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人本观

2014-04-09韩剑锋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本质马克思政治

苏 晔,韩剑锋

(1.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2.清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4)

马克思人的本质观是长期以来学术界探讨的哲学基本问题之一,对人的本质理论认识是否正确、透彻、全面,关系着人类改造自然、社会及思维领域创造性活动的进步发展。作为人类改造自身的创造性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们通过教育手段改善自身思维及行动向有利于人类社会历史进步方向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要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先要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必须对人的本质理论有深刻、系统的把握,才能在其指导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一、马克思人本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

1.厘清马克思人本观的三重内涵。“人性,是指人所具有的全部属性,包括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等,人的本质是指人的全部属性中的最重要的、决定人之为人的、决定和影响其他属性的表现和发展的根本性的属性。”[1]454学者们对马克思人本观有不同观点,有社会本质说(传统哲学教科书)、双重本质说(张文喜[2]、岳勇[3]等)、三重本质说(万光侠[4]、曹清燕[5]162等)等。笔者采用清华大学赵甲明教授总结的马克思人的本质三重内涵说,这也是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点。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人学观和费尔巴哈的抽象人本主义思想过程中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三篇论著中,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观从初步形成到逐步成熟,最终形成人的本质理论。对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内涵的阐发主要有三种表达:(1)“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6]96(2)“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56(3)“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8]514简言之,学术界概括马克思人的本质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的需要”[1]460。实质上反映出人的本质是实践性、社会性和自然性三重内涵。

2.马克思人本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是对人进行的一系列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到有的放矢,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深刻理解。马克思人本观的三重内涵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人的本质的实践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人的活动,人的活动是自由的自觉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具有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实践活动的主体,都可以通过自身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来达到教育过程的目的。教育者通过施教的实践活动改造被教育者的思想、观念,被教育者通过行为表现等实践活动反映所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2)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属于人的活动,离不开一切社会关系,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不是抽象的、孤立的个人,是社会存在中的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人的本质所决定的社会性。其次,人的本质的历史现实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变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受既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人的本质制约,也会随着人的本质的改造进步而不断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现实性。第三,在阶级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统治阶级培养、塑造人的活动形式和调整社会关系的手段,其社会性又表现为阶级性[9]73-74。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定社会意识形态发展和传播的社会实践活动,本身带有阶级属性,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统治阶级意识灌输、培养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以维护其阶级统治。

3.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根源于人的需要的满足,符合人的自然属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使人的生活符合社会发展进步的规律,实际上就是促使人的各种物质需要、精神需要等综合需要得到满足,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质。这一本质规定,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最终是为了人的需要的获得。

二、马克思人本观指引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回归马克思人本观的哲学意涵,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的发展。从根本上把握人的本质内涵,有助于我们建立科学、完整、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确立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和形式,采取恰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马克思人本观指引人们在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特点。人的本质是劳动、实践,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活动决定了其本身具有实践性特点,是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即教育者从事的是“教授”“培养”等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即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受教育者)通过“学习”内化思想、外化行为,其教育效果只有在劳动实践活动中才得以体现。教育效果是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主要方面,检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主要依据就是受教育者的实践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受教育对象,通过能动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创造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历史条件。思想政治教育要切实开展实践活动,不能本本化,思想政治教育评估衡量教育效果也要以实践活动为依据,不是停留在口号、表面形式上。

2.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视角。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视角包含社会交往性、历史现实性和阶级性三层含义:

(1)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交往性。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充分说明了要从人的社会存在出发,包括从人的阶级属性出发去阐释具体的、现实的人的思想和行为特点[1]461。受人的本质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社会性,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空泛,不能把教育对象狭隘地看作单个的、抽象的个人,只塑造个体的道德、思想、观念等,而是要考虑到人的社会属性,要有整体、系统、全面的视角。如观察社会关系中的人,社会中的成员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所具备的思想、道德和观念是不同的。复杂的社会交往关系,制约着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有时会随着角色的转化而随时发生转变。因此,研究者应该从社会关系(交往关系)的角度去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如何用恰当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调整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容易被群众接受,真正发挥其功能。

(2)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现实性。“要从社会发展的状况和水平出发去了解人们的存在状况和行为、思想的特点”[1]460。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人的本质的形成具有历史现实性,这是人本性受客观约束的方面,是人的思想、行为受到既定条件限制的环节,这也是唯物史观赋有客观规律性之所在。因此,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程、对象、方法的考量,必须在历史现实性的基础上进行,要符合一定社会发展的状况和水平去引导人们的思想、灵魂、观点。任何滞后或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教育活动形式最终只能是揠苗助长,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例如,目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引导人们新的市场经济消费观念,摒弃计划经济时期僵化的思想体系,同时又要注意抵御腐朽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泛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如果滞后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生产关系形式,仍然用封建主义的、资本主义的、改革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去教育人民,就会偏离社会历史进程,脱离人的本质的历史现实性,其教育结果不可能取得成功。反之,如果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价值理念去塑造今天生产力并不发达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必然导致社会的混乱和无秩序状态。

同时,要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去认识和解决人的发展问题,人的本质的历史性决定了人的本质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固定僵化,其主客体和内容、形式等各个方面要随社会环境条件变化而变化,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整并不是见风使舵,而是随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进步以及社会历史条件的转换而转变,这才符合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精髓。

(3)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主要体现为阶级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在阶级社会,必然会体现出统治阶级的各种观念和意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程和方法等,必然包含着统治阶级的教育目的。教育者通过对教育对象的灌输和引导,使其接受已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基础和价值观念。从微观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要针对不同阶级性质的人开展工作,如农民、工人、资产阶级等,根据人们所处的不同阶级地位和环境进行疏通和引导。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阶级关系已经被打破,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国情又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如何处理各阶层内部和各阶层之间人们之间的关系,理顺不同阶层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中的矛盾冲突,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难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为指导,看清人本观的社会阶级性特征,理解社会交往关系在阶级社会中转化为阶级关系的实质,并结合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条件的现实去分析判断,才能准确把握人的本性阶级性这一问题,也才能更好地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案。同时,这也有助于探索我国目前的阶层状况以及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的阶级关系问题。

3.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满足人的需要。

“要从人的需要及其发展,以及满足需要的方式的发展中去揭示现实的人们的实际生存和发展状况,从而确定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的思路和措施”[1]454。一方面,人的需要是人本质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人类一切历史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质上就是对人们的各种不同需要进行分析,区分合理、不合理需要,高层次或低层次的需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对工作对象的现实需要的认识和了解,进而了解其动机,追寻其目的,就可以预测其行为,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在前面,在合理范围内为满足对象的需要创造条件,这样才是最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0]。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立要促进人的发展,使处在一定社会中的人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提升到一定社会意识形态要求的程度,具有灌输、引导有利于人的发展功能。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功与否取决于人们需要的满足程度,反映了人的本质属性中最根本需求的特征;同时,为了人的发展需要,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能够提升人的思想水平,符合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

三、澄清思想政治教育人本观的误区

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为我们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着眼点。对人的本质认识不清,就不能把握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尚不成熟,内容与方法上尚不全面、不系统,在理论上必须澄清以下几个问题:

1.抽象的人性论。马克思早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批判了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性论,费尔巴哈仅从生物学意义上的物种的类特征出发去认识人,将人的本质看成是单个的个体的“类”特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常有抽象人性论的错误,如有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有关客体的阐述,仅强调教育客体即受教育者的个体性,注重个人道德、观念、修养、素质的提高和培养,忽略人的整体性、社会性。个体的人作为“类”的本性显然重要,但是人在根本上是社会存在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应该立足于人的社会性定位其客体概念。目前,学术界对此观点模糊不清,导致实际工作中,教育者习惯于在个体上下功夫,注重培养个人崇高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忽略整体性的社会关系。然而,令其不解的是,为什么对单个个体反复进行灌输和引导,人们一旦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就会发生观念、行为的嬗变等问题?究其原因就是抽象人性论的悖论,忽略人的社会性本质而产生的矛盾。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针对个体开展工作较易,要从整体上把握和考察社会性的人很困难,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更为复杂,更难衡量,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艰巨的挑战。

2.超历史现实性的误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现实性问题较难把握,有些学者要么落后于社会历史条件发展状况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观点僵化,要么超越现实环境和条件理想化不合实际。究竟怎样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如何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在恰当的时候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等诸多方面,为我们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和实际工作原则提出了反思,要符合社会历史发展条件,以世情、国情、党情来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方针,避免超历史现实性。

3.超阶级性的观点。目前有不少人赞同抽象的民主、人权观等超阶级性观点,用普世价值观掩盖社会的阶级实质问题,违背了马克思人的本质观。这些超阶级性的观点渗透进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危害极大,如果不及时纠正,对青年长期灌输错误的意识形态,将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消极影响,应予以警惕和防范。

4.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界目前存在重视个体个性,忽视集体主义的倾向,这是受西方的“人本主义”影响的结果。“人本主义”是在反对封建与宗教压制背景下,强调个人主义和人的个体性。然而,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兴起,注意到过去自由主义的弊端,开始重视国家或社会的干预作用。这种重新审视人的群体作用和国家力量的角度,充分证明其社会制度建立的根基人性基础论已经有所转变,逐渐由完全注重个体性排斥整体和国家转化为注重集体性的趋势。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打破过去过分的集体主义抹杀个性自由的极端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经济领域出现贫富差距拉大,思想政治领域出现个人道德滑坡、政治素养缺乏的现象,用西方自由主义“人本主义”思潮引导中国的思想领域,加之中国本身封建主义残余和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的缺陷,必然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批判西方“人本主义”,重视集体主义和社会价值,是符合马克思的人本观,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方向一致。

5.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对“以人为本”的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坚持和丰富了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思想的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原则。学术界对“以人为本”中“人”的理解需要澄清,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是以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本,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也不是某个人、某些人。要与中国古代的“人”和西方的“人”相区别。中国古代的“人”通常指“民”,反映着儒家思想主张的“君臣”封建主义思想;西方的“人”通常与人本主义相联系,也不是“以人为本”的真正含义。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文本”的教育观,要有以人民群众为本的理念,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体现人民的主体性等。

[1]赵甲明,韦正翔.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十八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张文喜.人的本质问题再探讨[J].江西社会科学,1998(5).

[3]岳勇.人的本质概念的两层涵义与马克思的两个命题[J].山东社会科学,1999(5).

[4]万光侠.人的本质新解[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5]曹清燕.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9]雷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0]何锋,马彬.试论人的本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学术交流,2005(11).

猜你喜欢

本质马克思政治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回归本质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童年的本质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