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现机制与促进对策
2014-04-09陈水仙
陈 军, 张 涛, 陈水仙
(中国地质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教育与改革】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现机制与促进对策
陈 军, 张 涛, 陈水仙
(中国地质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生态文明教育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和先导性的地位。高等院校作为知识传播与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在生态文明教育中肩负着重要使命。本文从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内容、载体变化与现实诉求出发,阐述了当前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现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促进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措施,以期为推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从高校教育层面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高等院校;生态文明教育;实现机制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1]。作为传递和提升人类文明的重要力量与有效途径,高等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和先导性的地位。在我国,高等教育作为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的专业化教育活动,不仅承担着培养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的责任,而且还担负着普及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推动社会生态文明教育的重任。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高等院校已经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阵地。当前,我国众多学者就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提出了许多意见与建议,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积极启示。然而,要有效推进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使之更加有效有序地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过程,还需要进一步明晰和发展相应的实现机制。这对更加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提升生态文明意识、促进其生态文明的行为自觉,以更好的品质精神和道德风貌投身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内容
生态文明教育是教育者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通过教育手段引导受教育者在思想上树立一种崭新的人生观、自然观和生存发展观,并在人与自然的生存环境中自觉合理运用技能和手段,不断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教育活动。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生态文明教育已经成为一个融会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涉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综合体系。从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要求来看,我国高等院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必须结合主流意识形态培育的需要,承担起实现大学生人格生态化[2]的历史使命,在内容安排上涵盖生态文明观念教育、生态文明知识教育、生态文明法制与道德教育、生态文明技能教育等四个方面,为大学生理解和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应有的思想素质、知识准备、行动规则和方法手段。
第一,生态文明观念教育。
生态文明观念是个人对生态文明的内涵、特征、基本内容以及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等方面的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并自觉以生态文明的要求约束其行为的一种意识形态。生态文明观念教育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长期以来,人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盲目利用自然、攫取自然的思维模式。随着人口膨胀、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的凸显,通过观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和深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爱护生态进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观念及思维模式,已经成为新的时代需求。实施生态文明观念教育,就需要通过发挥教育的社会与个体功能,引导大学生解放思想、破除陈旧的发展观念,从深化认识的高度,从国家和社会发展未来需要的层面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与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3]。
第二,生态文明知识教育。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其参与者具有较为全面、系统的知识准备和能力素质。生态文明知识教育意在通过系统化的知识传输过程向大学生宣传介绍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自然知识与社会知识,使之理解生态文明的主旨意义、核心内容、基本要求、运行体系及大学生在其中可能产生的作用等内容,并通过知识传播过程对其身心施加影响,使大学生在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上都朝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发生预期的变化。生态文明知识教育是高等院校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而产生的新内容,是促进大学生面对新的社会历史背景,提升综合素质、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我国公民素质进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内在动力。生态文明知识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及其规律的认知,从而增强大学生践行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爱护生态的理论修养与实践能力,促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按生态文明发展规律办事。
第三,生态文明法制与道德教育。
生态文明法制与道德教育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在实践中的重要保障。生态文明法制教育主要面向全体大学生,系统讲授国家在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所出台和实施的各类法律、法规与制度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动体现,使受教育者能够明确理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各类法律要求,形成懂法、守法、护法的良好精神风尚和规范行为,为推动生态文明观念和行动在全社会范围的普及提供制度基础;人的行为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涵。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引导大学生群体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从深化生态文明道德认知与觉悟、提升生态文明道德情感与境界、坚定生态文明道德信念与意志上,有组织、有计划地施以道德影响,使之在学习与今后的工作中,能够以生态文明的视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实践观,为建设美丽中国而自觉行动。高等院校应通过生态文明法制与道德教育,将促进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法律与伦理规范,使大学生心灵之内筑起建设生态文明的绿色屏障,并与其所承担的全社责任交相作用,夯实生态文明的精神意念。
第四,生态文明技能教育。
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其承担的主体具有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实施技巧与相应综合能力。生态文明技能教育旨在为大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行动提供方法、手段与技术的支撑,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方面。从生态文明的价值导向和广义的教育要求来看,生态文明技能教育不仅仅包括使大学生掌握生态环境破坏处理与修复、防治与保护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解决污水处理等具体环境问题,同时还包括使其了解、运用甚至创新符合生态文明价值取向的消费模式、生活模式等方法策略层次上的问题。根据大学生投身国家经济社会建设的未来需要,生态文明技能教育应着重指导大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素养,并指引大学生如何作为现代公民,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全局,以有效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知识储备与兴趣特长,在特定领域、特定问题、特定条件中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应用的力量。
二、高等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载体诉求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日益凸显,我国高等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载体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要求而呈现出不断改进、更新与完善的多种诉求。
一是生态文明显性教育载体诉求。
显性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体方式,它试图通过有意识的、直接的、外显的教育活动如课程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自觉受到影响。当前,我国高校在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是“课程教学”的传统形式。然而,目前国家并没有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高等院校非生物、环境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之中。生态教育在高校中地位较低,经费投入也相对较少,由此而造成的生态文明教育的普及率也相应较低。当前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公共基础教育非常欠缺,距离全民教育、全课程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目标相距甚远。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外的生态教育,进入21世纪以后国际生态教育逐渐向终身教育、全民教育跨越,欧美等发达国家在重视建设培养环境生态教育师资力量的同时,还大力普及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许多学校开设了人与环境保护之类的课程。这些国家除了注重优秀生态德育教师的培养外,学校还经常会邀请专门的环保NGO组织的专业人员或环保志愿者加入生态教育的教师队伍,对深奥的理论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并且对学校生态德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学生除了学习专门的环保课程外,还可以通过优美的校园环境和教师的日常行为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环保的魅力,接受生态教育[4]。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生公共生态教育非常薄弱,课程教学作为高校生态文明显性教育的主要载体和形式,其作用还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迫切需要进一步挖掘和加强。
二是生态文明隐性教育载体诉求。
近年来,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生态文明教育的形式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一些研究者认为,生态文明教育还需从课程教育之外的教育活动中,即在隐性的教育活动中使大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态度、动机、价值观和心理等方面受到正面影响。随着高校课程体系的发展,在传统的课程教学这一显性教育形式得到重视的同时,一些高校也在积极拓展生态文明隐性教育的途径,通过校园文化和环境建设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生态文明教育。这些载体主要是校园文化建设形式,诸如讲座、研讨、竞赛、沙龙、辩论等。这些载体在宣传环境伦理、环境法规、环境经济、环境生态等内容的同时,一定程度上能给大学生传授生态文明发展的基本知识,增强了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此外,校园环境建设形式如“绿色校园”的建设也在大学生中倡导节能环保,取得了积极成效[5]。然而,受到组织、机制与价值观念多元化等多种因素的冲击,还有一些高校难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生态文明教育的地位与亮点,专业技术、时事政治、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领域的热点问题在大学校园各类讲坛、研讨会、学术沙龙中通常占据主导地位,而将生态文明理念、知识、技术、法制与伦理等问题的教育挤出阵地,这使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隐性载体被削弱。要从根本上营造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环境,迫切需要加强和巩固生态文明教育的隐性载体的地位。
三是生态文明实践教育载体的诉求。
显性的课程教学形式以及隐性的校园文化建设,这两种载体主要承担生态文明观念和知识传播的任务,而生态文明教育要最终实现其服务于改善自然与社会关系的目的,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完成。但是,笔者2013年展开的一项大学生生态文明实践情况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参与维护生态文明的实践程度不高,经常购买环保产品的仅占 8.89%,经常主动采取有益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的占 18.58%,在校期间参加过环保社团的学生只占受调查者的 24.70%;经常参加学校或社会上保护生态环境的志愿活动的只有 12.06%,而偶尔参加的 49.80%,从来没有参加的比例更是高达 38.14%[5]。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出现的知行转化能力特点,高等院校迫切需要进一步积极探索生态文明的实践教育形式,例如以大学生“三下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等多种形式,使大学生尝试在实践中获取、运用、检验、拓展生态文明建设知识。这是让生态文明理念在大学生群体中入脑入心的现实需要,更是加快营造和谐浓郁、积极向上的生态文明建设社会环境的需要。
三、高等院校生态文明教育实现机制的基本维度
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实施与深化离不开健全的制度支持。要把这一活动作为制度安排的关键内容之一。实现机制上要通过合理、系统的规范设计与运用,来反映生态文明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作用形式,并能引导、调节、控制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良性循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现机制与生态文明教育的主要内容、载体变化与诉求相对应,其具体内容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信息沟通机制。
信息是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沟通联络所传达的信号,是主客体之间心态、情绪、情意、暗示、指令、理解和反映的表达[6]。在高等院校生态文明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教育主体主要是教育活动的承担者,即从事生态文明教育的高校教师,而客体主要指生态文明教育的受教育者即学生。建立主客体之间的信息沟通机制,重点解决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以何种途径和方式促成信息全面高效地得到互换的问题。教师所传达的信息体现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目标和主要任务,表达了教育管理部门对大学生应以何种态度、立场、途径展开生态文明知识、技能和素养的学习而形成的要求与规范,信息蕴含的期望是大学生关于生态文明知识的获取及完成相关实践的转化。大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通常显现的信息是自身对生态文明发展的态度、兴趣及其对具体知识的表达、理解及运用的程度。
这些信息在充分传递给教师以后,可以促进教学双方的互动,进而影响各自的思想并在行为选择上实现朝教学目标的转化。一方面,根据信息传递的结果,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认知和实践的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使更多的学生建立起学习的兴趣而获取更多学习知识的渠道,提高自身对生态文明基本要求、主要内容、拓展形式的认识,切实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工作实效;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受到有效信息的影响和作用后,会根据自身知识储备及价值取向有效把握教学要求、选择学习内容并据此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和表达,使生态文明教育的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由此可见,在生态文明教育主体、客体确定的前提下,实现信息的双向交流具有直接现实性。这一机制的建立,搭建了一个师生双向交流的平台,提供了信息交流的方式与渠道。国内高校关于生态文明教育主客体的信息交流目前主要借助于计算机信息平台来完成。这种交流体系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双向交流的新模式仍然需要专家学者更深入地探索与发现。
第二,过程控制机制。
“控制”意指领航者通过发号施令将偏离航线的船只拉回到正常的航道上[7]。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控制,是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管理部门为更好地实施生态文明教育,而对教育活动加以监督,保证各教育环节按照计划得到实施并及时纠正各种教学偏差的活动。因此,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过程控制机制本质上讲,就是高等院校自身对教师与学生两类教学主体的教学行为所展开的引导、监督、约束和规范的动态管理而实施的制度与方法。从高等院校教学活动的现实特征来看,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控制主要涵盖两项主要内容,即目标设置和过程跟踪。
目标设置是指高等院校管理部门及高校内部的管理部门,依据学生培养方案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课程安排并出台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而展开的教学总体规则设计。这一总则设计应明确高等院校为什么需要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如何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等目的性、原则性和方向性问题。在此总则的引导下,教师应了解自己要教什么、为什么要教、怎样教、要教得怎么样;学生应明确自己要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么学,要学得怎么样。清晰的目标设置有利于提高教育内容的重要性,减少教学活动的盲目性,对生态文明教育更好地进入大学校园提供制度规范;过程跟踪是教育管理部门对教师授课内容、教学环节和现场效果进行及时了解监督的具体过程。通过过程跟踪,管理部门及时对授课内容、形式、方法及学生学习状态等问题展开教学评价,并按照教学大纲、教学规章等制度规范,采取行动纠正偏差与不足,引导教学活动回到教育活动应该坚持的方向和应该达到的水平之内,进而使教学活动从始至终有章可循,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效果评估机制。
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效果评估机制,以改进生态文明教育成效为目的而展开的对教育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结果的综合评价。主要包括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效果考核评估的要素、考核评估标准、评估的步骤和方法等内容。当然,生态文明教育的有序、有效开展,需要一个专门的组织机构来统筹实施。有学者建议在高校成立生态文明教育办公室,专门负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规划、实施、考核和评估[8]。生态文明教育评估应根据社会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要求及生态文明教育评估对象的实际,确立指标体系,运用测量和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考核评估。例如将大学生的生态环保表现列为考核要素,贯穿于大学生学习与成长过程之中。同时在相关的评价体系中,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多品种的评价项目,在评价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为生态文明教育创设一个更宽松的环境。
生态文明教育效果的评估机制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实现机制中具有总结和导向的作用。通过系统全面的教学效果测评,可以对教师的教育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分别展开总结和梳理,发现生态文明进校园、进课堂的经验和不足,也可以通过测评分析,掌握教育活动的内在规律,引导后续教育活动实施时,完善内容、更新素材、改进方法、提高成效,为提高生态文明教育实施的普遍性、广泛性和持续性提供案例借鉴。
四、促进高等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建议
对生态文明教育活动进行科学规划,系统推进,是解决我国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力量薄弱、效果欠缺等问题的重要尝试。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现机制系统还存在信息沟通不足、过程控制乏力、考核测评缺失等问题。要改善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以下方面展开工作。
第一,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形成外在驱动力。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体系尚未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的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提升,教育双方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缺乏外部动力支持。教育管理部门要根据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引导和安排高等院校通过配置师资编写生态文明课程教材、围绕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培育与制度建设等主要议题,出台生态文明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组织开设生态文明教育专题课程和基础课程,结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需求,不断建立健全完整的课程体系与教学体系,提升生态文明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在课程建设上给予生态文明教育的主体即受教育者形成外在驱动力,从而促进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进程向前推进。
第二,成立生态文明教育管理机构,增强过程控制力。
高等院校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控制主体缺失问题,这是制约高等院校生态文明推进的重要原因。可以借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控制的有效模式,设立专门管理生态文明教育的办公机构。该机构作为独立的控制主体,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予以过程控制——确立工作绩效标准、展开工作考核、出台措施纠正偏差和不足等。设立生态文明教育相应管理机构后,应确立衡量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绩效的标准。这个标准要侧重使学生具备生态意识、掌握生态道德与法制相关知识、初步掌握生态技能、参与社会实践等内容。根据生态文明教育目标确立工作绩效衡量标准后,应根据衡量标准对教育主体的工作绩效予以考核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措施纠正偏差和不足,达到过程控制的最终目的。
第三,构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健全效益考核制度。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评价是保障生态文明教育成效的一个重要和有效的调控手段,不仅能为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的确定提供较为客观科学的依据,而且也能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更有效、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工作。生态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在构建生态教育评价体系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标准三方面因素。评价主体应是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控制主体,而评价客体应包括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主体即教师、生态文明教育客体即学生两方面,评价标准应与生态文明教育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相一致。评价体系确立后,应对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予以具体考核评估。对于符合教育目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予以不同程度的物质或精神奖励[9],反之则进行相应的惩罚。
第四,搭建全方位纵深信息反馈平台,提高信息交流效率。
生态文明教育信息反馈得及时与准确,是教育活动对反馈环节的基本要求,是生态文明教育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教育需通过强化信息反馈系统,不断完善实现机制。在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建立特定的反馈渠道与桥梁,在建立课程教育网络信息反馈平台的同时,可以探索建立教务管理部门牵头,以学生、班级、院系为主体的信息收集与反馈工作模式和工作机制。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要求和诉求,通过班级集中到学院,由学院把相关信息输送到教务管理部门,再由教务管理部门将信息反馈到承担生态文明教育的院系和教师,使教师明确教学内容调整与教学方法更新的方向和要求。为了减少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信息偏差并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教务管理部门还可以开设邮箱、微信等专门的信息收集平台,从而改变信息传递滞后和反馈无门的局面,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信息保障。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7(1).
[2] 刘湘溶,等.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640.
[3] 张书磊.国外环境教育对我国开展生态德育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2010(16).
[4] 杨志华,严耕.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J].中国林业教育,2010(9).
[5] 苏美岩.大学生生态文明认知的调查与研究[J].传承,2011(9).
[6] 俞文钊.现代激励理论与应用[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9.
[7] 徐晓黎.管理学原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277.
[8] 姜树萍,赵宇燕,苗建峰,等.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4).
责任编辑:张 超
G641
A
1007-8444(2014)05-0666-06
2014-04-20
2012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CKS022);2013年度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013B028);2013年度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UGW130219)。
陈军(1978-),副教授,博士,博士后,主要从事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