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供应链金融视角下的信用风险控制

2014-04-09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信用风险金融机构信用

陈 钦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建 福州350202)

供应链金融以参与主体众多、融资方式灵活的鲜明特点,突破了传统授信理论框架的束缚,在全球范围内呈蓬勃发展之势。不但解决了商业银行探索发展新模式,开拓新业务的问题,还化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伴随着供应链金融的快速发展,如何管理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成为供应链金融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

一、供应链金融及其信用风险

供应链金融是在供应链运作过程中,由金融机构把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对供应链交易结构的分析以及对资金流、信息流及物流的整合,向供应链内部各融资企业提供一系列融资服务。既可以给供应链中的各个参与方带来收益,又可以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群体竞争力。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是指供应链上的融资企业在进行融资活动过程中,由于融资企业自身因素违约或者其他环境的影响,拒绝或无力按时全额支付债务时,给金融机构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信用风险的形成源于融资活动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一)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主要包括与之关联的核心企业运营状况、所处行业发展状况、供应链整体状况以及社会信用监管体系状况。

1.核心企业运营状况。供应链融资的授信审查应重点分析核心企业的运营状况。虽然核心企业不直接参与还款活动,但是核心企业的历史信用状况,以及核心企业的产品成本、产品供求关系、产品可替代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供应链上融资企业的信用风险。供应链上的融资企业与核心企业是互利互惠的关系,融资企业享受着核心企业的边际信誉,以此来赢得金融机构的信赖。如果核心企业能按时还款,或者在融资企业违约时能履行担保义务,则信用风险可以大大降低。

2.所处行业发展状况。行业发展状况主要是从宏观环境以及行业成长性来进行分析。宏观环境表现为金融机构根据目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总体宏观经济环境,根据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预测做出是否对供应链上融资企业进行信贷活动的决策。行业成长性主要是从长远看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如果行业处于上升期,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中抵押物,即作为金融机构贷款的基础,它的价值就越高,产品就越好销售,金融机构的贷款就越容易偿还。

3.供应链整体状况。供应链的整体状况是一个较为综合的指标。它表现为供应链的信息化程度和企业合作的紧密程度。信息的交流机制、信息的共享程度、信息的交流手段是考核供应链的信息化程度重要指标。供应链金融业务其实质是对融资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稳定生产合作关系的一种依赖,融资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合作关系越紧密,两者保持业务往来的时间越长,供应链强度就越大,融资企业违约的可能性就越低,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也就越低。

4.社会信用监管体系状况。目前我国的供应链金融仍处萌芽阶段,多数金融机构没有建立起全面的融资企业信息系统和完善合理的融资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无法对供应链金融中需要融资的企业进行相关信息的搜集、调查和分析。虽有《合同法》、《担保法》等法律,但针对供应链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却不完善。当融资企业无法清偿贷款时,金融机构又无法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惩罚,这就使得融资企业不但不用为此付出代价,而且还能从中获利。

(二)非系统风险 非系统风险是指企业自身的经营策略等原因造成的经营风险,主要体现在财务特征、企业特征、管理者特征和合约特征这四个方面。

1.财务特征。从财务管理角度来看,衡量企业的财务特征一般包括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具体指标包含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以及流动比率等。营运能力是指企业运用各项资产以赚取利润的能力。具体指标包含总资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以及存货周转率等。盈利能力是指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具体指标包含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等。发展能力是指企业在未来的经营能力。具体指标包含销售增长率、工资总额增长率以及净资产增长率等。

2.企业特征。企业特征主要包括企业规模、经营年限等。企业规模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即与小规模企业相比,大规模企业有内在优势,企业规模越大,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就越强,信用状况就越稳定。通常企业的经营年限与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成正相关关系。企业经营年限越长,就意味着该企业生产的产品认可程度较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较规范。

3.管理者特征。管理者特征包括学历、经验、经营业绩及员工认可程度等四大指标。企业的权利多半都集中在管理者手中,所以企业的行为方式及其决策能力直接受到管理者特征的影响。企业管理者特征不仅可以决定企业经营发展方向,还可以决定企业经营的成败。企业管理水平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原动力,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能使企业长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4.合约特征。合约特征包括合同期限、担保方式、担保比例等。安东尼·桑德斯在其出版的《信用风险度量》一书中指出通过设置适当的合约担保条件,不仅可以降低融资企业的违约风险,而且可以缓减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

三、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控制

信用风险的出现不仅会对金融机构产生损害,同时也会影响供应链的稳定性,所以有必要对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与防范。

(一)完善信用评价体系,控制信用风险 现有的信用评价体系主要考核的是融资企业的综合实力,虽然通过对一些财务特征的考量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融资企业的信用水平,但却往往忽略对融资企业非财务特征的考量。这些非财务特征就是非系统风险中提到的企业特征、管理者特征和合约特征。财务特征和非财务特征两者互相补充、互相牵制,促使金融机构对融资企业的偿债能力做出更客观、更全面的评估及预测。由于融资企业身处于整条供应链内,除研究融资企业本身所存在的风险之外,还应考量整条供应链所存在的风险。供应链如果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整条供应链的信用下降,进而会导致身处此供应链内的融资企业的信用状况弱化。因此,金融机构在进行信用评价时,除从财务特征和非财务特征两方面对融资企业的信用评价外,还应对其所处的供应链的整体信用状况进行评价[1]。供应链金融是金融机构推行不久的一项新的信贷业务,风险评估模型更是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评价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构建更加客观和准确的模型需要收集大量数据,同时还要委托专门资信调查机构对信贷活动所涉及的企业进行调查,以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金融机构应根据供应链金融的特点,通过收集融资企业的历史交易记录和分析供应链金融模式的风险来源,来完善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评价体系。

(二)综合运用金融产品,转嫁信用风险 其一,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转嫁信用风险。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将已经存在的信贷资产集中起来并重新分割为证券进而转卖给市场上的投资者。从而使此项资产在原持有者的资产负债表上消失。实质上,金融机构将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把缺乏流动性的贷款资产转换成具有流动性的证券。这种证券化能使金融机构转移持有贷款的信用风险,改善资产质量,扩大资金来源,缓解资本充足压力,提高金融系统的安全性。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就是其中一种,通过牵头人组织,以多个中小企业所构成的集合为发债主体,发行企业各自确定发行额度并分别负债,使用统一的债券名称,统收统付,向投资人发行的约定到期还本付息的一种企业债券形式,将融资和风险合理的平衡[2]。

其二,利用金融衍生品,转嫁信用风险。随着我国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金融市场不断成熟,供应链金融衍工具变得越来越重要,金融机构应该加强对供应链金融衍生品开发研究。在供应链金融中,不仅融资企业可以利用远期和期货实现套期保值,而且金融机构也可以利用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来规避风险。金融机构通过运用金融衍生品,不但把信用风险转移给愿意承担风险以获利的其他投资机构,而且降低了信用风险,增加了金融交易量,进而增加了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的流动性。

其三,建立信贷保险制度,转嫁信用风险。信贷保险制度是指以融资企业从金融机构中贷出的贷款或其贷款的抵押品作为保险标的,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的方式来降低信贷风险的一种保险行为。融资企业在保险期间内发生保险险事故时,可以要求保险公司对其进行赔偿,以保证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安全。通过保险公司的参与,一方面可以增加保险公司资金和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减少金融机构在信贷交易中的担忧,提高金融机构的资金使用率和收益率。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降低信用风险 及时准确的信息流是金融机构做出正确信贷决策的基础,也是供应链中各个企业有效合作的前提。由于国内企业、物流公司、金融机构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不一致,造成了目前并没有实现供应链金融所要求的信息流共享,无法做到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无缝对接。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核心企业可以将订单、收货、确认付款等信息进行及时的发布,供应商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向电子平台的金融机构成员提出不同阶段的融资请求,金融机构相应给予融资批复和出账,电子平台再将买方的支付款直接存入供应商在金融机构的还款账户,最终实现信贷资金的回流。通过信息共享平台,金融机构可以及时地了解到供应链运营状况,对融资企业的行为进行监控,企业之间也可以通过全面的信息资源进行相互监督,形成有效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从而减少逆向选择,降低信用风险。企业要实现信息共享,就必须在管理信息系统、硬件设备等方面进行大量投资,而配套的人员培训、流程改进等都随之要付出相当高的运行成本。建议国家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基础的社会公共设施建设,利用财政收入来建设这个信息化平台,仿照1999年台湾“经济技术部”推动的“ABCDE”计划,这样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使大多数人受益。构建信用共享平台,加强供应链金融的信用环境建设,为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提供有力的信用管理支持。

(四)建立应急预警系统,防患信用风险 第一,预防突发事件。预警机制是指通过对特定经济主体进行指标化、系统化的监测,一旦在监控过程中发现了有发生风险的征兆,及时发出预警信号,预测并分析风险的来源、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和最大损失程度,及时地做出调整,以避免不利因素发生的一种事前控制措施。金融机构需要针对供应链金融的特点,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供应链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对于供应链融资业务,金融机构除了要对财务报表情况实施监测和预警,更要充分关注整个供应链的异常情况和突发事件,以达到风险预警的目的。

第二,处理突发事件。制定较为完善的应急计划,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及时地采用设定好的方案进行处理,使损失最小化。组建信用风险应急小组,由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管理部经理统一指挥,组织、协调好各部员工作。各部员职能明确,协调互补,能够做好金融机构、融资企业和核心企业的有效沟通与信息共享,最大限度的缩短从发现风险到处理风险的时间,做到快速反应并最大程度地降低损失。

(五)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监管信用风险 首先,要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在中国大多数人信用意识淡薄的环境下,应加快建设我国社会信用体系,该体系包括个人信用体系、企业信用体系和政府信用体系三个子系统。子系统之间应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规范企业和个人信用登记制及信用档案制度,由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将这些分散的信息进行系统的集中、分类存档,以供需要的部门查阅。同时也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来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权。

其次,要建立资信评估机构。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归其原因主要是资信评级部门有失专业的评级行为。资信评估机构提供的企业财务信息是金融机构进行信贷交易时判断的重要依据,如果所提供的信息是虚假错误的,金融机构就很难做出正确的信贷决策。建议资信评估机构应提供融资企业的信用等级,一方面可以让信用状况较好的企业获得更多的社会信赖与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信用状况较差的企业的信用成本,起到以儆效尤的示范作用。

再次,要建立失信惩罚和联动机制。政府机构可通过法律的制定对融资企业失信行为实施惩罚,有效发挥“第三方”的监督和约束的作用。失信惩罚机制不仅要对企业的失信行为进行惩罚,还要让这种不良的信用记录跟随企业负责人,情况严重的还要追究企业负责人的法律责任。除此之外还要对失信的融资企业行为约束采取联动机制。在借款方面,抬高授信门槛,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在交易方面,还要求其提高现金结算比例,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3]。

总之,在供应链金融中,为防范信用风险,金融机构应把供应链作为一个整体去考察信用风险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通过对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在完善信用评价体系、综合运用金融产品、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应急预警系统、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等每一个具体方面实行风险控制。

[1]龚坚.供应链金融的银行信用风险[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11.

[2]谢梅芳.发展“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融资方式的探析[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3,(2).

[3]曹俊.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管理[D].大连海事大学硕士论文,2011.

猜你喜欢

信用风险金融机构信用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京东商城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防范策略
个人信用风险评分的指标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