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经典诵读形式的实践与研究
2014-04-10王丽娟李春
王丽娟+李春
当前,学校和教师已经认识到重“智”轻“德”、分数至上、将德育与智育、德育与美育分割开,致使学生道德水平下降,理想信念缺乏,达不到最好的教育效果。经过几年的尝试,我校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就是其中主要的形式之一。
一、开展经典诵读的目的
文化经典是我们民族优秀精神文化的积淀,她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散发着浓郁的芳香。教育就是为了让人生活得更美好,中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初衷应该定位到:通过诵读经典,让孩子与经典融合在一起,沉醉其中,让孩子们的内心变得宁静、美丽而和谐;通过孩子诵读经典产生无数个书声琅琅的家庭,让这些家庭变得诗意、宁静、和谐。我们期望孩子们通过经典的滋润,生命变得阳光、俊朗、自信、坚定、积极、睿智。我们期望孩子们通过经典诵读的滋润,成为知书达理、优雅诗意的翩翩君子。
开展经典诵读的目的,旨在增加学生在传统文化经典方面的积累和精神积淀——为孩子们涂上民族精神文化的底色。具体可细化为:诵读经典,陶冶学生情操,加强人文修养,丰富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提升人文素养;拓宽孩子的心胸与视野,丰厚知识储备;增加语言积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在意、境、情、美、趣等方面受到熏陶,从中领略古典诗词丰富的意蕴、鲜明的艺术特色,由此获得深刻的教益。
二、经典诵读开展情况
经典诵读已在围场各中小学形成燎原之势——“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理念,“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心胸,“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亲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少年强则国强”的拼搏精神……这些已成为我们中小学生重要而丰富的精神资源。
三、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教师的困惑
经典文化大多离孩子时空遥远,其语言文字往往已形成几千年了,这使得孩子们对先贤先哲有陌生感。诵读一段时间后,孩子容易产生懈怠。经典是美的,但这种美不会主动呈现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说,经典是处于沉睡状态的,需要我们老师带领孩子去激活它、唤醒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最好的激活经典的方法。
开展形式单一,应该和德育教育、美育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
四、开展经典诵读的形式与方法
经典诵读活动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事情,而是一种长期的文化浸润,贵在坚持!经典是一个人一生所需的文化“酵母”,到了一定时期就会酿出芳香无比的醇酒,并且这样的酵母一定要在小学阶段植入方能事半功倍。种子已经播下,收获还会远吗?我们坚信,今天,我们诵读经典美文,播种诗意人生;明天,孩子们必将在这些美好情愫的浸润下,情感变得柔软而细腻,人生变得诗意而幸福。我们教师的精神世界也将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享受民族文化的精神滋养,用自己的良好的行为诠释教师幸福诗意的职业人生。
结合美育、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开展“晨读一语、日行一善、周明一理、月养一习的经典诵读道德长跑活动。以“读书、明理、行善”为主线,引导学生每天学习一条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学习做人的道理;每天做一件善事,记录好善行日记。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紧密结合起来,达到知行并进,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这种道德长跑主题活动可以从三个方面拓展:善在学校——善在家庭——善在社会。
晨读一语:琅琅书声,直面经典(读通顺);古文今译,文白对应(读明白);熟读成诵,过目不忘(记得牢);
日行一善:引经据典,结合实际每天做一件善事、好事,并写进日记,日行一善不要曲解为“每天做一件好事”这一狭窄的范畴。比昨天有进步就是善,自己事情自己做也是善,不为别人添麻烦还是善。心灵向善、为人向善、出事向善都是“善”。
周明一理:活学活用(用经典),引导学生每周明白一个道理,并写在醒目处;“心通”才能心动,心动才有行动。
月养一习:帮助学生每月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比如整理错题集的习惯),并写入学生的成长档案里。每个人的一生是由无数行为所构成的。行为优秀不是优秀,习惯优秀才是真正的优秀。一百个顶尖的优秀行为也抵不上一个优秀习惯。
班主任要对周明一理、月养一习的内容通盘考虑,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并且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学校每周的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队会和经典诵读结合起来要有主题,成系列,每学期开学典礼时,要上好德育教育的第一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的开展好德育主题实践活动;期末,要进行德育与经典效果的绩效评价。
学校要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袋。档案袋里面的内容由四部分组成:背诵诗文——诵读日记——学经典、用经典的收获与反思——各项荣誉。
经过长期的积累,经过校委会的精心编排,我校已编写《经典诵读校本教程》一套,已经成系列,上规模。实践告诉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把经典诵读和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从习惯抓起,积水成渊、积土成山,构筑学生坚固的道德大厦。为学校特色发展、提升学校文化品位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