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外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经验与启示——以美国为例

2014-04-09苏宝芳

社科纵横 2014年11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学校

苏宝芳

(泰山学院思想政治学院 山东 泰安 271021)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的“方向盘”、一个国家的“稳定器”、一个民族的“主心骨”。[1]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任何国家和社会都不能缺失核心价值观,都要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只不过有不同的形式或表述。借鉴美国等国外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先进经验,会对我们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一定的启示。

一、美国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

美国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源于对上世纪60、70年代盛行的相对主义德育理论与形式主义德育理论的反思,以及美国改变其糟糕的道德现状的诉求。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比较系统规范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尽管在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与我国性质不同、内容不同,但在方式、方法、途径方面有不少有益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通过课程传授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

美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学校通过开设专门的以价值观为中心的课程和各个学科的课程来进行,主要包括文学、社会科学、历史课程等。文学课程是美国学校向学生传授道德价值和道德推理的重要课程领域,通过使学生学习文学作品中的故事,给学生提供在现实中学习和模仿的榜样,以深入浅出的哲理诠释美国资产阶级的思想观念。社会科学课程包括让学生学习美国各州以及整个美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让学生学习模仿那些在美国发展史上发挥重要作用及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社会组织所表现出来的品德精神及价值追求,鼓励学生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历史课程是美国学校对学生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另一重要课程领域。在美国,政府以法律的形式明文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开设美国历史课程,大学生要必修一门美国历史课,侧重对历史事实的理论升华,重在“求道”。通过历史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另外,美国大学还普遍开设人文类课程,如美国总统制、美国宪法、欧洲政治思想、美国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政治与社会制度、民主问题等。还通过开设语言和人、艺术和社会、西方文化的二次危机与文明、亚洲政治思想、男女平等理论与妇女运动、宗教、伦理学等相关的课程,使学生从中获得道德熏陶,提高道德判断力和选择的自觉性,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上述课程及专题的政治性、理论性都很强,充满了资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念。正如发展心理学家、美国道德教育协会前主席托马斯·里克纳教授所言:“学术课程在价值观培养方面的作用是一个沉睡中的巨人,如果我们不能把这种课程利用为培养价值观和伦理意识的手段,我们就正在浪费一个大好的时机。”[2](P8)

(二)通过环境熏染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

美国非常注重建设一个美国主义的宏观情境,不惜大量投资进行社会政治教育环境、场所的建设,使置身其间的人潜移默化地受到美国价值观念的影响,根据美国生活方式来生活。像美国国会大厦、白宫、华盛顿纪念堂、林肯纪念堂、杰佛逊纪念堂、国会图书馆、航空航天博物馆这样耗资不计其数、规模宏大的场所,在华盛顿就有十几个,各种参观点一百多处。这些场馆集中表现了美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天天宣扬着美国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是美国向国民包括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生动教材。美国各级各类学校也都非常重视环境育人,把学校环境建设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一个不可或缺的途径,通过学校环境建设以促进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施和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这里的学校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是指学校里的建筑和教学设施等,如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教学楼、实验室等。在美国,学校的各个建筑物上都要悬挂美国国旗、国徽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公民意识。精神环境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就是举办各种学术活动,倡导学校追求的目标和价值,影响学生的思想和思维。第二类就是广泛开展校园文体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立、自强精神。第三类就是在全校开展校庆、国庆及入学、毕业典礼等活动,以培养学生爱国爱校的精神。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了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价值推理、价值判断、价值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通过课外活动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实施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美国高校将课外活动作为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德洛什认为:“学校的课外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体验和践行自律和自爱、合作与团队精神、尊重与责任感、归属感和奉献精神等道德价值。在许多情况下,课外活动计划有助于学生实践和运用共识性价值,以及发展良好品格特质。”[3]美国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采用的课外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典礼和仪式(如集会、晨会、升旗仪式、颁奖典礼等等)、学校服务(如学校日常杂务、自愿者服务、帮助贫困学生等)、兴趣小组活动、学校体育活动和社区服务(如到社区医院、图书馆、疗养院、托儿中心、公园等机构和场所提供无偿服务)等。美国高校每年一般至少组织三次重大活动,目的就是通过学生参加一个共同的象征性活动来体现学校的传统和价值追求。这些仪式或活动一般有社会上层名流、政府要员、成功人士、知名校友参加。这样,一方面学校利用了杰出人物来激励学生的进取精神,另一方面学校为学生树立了学习模仿的榜样。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参观各种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的场馆,如各地的博物馆、英雄纪念馆(碑)、政府办公场所等,通过组织这些参观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英雄主义教育、民主法制教育、传统价值观教育,等等。

(四)学校与家庭、社区协作实施核心价值观教育

美国学校实施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重视与家庭、社区的密切协作。美国品格教育联盟早就提出,学校应积极深入到学生家长中开展工作,以使所有的家长都了解并支持学校提倡的核心价值观及学校所建议的教授价值观的策略,学校还应当争取政府、媒体、青年组织、商界等社会各界的帮助。只有这样,学校才能有效地促进核心价值观的实现。托马斯·克里纳认为:“新式价值观教育要取得长久成功,必须依赖学校之外的力量。学校和社区应当共同努力,来满足孩子们的需要,并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他主张,“学校、家长和社区应共同协作。”[2](P12)在美国,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协作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各州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和具体的标准。有些学校让家长到学校参与价值观教育计划的实施;有些学校系统地向家长展示学校的价值观教育课程,并告知家长如何在家里贯彻这些价值;有些学校干脆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计划移植到家庭中,将有关教育材料发给家长;有些学校和社区一起制定价值观教育计划,确定教育主题,社区的有关组织和机构(如公民组织、教会组织、地区媒体、青年团体)参与该计划的实施。

二、美国学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各种矛盾凸显期,各种利益关系的冲突不断增强,各种新的社会问题不断涌现,各种社会思潮呈现理性与非理性相交织、现代与传统相交织、进步与愚昧落后相交织的复杂态势,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冲击着青年学生的思想。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利益主体多元化、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传播便利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迅猛发展,当代青年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信仰,内化为他们的价值追求,外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就成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中美两国虽然社会制度、历史文化以及国民性格迥异,但在价值观教育实施的方法层面上却可以共享成功经验,以提高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笔者认为,美国价值观教育的实施至少给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以下四条有益的启示:

(一)重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有机结合

我国十分重视发挥思想政治课在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也正是这样,我国学校却忽视了某些隐性课程在塑造青年学生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这就使得所开设的思想政治课程处于势单力薄的境地,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同时,由于我国的社会、历史、文学、艺术、哲学等显性课程大多只注重本学科内的知识传授,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因而这些显性课程的价值观教育功能也大打折扣。正如前文所言,美国的价值观教育是渗透于学校教学、管理、服务、活动等到各个环节之中,其学校开设的社会、历史、文学等显性课程与仪式、活动、校园设施等隐性课程都承担着相应的价值观教育功能,也就是说,美国的价值观教育注意开发利用多种有利于价值观教育开展的课程资源,然后利用这些显性的课程资源及某些隐性的课程资源,共同构建和强化美国社会所珍视的核心价值观念,从而形成多重的教育合力。在这点上,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将社会核心价值观渗透于文学、历史、社会、艺术、思想政治理论课等显性课程中,渗透于校园文化与设施、管理与服务、校内外活动等隐性课程中传递给学生,而不仅仅只是借重于学校专门的德育或社会课程,一方面可以避免形式单一带来的倦怠和麻木;另一方面也可以形成内在统一的、多重的价值观教育的合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渗透性和认同感。

(二)综合运用各种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四种主要方法,即价值灌输、价值澄清、道德推理、价值分析等。这些方法的确立注重以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为知识依托,以科学的调查研究、系列性的实验为依据,从而使美国的价值观教育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且具有较强的客观性、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4]但现实中,我国高校的德育以及价值观教育往往效果不甚理想,其中的重要原因是教育方法的单调、枯燥和僵化,缺乏感召力、感染力和吸引力。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德育,或者由于教师自身素质能力的欠缺,或者因为学校对德育的重视不足,在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大多采用价值灌输的方法,把价值观当作一种知识强硬地灌输给学生,而很少注意综合运用价值澄清、价值推理、道德推理、价值分析等其他行之有效的方法,结果导致学校价值观教育过于流于说教或形式化并造成学生在知识与行为间的分裂,使得青年学生只会背诵有关价值观的知识却没有真正认同所倡导的价值观。因此,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当借鉴美国经验,综合运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双向互动教学、实践教学等各种价值观教育方法,既教给学生必要的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也提高学生面对现实问题进行理性地价值分析与判断的能力,使青年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双提高的同时,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三)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投入社会实践

思想政治课是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但并不是唯一的教育途径。此外,我国很多学校把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全部推给思想政治课教师,忽视了多种价值观教育途径的开发和利用。在这点上,我们应当学习美国高校价值观教育多管齐下的有益经验。美国高校非常注重社会服务活动在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各个高校通常会组织学生深入到社区和机关、企业单位开展社会服务活动,以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我国高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因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决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理论的教育,它根本上是一种实践的教育、养成的教育。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1930年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他指出:“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5](P2)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我国高校虽然经常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服务活动,但由于各个高校并没有制定一整套完善的机制或制度作保障,从而使得其社会实践活动收效甚微,甚至有些活动仅仅是流于形式。为此,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关学生必须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机制或制度,逐步形成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基地,组织青年学生参观、调研,为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有效的实践渠道。

(四)构建学校与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综合化教育网络

在美国,学校与家庭、社区紧密协作并成功地实施了其核心价值观教育,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在我国,由于对青少年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庞大而又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大力借助社区、家庭等校外教育力量,努力构建以学校为龙头、社区为平台、家庭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综合化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只有三方面教育主体共同参与,形成强大合力,才能把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当前,应从以下方面作出努力:第一,建立学校与家庭日常化的联系、沟通机制。学校要经常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同时邀请学生家长到学校参与思想道德和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让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思想道德状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以期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第二,建立学校与社区的日常协调机制。学校要充分发挥社区在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的优势,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参与各项社会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服务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受到教育。

[1]张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和保证[N].学习日报,2012-11-12.

[2][美]托马斯·里克纳.刘冰等译.美式课堂——品质教育学校方略[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3]Edward F.Deroche,Marry M.Williams.Education Hearts and Minds:Acomprehensive Charac ter Education Framework[M].Corwin Press,Inc,1998,74.

[4]葛春.美国公立学校价值观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2):15-18.

[5]陶行知教育名篇[G].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学校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学校推介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