和吊脚楼两部分组成。正屋建于平地,三五间不等,厢房吊层,建在坡上,屋脊与正屋平齐或稍低,吊脚的高度随地形而定。正屋和厢房“一正一横”或“一正两横”,与院坝相围,形成一个小庭院。台阶、院坝、道路铺青石板。
排扇(立贴)结构。 摄影/余田
吊脚楼布局组合
彭家寨房屋依山而建,分台而筑,错落有致,透出自然园林的神采,数十栋吊脚楼各不相同,“千楼自别”。虽是静物,却给人极强的动感。由众多单体建筑组合成村寨时,以公共用地的院坝、桥梁为中心展开。单体建筑摆设灵活自由,形凝神聚。这种依山势和河流进行设计,巧妙借助自然与建筑群体的有机结合,使彭家寨吊脚楼的外型从纵向看,形成了“占天不占地”、“天平地不平”的剖面,整个群落显得活泼、紧凑而俏丽。彭家寨的建筑都保持建筑材料的本色,与自然山水极为相称。
彭家寨村落外的布局形式为:山路→小河→吊桥→农田→村寨→竹林→后山,如此层层递进,构筑了丰富多彩的外部空间层次。
进入山寨,走过曲折的村巷,踏上层层的台阶,便会进入由土家吊脚楼构筑的更加紧密、丰富的单体空间层次。
建筑学家张良皋实地考察后认为,彭家寨是“华夏建筑与西南少数民族建筑的完美结合”,是井院与干栏相结合的南北建筑形式的交汇。
吊脚楼基本样式
吊脚楼是土家人对他们房屋的传神叫法,房屋是一个有机体,加层相当于阁楼,下吊就是吊脚——那部分是房屋下垂的“脚”,是房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彭家寨的吊脚楼多种多样,就其形状来说,有三种基本样式。
单吊式,也称之为“一头吊”或“钥匙头”,它由正屋和厢房(吊脚楼、楼子屋)两部分组成,厢房“吊脚”,两屋之间由转角间相连,房屋地基是高低两个台面,形成“天平地不平”的剖面。整体格局形如“L”,与屋前院坝构成长方形的活动空间。
双吊式,又称为“双头吊”或“撮箕口”,即在正房的两头皆有吊出的厢房,为一正两厢。除受地形的限制以外,一般来说,是否建双吊式主要看经济条件和家庭需要而定。
平地起吊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地基是平的,就地形而言不需吊脚。方家在建房时却偏偏让厢房“吊脚”悬空,正屋与厢房的屋面、地基均在一个台面上,此时,“天平地也平”。平地起吊也可能做在正屋的一侧,作为正屋的延伸;也可能与正屋垂直,形成“L”布局,只是吊脚楼的正屋与厢房的地基均处在同一台面。
从吊脚楼的层数分,有单层吊、二层吊、三层吊几种。这种分法是以“龛(qian,平声)子”的层数来划分。迄今为止,学者没有发现土家人的本民族文字,“龛子”的“龛”是张良皋教授借用汉字“龛”为吊脚楼“龛子”的土家语音标注的汉字。“龛子”可以理解为阳台、“美人靠”。
单层吊,即吊脚楼只有一层“龛子”相围。厢房的下部是吊脚部分,上层是卧室,加上顶部的贮藏间,有三层空间。卧室与正屋处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吊脚只有一层。
二层吊有两圈“龛子”,形成四层空间;三层吊有三圈“龛子”,顶部的贮藏间也被用“龛子”围了起来。
在彭家寨,单栋吊脚楼的“龛子”做法也不尽相同,有的只做面向院坝的一侧,有的围绕吊脚楼的“腰身”一圈,通过“龛子”可以从前阶檐走到后阳沟。
吊脚楼单体建筑
单体建筑为穿斗式构架,上覆布瓦,下垫基石,中间由骑、柱、梁、枋组成木构架。以柱梁承重,将柱和骑筒用枋纵向“串联”组成立贴(排扇),两排扇用枋穿斗,柱间装木质板壁按需要组成大小不同的空间。
彭家寨村民的正屋一般都是单数,要么三间要么五间,堂屋居中。左右两边的设置不一而足,有的两边都设火塘屋,有的一边是灶屋(厨房)一边是火塘屋。火塘屋的后部隔开做成卧室,由家中老人居住,儿女们的卧室则在吊脚楼上。吊脚楼的底层,或作厕所,或是猪圈牛栏。正屋与厢房相接处为灶屋,多为扇面,里面设伞把柱。
平地起吊式吊脚楼。 摄影/余田
【堂屋及神龛】 彭家寨正屋多为三开间,每间隔开,形成六个空间。堂屋的后部为道房,空间较窄,相当于一个过道。堂屋是风水观念中穴之所“的”的点,用于定位,土家人非常重视,在位置和朝向上不能有丝毫差错,否则,就会给主人带来不好的运气。而且彭家寨人相信,房屋既是自己和后代的栖身之地,也是祖先和神灵的盘居之所。所以他们在建造房屋时,就考虑在堂屋的后板壁上设神龛,前置供桌,存放香蜡草纸,逢年过节时烧香拜祖,祈求祖先神灵保佑家人无病无灾、多子多福、六畜兴旺。
堂屋的楼枕枋上不装楼板,显得高大而亮堂,与被烟熏染成青黑色的布瓦、梁枋和柱头、后壁的神仙伙起来,颇有幽深雅静之感。立贴的下半段相邻两柱间装轻薄的木板,木柱暴露于外,主人在重大事务和年节时贴上大红对联,它们体现了主人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追求、向往和对人生的深刻体味,以及对自己和子孙后代的劝谕和告诫。由这些楹联所形成的文化氛围,无不散发出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从而提高了彭家寨的观赏价值。
【火塘和卧室】 大小同后边房间,前半部是火塘屋,后半部用板壁装出一间做卧室,一般由父母居住。前壁开门与火塘屋相通,后壁开门通于室外,正中开窗。但由于屋顶后檐较低,保坎遮挡,采光不是很好,这时,有屋顶上的“亮瓦”可作补充。打通两侧面向道房的一壁,形成环绕的通道。
神龛与供台。 摄影/余田
火塘。 摄影/肖佳法
卧室里靠板壁的一面放床,床与屋梁同向。彭家寨简易木床居多,四角竖立木枋,用以悬挂蚊帐。蚊帐是女主人的嫁妆之一。女儿十几岁时,就用本地产的麻手工制作,结麻、编织、用草木灰煮,再用龙潭河水漂洗,完成一笼帐子大约花去一年多时间,但制成后比较结实,有的可供主人享用一生。女主人陪嫁箱子、柜子之类的东西也放于卧室,箱子存放衣物,柜子存放粮食等。
火塘屋的楼枕上设有上下楼的出入口,前壁设窗户,左右两壁前端两门对应,一是堂屋的侧门,另一门通往厨房,后门与卧室相连。屋内设火塘,火对于人类生存具有重大意义。房屋建成后入住前,一般都要“请火”。长方形的炕架挂于楼枕枋上,悬于火塘上方,美味的土家腊肉就是在这炕架上熏制出来的。炕架上挂伸缩自如的炕钩,火塘上架铁铸“三角”,上放双耳带系的鼎罐等。
火塘是彭家寨村民使用时间最多的房间,既是烧水、取暖和熏制腊肉的地方,又是村民结束一天的劳作之后家人团聚、接待宾客、围坐夜话,同时还是厨房的辅助用房,比如,煮肉就通常用鼎锅在火塘完成。
如果说身体线条、服装造型是外部形态的外在体现,那么面部表情则是传达内心情感、追求内在形象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是搭建内部情感与外部形态的隐形桥梁。
【转角楼与厨房】 两面排扇以梁枋组成“间”的概念,N面排扇就组成N-1个间。彭家寨的正屋多由三至五间组成,立贴就需要四至六面。两排扇相对而立,每柱中部以木枋相连,构成上下两层,再在四周装上木板,构成“间”。排扇在正屋和横屋组合上都是一一下面相对,而在正屋与横屋相连处的转角楼处则发生变化,两排扇不是相对排列,而是呈扇形排列,前窄后宽,形成“扇子”的两侧,两排扇间撑一根将军柱(伞把柱)承托枋,“转”出形成厨房的扇面空间。
厢房的排扇富于变化,下部悬空,中部出挑成龛子。有的排扇中部连接几层楼枕枋,形成几层空间,彭家寨房屋一般由一到两层龛子相围,个别有三层空间。龛子越多,所需高度越大,吊脚楼越显高大挺拔。
正屋来自华夏建筑,干栏式的龛子来自西南少数民族,“正屋与横屋围合趋势来自黄土平原的‘井院式’(或曰‘地穴式’)窑洞。土家民居正是华夏建筑与西南少数民族建筑的完善结合。”楼子源于百越地区,正屋与楼子相接处的前窄后宽的扇面处理是是土家人的独特创造。张良皋教授这样认为。
正屋与横屋相接处为厨房,这一扇形的转角楼,当地俗称“马屁股”或“骡子屁股”。在建筑手法上采用减柱法,用不落地的骑筒承托数根梁枋,像伞一样密集,在屋面正屋与横屋交接处做成龙脊,将屋顶水面进行分合处理。骑柱骑于同时止于厨房的楼枕枋上,为厨房腾出开阔的空间。厨房四面开门,通前后檐和火塘屋及吊脚楼的厢房。
将军柱,即伞把柱。 摄影/余田
屋脊正中宝顶与屋脊两端凤饰组图。 摄影/余田
吊脚楼飞檐及其鳌鱼装饰。 摄影/余田
【屋顶与飞檐】 站在高处俯视,房屋顶部黛青色的瓦片如鳞,高翘的檐角举势欲飞,屋后修竹丛丛,房前流水潺潺,一派层层屋面层层台,碧水修竹绕宅生的田园景象。
经过改建,彭家寨屋顶脊瓦因用石灰浆做了加固处理,呈现为白色。正脊两端的吻施以凤尾,中间的宝顶饰以莲花。吊脚楼屋顶转角处,四角翘伸,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通过檐部上翘的特殊处理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也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感,仿佛是一种气将屋檐向上托举,飞动轻快。
【前后檐】 正屋的前后排扇用挑枋挑出取代斗拱构件,做成“板凳挑”,是土家建筑的特色之一,在彭家寨乃至宣恩民居中广泛使用,华中科技大学建筑系张良皋教授曾撰文描述板凳挑的构造来源序列为从龛子外的挑瓜柱到檐下的“燕子楼”挑瓜柱,再演变为板凳挑。
前后檐各挑出约1米的空间,前部为“阶檐”,后部与排水沟一起统称“后阳沟”。阶檐前做院坝,用石板满铺。由于彭家寨是在山坡上起屋,故院坝的大小不一,距阶檐的高度也不一致,有的屋阶檐坎高达1米,其下才是院坝,彭家寨人建房因地制宜的思想再次体现出来。
板凳挑。 摄影/余田
六合门及门窗。 摄影/余田
窗花(新建房屋)。 摄影/余田
壁窗。 摄影/余田
凡是需要采光和通风的地方均有窗户,不仅板壁上有,门上也有,而且加装“王字格”、“步步紧”、“万字格”、“寿字格”等花样装饰。门窗是长方形,壁窗多是正方形,窗花或上下对称或左右对称,用截面3厘米见方的小木条做“桥子”,卯榫对齐,捶实成形。窗花是体现土家匠师技艺和情趣的又一绝佳之处,寄托着土家人对幸福生活的美好向往。
【厢房和龛子】 视经济条件和居住环境的需要,在正屋的一端或两端修建吊脚楼,一层为“亮柱”形式,即不加装板壁,空旷而开阔,为存放柴草、厕所及圈养牲畜的地方,有的村间道路从楼下穿过。
二层与正屋的一层平齐、高或低一尺左右(平地起吊式除外)。吊脚楼围以一到三层的龛子,称为厢房。厢房为土家闺女或年轻夫妇的住处,楼内花样繁多,好些浪漫的故事都从这里飘出。有诗为证,“吊脚楼上枕一夜,十年做梦也风流”。在排扇之外,“挂上”用骑筒和桃枋做成的小排扇,环绕厢房三面做成龛子,用六尺长的翘角挑将拐角处的角柱和排扇的檐柱穿斗,在丝檐和厢房屋面做成龙背和搬招。
厢房廊道即龛子的护栏木饰。 摄影/余田
山墙面的人字形屋檐下,“搭”一梯形的屋面,土家人称“丝檐”,以防止山墙面的板壁遭风雨浸蚀。丝檐飞檐翘角,气势挺拔而清朗。张良皋教授指出:檐是一种流行于鄂西,却十分古雅的说法。檐在官式建筑中就是“歇山”。在鄂西,可以看见由龛子的山面建雨塔,逐渐合围成檐的演进序列。
环厢房是宽约三尺的龛子,或叫走廊,由厢房楼枕枋出挑,与骑筒组合成的空间,是凉晒衣物和农作物的场所,也是精美的土家布鞋、花袜垫的“出产地”。处于高处的厢房,在炎热的夏季,凉风习习,神清气爽,是观景纳凉、修心养性的好地方。
【地圈岩】 排扇的下端用地脚枋(地枕子)穿斗,在火塘屋、卧室都铺有木板(踩地板),谓正板,土家人修房时讲究暖和,在装修上达到“上楼下正”(即上有楼板下有地板)就满意。
在没铺正板的堂屋和厨房,地面要用木棒捶平整,以洒扫时不起尘土为准,现大多做成水泥地面。由于柱头没有落地,地脚枋与地面有高约30厘米的距离,在厨房和堂屋四周、前后阶檐壁可看见正板下粗糙的地面,同时冷风和潮气从地面吹来,为避免此种弊端,彭家寨多数房屋在此处镶地圈岩,将岩石凿成规整的、符合尺寸的长方形的石块,中镂空雕“鼓炉钱”花,也就是中为铜钱、两边为梭子的花形,保证房屋空气流通,以免木材腐烂,美观实用。
【地基与石磉礅】 根据地形特点,在斜坡上挖出平地,将泥土填于坎外,共同组成一个平面,作为正屋的地基。靠山一面做里坎,外侧砌堡坎做院坝。在山坡建房采取挖土、取土、填土的方法,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利用。在一侧的院坝坎前再用相同手法挖出修建厢房的空地,正屋的屋基比院坝高出约0.3米,比厢房高出约2~3米,用木棰将三台平地的泥土夯实,屋基前后檐用石头砌阶沿,环屋四周阶沿外修排水沟。彭家寨因为建房面积小,地形差异大,有的正屋基与院坝的垂直距离较大,达一米左右,有的厢房地基全靠岩石砌成堡坎,垂直距离大,场面很壮观。有两栋屋的吊脚地基和入户小道全用石头堆砌,站在楼下小道上仰望,房屋有如人间仙阁,过道有如天梯。对岩堡坎没有加工修饰,显得古朴,与环境融为一体,充满野趣。
凉亭桥。 摄影/余田
排扇的柱头立于石磉礅上,磉礅高约为30厘米,少雕刻,显得古朴粗犷,野趣浓郁。石磉礅增加受力面积,保护柱头免受水浸,使房屋不致出现地基下陷的情况。彭家寨多石头,质地坚硬,村民用岩石铺院坝,铺村间小路,做水缸、猪槽、石盆、地圈岩等。
● 凉亭桥、铁索桥、水府庙
凉亭桥已历百年,铁索桥是彭家寨与外界相连的重要通道,水府庙已毁仅存遗址。
除吊脚楼群外,凉亭桥、铁索桥、水府庙三个附属建筑,对彭家寨人意义同样重大。
【凉亭桥】 龙潭河自东北向西南流过寨前,与寨两边的山间小溪将寨环抱。观音山右侧叉几沟上建有一座凉亭桥与金磨山下的桃花山相连。史载,该桥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之前。凉亭桥为穿斗式结构,长10.1米、宽4.5米、高3.6米,两柱一骑四排扇,小青瓦盖顶,两边建有供村人乘凉歇脚的长凳,桥面并排铺设几根木圆柱供踩踏。凉亭桥素面朝天,做工粗糙,形式古朴,与吊脚楼相比,体量较小,开间不大,除了岁月留下的痕迹,桥算得上是完好无损。桥距沟底约10米,右端早年是一片桃花林,左侧与彭家寨户间小路相通,上端是一丛芭蕉,下雨的时候,行人坐在百年古桥上避雨,烟雨弥朦中,雨点滴哒滴哒地打在叶上,再从桥檐上一沟一沟地导下来,小树、秧苗等生命轻舞,沟底小溪哗啦啦地前行,颇富诗情画意。
【铁索桥】 山寨与沙龙公路用铁索桥相连。桥长45米,宽5米,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桥南北两端用粗铁链卯于结实的铁桩上,水泥钢筋凝成梅花桩,桩高15公分,再用紧线机把钢丝拉直套在桩上,两侧焊接扶手架,桥面上铺垫厚实木板,将铁丝挽成股在桥两侧做成护栏和扶手,现正在使用。铁索桥是彭家寨与外界相连的重要通道,“轻飘飘”地立在空中,远观像蜘蛛网跨河结在两座大山之间,无遮无拦,通体透明,坦荡荡地立于山谷间。
【水府庙】 乾隆年间,彭家寨及邻近村寨的村民们,在吊脚楼群的上游黄朝场集资修建水府庙来供奉“雨王菩萨”,以备求雨之需。土家人很务实,对水府庙是轻建重用。建筑规模小,面积约20平方米,四根柱头落地,布瓦盖顶。水府庙建在龙潭河左岸的河边台地上,下距彭家寨吊脚楼群约一里,原叫黄朝场,解放前后,一场地质灾害毁坏了水府庙,现水府庙已成遗址,仅存一通石碑,藏于彭武开家,记载建庙时捐资者姓名,立碑时间是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这说明在1792年,彭家寨从建筑到人文已有相当规模,有着成熟的组织制度、宗法观念和宗教信仰。
生活器具捞鱼篓、种子挂篮、石磨。摄影/余田
● 宗族文化
聚族而居、以和为贵、人神共居。
彭家寨全寨45户250余人,除两户杨姓苗族、一户刘姓汉族外,皆为姓彭,是典型的彭家宗族山寨,血缘宗族特征在这个山寨中十分明显,并是山寨最为重要的组织形式,管理着山寨日常事务,维系着这个山寨的发展。
彭家寒一角。 摄影/余田
彭家寨背山面水,正前方龙潭河蜿蜒而过,左右有小溪,这种三面环水背靠大山的地理环境,给彭家寨人带来了强烈的领域感。自然划分边界的河流与小溪也减少了彭家寨与邻村之间的纠纷,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聚落场所。彭家寨各个家庭的房屋多为正屋三间厢房吊层的一正一竖为主,一正两竖的“撮箕口”和两正两竖“小庭院”为辅,一家一户一个单元,多家房屋集中山下分台布建,层层递进铺排,组成一个错落有序的吊脚楼群,呈现出一种很强的聚族而居的宗族思想以及“四世同堂”“合家欢”大家族观念。彭家寨没有祠堂,但集中布排的房屋中间有可供山民议事娱乐的场所,立有“彭家寨”碑的彭伍元家的院坝即是其一。
由于彭家寨村民几乎全为彭姓,是一共同祖先的后代,左邻右舍多是血缘亲戚,友善和睦的氛围就自然形成。寨内适逢红白之事、建房立灶、插秧收割,村民们互相帮助,统一行动。他们的血亲观念很强,不容外姓外族人欺侮,也不允许本族人无端欺侮外姓人。
彭家寨人在正屋神龛上,既供奉神灵也供奉祖先,人神共居,多数家庭的神龛上方还挂有毛泽东像。彭家寨人信奉的神灵很多,他们尊火塘里的火种为火神,新房建成有迁火仪式,要选择好的时辰用特有的仪式和封赠来迎请。彭家寨人火塘里的火种长年不息,因为在彭家寨人看来,火塘之火象征着家庭生计不息之火,也象征着种族香火延续不断。过年时,彭家寨人一连几天要把火烧得很大,表示兴旺,并认为年三十烧得柴越大,来年的猪就越壮。在灶屋里供有灶神。在彭家寨人心里,灶神能够监察人间罪恶,掌管着一家人的寿天祸福。
休闲。 摄影/肖佳法
● 民风民俗
姑娘出嫁时“哭嫁”,老了人要跳“萨叶儿荷”。公祭跳摆手舞,私祭跳铜铃舞。“年小月半大”。禁忌多。
彭家寨至今仍保持着土家文化的原生态。寨民热情好客,每逢贵客到来,定是鸣炮相迎、装烟煨茶,还做油茶汤招待客人。席上,要喝大碗酒,吃大块肉,还请出寨上的老人或头面人物陪客把盏。火塘的火四季不息。冬天围塘取暖,平时就火用鼎罐做饭。
糍粑腊肉包谷酒是彭家寨人的最爱。“二十八,打糍粑”,每到腊月二十八,彭家寨人都要打糍粑。他们先将糯米洗净,净水浸泡一小时后滤干上甑蒸熟,然后将其放在石制粑槽里捶打至烂,再捏成圆坨压薄成饼。
腊肉的制作比较简单。彭家寨宰猪通常在十冬腊月。其做法是用盐把肉腌上半个月后,挂在火炉上面的吊钩上熏制。经过烟熏火烤的腊肉不仅色香味美,而且不易腐烂变质,一年四季皆有食用。
寨中姑娘的结婚喜庆之日,用哭声迎来,婚前半月或两三天就开始“哭嫁”,哭像唱歌一样,有唱词,内容多为感谢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和哥嫂弟妹们的关怀之情,泣诉少女时代欢乐生活即将逝去的悲伤和新生活来临前的迷茫与不安,也有倾泄对婚姻不满,痛恨媒人乱断终身的。特别隆重的“哭嫁”还请来十个姑娘陪哭,叫“陪十姊妹”。“陪十姊妹”在彭家寨现在已很少见了。
寨里老了人,村民不请自来,聚集在孝家堂屋里,夜晚在亡人的灵柩前,踏着鼓点载歌载舞,为亡人超度,场面欢快热烈,通宵达旦。当地人叫这一活动为“跳萨叶儿荷”或“打丧鼓”。这一风俗现在仍在流行。
在彭家寨人的心中,逝去的先祖是永远庇佑后世的“神灵”。彭家寨前的公共院坝是他们祭神娱神的场地。跳摆手舞和八宝铜铃舞就是祭祀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土老司在带领全寨人同祭土家族始祖彭公爵主、田好汉、向大官人后,便和全寨人在院坝里跳摆手舞。随着锣鼓的节奏起舞,“男女相携,蹁跹进退”。
如果说跳摆手舞相当于“公祭”的话,那么,跳八宝铜铃则如同“私祭”。彭家寨人在祭祀先祖,祈求自家五谷丰登、人畜兴旺之时,便请来土老司跳神“解钱”。跳八宝铜铃舞贯穿解钱法事始终,其唱词、舞步都有讲究。与摆手舞一样,古朴低沉,雄浑豪爽。
传统的民族节日彭家寨人除重视春节、元宵、清明外,还特别重视过社、端午和月半。过社为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这天家家户户将嫩蒿洗净切细烘干,加上油炸豆腐丁、腊肉丁、香料,拌和糯米蒸成社饭,既自吃也赠送邻里。每缝农历五月初五,各家都悬挂艾蒿于大门以避邪,用雄黄酒点小儿的额头和手心,以防疫瘟。农历七月二十二,是彭家寨人过月半的日子,传说这天亡灵都要回家,出嫁的姑娘也在这天不请自回,参与祭拜,给亡灵烧纸钱。月半是彭家寨人除春节外第二重要的节日,至今仍有“年小月半大”的说法。
舞龙。 摄影/肖佳法
过去彭家寨人的禁忌很多,不少现已消亡。但正月头腊月尾不能说不吉利的话(这时的话特别灵验)、正月初一不扫地(正月初一是扫帚的生日,这一天不能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逢戊不动土(因戊日是鬼哭日)、祭神不能闻猫叫(猫叫似哭会惊走神灵)、七月蛇进屋不能打只能赶走(蛇是祖先化身),村民仍坚信不移。
上:“宝贝,笑一个。” 摄影/田宗利
下:“今年收成可好啦!” 摄影/田宗利
● 今日山寨
已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生活条件有所改善。血缘宗族管理山寨的功能趋于萎缩。村民思想日趋开放。山寨成为景点。民风朴素,村寨祥和。
彭家寨吊脚楼建筑群已得到专家、学者和政府的高度关注。2002年12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下文将彭家寨列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住建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彭家寨所在的两河口村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国务院公布彭家寨吊脚楼群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彭家寨吊脚楼群纳入法律保护范畴。2014年,国家文物局将彭家寨纳入全国10处消防规划编制单位之一,拟加大对该建筑消防安全的管理。
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彭家寨的发展,“土生土长”的彭家寨在变洁净、靓丽。当地“五改三建”(改厕、改水、改圈、改厨、改路和建园、建池、建家)已完成,家家户户用上自来水,并建有消防池及消防设施保护寨子安全。户与户之间的道路在保持原石板路的同时,进行了加固和防滑处理。老式厨房已改成沼气灶。通往彭家寨的公路已建成四车道,建有小型停车场。
彭家寨山多地少,只有勤劳才能维持生计,要获得较好的生活条件,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彭家寨人在以农耕为主的艰苦生活中,养成了勤劳、勇敢、坚忍、注重实际的性格。他们没有不着边际的梦想,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村民种植的粮食多是自给自足,种植合百、柚子等经济作物主要是出卖换钱补贴生产生活开支,青壮年多外出打工经商,少数几家办起了农家乐,为游客提供住宿。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血缘宗族管理山寨日常事务的功能趋于萎缩,宗族观念渐趋弱化。彭家寨人都盼望致富,但除了外出打工或做点小生意外似乎没有更好的出路。他们也重视子女的教育,但直到2013年9月,19岁的彭佳考上北京科技大学,彭家寨才算有了自己的第一位本科生。
彭家寨是鄂西深山中一个小山村,虽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彭家寨发展依旧缓慢。村民过的依旧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他们信仰神灵、供奉祖先,在年节、婚丧嫁娶等人生重要节点,彭家寨人依旧是“彭”氏土家本色,他们沿袭着正宗的土家文化,只是不再拘泥于形式,有着简化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