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女子舞龙运动发展的环境研究

2014-04-09时保平黄丽英

四川体育科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龙狮舞龙运动

时保平,黄丽英

试论女子舞龙运动发展的环境研究

时保平,黄丽英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女子舞龙运动概念的阐释,论证了女子舞龙运动具备国内、外的发展环境。在国内,具有相关政策保障、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人文环境;在国外,随着舞龙赛事的广泛交流以及国际间的文化交流,给女子舞龙运动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国际空间。

女子;舞龙运动;环境

1 相关概念阐释

女子舞龙运动:是指女性舞龙者在龙珠的引导下,手持龙具,随鼓乐伴奏,通过人体运动和姿势的变化,完成龙的舞、游、穿、腾、翻、滚、戏、组图和造型等动作和套式,以展现龙的精、气、神、韵等内容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反映了龙所象征的中华民族团结向上、不屈不挠、喜庆祥和的精神风貌。

2 女子舞龙运动的国内环境

2.1 政策保障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宣告了中国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社会和家庭生活等各方面均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逐步完善对妇女的社会保障制度。其中体育和女性问题一直都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随着婚姻法、宪法和劳工法等相继出台,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女性开始走出家庭、进入社会,并积极参与体育运动。随之国务院又颁布并启动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其目的是为了增强全民体质,提高民族素质,造福人类,这也是与实现我国现代化目标相匹配的一项重要措施,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然而,妇女是社会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妇女体育健身活动一直是十分薄弱的环节。如何使妇女在时代的洪流中积极投入到全民健身的行列中去,使这一薄弱的环节壮大起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中国女性进一步解放提供了理想的经济基础。同时也使得舞龙运动在全民健身计划中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得到体现,也给女性参与感受舞龙运动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

在世界范围内《布莱顿妇女与体育宣言》把世界妇女体育运动发展到一个的崭新时代。宣言为促进妇女全方位参与体育运动,发挥自身作用提出了行动纲领,起到了积极的宣传作用。这项宣言旨在发展一种运动文化,使女性能够参与到体育运动的各个方面,并在体育运动中体现自身价值[1]。此外,自1992年开始,国家体委群体司农村处组织有关人员对舞龙运动进行专门的研究,并先后于1992年年底和1993年年底召开了“全国舞龙竞赛规则研讨会”。1995年2月,经国家体委批准,把龙狮运动列入全国正式比赛(四类)项目,1995年10月中国龙狮运动协会成立,1996年龙狮项目被列入第二届全国农民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还有其已作为每4年一届的全国体育大会等综合性体育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而且每年都举办有10次左右的全国舞龙舞狮锦标赛和邀请赛等。同时也响应了2001-2010年中国体育发展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的:“进一步发挥民族地区的优势,开展民族体育资源,做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推广的工作。”[2]

2.2 群众基础

女子舞龙运动的开展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学校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长期以来,舞龙运动一直活跃于民间,不管是以往的祭祀宗教活动,还是与民间传统的节日、庆典、灯会等相结合的娱乐活动,都突出了当地的民俗民间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娱乐性。然而,女子舞龙运动也属于民俗体育的范畴,其种类繁多、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规则简单通俗易懂,是老百姓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活动,即便在街头巷尾也是极易开展,赢得了社会广泛的喜爱和重视,同时也满足了广大群众运动娱乐多样化的需要。女子舞龙运动的开展给妇女健身娱乐拓展了又一广阔的空间,使她们在日常生活中抒发情感、沟通感情、增强群体凝聚力以及享受生活的乐趣。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断加大,除两免一补之外,更安排大量资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预见中国女子特别是农村女子接受的学校教育更为普及也更为高层次,学校体育将进一步夯实基础,完善其健身化、生活化、竞技化和大众体育、竞技体育紧密结合,一方面大力倡导“终身体育”、“健康第一”,加强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改善和提高女生的身心素质,使其养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和习惯,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主体性体育意识的女性公民;另一方面承担起培养女子竞技体育人才的重任,办高水平的运动队伍,特别是有实力的体育传统学校、重点高中、高校,将在女子竞技体育方面作出更大贡献[3]。女子舞龙运动也会随之发展,并且在学校将会建立深厚的群众基础。可喜的是现在舞龙运动正以高校为龙头“燎原”式发展,并成为学校的教学课程和研究课题。全国包括各大体育院校在内的至少100余所高等院校已开设了舞龙教学、训练课程,不少院校还开展了与舞龙运动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一些体育院校已经培养了数届具有舞龙专项技能的硕士研究生。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还举办了首届全国舞龙舞狮论文报告会等。经过近10余年的努力,使舞龙无论在全民健身的普及、运动竞技的提高、教学科研的成果、民族文化的弘扬、对外交流的加强等方面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虽然在现代社会以“奥运会”为龙头的体育全球化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但是我们民族传统体育舞龙运动的发展也要顺应历史潮流,不能逆流而上,不但要忠于民族体育过去,也要更加关注民族体育将来。然而古老的传统舞龙运动,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灵魂深处的东西,也是每个华夏儿女不可割舍的民族魂。

2.3 人文环境

女子舞龙运动的发展在中国有着深厚的人文环境,不论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是民族精神的传播,以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都有着积极地意义。我们都知道人是文化的载体,如果没有足够数量的从业者薪火相传,任何一种文化都难逃消亡的厄运。有的文化已经死去,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而有的文化还在活着,并且正在活着,她们已经溶入了人的血液里。 在中国龙文化便是如此。在梁力生、葛树蓉主编的《中国龙舞》一书中有这样的观点:“舞龙原是汉族人的舞蹈,在几千年的流传过程中,这一由汉族所缔造的舞种逐渐为其他少数民族所接纳和吸收,而各民族又按照自己的风情民俗、欣赏习惯、生活方式与自然条件,对其加以了不同程度的改编和发展,并与本民族的文化相融合,最终舞龙在他们当中也深深地扎了根,并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4]。虽历经时代变迁,却始终以各种生活形式活在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心中,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感染力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作为半边天,女性与人类的发展演变是同步进行的,女性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展着社会文明,世界的一半属于女人。如果竞技场上没有她们的存在和拼搏,那么体育世界就会显得黯然失色。舞龙运动如果没有女子的参与将是不完整的。任何一项体育项目没有男女的协调发展,就不会有该项目在社会上的全面进步。此外,在现代社会独立自主的女子也要在体育运动比赛中体现自身的价值,女子舞龙运动也是女子体现自身价值的一种需要。女子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以及在国际体育上的影响,向世界展示了崛起的中国人的风采,振奋中华民族的精神,提高了中国在世界中的威望,在一定程度上也给我国妇女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氛围与环境。女子舞龙运动有着自己的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文化内涵。它与西方的体育侧重竞技、重视比赛结果不同,其更侧重于健身、娱乐和教化功能。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积淀了非常丰富的文化意味。就像前任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所说:当历史的尘埃落定,一切归于沉寂之时,唯有文化以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形态留存下来,它不仅是一个民族自己认定的历史凭证,也是这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与力量之源[5]。

3 女子舞龙运动的国外环境

3.1 舞龙赛事的广泛交流

于1995年国际龙狮总会在香港召开成立大会(总部设在北京)以来,已有26个国家和地区30多个会员组织相继加入国际龙狮总会,如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日本、美国、毛里求斯、英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巴西、孟加拉国、加拿大、印度、意大利、文莱、泰国等。这说明女子舞龙运动在国外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然而在竞技舞台上女子比赛永远是一道别致美丽的风景,一些独特女子项目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女子舞龙运动在国外的开展同样会得到广泛的关注。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每年都有固定的舞龙比赛并且都有女子的参与。还有在2006年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已经将舞龙列为亚洲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在2007年又将其列为亚洲室内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再之,以世界龙狮锦标赛为代表的各种国际性龙狮赛事活动不断举办,国际间的龙狮学术会议日益增多,国际间的龙狮比赛和表演遍布世界各地,其范围越来越广,数量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这些比赛促进了国际龙狮界的沟通,提高了国际龙狮运动技术水平,使得古老的中国龙狮运动逐步走向国际化轨道。于2009年5月9日国际龙狮联合会第三届第八次执委会会议在上海召开,为了龙狮运动在国际范围内广泛的推广和比赛开展,会议对联合会章程和规则及裁判法进行了修改,同时也对世界龙狮锦标赛比赛项目设定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努力为会员和广大龙狮爱好者提供必要的竞赛服务,于是在两年一度的世界龙狮锦标赛和以国际龙狮运动联合会名义主办的其他国际性赛事中,舞龙比赛项目应包括:自选套路、规定套路、抽签、竞速、障碍和传统(共6个小项),各项目成绩相加为全能。另外再加上夜光龙的比赛。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主任、国际龙狮运动联合会秘书长胡建国表示,项目的增加对世界龙狮运动在各个国家和地区、各种年龄、各种环境、各种形式的普及和发展都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是适应各种人群、市场经济和宣传、扩大龙狮运动范围的大胆尝试。

当然,目前中国龙狮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很不均衡,在欧美地区的开展情况不如亚洲地区,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将这一东方独特的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国龙狮协会先后派出5位专家、14支国内优秀的运动队,前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进行龙狮运动的教学、辅导、比赛和技术交流。这些国际间的交往活动,不仅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交流龙狮运动的技艺,提高技术水平,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古老的龙狮运动作为友好使者在增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方面发挥了桥梁作用。以上这些都说明中国龙狮运动已经被世界公认,同时也充分体现出龙狮运动独有的体育和文化魅力,表明这项运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发展前景[6]。目前世界赛事活动层出不穷,以中国模式为蓝本的赛事活动在亚洲、美洲、欧洲各国举办过多次。按照国际龙狮运动联合会第六届执委会会议精神,目前国际龙狮运动联合会争取达到和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会员组织的目标是有可能的。同时非华人组织的参加也非常踊跃,比如比利时、英国、印度、南非等也积极投入到龙狮运动中来,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龙狮文化逐渐受到不同人群、人种、文化习俗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视和喜爱。

3.2 国际间的文化交流

舞龙运动是我国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民族能屈能伸,开拓进取,团结合作,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是华夏子孙团结凝聚的反映,龙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自身文化的图腾。舞龙运动可以说是沟通东西文化使者的最佳选择之一。舞龙运动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土生土长的民族传统文化,显示出中华各民族的风格和特色[7]。再加上近年来舞龙运动的普及、影响力的加大、传播速度的加快,舞龙运动已成为中西体育文化交流的一座坚实的桥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舞龙这一承载着中华古老文化的体育运动将也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目前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舞龙运动,同时非华人组织的参加也非常踊跃。再之,联合会由于中国的积极参与,各国、各地区对舞龙的发展树立起了信心,同时各国、各地区以中国龙狮运动发展为最强有力的依托,甚至被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龙狮组织当作发展的坚强后盾。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在国际交往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同时也加速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有专家称道二十一世纪国际间的竞争是各国文化之间的竞争,当然中国文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各国之间也加大了文化的交流,比如俄罗斯举办中国年、中国举办俄罗斯年、法国举办中国年、中国举办法国年等那样进行着本国特色文化在他国的交流。当然在这样的国际文化交流中,中国的龙文化都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我们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其文化交流中舞龙表演更能体现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华人更是华夏文化在国外的传播的使者,在国外的节日、庆典、大型活动中越来越多的融入了中国的元素,其中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典礼上就邀请了中国舞龙表演,可见舞龙对国际间文化的交流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促进了舞龙运动在国际上的传播和推广,使外国人能够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的舞龙运动。

4 结 语

综上所述,女子舞龙运动具备国内、外的发展环境。然而,其要想立足国内、兼顾国际的发展必须要立足自我,

保持特色,提高套路的观赏性。既要融民族服饰、民族音乐、民族舞蹈、武术等于套路之中,体现民族性;又要结合现代的背景、灯光、道具等体现时代性;还要举办多种多样的比赛提高竞技性和娱乐性;女子舞龙运动的发展还要用创新的思维对其进行多角度的审视和宽视域的考察;不仅要加强对技术领域的研究,同时更要对文化方面进行思考;我们在对传统珍爱的同时,也要对现代进行探究。持有批判的理性的态度。相关学者对此研究任重道远。

[1] 谢丽娜.《布赖顿妇女与体育宣言》和妇女体育[J]. 体育文化导刊,2002,1.

[2] 谢智学. 在民族师专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及其对策[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

[3] 张 强. 中国现代经济进程中的女子体育发展探因与瞻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

[4] 梁力生,葛树蓉. 中国龙舞[M].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5] 刘 晖.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体育与科学,2007(6).

[6] 蒋代新.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专业龙狮课程设置的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6).

[7] 段全伟. 现代中国舞龙运动的社会文化学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4).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Enviroment of Women’s Dragon Dancing

SHI Bao-ping, HUANG Li-ying

The research methods in this thesis include documents and materials, expert interviews, logical analysis, etc.This theis concludes that Women's Dragon Dancing has its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t both home and abroad. At home, it has relevent policies, mass base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At abroad, the international promotion of Dragon Dancing opens up a broad international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s Dragon Dancing.

Women; Drgon dancing; Environment

1007―6891(2014)01―0103―03

J722.214

A

2013-06-18

湖北医药学院体育课部,湖北 十堰,442000。

P.E. Dept. of Hube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Hubei Shiyan, 442000, China。

猜你喜欢

龙狮舞龙运动
庆元宵
解封迎兔
舞龙
《儿童龙狮》校本课程实施的具体路径
中秋舞龙
新年到,来舞龙
不正经运动范
舞龙表演
传播学视角下高校龙狮运动的开展策略①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