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保险业
——经济发展新引擎

2014-04-09郭丽军

时事报告 2014年10期
关键词:新国巨灾保险业

郭丽军



现代保险业
——经济发展新引擎

郭丽军

8月1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十条”),这是时隔8年之后国家出台的又一关乎保险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与2006年的“国十条”(即《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相比,“新国十条”跳出了“就保险论保险”的思路,国家首次以顶层设计的形式明确现代保险服务业在经济社会发展这局大棋中的定位,首次将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保险业的立脚点。“新国十条”的发布意味着保险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契机,意味着保险业的地位和作用与过去不再同日而语,意味着保险业将全方位助推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新国十条”首次在文件中提出了现代保险服务业的概念,这与传统保险服务业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首先,广泛的服务领域。现代保险业不仅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个过程的可保风险实现“全覆盖”,而且还可以在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领域、地震洪水等重大灾害救助中充分发挥保险公司的网络、技术、人才等优势,全方位提高保险服务的参与度。

其次,完善的服务功能。现代保险业必须具有与社会经济需求相适应的市场竞争活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其自身固有的经济补偿和风险管理功能,真正成为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

最后,新的服务手段和方式。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现代保险业发展的源泉。保险业可以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摆脱保险产品千篇一律的困境,通过网络、移动互联等途径拓展销售渠道,创新服务及管理模式。

“新国十条”为保险业的发展规划了清晰的路径,而保险业的发展也必将影响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有助于构筑民生保障网。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2020年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2.43亿,养老、看病等成为个人、家庭的必需。虽然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但独木难成林,民生保障网不能仅仅依赖于社会保障体系这一棵大树,还需要商业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疾病保险等多样化的产品及企业年金加以支撑,多方合力才能构筑牢不可破的民生保障网。

其次,有助于提高灾害防范及补偿水平。我国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尤其是地震洪水等巨灾,国际上巨灾事故损失中保险赔付的比例一般在30% 40%,而我国仅约3%。巨灾保险机制的建立,可以减轻政府灾后救济的压力,迅速恢复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而且通过费率杠杆的作用及保险公司的专业风险管理力量,还可以强化灾前风险防范,减少事故发生。

再次,有助于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管理方式创新。在我国,很多重大事故发生后,政府责无旁贷地成为事故处理的主导者,市场发挥的作用很小。利用保险事前防范与事后补偿相统一的机制,建立起由企业、保险公司共同承担责任的安全网,可以使政府摆脱“和事佬”和潜在赔偿人的角色,从而创新政府管理职能和方式,提高运转效率。

最后,有助于经济提质增效升级。通过发展农业保险、科技保险、小微企业信用及保证保险、出口信用保险和海外投资保险等,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和支持企业走出国门。此外,利用保险资金的长期投资优势,有助于支持新型城镇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等。

(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系主任教授)

资料链接

深圳巨灾保险从6月 1日起已进入实施阶段,成为全国首个实施巨灾保险的城市,合作方人保财险也因此揽下全国首单合约的3600万元保费。据了解,人保财险将为全体在深人员提供涵盖15种灾害、每人每次最高赔付金额为10万元的巨灾保险。

猜你喜欢

新国巨灾保险业
寿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文化“新国潮”:踏浪而来
对麒麟
保险业:为“一带一路”建设护航
2018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8万亿元
北京的特大城市巨灾情景构建
论中国保险业可持续发展
让保险业回归纯粹
宁波巨灾保险:覆盖广泛的公共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