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农村思想形成的背景、过程和理论体系
2014-04-09谢双明
谢双明
(湖南科技学院 湖南 永州 425199)
一、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农村思想的形成背景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不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使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废除人民公社,确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取消农业税,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粮食生产不断跃上新台阶,农产品供应日益丰富,农民收入大幅增加,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十三亿人口吃饭问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小城镇蓬勃发展,农村市场兴旺繁荣,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亿万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切实巩固了新时期工农联盟;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事业加速发展,显著提高了广大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农村党的建设不断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全面推进,有效夯实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亿万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邓小平反复强调: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中国的问题首先是把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安置好;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江泽民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基础,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胡锦涛也指出:“我国有13亿人口,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业和农村发展搞不上去,农民生活得不到显著改善,我们就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能实现全国的现代化,不能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1]
历史进入新世纪,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劳动力大量向非农转移;农民收入增长的渠道进一步多元化和多样化;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对城市、工业的依赖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更加直接地面对国际的竞争。但我国农业薄弱、农村落后、农民贫穷仍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大的难题。中国农业尽管稳步发展,但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农业竞争力不强;农民收入尽管有所提高,但城乡差距在不断扩大,农民持续增收困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有所进步,但农村发展滞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农民就业压力大;区域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农村实现全面小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差距过大、工农发展失衡,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矛盾;全面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仅靠农村自身发展和积累难以完成;历史上农村发展建设欠账太多,国家对农村建设和发展投入太少;由于农村教育落后,农民整体素质较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民非常迫切。中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尽快扭转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必须尽快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建立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体制;切实加强农村卫生,促进城乡卫生事业均衡发展;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建立满足农民需求的金融服务体系;健全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机制;尽快完善农村社会治理方式。据统计,到2005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之比达到 3.22:1,2006年为 3.24:1,而且农民收入增长日益困难[2](P6)。胡锦涛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是,目前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也还没有根本改变,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3]2009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指出:“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4](P823)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迅速推进时期,财政收入占GDP总量约30%,已具备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和资金基础。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工业化有了一定发展基础之后都采取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跨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让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民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如果我们忽视农民群众的愿望和切身利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长期滞后,我们的发展就不可能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就无法落实。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把农村发展纳入整个现代化进程,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让亿万农民共享现代化成果,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可靠、最持久的动力源泉。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使亿万农民的潜在购买意愿转化为巨大的现实消费需求,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通过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村的社会矛盾。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3.65万亿元,人均GDP已达1274美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仅为15%,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6.9%,财政收入达2.6万亿元,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41.8%。[5](P74)这对于建设新农村非常有利,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否则,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会落空。胡锦涛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3]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4](P671)温家宝指出:“在这个阶段,必须切实加强农业,加快农村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这就要实行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尤其要在‘多予’上下功夫。”[6](P296)
二、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农村思想的形成过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战略部署之一,既有对经典作家思想的继承,更有新的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党的十六大至十六届五中全会之前,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创新的酝酿阶段。党的十六大之后,党中央很快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重点在农村。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必须加快“三农”的解决,促进农村更快更好地发展。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他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7](P17)。2003年1月8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回顾了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认为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民问题,始终是决定党的事业胜利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他明确提出:“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三农”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他在肯定农业、农村、农民对建设和改革作出的巨大贡献之后,指出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等事业的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城市;农业和农村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有待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党中央很快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下大气力解决好“三农”问题。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中央又及时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就会更加牢固。胡锦涛还在这次全会上作出了“两个趋向”的判断,指出:“综观一些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他要求“发挥城乡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两个趋向”重要论断的提出,标志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重大机遇期的到来,标志着“三农”工作的外部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推动下,中央首先针对农业税,采取先减后免的政策,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报告中庄严宣告: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终结了延续2600多年农民种田缴税的历史。这对世世代代种田纳税的“规矩”而言,是一个历史过程的终结;对迈步在小康进程中的广大农民而言,是一个天大的喜事,可谓“千年等一回”!
第二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至十七大之前,这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进行系统阐发、战略上进行整体部署的阶段。2004年和2005年我国粮食连续两年增长,增持总量超过1000亿斤,农民收入年均增幅达到5%。中央审时度势,在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仅仅20个字,却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和深刻含义。“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生活富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表现和特征;“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思想基础;“村容整洁”是建设新农村的环境氛围;“管理民主”是建设新农村的体制保障。这五个方面相互融通、相辅相成,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社会“五位一体”的发展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五个统筹”之一“统筹城乡发展”的具体细化,它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有着特殊意义,因为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农村被边缘化了,中国广大农村只是一个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基地,从而推动了中国以制造业为主导的经济高速发展,导致城乡差别不断扩大,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日益悬殊,广大农村和农民享受不到成比例的现代化成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时,胡锦涛在全会讲话中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2006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从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他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快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他明确指出,我国“三农”问题最突出的是: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民收入水平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城乡面貌反差较大;农村安定和谐面临许多压力,存在不少不稳定因素;农村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的内在活力不强。他强调:全党同志都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统筹城乡发展,是贯切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解决好十三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始终是推动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落实扩大内需的必然要求;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农村稳定是全国稳定的基础,农村安定和谐是全国安定和谐的基础;亿万农民是我们党执政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群众基础。他还指出,要全面把握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繁荣;着力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造就新型农民;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他还指出:我们党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断丰富其内涵:从思路看,这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导方针更明确;从背景看,这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发展起点更高;从目标看,这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要求和工作布局更全;从方式看,这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家投入和全社会参与,扶持力度更大。他强调: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在已具备多方面的有利条件:解决好“三农”问题已成为全党全国的共识;我国总体上已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解决“三农”问题仅靠挖掘农村内部的资源和力量已经不够,必须充分运用外部的资源和力量,推动国民收入分配向农业和农村倾斜。温家宝也在会议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树立长期奋斗的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农村全面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落实好党的农村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实行城乡统筹,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尊重实际、尊重群众,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注重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全会之后,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八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和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上世纪50年代以来曾多次使用过类似提法(我国制定的“二五”“三五”计划),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低,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吃饭和粮食需求问题,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维持农村和全社会的安定。正当几亿农民所关心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放,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进步,农民一直盼望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成了现实。这个时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两个文明一齐抓。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又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内涵同以前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更加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是党中央为解决农业、解决农村和解决农民问题所提的新理念,是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更重要的是当今的新农村具有现代化特征,是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达到了以工业支持农业以城市支持农村新阶段所提出的新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在新时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更加全面的要求。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第三阶段:党的十七大之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和实践的发展阶段。其突出特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三个方面相互配合、协调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共识是党的十七大。党的十七大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项任务之一。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出发,对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新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专门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胡锦涛在全会上讲话,再次从历史的角度审视“三农”问题。他指出,我国是一个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多数。要在这样的国情下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就要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必须紧紧抓住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推进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了一系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新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们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打破城乡二元格局,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建立起城市和农村互补互促、共同进步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使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决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4](P668)。《决定》指出,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既有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不健全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要求紧迫;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耕地大量减少,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气候变化影响加剧,自然灾害频发,国际粮食供求矛盾突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增大;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区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任务艰巨;农村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一些地方农村基层组织涣散,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社会管理任务繁重。胡锦涛在全会上讲话,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和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三个方面都要牢牢抓住,相互配合,协调推进”[4](P695)。他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系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顺利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进,是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牛鼻子和总抓手;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打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基础的必由之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破解“三农”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统筹城乡发展作出了新的重要部署,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认识、新要求,为新时期推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建设新农村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理论体系
2004年至2013年连续出台十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取消农业税,年年增加补贴,年年加大投资,强农惠农政策密度之大、强度之大、突破之大,前所未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已初步取得了重要成果,中国农村面貌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新农村建设思想,这些思想或观点主要体现在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中共中央重要会议及中共中央文件中。如关于重视“三农”问题的思想、关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关于“两个趋向”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思想、关于建设现代农业的思想、关于“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思想、关于“四化同步”建设新农村思想、关于“以人为本”建设新农村思想、关于加快城镇化建设新农村思想、关于推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建设新农村思想、关于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新农村的思想、关于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关于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思想、关于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思想、关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思想、关于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或理论涵盖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个方面,这不仅构成了新的理论体系或思想体系,而且为马克思主义东方农民问题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增强了新的活力。
[1]人民日报[N].2006-1-27.
[2]李剑阁主编.中国新农村建设调查[M].上海远东出版社.
[3]人民日报[N].2006-2-15.
[4]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中央文献出版社.
[5]农业部课题组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问题研究[M].2005.
[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C].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7]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