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知识转移国内外研究综述
2014-04-09李琛
【摘要】近年来,企业与企业、科研机构合作趋势愈发明显,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的各个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转移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完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知识转移机制,建立良好的合作观念迫在眉睫。本文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知识分类与转移、知识转移机制与绩效几个方面展开综述,希望能够加强联盟成员对知识转移的理解,并对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知识转移 知识管理 综述
一、引言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ITIA)是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的长远发展的技术组织形态,目前已经成为战略联盟的主流构成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需要建立良好的机制促进知识转移。由于技术创新已经呈现出跨领域、跨企业的特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全球范围内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企业合作形式。
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国外学者Beckman、Haunschild & Phillips(2004)认为在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选择与朋友还是陌生人合作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选择,不同企业状况以及不确定性不一样,联盟稳固与否也不同,并且还提出了联盟的稳定性取决于企业经历的不确定性类型[1]。战略联盟的重要积极作用表现在能够给联盟的各个参与者提供学习机会,在联盟中不断提升自身竞争能力[2]。
国外学者的研究多表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一种积极的、能够为联盟成员带来正面影响的组织形式,然而也有学者经过调查研究显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也存在一定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风险性与不确定性方面。
国内学者王昌林认为,企业技术联盟实质上是一种不完全契约,技术联盟治理的适当选择能为企业提供降低管制成本的优势,是决定联盟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建立联盟伙伴间的信任关系是技术联盟得以维系的基础[3]。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融合了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政府以及中介机构,联盟内成员实施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协力于相同的大目标展开合作。该项研究是当今学术界的热点,研究方向已经逐渐融入到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例如对联盟绩效考评进行研究,或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组成形式、影响因素研究等,同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知识管理问题研究成果也相对丰富,然而该类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联盟中知识转移的测度、联盟中知识转移绩效考评研究尚未完善,知识转移的机制、障碍、影响因素等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热点性问题。
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知识转移研究
(一)知识分类与知识转移
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能够被编码化,更容易被传递与共享。与之相对的是隐性知识,“隐性知识”一词最早是由外国学者Polanyi(1962)提出的,他认为隐性知识是限定在某种特殊的情境中,隐性知识根植于人们的行动和相互关系中,因而很难与另一个情境中的人进行交流[4]。其实早在1945年,学者Hayck对知识的看法就涉及到了知识的“隐性”,但并没有明确提出这一名词。而显性知识是“彼时彼地”发生过的事情或客观存在,它的发展导向不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它由连续的数字性的推论活动而创造[5]。
对于知识转移,学术界经过发展逐渐行程了两个流派,第一个流派是于20世纪80年代被诸多学者广泛关注的研究组织结构内部知识转移的经典知识转移研究学派,另外一个流派则打破了组织的界限,研究跨组织间与组织内部的知识转移,然而由于起步较晚,第二个流派的研究仍然不够完善充足。经典知识转移研究学派主要代表为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他建立了SECI模型并且在模型基础上引入了“Ba”(场)的观念,提出了对知识资产的管理思想。
Shannon(1948)最先开创了信息论,并且从知识转移的途径和方法来分析了一个信息扩散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认为由信息源、传送者、接受者、目标以及扩散途径组成,这五个组成部分密切相连,相互影响。与其他学者相比较,Shannon的研究领域较早扩散到了知识转移方面[6]。
Smith(1988)则强调知识转移在空间上变化,认为知识转移发生在从一个使用者到另一个使用者的扩散过程中,知识转移的主体相对灵活,既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组织或者个人,这包括文件的传播,技术的扩散,制造设备与硬件的转移[7]。对于知识分类以及知识转移的研究在概念模型方面已经趋于完善,然而打破传统组织界限的组织之间及组织内部知识转移的学派仍然需要进一步展开研究,可以从路径方法、障碍构成、影响因素以及绩效考评几个方面入手深化研究。
(二)知识转移机制
对于知识转移机制,外国学者Duanmua(2007)等提出通过机制来增强联盟合作伙伴间的信任程度可以有效地促进知识创新成果在联盟各方的充分流通[8]。通过该学者的研究可以充分看出建立科学合理的知识转移机制的重要性。国内学者也纷纷展开了知识转移机制研究热潮。
国内学者疏礼兵(2006)以知识转移过程观为背景,从知识转移基础结构视角构建了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绩效影响因素模型,从研发团队来分析知识转移的过程机制,提出知识转移的核心是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知识的传递和吸收促进知识的学习和新知识创造,知识特性、转移意愿、传授能力、关系信任、知识距离、吸收能力对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绩效有直接影响,知识转移机制则具有调节作用[9]。薛蔷媛(2008)构建了基于价值链的知识转移机制分析框架。采用强调过程的演化博弈方法分别对无约束条件下以及约束条件下知识转移机制进行分析,并用MATLAB方法对其进行仿真,提出知识转移的成本、企业对知识的吸收转化能力、企业间知识水平的差异是对知识转移机制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10]。学者盛小平(2010)突破性的用知识转移层次、知识类型、知识生命周期、知识转移时间为四维坐标来描述信息共享空间的知识流及其知识转移机制,包括知识的社会化、外部化、组合化和内部化4个部分,其中四个维度依次为X轴的知识转移层次、Y轴的知识类型、Z轴的知识生命周期以及用箭头表示的知识转移时间,这种模型更好的描述了知识流及知识转移机制[11]。endprint
杨俊(2011)提出隐形知识的转移主要有四条途径,即显性化、发展关联业务、网络化和产权变动。而显性知识的转移主要有三条途径,分别为文本化、知识库和知识地图。认为知识转移的关键在于激励知识共享和创新的促进机制,还提出了目标引导机制、激励机制、压力机制和文化机制这四个促进机制,并建议联盟加快建立这些促进机制[12]。
知识转移机制的研究已经打破了传统思维的束缚模式,多位学者构建了模型对知识转移进行剖析,空间模型的建立也让知识转移机制更加形象、具体化。
(三)知识转移绩效
外国学者Szulanski(1996)通过研究认为知识转移障碍会对知识转移绩效产生显著的副作用[13]。对于知识转移绩效的量度,Winter(1996)认为“可以通过知识源的知识成分、积累和次关系网络在知识受体方得到复制的程度来衡量[14]”。
陶志超(2008)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校企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构建了我国校企知识转移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且针对采用我国科技统计2002年到2006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各省、直辖市的校企知识转移绩效展开了实证研究,探讨了各个决策单元的综合绩效水平和规模效益水平[15]。曹召胜(2009)则是根据开放创新模式下知识源的两个流向,从外部知识资源流入和内部知识资源流出两个方面研究了知识转移绩效的衡量维度,并且分析了各个维度的影响因素[16]。以上二位学者一位是从内部外部两个方面分析知识转移绩效,一位是从流入和流出两个方向探讨知识转移绩效,分别从空间与方向上设置指标体系与维度,推动了知识转移绩效考评的创新性研究。
对知识转移绩效的研究,部分学者不仅仅只是针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展开的,有些学者选择了最为典型的代表,即图书馆这个大环境下进行研究的。学者吴起立(2009)就是对图书馆的知识转移绩效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图书馆知识转移绩效衡量指标的依据,并且构建了图书馆知识转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图书馆知识转移绩效的评价体系深入到信息资源、效益、读者及图书供应商、组织、人力资源等五个层面[17]。对知识转移的研究结合了图书馆使得研究更加具体化。
芦冬青(2009)从联盟知识转移原理、联盟知识转移绩效影响因素和联盟知识转移的投入产出这几个方面分析了联盟中知识转移绩效,并提出了知识联盟知识转移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与其他多数学者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运用了科布-道格拉斯函数以及索洛余额公式来建立了知识转移绩效评价的数学模型,根据分析得出了在模拟网络中知识转移绩效整体而言较好[18]。为了打造更全新的知识转移绩效研究视角,王厚德(2011)则从创意项目团队成员间知识转移的角度探讨了影响知识转移绩效的因素,结合SPSS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提出知识特征、知识源、知识受体、转移情境、转移媒介是影响团队知识转移绩效的五个主要因素,联盟各成员间的知识转移多采用高丰度的媒介,并且认为知识转移的角色对知识转移绩效影响并不显著。
李晶晶(2012)对联盟中知识转移、创新成果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引用小天鹅电器与天府可乐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无论企业与竞争对手或与科研机构组成战略联盟,均可以从中获得足够的知识转移绩效,为企业带来利益。然而企业与不同性质的企业结为联盟时创新存在差异性。同时提出了充足的法律保护机制能够促进联盟知识转移绩效的提升[19]。
高校与企业合作也是典型的联盟方式,学者黄淑华(2012)就展开了校企合作模式下知识转移的绩效研究,通过对河南省企业进行的实证研究,提出了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不同结构和关系特征维度对知识转移绩效有不同的影响,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在整个知识转移的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并且潜在吸收能力起到调节作用[20]。
四、结语与展望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知识转移问题关系到联盟整体以及联盟内部各个成员的沟通效率,与联盟整体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密切相关。通过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知识转移进行研究,能够为联盟中各个成员的管理者提供较为明确的知识转移路径,消除或避免知识转移障碍,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活力。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联盟中知识转移的研究能够突破局限从各个领域与视角探讨知识转移,并且已经能够很好的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知识转移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研究法在知识转移绩效评价过程中得到了运用,今后可以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并结合具体案例展开深度研究。
参考文献
[1]Beckman C M,Haunschild P R,Phillips D J.Friends or strangers?Firmspecific uncertainty,market uncertainty and network partner selec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2004,15(3):259-275.
[2]Kale P,Singh H.Building firm capabilities through learning:The role of the alliance learning process in alliance capability and firm-level alliance succes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28(2): 981-1000.
[3]王昌林,蒲勇健.企业技术联盟治理机制[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2):151-154.
[4]Polanyi M..Personal Knowledge:Towards a Post-Cfitical Philosoph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2:33-45.
[5]Nonaka.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1994,5(1):14-37.endprint
[6]Shannon C,Weaver W.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Urbana[M]. Illinois: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49.
[7]Peter Smith Ring,Andrew H.Van de Yen.Developmental processes of cooperative inter-organizational relationship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4,19(1):90-118.
[8]DUANMUA J L,FAI F M.A processual analysis of knowledge transfer:from foreign MNEs to Chinese suppliers[J].Intem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07,16(4):499-473.
[9]疏礼兵.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过程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以企业研发团队为例[D].[学位论文].杭州: 浙江大学,2006.
[10]薛蔷媛.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机制研究[D].[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大学,2008.
[11]盛小平.信息共享空间中的知识流与知识转移机制[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2):16-20.
[12]杨俊.企业研发联盟知识转移的途径与机制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2011,38(4):87-89.
[13]Szulanski,G.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 in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27-43.
[14]Winter,S.G..Knowledge and competence as strategic assets.In:Teece,D.(Ed.),The Competitive Challenge[M].Cambridge:Ballinger Publishing,MA,1987:159-184.
[15]陶志超.校企合作环境下知识转移绩效的分析与评价[D].[学位论文].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08.
[16]曹召胜.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知识转移绩效提升策略研究[D].[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17]吴起立.图书馆知识转移绩效评价研究[D].[学位论文].河南:郑州大学,2009.
[18]芦冬青. 知识联盟下知识转移绩效评价研究[D]. [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大学,2009.
[19]李晶晶.技术战略联盟中知识转移、创新成果保护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D].[学位论文].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
[20]黄淑华.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特征对知识转移绩效作用机制研究[D].[学位论文].河南:河南农业大学,2012.
作者简介:李琛(1990-),女,汉族,山东青岛人,青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方向:知识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