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学习方法,优化基础理论课教学效果

2014-04-09闫莉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探究思维教学

闫莉

(淮南师范学院 政法系,安徽 淮南 232038)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和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对我们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与要求的不断提高,也使高校教师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压力,由此推动了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我们“基础课理论教学”课题组成员结合本专业特色,努力倡导和践行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致力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着眼于学生能力的不断提高和身心的全面发展;在具体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教育教学的新途径,创新和运用了讨论式、谈话式、比较式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的思维,优化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一、对话式教学——树立开放意识,操练学生的思维与想象

古今历史上,苏格拉底、柏拉图、孔子、屈原等先贤圣哲们的精彩对话篇章,充满了辩诘和智慧的力量,显示了深邃而永恒的魅力,给后人以不尽的启迪和借鉴。在教学中借鉴思想智库们的思维方法,设计了“师生对话”、“对话历史”、“对话未来”等教学环节。

1.“师生对话”—— 激发想象,引导探索

在教学中教师应改变灌输式、填鸭式的知识传授方式,可以运用“对话”的教学方式,把自己视为一对话的主角,设计“对话”的主题与内容,引导学生来思考、讨论,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想象力,从而把教学过程视作一个开放的、无限的探索知识和真理的历程,是对知识和智慧引发、诱导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索与领悟的过程,真正做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舞”。而“历史理解的真正对象不是事件,而是事件的 ‘意义’”①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第422页。。通过教师精心的教学设计,以师生“对话”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构建课堂学习智慧,倡导并践行新的学习理念,以启迪思想,拓展视野,激发想象,操练思维,提高智慧。

2.“对话历史”—— 营造意境,走进历史

对话式教学,还可以设计学生与历史(人物等)之间的对话,营造意境,拉近其距离,凸显基础理论课教学的特色与成效。 如关于 “中国传统法制中的调解机制”,通过对话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引导学生认识:我国古代重视道德教化在调节和控制人的行为规范,长期采用德礼与刑罚共同为用、成文法与道德教化综合为治的社会控制模式,这在当时推崇家族和伦理治国的古代社会不失其历史合理性,对维持家庭、家族和国家的基本伦理秩序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时至今日,对我国的法治建设和社会控制手段和模式的设立也有其启示与借鉴:法治的实现除了依据国家正式的法律制度外,还要重视研究和利用其他一些规则,以实现社会的综合治理和稳定和谐发展。所以“理念解释的工作之所以令人觉得有趣,是因为我们在这工作中,能学到去赋予历史中酝酿着的及活动着的事以一定的尊严”①黑格尔:《历史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56年,第169页。。

3.“对话未来”—— 以史为鉴,放眼未来

鉴古知今,是为了以史为鉴,以更好地放眼未来。通过“对话历史”、“对话未来”环节,可以强化课程“与现实联系”的针对性及实效性,实现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如在世界两大法系的教学中,通过对其法律渊源及发展演变的探讨,激发学生分析和预测其未来的发展:由于本质相同、传统要素接近、法律背景及指导思想相同,20世纪以来两大法系日渐靠拢趋势,相互影响、相互沟通,相互转化,英美法系的成文法增加——海洋法系在向大陆法系转变;而大陆法系判例法的地位提高——大陆法系在向海洋法系发展。尤其随欧洲经济一体化和政治逐步统一,必将实现法律的统一。可以想见不久未来,两大法系的区别将最终消失,形成一体的欧洲法系。

二、探究式教学——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及能力

新课改下的教学理念中,最突出的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提倡师生的互动。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组织教学活动的策略及其实施,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组织与展开教学活动,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建立起研究型、创造性的学习模式。

1.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及兴趣和疑点,精心设计探究主题

我们认为这种创造性的学习模式体现为:在教学中,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即引领学生进行问题探究为中心。这就首先要求从备课环节上教师备课除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了解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前认知,了解学生的有关知识储备及其兴趣和疑点所在,打破学生知识结构的思维平衡,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探究的主题,选取有典型的和震撼力的材料,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采取有针对性的步骤和策略,以使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2.掌握教学的艺术与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和自主学习

在具体教学中,要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相关材料——产生背景、研究现状与主要成果、热点与焦点问题等稍加介绍、略加分析,拓展相关学科知识、信息及资料,而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上面来。如“古希腊城邦政治学”教学,老师设计的步骤和策略:首先简介其产生背景、主要特点,再进行问题探究:(一)“苏格拉底式”的献身说明了什么?问题探究(二)你如何评价柏拉图的“理念论”与《理想国》?问题探究(三)亚里士多德是如何践行“吾爱老师,但吾更爱真理”的?如何理解其著名命题“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②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7页。?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层层剖析,重在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其学习与研究的习惯、能力和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建研究性学习模式

探究式教学是一个民主的、开放的教学方式,能够正确处理好“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二者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通过组织讨论、举办辩论、教师启发、相互交流等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与思维,正确引导学生们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和爱好,努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设计与实施,逐步在教学实践中创建起一种研究性、创造性的学习模式,以更好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锻炼其开放意识、开创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我们牢记: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创新也是学习的精髓。

正如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叶小兵所说的那样:教学是科学,要遵循客观的规律;教学是艺术,要有个性和创造性;教学是生活,既具体又有多样性;教学是实践,全要靠实在的努力;教学是事业,要追求更高的境界。高校的教育教学事业,需要我们共同来创造,不断去追求。

三、比较式教学——构建课堂学习智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比较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种常见方法。人所共知,只有比较才便于进行鉴别,评价得失,权衡利弊;比较研究能够开阔视野,利于从总体上把握和评价各种思潮。学习在比较中深入,在比较中发现,在比较中发展。

1.确定比较的视角,找准“可比点”

基础理论课程中包含了丰富的人类政治思想和政治文化,这其中既表现出人类政治思想与文化的某些共同特征,同时也体现出每个国家和民族各自的思想文化传统和民族特性,需要在比较教学中进行对比和分析。

比较研究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如人与人之间的比较、不同流派比较、流派内部不同代表人物比较、不同时代的比较、中外比较等等。教学设计及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思想、制度等的异同,从宏观与微观、纵向与横向、相邻与相间等,比较其区别及成因,鉴别其优势与劣态。如,宏观方面:“中华法系”与“西方法系”的比较;微观方面:西方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比较;纵向的比较:西方的自然法、契约论等思想在古典时代、中世纪和近现代的发展演变及其不同内涵,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在两汉、魏晋、隋唐时期的历史发展进程;横向的:中国春秋战国与古希腊政治思想的比较,等等。

需要指出,比较研究要注意:首先,比较的前提是需要掌握尽可能多的、且真实的材料,这样“比较”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二是要突出“可比性”,避免为比较而比较。

2.明确“比较”意图,突出“比较”的宗旨

比较教学,能充分展示中外思想、法制等发生发展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共性与个性及其内在的联系性,以利于我们在对比与联系中正确分析、评价其地位与作用。以“中华法系”与“西方法系”的比较为例:中国传统法制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流,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具有单一性;西方法制则是古希腊、罗马、日耳曼诸民族以及基督教会等文化不断融入,交互激荡,多元共存,相互之间不断冲突、渗透、融合,具有多元化、多样性;中国传统法制是诸法合体,以刑为主,伦理色彩浓厚,礼法结合、礼刑并用,政刑不分、司法从属于行政,“政令出于皇帝一人”①赵亚夫:《基础教育中公民教育的价值理念与行动指南》,《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第12期。;西方法制则是诸法合体,私法发达;理性成分明显,强调自由、平等、民主;中国传统法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为世界文明古国所少有,在漫长发展过程中以其丰富内涵和卓越创造力居于世界法制文明发展的前列,以之为中心形成了著名的中华法系;西方法中的罗马法则成为近现代西方法律的重要渊源和法律体系的母体。由上可见,东西方法律制度在内容和发展方向上的一些差异所在。通过比较研究,可以准确把握中华法系的特点,并从世界法制范围内吸取有益的历史借鉴。通过对比教学,既突出了其共性,又展现了其各自特色,同时也极大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开阔了知识的视野,培养和训练了思维能力。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的艺术性体现在能够把有限的教学资源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教育功能。在基础理论课教学中,通过创新与实践,恰当使用问题探究、合作互动等扩散式的思维方式和开放的探究式学习方法,注意克服思维定势和定向思维,养成宏观的、开放的和多向的思维方式;同时,教会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去认识、鉴别、评论,自觉培养一种习惯——思维习惯 ,操练一种能力——思维能力,这不仅有助于学术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探究思维教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