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电力接线施工技术

2014-04-09王杰

黑龙江科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双环环网架设

王杰

(国家电网哈尔滨尚志市电业局,黑龙江 尚志 150600)

1 城乡电网电力施工接线方式的基本原则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在进行城乡地区的电网改造时,其最终目的就是实现系统的自动化运营,这一目标的实现又依托于配电、输电网组件的接线方式的具体改造架设。供电系统的自动化改造基本原则分析:

其一,在接线系统架设过程中应尽量保持简便化和维修高效化,这是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城乡居民对电能有着极大的需求量,呈现出密集性和及时性的特点,不需要对电力进行及时的用电负载量的调控工作,在架设接线系统时保持简便化和维修高效化,一方面城市的电网能够高效稳定的工作,另一方面也极大地节约了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和维修的成本。

其二,在进行供电网络的规划时还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切实性,这是因为在供电网络的架设过程中,其作为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很多的工程环节和施工技术手段,这就要求在电网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统一的规划,科学的调度以及各单位相互间的协同配合,进而实现接线工程快速稳定的开展。

2 电网电力施工接线技术的改进探究以及架设措施

2.1 架空线路的接线方式

架空线路的接线方式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接线方式,其作为一种采用单一电源辐射接线的模式有着更为简便的施工工序以及更为低廉的成本,在线路发生故障时的维护工作也较为简便,由于此接线方式是采用单一电源辐射接线的模式,在供电网络发生故障时需中断电网系统的运转,这就造成了电网覆盖地区供电的中断。

在进行架空线路接线施工过程中,通常架设3~4段主干线,且保证每段线路的装接容量应当控制在2~3.5MVA之内,得益于单电源辐射的特点,该接线模式在输电过程中不会发生负载的转移,这就保证了支线线路能够以合适的负载条件下平稳运行,时间线模式已经在城乡地区得到了极大的推广,有着极为明显的使用效果。

2.2 环网式电网接线法

在进行输电网络环网式接线时,主要采用电缆末端线路之间的电荷直连的剪接手法进行输电网络的架设,将负载量相同的电荷线头相互串联组成环状网络,当其中的一段电路发生故障时,其他线路能够及时的进行供电补偿,这就避免了电网中任意一条线路出现故障导致整个电网瘫痪的问题,极大地改善了电网系统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电缆网络环网式接线过程中,每条线路需要预先留有60%的备用电容量,这是因为该供电网络内的每个分段单元所承受的负载都是一样的,当其中任意一条线路发生故障时,该线路的电量负载都会转移到其他电路中去,预留60%的备用电容量就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线路负载过大的问题。

2.3 负荷双环系统的接线方式

相对于电缆环网接线方式,负荷双环系统接线方式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也可以说负荷双环系统接线方式是对环网接线方式优化改进,其采用了二回式的电缆线路,其中的变压器都携带50%的负荷电容量,以并联的模式分别接入两个环网的配电器中,这就保证了此接线线路能够安全平稳的运行,使该电网能够在更大的范围进行铺设,即使在超标量负载状态下也能够正常运转,双环网系统相较于环网系统而言有着极为明显的优势,其铺设也比较简便,但由于其前期的投资成本较高以及运行过程中产生了相当大的热量及功耗,这就需要安装降温设备对其进行降温,需要特别注意高压熔丝的实时检测维护,架设适配的散热降温装置与之相连,从而保证箱体内的高压熔丝的负荷容量稳定在额定范围内。这也导致了双环网系统不能很好地得到普及。

3 电网电力施工接线工程实施中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电网的架设过程中,需要遵循规范合理的原则,针对电网地域不同的自然环境以及技术设备的局限,设计人员应根据当地的地理属性和配电需求选择合适的电网铺设方案,对分段线路的输电量力求做到合理分配,做到高效适用。在实际接线时需要实时观测配电网络的负荷密度比值,合理分配不同电容量的配电器机组,以便有效承载区域内的不同压强,不仅如此,配电机组的合理分配还能够起到一定的集约减排效果。

双电源双变压器作为双环网接线系统改善和加强,在整体性能上有着明显的提升,还极大地减少了电缆消耗,通过变压器和低压配电系统的交互辅助使用,实现了电力能源综合利用。有条件的地区应加大此种方式的推广力度,虽然前期投入较大,但从长远考虑,还是应该尽量采用此种电缆架设方式。

4 结论

随着我国居民对电能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城乡电网系统承担着越来越大的负载,电力施工接线作为一项基础性、根本性的工程,在操作实施过程中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施工接线工程一方面连接着整个电网系统,同时也是电网系统能够合理高效工作的重要保证,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正向着自动化、集约化、高效化的方向转变,要想彻底改善城乡地区电网电力施工接线系统,就必须落实好各项程序步骤,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电网的架设工作,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稳定增长。

[1]李晓江.电力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8):28-29.

[2]袁惠.110kV变电站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2):52-53.

猜你喜欢

双环环网架设
中老铁路两国同步架设电气化接触网第一线
基于ODUk Spring方式实现基础网络环网保护的研究
架设中韩教育的“金桥”
特殊条件下预制梁横移架设技术
高速公路万兆环网建设探析
“单环学习”与“双环学习”
完美架设一带一路友谊桥梁
基于CAN的冗余控制及其在轨道交通门禁环网中的应用
聚丙烯成核剂双环[2.2.1]-庚烷-2,3-二羧酸钠的合成
双环法结合双“V”形乳腺切除法在乳房肥大整形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