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模拟试题:依法治国
2014-04-09黄文涛
申论模拟试题:依法治国
一 给定材料
1.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加速,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站在实现中国梦的新起点,党的十八大郑重宣布:到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实现“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吹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号角。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党风政风焕然一新。但仍有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依旧故我,一些党员干部“人治”观念、特权思想挥之不去,还没有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有的人言在法中、行在法外,我行我素,随意变通。这种状况如果不扭转,法律制定得再多也无济于事。
不受制约的权力难免腐败,绝对不受制约的权力绝对腐败。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过:“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停止。”当权力调控市场,当权力与资本相遇,不受制约的权力,难免导致腐败。
司法是规范权力的最后一道防线,培根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不仅体现在法院判决中,更体现在判决执行上。倘若公正判决得不到完全执行,或者得不到及时执行,结果将毫无公正可言。现实生活中,法院判决执行工作可谓步履维艰。2014年初最高法工作报告披露了去年的执行数据:各级法院受理执行案件298.9万件,执结271.8万件,同比分别上升14%和10.2%。相较往年,这已经是很大进步,但仍有27.1万件没有执结,执行难的痼疾还没有根本性好转,我们离“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司法改革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3.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也是立法、执法、司法三者的末端,前三者的“营养”或者“毒素”,都在全民守法这个层面上堆积与滋生,盛开“鲜花”或者“恶之花”。
一年多前,治理“中国式过马路”成了交管部门既头疼又棘手的问题。“红灯停、绿灯行”,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问题,却在现实中制造了大量“警民冲突”,一些人对交警执法非常抵触。
而在非传统事务领域,民众的法治思维同样欠缺。楼盘降价,部分业主就以怒砸售楼处的方式“维权”,这种现象存在已不是一年两年了,近年更有愈演愈烈之势。但这“维”的是什么“权”?打砸的方式是不是涉嫌违法呢?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有涨有跌难道不是正常现象吗?如果房价下跌就要砸售楼处,那么股价暴跌是不是要砸证交所和上市公司呢?
专家指出,新时期民众的权利意识不断高涨,越来越多的人勇于主张和捍卫自己的权利。但民众与之相应的法治意识、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却并没有得到显著提升。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些民众一方面迫切要求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又不愿意依法承担应尽的义务;一方面对自己的合法权利寸土必争、寸步不让,另一方面又动辄以非理性的方式表达诉求,以非法治的方式维护权益。
法治中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一个健康有序的法治社会必须有较强法律意识、规则意识的现代公民。正如法国思想家卢梭所言:“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4.舟楫相配,得水而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共同推进依法治国滚滚向前,共同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把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他律和自律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2014年10月13日,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了“礼法合治、德主刑辅”这一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精髓要旨。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管子曰:“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但是,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走向法治社会,既要靠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也要靠社会道德规范的构建。
从2014年开始,山东省荣成市每个市民和企业都有了一张“诚信身份证”,根据违法违纪、荣誉奖励等方面的信息,划分为不同信用等级,与招工招考、金融信贷、创业扶持挂钩。“我们每个人脑子里绷着一根弦,以前觉得闯红灯就是驾驶证扣几分,现在直接记入信用报告,真正影响今后的生活。”市民黄先生说。
“我们不能期待将大量的社会行为都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而应当以社会规则、行业规则、生活规则的形式固定下来,进而成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四川某律师事务所主任施某说。
法治与德治交相辉映,中国已在路上。《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新鲜出炉,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推进诚信建设规范化、长效化。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新增了“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的法律规定,推动了敬老爱老传统美德的弘扬。“醉驾入刑”持续发力,让“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成为饭桌上的约定和人们推崇的美德。
专家表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依法治国”,依靠的是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以德治国”,依靠的是社会舆论和人的良知、修养。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行为规范,最高境界的守法是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最低限度的守法是做到法律的底线不能逾越、道德的红线不能触碰。
二 作答要求
1.根据“给定材料2”和“给定材料3”,简要概括当前我国法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2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2.根据“给定材料4”,简要谈谈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内在关系。(30分)
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准确,不超过300字。
3.给定材料中写道:“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联系自己的体会或感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1)主题应与“给定材料”相关,但素材不必拘泥于给定材料。(2)观点鲜明,结构完整,内容充实,语言流畅。(3)字数:800~1000字。
三 政策背景
前不久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和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召开的一次专门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的重要会议。这次全会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专题研究法治的中央全会,是第一次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大决定的中央全会,是第一次确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中央全会。这三个“第一次”,充分说明党中央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的高度重视。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需要深化改革提供动力,也需要加强法治提供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像两个轮子,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业滚滚向前。所以三个“全面”可以说是“一体两翼”,“一体”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翼”分别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四 参考解析
1.当前我国法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个别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2)执法司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群众对执法司法不公和腐败问题反映强烈;(3)部分群众法治意识、规则意识、契约精神缺失,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意识不强,依法维权意识不强。
2.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法律是成文的道德,依法治国是保障。德治的实现需要法治的规范、制约,需要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法治本身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以德治国是支撑。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民众的法治信仰和法治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更是法治中国的精神支撑。只有让法治精神成为民族精神,让法治文化融入社会文化,依法治国才会有更加坚实的基础。
3.题目要求围绕“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这句话思考作答,意在强调提升民众法治意识、法治信仰的价值。为什么?因为民众法治意识的提升是依法治国的内在动力,是法治中国的精神支撑。怎么提升?那就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文章写作角度的时候,一定要紧紧围绕“民众法治信仰”展开,主题之下的切入点较多,但切忌泛泛空谈“依法治国”。具体行文,建议开门见山,先点题破题,亮出中心论点,然后多角度切入。由于题目并未对文章类型做特别要求。所以既可侧重分析,重点强调提升民众法治信仰的意义、价值,也可侧重对策,重点探讨提升民众法治信仰的途径、措施等。最后收束全文,深化主题。
(华图教育红领培优申论首席顾问 黄文涛)
本栏责编:何一乐
E-mail: ssbghy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