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彰显民生建设新高度
2014-04-09刘晓潇
刘晓潇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幸福感”彰显民生建设新高度
刘晓潇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主线。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已经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主题。中共十八大报告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所表达的对人民“幸福感”的关注,一方面反映着国民对幸福的深度思考和体味,另一方面体现着党和政府执政理念的新变化。民生期待备受重视,民生政策不断出台,民生投入持续加大。追求幸福的背后,彰显着民生建设的新高度。
幸福感;以人为本;民生建设
中共十八大召开前,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节目中陆续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假日特别调查“你幸福吗”,一时间,幸福成为热议话题,“幸福感”、“幸福指数”、“幸福城市”等概念不断出现在街头巷议乃至政府工作报告中。
“在中国,关注幸福感、提升幸福感是一种社会进步。多少年我们的经济生活中没有这个理念,只有一个发展的理念,现在已经到了提出幸福感这个问题的时候了。”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说。幸福不再只是个人感受,而是正变成国家的行动及政策的导向,谋求更多使人幸福的制度环境成为政策制定的目标,这一点也体现在十八大报告的诸多表述中。如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筑牢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的长远大计,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等等。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首次面对媒体时也回应了民众对幸福的追求,他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加快社会事业改革、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民生建设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大报告用较长的篇幅阐述了这个问题,奏响了幸福民生的时代最强音。
一、“幸福感”触发民生建设新举措
十八大报告指出:“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国防大学教授罗永光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还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际上都贯穿着切实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条主线,都以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为目标和归宿。”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诉求,充分彰显出执政党“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理念。
(一)“学有所教”新内涵: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要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教育要让人民满意、为人民服务,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圣贤孔子提出的“学有所教”的美好理想在报告中被赋予新的内涵。
其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任务和目的,体现了教育事业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
十六大以来,党始终坚持“德育为先”的育人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始终贯穿党的十六大报告到十八大报告教育战略部署的主题。素质教育面向每个学生、关注每个学生、发展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从根本上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权益的有效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对教育的期盼和要求越来越高,而当前教育改革现状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强调素质教育的十年来,各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趋势并没有明显减弱,应试教育的倾向并没有根本扭转,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局面并没有有效缓解,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总体不高。报告要求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既回应了当前素质教育的现状和人民群众的期待,又着眼于国家未来发展,指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阶段。
其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任务,既是国家所需,又是人民期待。
报告对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现代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等作了不同的规定和要求,处处体现着关注学生、爱护学生的理念:报告要求“办好学前教育”,就是要办好让儿童更幸福的学前教育,要办出质量和成效,增进学前儿童的幸福和愉快,真正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发展;报告要求“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就是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真正有利于青年成长和全面发展;报告要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就是要更积极主动地办好职业教育,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努力使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大力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有力举措。通过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有效衔接,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其三,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在近年来不断深入的教育改革与探索中,社会关注最多、反映最强烈的就是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和教育的规范化管理等问题。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受教育机会不均等都是当前教育不公平的表现,择校、异地高考等教育问题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教育公平的实现程度决定着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也直接影响着“学有所教”目标的实现。
首次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教育公平问题,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有了深化和发展。以促进教育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原则,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明确要求通过缩小区域、城乡、特殊群体之间的教育差异,给每个学生提供相对公平的教育机会。
报告要“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承诺和期望既温暖人心,又呼应着近年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点,丰富着“学有所教”的内涵。
(二)“劳有所得”新目标:两个同步、两个倍增、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调查显示,收入仍然是影响民众幸福感的一大因素。收入与百姓生活状态紧密相关,如何保障百姓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持久命题。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两个同步”、“两个倍增”,显示了党在增加居民收入方面的决心和信心。
“两个同步”,就是要“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发展的目的不是单纯的财富积累,而是让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老百姓不仅需要GDP增长的精神自豪,更需要GDP增长带来的物质实惠。
“两个倍增”,就是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不仅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百姓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实在的愿景。“两个倍增”的目标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思路,体现了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理念。
居民收入倍增的同时要实现公平而高效的分配。十年来,国民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发展蛋糕越做越大的同时存在着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现实。十八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这是应对收入分配公平化的有效措施。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把改革发展的蛋糕分好,彰显了党和政府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让全体人民更多更公平地分享发展成果的坚定决心。
与居民收入倍增直接相关的是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十八大报告要求“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更高质量”成为报告中的亮眼词汇。更高质量的就业包含了劳动环境的改善、劳动工资的提高、劳动安全保障的加强等等。为了实现更高质量,就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就要“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就要“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让老百姓不仅有饭碗,还要有好饭碗,工作生活更体面、更有尊严,这是“劳有所得”的新目标。
(三)“病有所医”新要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健康”作为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再次体现了党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
报告指出,“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人民身心健康”,这些要求明确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根本目的,确立了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的推进重点,深化了医疗改革的目标,部署了新的工作任务。
随着全民医保体系和重特大疾病保障救助机制的健全、基本药物制度的巩固和完善等目标的实现,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可及性、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将显著提高,“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将得到进一步缓解,百姓“病有所医”的要求将得到充分满足,国民健康水平将步入快速改善的新时期。
(四)“老有所养”新保障: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是人口老龄化挑战最为严峻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实现全覆盖,现有制度保障水平偏低;农村居民养老服务保障问题比较突出。现阶段,我国养老保险金呈逐渐贬值的趋势,收益率远低于工资增长率,个人账户实际积累额达不到目标积累额,因此出现严重缩水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目前,从政府层面为我国人民的养老问题所做的准备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和全国社保基金两部分。到2009年底基本养老保险积累基金已超过1万亿元,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管理的资产规模为7766亿元,但二者的收益水平却相去甚远,处于贬值状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问题急需找到一个合适的出口。
应对这些养老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全面建成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大前提下,提出“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报告还首次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这是党中央针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实现“老有所养”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既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顶层设计,还要通过多种方式为养老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提供强大的金融支持。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老有所养”提供了有力的新保障。
(五)“住有所居”新期待: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目前,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和公共租赁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这一要求切中要害,给人民以住房新期待。
报告明确了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方向,要求“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满足困难家庭基本需求”。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改善城市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条件,大力推进廉租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和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保证保障房质量和公平分配等,这些都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努力把保障性住房这一重要民生工程切实建成民心工程、阳光工程、廉政工程、优质工程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内在要求。
此外,政府主导的大规模保障房建设以民生为导向,对畸形发展的房地产市场大有影响。房地产业也要切实响应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调整发展结构,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配合政府加快推动住房保障体系的形成,满足人民群众“住有所居”的新期待。
二、“幸福感”提示民生建设新思路
“幸福感”是民生建设的风向标,“幸福感”成为民生建设新的关注点,说明大多数社会成员已经摆脱基本生存需求的制约而产生了更高层次的需求,标示着民生建设中人民主体地位有了新提高,并提示着民生建设的新思路。
(一)关注民众幸福生活,提升人民主体地位
“幸福”的字样写入多省“十二五”规划,百余城市提出建设“幸福城市”目标,“人民”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出现145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一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要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人民是民生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民众幸福感,标示着人民主体地位的新提高。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人民收入倍增和更高质量就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关注爱护老年人、解决人民群众住房难题,这些民生建设新举措充分体现了“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主题和目标,切实回归到了“以人为本”的层面,更加关注人民的幸福和尊严,更加注重人民在发展中的位置。民生建设从单纯追求经济发展指标到关注包括幸福指数在内的人文社会指标,再到强调人民的内在体验和感受,是党和政府执政理念的重要转变,体现了党和政府在民生建设中的新方略,即把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统一起来,从重数量到重质量,从重增长到重共享,通过改善民生提升人民幸福感。
从单纯追求发展速度的“GDP崇拜”到关注民众“幸福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人民期盼幸福生活的回应。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贯穿于民生建设的各个方面,标示着“幸福”概念和“人本”思想已经注入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发展中“人民”的分量更加凸显。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民生建设的新举措,在不回避现实问题的同时开拓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为人民勾勒出幸福生活的新图景,展示了执政党把握民生命脉的现实追求。
(二)注重文化道德素养,培育幸福社会心态
2008年后的中国进入现代化行列,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面临着幸福追求的转型。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幸福感的增加就无关于收入的增加。此时,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幸福感呢?
幸福感的一面是人的现实生存状态,另一面则是对社会价值的认知和态度。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利益变动的过程中,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都发生着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带来的不安定感也加剧了幸福感的不稳定性。幸福感基于物质生活的丰富,更基于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认知和态度。《尚书·洪范》讨论幸福问题时曾提到五福:“一曰寿,二曰富贵,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五福的标准中涉及物质满足的只有“富贵”一项,其他四项“寿”、“康宁”、“攸好德”、“考终命”所喻示的都是实现幸福感的精神状态。
提升幸福感的良好精神状态,有赖于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素养的丰厚,从而有赖于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培养和确立。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就是要通过文化和道德的力量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活认知,培养合理的生活态度。在肯定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提高幸福的超功利境界,使幸福拥有更多价值因素和人文内涵,让人们的追求更健康、更文明。
“温润心灵、涵养人生”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的热词。文化的浸润和文明的熏染是幸福感的坚实依托。通过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和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确立,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既是提高幸福感的有效途径,也是民生建设新的着力点。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2]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沈跃春.百姓幸福感:党的唯一民生价值取向[N].中国青年报,2012-10-15.
[5]李兰.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民生建设基本经验——民生建设应更加注重民众“幸福感”的提升[J].学理论,2012(2).
[6]白艳丽.毛泽东民生思想对新疆民生建设的启示[J].学理论,2011(36).
[7]王涛.孙中山的民生思想及对我国民生建设的启示[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8]近百年来中国民生建设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hnsrd.gov.cn/wzxt/show. asp?id=3703.
[9]牟岱.民生哲学问题研究:以新农村建设为例[M].人民出版社,2011.
[10]郭振玺,高海浩.提问2011—中国百姓关注的十大民生问题[M].红旗出版社,2011.
[11]胡鞍刚.中国:民生与发展[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12]李培林.当代中国民生[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3]柳礼泉.新中国民生60年[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赵晓旷)
D616
A< class="emphasis_bold">文章编号:1
1008-9012(2014)01-0044-05
2014-01-11
刘晓潇(1985-),女,山西朔州人,山西社会主义学院统战教研室教师,哲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