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的制度建设思想及其现实指导意义

2014-04-09励东升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特色制度建设

励东升

(中共象山县委党校 教研室,浙江 象山 315700)

一、研究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的重要意义

1.研究邓小平的制度建设思想及其现实指导意义,有利于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自觉意识。首先,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主题,为此就要进一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要充分领会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和历史依据,就要更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理论依据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行动指南作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理论,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也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奠基思想。其次,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没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离开了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和久远,坚定制度自信,才能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质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现行体制机制的升级、创新,而邓小平的制度建设思想包含着对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方针原则、基本思路、任务目标的清晰阐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实际上就是结合时代特征,对这一系列重要论述的具体展开。

2.研究邓小平的制度建设思想及其现实指导意义,有利于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及其执行力的集中体现,推进其现代化,实际上就是实现党、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1],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因此,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它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还要有高度的制度文明,正如邓小平所说的,社会主义不仅“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要“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并且造就比这些国家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因此,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和它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指导意义是一致的。

关于邓小平的制度建设思想,国内学界更多的是着眼于邓小平的制度建党思想,并且更多的是就党建论党建的“小党建”视角,而非将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的“大党建”视角,或者也可以说是对邓小平关于国家、社会层面的制度建设思想着墨不多;即使一些学者也关注了这一主题,但大多或是就事论事,或是简单归纳,仅就制度建设思想的特点、特色进行简要概括,而没有结合形势发展和时代特征,展开其时代价值和指导意义。

二、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的内涵

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的内涵,集中体现在了其生成逻辑、方法论原则和目标取向上。

1.在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的生成逻辑上:坚持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统一。邓小平理论集中阐明了在经济文化比较后的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这里,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也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也就是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从而也必然是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的生成点并处于基础性地位。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形成上,也始终体现了坚持历史逻辑和立足现实逻辑的统一、总结历史经验和把握现实需求的统一。从历史上看,一方面,我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另一方面,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犯了“左”的错误,“对外封闭,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2]269。从现实来看,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国依然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依然居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尚待完善,建设高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所需经济社会条件还不充分,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2]379这也意味着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机制。由此可见,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的生成,通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这一纽带,内在地与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的统一联系在了一起,从而使得历史与现实逻辑的统一成为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的生成逻辑,这种逻辑集中而具体地体现在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建等各方面制度建设的思想中。这里以政治制度建设思想为例。

邓小平政治制度建设思想的形成,也是基于对历史经验和现实需求的正确把握。一方面,邓小平从总结“文革”的经验教训出发,在1978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他指出:“当前这个时期,需要特别强调民主。因为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民主集中制没有真正实行,离开民主讲集中,民主太少。”[3]144要保障民主,就要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3]146,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3]147。在1979年3月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再次强调:“我们过去对民主宣传得不够,实行得不够,制度上有许多不完善,因此,继续努力发扬民主,是我们全党今后一个长时期的坚定不移的目标”[3]176。在谈到对于《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和修改意见时,邓小平也指出要通过这个决议对过去的事情做个基本的总结,并从“文革”的错误教训出发,指出,“单单讲毛泽东同志本人的错误不能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一个制度问题。”[3]297在1980年8月发表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邓小平进一步深刻地指出没有在实际上解决领导制度问题,是“文革”悲剧带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3]333实践充分证明,“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3]333所以,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3]333。因此,为了防止过去的错误重演,就需要加强制度建设,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另一方面,从推进生产力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现实需求出发,也彰显了政治上层建筑与经济物质基础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这种重要意义集中蕴含在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3]168这句话里面。前半句话表明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后半句话表明民主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条件。马克思主义基于唯物史观提出的社会形态论认为,一定社会形态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必然有与其相适应的政治和观念的上层建筑,“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4]32同时,这种政治和观念的上层建筑对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起着能动反作用。在我国,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必须在政治上实行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治制度。这两者,一个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一个是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有机统一、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因此,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首先和主要体现在经济上,即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而且也体现在政治上,即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力[5]245。因此社会主义现代化也绝不仅限于生产力的高度发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所以,“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2]176

从政治制度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和现实逻辑出发,邓小平进一步阐述了政治制度建设的目标、内容、方式方法和评价标准。内容和目标上,重点要解决好的是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权力过分集中是导致官僚主义、家长制、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和特权现象的总病根,也是“文革”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3]329。为此,首先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好党善于领导的问题,始终保持党和国家活力;其次是权力要下放,解决好中央过于集权的问题,调动基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最后是精简机构,克服官僚主义并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最终达到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体制改革总目标。与政治制度改革的目标相联系,在评价政治制度的标准上,也有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团结,改善人民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政治制度建设方式方法上,邓小平深刻阐明了从运动式制度改革向渐进性性制度改革过渡的重要性:“历史经验证明,用大搞群众运动的办法,而不是用透彻说理、从容讨论的办法,去解决群众性的思想教育问题,而不是用扎扎实实、稳步前进的办法,去解决现行制度的改革和新制度的建立问题,从来都是不成功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解决群众思想问题和具体的组织制度、工作制度问题,同革命时期对反革命分子的打击和对反动制度的破坏,本来是原则上根本不同的两回事。”[3]336

2.在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的方法论原则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完善具体制度表现形式的统一。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坚持大胆借鉴和防止照抄照搬的统一,坚持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

在推进制度建设过程中,邓小平始终秉持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统一这条“红线”。坚持是前提,完善是途径,只有坚持了,才能进行完善,只有完善了,才能更好地坚持。之所以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是因为从整体上看,“社会主义制度总比弱肉强食、损人利己的资本主义制度好得多。”[3]337这种好具体体现在:首先,“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6]695社会主义经济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这就保证了“生产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不是为了剥削”[3]167,也保证了“我国人民能有共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理想,共同的道德标准”[3]167。其次,“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6]696历史和实践都已充分证明,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最符合中国实际,是我们的特点和优势,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既能保障全体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有利于对国家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保证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后,社会主义制度是最有活力和开放的制度,“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这是资本主义所绝对不可能做到的。”[3]337

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和基本制度的同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具体表现形式上还有很多可以完善和提高的空间。如何来完善和提高?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要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中的核心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也是现实的需要。我们党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是几十年的斗争历史形成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离不开党,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够改变的。同时,“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觉悟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能设想的。”[3]341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是一致的,因此,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也是统一的。改善党的领导,核心问题就是要处理好党政关系和党(政)社关系,党政关系意味着对党的执政地位的把握,党(政)社关系意味着对党的领导地位的把控。对于党政关系,就是要改善党的执政制度,也就是邓小平提出来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着力解决好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对于党(政)社关系,就是要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腾出主要时间和精力来做思想政治工作,做人的工作,做群众工作。

坚持了党的领导这个前提,在具体操作方法上,就是要坚持大胆借鉴和防止照抄照搬的统一,坚持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这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在要求。关于前者,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其中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开放性特征,就是它能够吸收各国制度中的进步因素。从经济制度来看,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要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所以,一切有利于发展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包括资本主义的某些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这就促发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从政治制度来看,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与核心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其中就包含着一些人类政治文明发展成果,应该结合国情、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所扬弃地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服务,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实现形式和道路。关于后者,在政治上,建国以后,我们逐渐形成了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这些制度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是我们需要不断继承和发扬的。同时,在这些制度构成的框架内,我们也要结合实际和形势发展需要,不断推进具体制度实现形式的创新。在经济上,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身就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极具创新意义的部分。正是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进行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前无古人的探索[5]177。

3.在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的目标取向上:坚持提高效率、调动积极性和保证公平、把握全面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的“私人资本占有劳动”中发现了社会主义的“社会占有劳动”,因此,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必然是对资本主义的“积极扬弃”。“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7]77这种“扬弃”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扬弃”。可见,共产主义的社会占有形式是对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的直接否定,同时共产主义对财产占有形式的变革是以完全地、自觉地保存以往社会发展(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已有的全部物质财富为基础的[8]124。一方面,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里面,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同现存制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先是单个国家实行)的基础上组织生产”[9]443,从而从根本上消灭一切不平等现象产生的终极原因,也就是雇佣劳动、资本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从根本上保证公平正义,保证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这种消灭也并不是对物质财富的否定,对劳动创造财富的否定。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实现是以高度的物质和精神条件的发展为前提的,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与机器大工业、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市场的扩大等现代生产方式联系在一起的,这种现代生产方式大幅度地提高了劳动效率,孕育出了发达生产力、创造出了大量物质财富,这种生产力和物质财富也是社会主义所需要承继的。因此,社会主义本身就应该是提高效率、调动积极性和保证公平、把握全面性的统一,这也成为了邓小平理论中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思想的目标取向。这种目标取向集中体现在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收入分配体制和发展战略上。从发展战略上来看,邓小平早在1978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提到了要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人民先富起来以带动其他地区和人民,最终实现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向前发展的战略思想。一部分地区和人民先富起来,体现了效率优先的思想;带动其他地区和人民实现共富,是兼顾公平的思想。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也是效率和公平相统一的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奠定了实现共同富裕、公平正义的制度基础,“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2]149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保障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积极性的提高,我们的任务是要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每一个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适应和便于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同样的道理,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发挥社会主义计划和宏观调控的优势,保障公平和对全局的把握,也能发挥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有效方式的优势,调动积极性,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既能稳固公有制经济,保障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也能有效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实现生产力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在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体来说就是改革开放“四个坚持”的历史经验[10]7,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将其与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的内涵相联系,也就可以总结出以下邓小平制度建设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

1.“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坚持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的统一相联系,从中可以得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处理好发展规律性和人民主体性的关系的结论。发展规律性与人民主体性是统一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唯物史观的前提条件就是“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11]67,因此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人类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这正体现了历史发展的人民主体性,这里,生产意味着改造自然,形成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一定的生产力;生产也意味着社会关系的结成,从而形成交往关系,也就是生产关系。而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从根本上推动了历史前进,生产关系是社会的政治的和意识的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这正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也是前面所讲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统一点。因此,一方面,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人民自己的事业,所以必须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更好地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作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取向和落脚点。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社会体制改革方面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等。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这就决定了它的发展和完善,也必然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深入而不断推进。当前,正是由于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与深层次体制机制弊端存在的长期张力,由于生产关系缺乏调整、上层建筑缺乏完善,才倒逼了全面深化改革,倒逼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倒逼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2.“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完善具体制度表现形式的统一相联系,从中可以得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处理好制度建设变与不变的关系的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整体概念,其中的制度形态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重大概念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由根本层面的政治制度、基本层面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具体层面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好就好在它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的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12],好就好在是已经被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的实践所证明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制度。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必须要有战略定力和底线思维。所谓战略定力,就是要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能有丝毫动摇;所谓底线思维,就是要坚决守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这条底线。在这方面,首先必须要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是一个整体,从本质上来说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的历史过程。我们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的探索成果,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的理论创造。也就是说,我们既不能走否定改革开放的“老路”,也不能走否定党的领导的“邪路”。 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那就是“左”的错误,那就是“老路”;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那就是“右”的错误,那就是“邪路”。道路决定命运,方向决定选择,无论是“老路”还是“邪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而言,都是一条“不归路”。

3.“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外成功做法,借鉴国内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与坚持大胆借鉴和防止照抄照搬的统一、坚持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相联系,从中可以得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处理好坚守本来与吸收外来的关系的结论。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恐怕再有三十年,才能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目前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特色鲜明、富有效率的,但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12]。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正义性和开放性特征则为它的完善、成熟和定型提供了自信和自觉。这种自信和自觉也意味着在推进制度建设过程中要实现好坚守本来和吸收外来的和谐统一。这里的“本来”,体现了现实维度、历史维度和理论维度,这里的“外来”则体现了比较维度。如经济体制建设方面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及发展,既体现了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现实维度、高度统制经济经验教训的历史维度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维度,也体现了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有效方式的比较维度。同样道理的,以民主政治体制建设方面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完善为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这里,中国协商民主的特色体现在了回应了当代中国实际政治需求的现实维度,汲取了中国优秀政治传统元素的历史维度,展示了我党在发展人民民主上的诚意、智慧和自信的理论维度,以及吸收国外协商民主的合理成分的比较维度[13]。

4.“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的可行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与坚持提高效率、调动积极性和保证公平、把握全面性的统一相联系,从中可以得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处理好动力机制建设和平衡机制建设的关系。动力、平衡和调整机制是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的一种重要的分析框架[14]。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做到“八项基本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自己的事业,所以必须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所以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所以必须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所以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所以必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所以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所以必须坚持开放、合作和共赢的发展,扩大各方利益交汇,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所以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12]。这“八项基本要求”,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要处理好速度和平衡的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和平发展意味着“速度”,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社会和谐意味着“平衡”,而党的领导是处理好速度和平衡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根本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是处理好速度和平衡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里,提升速度是保持平衡的前提,保持平衡是提升速度的归宿和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发展是关键。那么同样道理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和平发展是实现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社会和谐的前提,实现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社会和谐则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和平发展的最终目的。其中就体现了速度和平稳的关系,就体现了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的关系。所以说,我们要坚持和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核心问题就是要处理好动力机制和平衡机制的关系,这也是我们党一直以来都要面对的重大课题,是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的用意所在。所谓科学发展,简单通俗的说,“科学”意味着平衡,“发展”意味着速度,就是在发展中要更加注重平衡,在关注动力机制构建的同时也要关注平衡机制的构建。为此,在调结构、稳增长的同时,也要构建有利于保障改善民生、提高质量效益、实现公平正义的各方面体制机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N/OL].[2014-01-01].

http://www.zj.xinhuanet.com/newscenter/headlines/2014-01/01/c_118789173.htm.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8]顾海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0]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N].人民日报,2012-11-19.

[13]黄相怀.中国协商民主特色所在[N].学习时报,2014-04-14.

[14]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动力、平衡、调整的机制:一种哲学的社会分析框架[N].学习时报,2014-05-12.

猜你喜欢

特色制度建设
特色种植促增收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医的特色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完美的特色党建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