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与口语——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2014-04-09梁雄芳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1期
关键词:催化剂口语情境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与口语可以使学生的眼口手脑并用,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全面的训练,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导演”下入情入境,课堂气氛活跃、畅所欲言,营造一个共同探讨、共同学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教学气氛。

关键词:情境 口语 催化剂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特别在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们都非常注重对字、词、篇章、语法知识的教授,却很难找出一套很有特色的教学方式,而情境教学与口语的结合模式是其他教学模式所无法替代的。它可以使学生眼口手脑并用,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全面的训练,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导演”下入情入境,课堂气氛活跃、畅所欲言,营造一个共同探讨、共同学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教学气氛。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将情境教学与口语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一套教学方式,具体做法如下:

一、把听、说、读、写穿插安排在课堂教学之中,使课堂教学节奏寓于变化

情境教学与口语教学的目的,就是改变那种课堂教学易出现的单调、乏味的而使学生讨厌的课堂现象,让学生感受到课堂学习的乐趣,轻轻松松地接受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取而代之,这要求课堂教学的安排既有节奏,又富于变化,就像一首优美动听的乐曲,使学生有如负释放的感觉,轻松而不厌学,把主动权交给他们,让他们读腻了就写,写累了就说,说够了就听。听、说、读、写随着课堂教学环节的变化而变化,适应学生课堂上心理的变化,真正让学生“活”起来。如我们所学的《荷塘月色》一文,语句优美、寓意深刻、写法独到、文笔流畅、可读性强,教师放手让学生读,让学生体味那“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的美妙情景,产生心理共鸣,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激起学生写作的强烈欲望,写自己想写的景物,教师随之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时机加以诱导:去说,说出自己想写什么,怎么写;去听,听听别人如何写的;去读,读一读自己写的作文;再说,说一说自己那些没有想到的、那些没有写到的地方,说出自己想说而作文中又没有说出来的地方。经过反复的训练,把讲读课文与写作结合起来,把听、说、读、看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使课堂教学变化多样,生动活泼,又培养和训练了学生能力,真正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课堂结构跌宕起伏,犹如一支抑扬顿挫的乐曲,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本节的学习任务。

二、创设情境,营造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

情境教学与口语的教学,要彻底改变教师一贯的“一言堂”“独角戏”的现象,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体,具体可采取如下几种形式:

1.语言描绘情境

常用的情境教学方法是语言。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情境,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教人,打开学生的心灵,给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情趣,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一定的语言素质和口头表达能力。

2.表演再现情境

活跃课堂气氛,乐趣无量,课文由于受时空限制,学生根本无法去想象体验。如教《静女》一文,采用表演再现情境的方法,“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课内虽无剧景化妆,只凭口头语言和动作神态,却仍能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形象逼真,在学生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痕。

3.媒体手段展现情境

在表现情境方面,用媒体手段永远胜过语言文字,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媒体手段,结合课文内容,帮助学生去体会课文情趣,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4.假设创设情境

在枯燥、乏味的课堂中营造一种气氛,激发出学生的参与意识,踊跃发言,大胆设想,使他们各抒己见,提高思辨能力,这就必须给他们创设情境,教师必须当好“设计师”,当好“向导”。如教材中《我的空中楼阁》一文中有这样一段,“小屋迷于雾失楼台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烟雾之中、星点之下、月影之侧的空中楼阁!”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下,在这样的气氛中获得的知识比“填鸭式”要深刻而牢固得多。

三、情境教学——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情境教学将丰富的情感作为教学艺术的灵魂,教师以自己的情感为导体、为火种,唤起学生潜在的情感,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自己的特长,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呢?

1.激情。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教学正是通过实物演示、图片展现、音乐欣赏、语言描绘等途径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易于激发情感的场景,让学生在生动感人的场景中感受、动情、学习。

2.入情。当学生的情感已移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中,已完全达到“我”同“他”合一状态,进入身临其境的境界中时,这时学生的活动,就由“被动者”变成“主动者”。学生一旦变成主动者,他们就会主动地想象、探究、操作、训练,自然而然地学习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3.悟言。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入情”,又要让学生“动情”,感受课文的内容或情境,潜移默化地使其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而得到强化。

4.抒情。一旦学生的情感在情境中被激发出来,他们就会主动地参与进来,主动地活动起来,迫不及待地想表露自己的看法。这时,教师应及时因势利导地积极发挥他们主动的热情,或描绘表演,或操做演示,或抒发感情,或争辩讨论……角色的转化和情感的升华,使教材内容进一步得到延伸,让学生的知识得到由内化向迁移的实现,取得一个质的发展。

四、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让学生领略语文教学对他们的感染力

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决定语文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对学生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能力。祖国的语言,正是祖国灿烂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展示语言魅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做到雅俗并用,庄谐结合,让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感受上,体验祖国语言的概括性、丰富性和生动性,继承和发扬祖国的语言文字。

以上笔者几点肤浅做法,是教学实践中“寓教于乐”的一点尝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将与同行们共同去探索。

(梁雄芳 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2261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催化剂口语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如何在开停产期间保护克劳斯催化剂
如何在开停产期间保护克劳斯催化剂
低汽气比变换催化剂动力学研究
低汽气比变换催化剂动力学研究
口语对对碰
口语对对碰
掌握情欲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