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促进社会归正人员社会适应对策探究
2014-04-09夏现伟
夏现伟
(宁波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
我国社会归正人员数量连续多年呈上升趋势,他们的社会适应状况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据统计,2010年全国刑释解教人员(即归正人员)404 661人,比2009年增加了29.43%;[1]2011年全国刑释解教人员468 426人,比2010年增加了15.76%,[2]并且有犯罪前科的再犯罪率远高于无犯罪前科的犯罪率。[3]因此,促进社会归正人员社会适应,降低他们的再犯罪率,对促进社会的和谐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术界从法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社会归正人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鲜有学者从教育学的视域对其社会适应加以关注,而从成人教育学的视角探讨其社会适应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从成人教育学视角出发,探讨成人教育促进社会归正人员社会适应的对策,以期能够为社会归正人员社会适应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建议。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社会归正人员
社会归正人员即刑释解教人员,包括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教人员。2002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浙江省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办法》,率先将“刑释解教人员”改称为“归正人员”;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4]一个多月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废止劳教制度。[5]劳教制度从此被写进历史,“劳教人员”这一概念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刑释解教人员”这一概念也将发生变化。基于此,笔者采用“社会归正人员”这一表述取代“刑释解教人员”,以下简称“归正人员”。
(二)社会适应
著名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最早使用“社会适应”这一表述,他认为“生活即是内在关系与外在关系的调适”。[6]美国学者卢卡什(Lukash)把社会适应看作是个体或群体与社会环境的交互过程。[7]笔者认为,社会适应是归正人员在出狱后继续社会化和持续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体根据对社会环境、社会发展的感受和理解进行自我调试,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包括职业发展的适应、社会交往层面的适应以及心理层面的适应。
成人教育作为普通教育的继续和延伸,是成人学习的重要载体,“学习过程卷入了人的全部,包括感情、认知和智能,成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帮助成人挖掘他们的全部潜力,使他们成为自我实现的人、成熟的人”。[8]因此,发挥成人教育的优势有助于归正人员潜力的挖掘,促使他们成为自我实现的成熟个体,尽快实现社会适应。成人教育优势的发挥主要包括职业适应优势、社会交往适应优势、心理适应优势,可以帮助归正人员从一无所能到各有所长,从自卑到自信,从排斥到融入等方面的社会适应,从而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发展。
二、社会归正人员社会适应的困境分析
(一)职业适应困境:歧视与无业
职业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的基础,职业收入是其经济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在知识经济时代,职业发展对从业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就业成为归正人员回归社会后面临的首要难题,他们的职业适应面临诸多困境,突出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文化水平低,缺乏职业技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市场竞争加剧,各行各业对人们文化水平和就业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调查表明,85.3%的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文化程度有相应的要求,其中,对高中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38.4%;对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为27.9%;对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求职者的需求比重仅为19.1%。[9]而在归正人员中,文盲和小学文化水平(含未毕业)的人数占56%,初中文化水平的人数占39%,高中(含中专、技校、职校)及以上文化水平的人数占5%。[10]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归正人员的文化水平偏低,缺乏就业所需的基本技能,回归社会后,无法适应对文化水平和就业技能要求较高的职业市场。另一方面,社会歧视严重,就业积极性低。封闭的监禁生活中断了归正人员继续社会化的进程,尤其对刑期较长的归正人员而言,他们已与快速发展的社会脱节,根本无法满足职业技能的新要求,加之用人单位的歧视与不公平待遇,他们屡遭打击,就业积极性低。因此,要促进归正人员尽快适应社会,满足他们职业适应的要求,就必须消除就业歧视,保障他们的就业权利,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为归正人员就业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社会交往适应困境:排斥与疏远
社会交往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社会活动,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求和社会基础。由于归正人员被长期监禁,已有的社会交往活动被不同程度地中断,回归社会后,他们的社会交往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方面,社会形象标签化。归正人员回归社会后,应该被社会接纳,受到平等对待。但由于人们对归正人员存在根深蒂固的偏见,加之舆论媒体对他们负面形象的夸大宣传,导致他们的社会形象被“违法”、“犯罪”等标签固化,致使他们无法正常、公平地参与社会交往活动。此外,所谓的“前科”记录也加重了归正人员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障碍。因此,改变被标签化的负面形象,是归正人员回归社会后遇到的难题之一。另一方面,社会支持网络断裂。社会支持网络是个体获取各种社会支持(包括物质、情感等)的社会网络体系,是个人在社会交往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不仅包括家庭的支持,还更多涉及家庭以外的社会支持与帮助。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能够帮助归正人员重塑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帮助他们融入社会,降低再次入狱的几率。但现实中,归正人员回归社会后,往往受到社会成员的歧视与排斥,甚至被家庭成员疏远,无法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断裂的社会支持网络致使归正人员正常的社会交往受阻,加重了他们的社会排斥感,为他们再次犯罪埋下了隐患。
(三)心理适应困境:自卑与孤独
心理适应包括自我认知、个人情感和社会归属感的适应,是个体社会发展的必需条件。归正人员走向社会后,渴望能够融入社会,开展正常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但事与愿违,社会成员的歧视、断裂的社会支持网络对归正人员融入社会造成了很大困扰,致使他们出现心理的不适应,导致心理边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自我认知边缘化。自我认知是个体对自身存在的一种心理认识和自我感受,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11]被监禁的经历会造成归正人员内心的敏感、脆弱,他们渴望获得公平的待遇与正常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权利。但是,社会排斥与“标签化”身份使归正人员很难在社会中获得公平待遇,再加上社会支持网络的断裂,由此而引发的孤独感和失落感导致他们自我认知边缘化。另一方面,社会归属感偏低。社会归属感是社会成员对社会认同、满意和依恋的情感体验。[12]调查表明,归正人员对社会主流文化是比较认同的,同时也非常希望能够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获得社会的信任和接纳。[13]但是,由于社会的歧视和排斥,他们往往在就业、社会交往、心理适应等方面感到不适,社会角色边缘化、社会归属感低成为他们社会适应过程中的障碍。
三、成人教育促进社会归正人员社会适应的对策
(一)以政府为主导,完善社会归正人员教育救助体系
政府的政策导向是归正人员教育救助体系发展的动力,完善归正人员教育救助体系对促进归正人员社会适应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其一,加强政府的统筹作用,充分整合、利用各类资源,打造政府、学校、社区一体化的帮扶格局。其二,建立归正人员教育服务体系,推进归正人员教育救助一体化,保障他们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社区教育的权利,为他们的社会适应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三,对社会组织、社会资本、教育机构等参与归正人员教育救助给予政策、法律上的支持,统筹规划,全方位、多角度地打造归正人员教育服务体系。其四,联合企业和其他教育机构,共同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培训课程,满足归正人员的就业需求。
(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社会归正人员职业适应
成人教育被视为与社区生活越来越密切的一种教育形式,是解决工作场所问题的一剂良药。[14]回归社会后,就业成为归正人员面临的首要难题。绝大部分归正人员文化水平低、缺乏职业技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十分困难,因而亟需加强归正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具体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提高归正人员职业技能。成人职业教育的办学方法、办学形式、学制灵活多样,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成人职业教育培训,满足不同身份、知识水平层次归正人员的各种职业技能需求,能够促进他们的职业适应。另一方面,提高归正人员的创业能力。通过职业教育,选拔和培训优秀归正人员,有针对性地对他们的职业发展进行规划、指导,为有创业潜力和创业能力的优秀归正人员开设创业培训课程,鼓励他们积极创业,成功实现从“就业”到“创业”的转变与发展。[15]
(三)依靠家庭和社区教育,促进社会归正人员社会交往适应
归正人员回归社会后,家庭的关怀至关重要,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促进他们的社会交往适应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正能量,能够遏制归正人员的不良恶习,培养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一方面,凝聚家庭成员的力量,对归正人员给予更多的关爱,帮助他们规划未来,消除内心的不适应感和恐惧感,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另一方面,教育归正人员理解、包容、尊重家人,帮助他们树立家庭观念,履行自己在家庭中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社会支持是一个人社会交往和社会融入的重要基础,要促进归正人员社会交往适应,消除社会排斥心理,融入社会,就必须帮助他们建立社会支持网络。这需要借助社区教育的力量,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包括社区居委会、社区内的团体组织以及社区居民。[16]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宣传、引导、教育的功能,消除社区居民、社区组织对归正人员的歧视,使他们能够融入社区生活。组织社区内的归正人员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和社区文化活动,帮助他们融入社会生活;组织归正人员现身说法对居民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增进彼此间的了解及信任。充分发挥家庭、社区在归正人员社会适应中的整合与推动作用,加强归正人员与社会的联系,从而增强他们自我发展的能力,以更好地融入社会。
(四)构建社会组织人文关怀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归正人员心理适应
由于归正人员有被关押的经历,回归社会后被贴上“负面标签”,加上经济地位低下,绝大多数归正人员自卑心理严重,甚至会产生一定的人性、价值观扭曲等问题,不利于他们继续社会化。因此,有必要对归正人员进行人文关怀教育,消除他们自卑和排斥社会的心理。
民间社会组织加大对归正人员的人文关怀,对他们的社会适应和继续社会化具有重要作用。加强民间组织对归正人员的鼓励与引导,重点是大力发展公益性的服务机构,对参与归正人员人文关怀教育和救助的社会组织给予政策、资金、人员、场地等方面的支持。构建社会组织人文关怀服务体系,促使各类民间组织为归正人员提供形式多样的人文关怀和救助,解决他们的社会交往、心理和就业等方面问题;注重调动归正人员的自主性,鼓励他们加入服务团体和组织,以获得精神和物质上的满足,弱化对社会的仇视心理,增强社会归属感。
(五)统筹各类舆论载体的发展,为社会归正人员社会适应搭建舆论支持平台
媒体等舆论载体对人们观念的塑造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和舆论的引导力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长期以来,社会舆论和媒体充斥着各种关于归正人员负面形象的夸大报道,以至于他们的社会形象被严重负面“标签化”,使得他们无法得到公平、合理的待遇,往往在歧视和排斥中生活。因此,需要统筹各类舆论载体的发展,宣传归正人员的正面形象,传播正能量,倡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归正人员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帮扶工作中去,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归正人员的社会适应和融入需要有良好的舆论环境,这样,他们才能够感受到社会对自己的期望,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18]
(六)打造“自学习组织”,提升社会归正人员社会适应的主动性
“高整合——高链结”的自组织是弱势群体缓解自我排斥、促进社会融合的有效方法,[17]为弱势群体表达利益诉求,争取自身权益,提升自身社会地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作为重要的自组织形式之一,“自学习组织”对促进归正人员的社会适应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建设“自学习组织”,形成自发的“共同学习圈”,能够为归正人员营造主动学习、互相学习的良好氛围。要以“自学习组织”为平台,开展各种学习活动,形成归正人员交流、学习和展示自我的文化圈,提升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政府和舆论要支持、引导归正人员“自学习组织”的建设,为其运行提供便利和支持,促使归正人员的学习成为自觉、自发的活动,为他们的社会适应提供持续的内在发展动力。
[1]米春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社,2011:224.
[2]米春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社,2012:192.
[3]邹庆祥等.未成年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影响因素的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3):24-28.
[4]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J].求是,2013(22):19-27.
[5]陈 菲.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法制领域改革述评[N].人民日报,2014-02-27(003).
[6]王颖颖.未成年犯出狱后的社会适应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6.
[7]Lukash.E.I.Attitudes Toward the Social A-daption of Creatively Gifted Children in Russia and the United States[J].Education and Society,2005(11):57-70.
[8][美]伊里亚斯·梅里安著.成人教育的哲学基础[M].高志敏,译.北京:职工教育出版社,1990:167-168.
[9]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2013年第四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分析 [EB/OL].http://www.chinajob.gov.cn/DataAnalysis/content/2014-01/22/content _879534.htm,2014-01-22.
[10]龙弘洋等.部分地区刑满释放人员生存状况调查报告[J].改革与开放,2012(12):88-89.
[11]胡高生.当前未成年犯回归心态及对策研究[J].青年探索,1999(2):29-33.
[12]李有发.社会归属感的嬗变及其相关问题初探[J].宁夏社会科学,2008(4):73-75.
[13]张丽芬等.社会工作介入刑满释放人员社会融入问题研究[J].社会工作,2012(1):68-74.
[14]Rose,Amy D.Adult Education and the Workplace:Old issues,New Dilemmas[J].A-dult Learning,1998(9):4-5.
[15]张 静.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困境与出路研究——以保定市为例[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2):80-82.
[16]刘奉越.城中村改造中社区整合及成人教育应对[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2):5-7.
[17]葛道顺.镶嵌、自主与弱势群体的社会资本重建[J].江苏社会科学,2005(2):222-226.
[18]柳士彬,何爱霞.成人女性性别课程开发初探——女性主义课程论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2(3):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