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
2014-04-09
4D打印正在路上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斯凯拉·蒂比茨展示了一项新的应用,在3D打印的基础上,增加了第四个维度——时间。
与3D打印技术相比,4D打印更为智能,但对打印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涉及到特殊材料的应用。这些特殊材料在感知到不同的环境状态时,会改变自身的形状。比如,一条打印出来的管道按照需要可以在水中自我变形。在未来,人们有可能在4D打印机打出一个平面的板材,拿回家把它放在水中,有的膨胀,有的紧缩,最后就变成一个立体的椅子。
这些材料的研究目前依然处于探索阶段。但是研发人员坚信,4D打印技术终将对生物科学、材料科学、软件、机器人、制造业,以及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甚至太空探索等各个领域都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世界第一高塔很难建
“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据报道,沙特阿拉伯将在红海沿岸的吉达港建一约1000米的高楼,建成后将比现世界最高塔迪拜哈利法塔高约173米,成为世界第一高。据了解,这座全球第一高楼初步计划为200层。为了防止海水腐蚀,“王国塔”的地基要深约61米,其中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把1.7万立方米的混凝土送到千米高空,只能借鉴迪拜哈利法塔的建造方法。用一根直径15厘米左右的高压细管把湿水泥“喷”到高塔上。
能“自发电”的门铃
华中科技大学的6名研究生研发的“自发电无线门铃”。“自发电”的关键在于门铃开关装置中的发电模块。手指按压门铃会产生能量传递到发电模块,模块内的金属线圈在压力作用下产生电能,同时发出无线电信号传递到门铃接收端。
晴空霹雳可能是地震前兆
美国科学家经研究推测称,地震前晴空中出现的神秘闪电可能是由地壳层的相互运动产生的超级动力电荷造成的。研究人员使用面粉和普通密封容器进行了实验,观察到一个新的物理现象,使劲摇晃容器,里面的粉末可产生高达200伏的电压,研究人员推测类似的情况如果发生在地表以下,地壳的摩擦及运动能够产生上百万伏的电压,并释放到空中成为闪电。其实,关于地震前夕有神秘闪电的传说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直到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发达,网民上传日本福岛大地震及意大利大地震时期出现的闪电及闪光物体的照片,才引起科学家们真正关注。科学家补充说,并非所有晴空中的闪电都是地震来临的征兆,将进一步确定何种晴空闪电能够预测地震。
英国推出了“虚拟老伴”
英国政府正在推动一项研究项目,想通过人工智能的“虚拟伴侣”来帮助老年人独立地居家养老。这可以是出现在电视或者平板电脑上面的一个人物,它能够监控老人的心率、血压,提醒老人吃药,如果老人摔倒或者身体哪个部位疼痛,“虚拟伴侣”就会通知医生或者急救机构。它还能分析老人的语言、行动和面部表情,来判断老人的情绪,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尽管功能繁多,但这套系统 应用起来并不复杂,不需要什么电脑知识,就跟打开电视机开关一样简单。
闪烁眼镜能护目
日本科学家研发的一款保护视力的眼镜,可帮助在电脑前久坐的上班族保护视力,缓解眼部疲劳。该眼镜模仿自然光闪烁原理,其内置的电池会产生小的电流,电流会被传送至镜片,镜片会在电流的作用下进行闪烁,闪烁时间仅为0.1至0.2秒,并不会给眼睛造成不适,反而会缓解眼部紧张。
(责编: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