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区域文化的地域特色和建设刍议

2014-04-09相从智

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山西特色传统

相从智

(山西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

党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任务以来,文化和文化软实力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热议。综观当前的文化研究,从文化的意义和分类建设方面研究得比较多,相对来说,区域文化研究还较为薄弱。

文化在广义上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狭义上则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社会制度等等。区域文化作为具有区域特征的文化形态,既有地理环境意义上的自然属性,也有历史传统意义上的人文属性,包括特定区域的生活方式、典章制度、民风民俗、传统习惯、生态环境等。所以区域文化是自然环境和人文传统长期凝结积淀的结果。

山西号称文化大省,这个“大”一是历史悠久,所谓“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二是种类繁多,这个多就体现在区域文化范围的地域特色鲜明。如果对山西全境文化作一番考察和梳理,我们就会发现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文化形态一地一景,千姿百态,好像一个插花盆景。这个盆景又似一个海棠叶,使中华传统文化以南部为叶蒂、以汾河为轴脉,从南到北呈现着辐射状,随着山川走势,形成了地域特色。它与目前山西的行政区划大体吻合,但又不完全一致。总体来说山西区域文化可以分为六大板块。霍州南关以南到黄河的最后一个大拐弯处,也就是目前的运城、临汾地区,其典型的传统文化特色,我们称之为根祖文化。这里地域辽阔,气候温和,盛产麦棉,是中华人文始祖尧舜禹建都之地,又是元明以前中国历代王朝的京畿之地。农耕经济发达,宗法思想深厚,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明初的洪洞县大槐树下大移民又把这种文化传播到南方各地。其文化特色以运城、临汾一带为代表,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各守本分,尊崇儒家重视礼教。霍州南关以北到阳曲石 关以南,也就是目前太原、晋中地区大部和吕梁市东边的交城、文水、汾阳、孝义一带,形成了儒商文化特色,我们叫它晋商文化。这里土质肥沃,水源充足,盛产高粱,农耕条件很好,农民比较富足。太原是历朝历代的北方重镇,又是唐朝的龙兴之地,同王朝中枢联系紧密,工贸繁荣,文教发达,物阜民殷,思想开放。明初开中法的实施和清代边关各口开放引发的经商风,不但使这一带逐渐富庶起来,而且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文化。其文化特色以榆次、祁县、太谷、汾阳为代表,人们精打细算,吃苦耐劳,讲究陈设,和友睦邻,尊崇关公文化。石 关以北到宁武关和雁门关以南,目前忻州地区的中东部属于禅宗文化特色,大家习惯称它为佛教文化。这里自然条件较差,农作物以玉米为主,长期以来人们勉强维持温饱,靠天吃饭,听天由命。此地在中国历史上大都处于边境前线,习武成为时尚,从军就有出路,形成了忠勇尚武的传统。自东汉开始佛教在五台山上建寺庙,这里又形成佛教基地。佛教“万事皆空”、“重修来世”的教义同当地人的传统思想结合,成为人们甘守贫困、听信天命、勇于拼搏、寄托来世的生活追求。其文化特色以忻定、原平、五台为代表,人们能农能牧,生活简朴,机智忠勇,不争虚荣,崇尚佛教文化。宁武、雁门关以北的雁同地区,即现今的大同、朔州两市,气候干燥寒冷,只适宜种土豆、筱麦等高寒作物,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文明向游牧文明的过渡地带,又是胡汉民族的杂居地区,过去叫做“雁门关外野人家,不养桑蚕不种麻”。这里还是汉民族和北方少数民族争战地带。北方游牧民族侵袭中原多从此地进入,汉民族抵御也大都在此展开。战乱虽然频仍,但相持时间还是较多,人们为了生产生活,特别是游牧民族要获得中原先进的生活用品和文化,总免不了频繁交易。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民族融合文化,也可以说是边塞文化。这种文化影响广泛,主要以大同、朔州为代表。这里人们生活粗放、性情豪迈,虽也尊崇儒道释,却少封建礼教束缚,已有草原文化风格。

以上四个地域文化,均处于山西中部地带,也是山西当前发展旅游业打出的四张牌。另外山西还有两个地域文化,就是晋东南和晋西北。晋东南指太行山南段和中段,包括今天的晋城、长治、阳泉三市和晋中的昔阳、和顺、左权三县。笔者认为这里属于关寨文化特色,也可叫上党文化。这一带山高谷险,石多土薄,主产谷 ,加上煤铁矿藏丰富,传统手工业发达,形成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人们只要勤劳节俭就不愁温饱。太行山绵延八百里,既是华北的屋脊,又是中原的屏障,八大山陉还是古时进入山西的几个通道,物产比较丰富,战略地位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豪杰争霸的战场。战争必然伤及百姓,兵匪历来难分,这就迫使群众结群而居、筑墙构寨,对外防守、对内安居。至今皇城相府高耸的河山楼和晋城地区遗存的大量古堡都能说明这种传统。至于晋西北主要指吕梁和忻州地区西部一带,属于吕梁山的北段和中段。这里土厚地瘠、沟深林稀、十年九旱、只产糜黍,人们凿洞而居,刨土觅食,仍然难得温饱。生活过不下去,只有走西口一条路,因为那里地广人稀、缺乏苦力。历代王朝衙署既不看重这里,更不关心这里,属于“姥姥不亲,舅舅不爱”地带。加上山河阻隔,所以信息闭塞、经济贫困,任由群众自生自长、自娱自乐,是一种典型的黄土文化特色。

山西的这种地域文化特色,同全国其他省区相比,具有独特性。河北是燕赵文化,山东是齐鲁文化,河南是中原文化,湖北是荆楚文化,湖南是湖湘文化,四川是巴蜀文化,江浙是吴越文化,广东是岭南文化。相比较而言陕西地域文化比较多,也不过只有关中文化、陕北文化和汉中文化三种,统称三秦文化。以上各省区域文化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特征。山西的区域文化,当然也有传统,没有传统就没有文化。山西的传统文化是三晋文化,但是山西的传统文化却带上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这要从山西的特殊地形和区位说起。

山西地处中原,但不像河南那样一泻千里、一望无际。山西号称“表里山河”,西面南面黄河环绕,北边东边山脉阻隔。境内的东太行、西吕梁、南中条、北恒山,四座大山形成了四面围墙,占了国土面积百分之六七十,中间汾河沿岸的狭长地带成为一个南北大通道。这个通道又以东西两山的支脉分割形成五个大盆地。这就是晋南盆地、晋中盆地、忻定盆地、雁同盆地和上党盆地。前边四个盆地汾河由北向南一线贯穿,好似一个冰糖葫芦,剩下一个上党盆地让太行山和太岳山高高举起。晋西北虽然不是盆地,但黄河阻塞,吕梁山延绵,这一片广阔的山地也是一个独特的地理环境。盆地是人口集聚之地,经历史积淀,每个盆地都逐渐形成一个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加上山西地形南北修长,生态环境、气候物产差别较大,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也就必然形成各自的特点。这种自然条件,同几千年来胡汉民族有战有和、此消彼长,互相融合渗透、交流影响,久而久之,民风民俗、传统习惯也就各不相同。这就出现了文化差异,造成各自的地域文化特色。因为文化是人类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等的总和,文化发展是长期孕育、不断积淀、循序渐进、代代相传的过程。山西地域文化的不同,不仅体现在风习上,而且还体现在语言和审美等多个方面。山西各地至今语言差异较大,甚至这个地区听不懂那个地区的方言土语,被学者称为“方言王国”“语言的活化石”。拿戏剧来说,晋剧在晋中一带人们如痴如迷,过了霍山,晋南人就不接受;蒲剧在晋南家喻户晓、人人能唱,上了太岳山,晋东南人只欣赏他的上党梆子。晋剧、蒲剧艺术水平再好,晋西北人还是爱看他们的“二人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甚至影响到人们的性格。人们在交往中大体能体会到,晋南人守诚内敛,晋中人精细和顺,忻州人彪悍笃定,雁北人旷达豪放,晋西北人执拗朴实,晋东南人内向坚强。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文化应当是一个地方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的产物。

面对多种特色的地域文化,山西文化建设如何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十分沉重而尖锐的问题。应当说在山西文化的大观园中,还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传统文化占主体。这种文化,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在几千年艰难而辉煌的发展过程中,这些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始终为人们提供着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在不同地域体现出的文化特色,只是中华文化长期受自然环境和民族风习影响造成沉积的不同程度和折射出的区域差异。但是认识不到这种差异,也不是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和历史唯物主义者,甚至会影响我们今后的文化发展进程。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要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切文化产生、发展都离不开它赖以存在的经济社会基础。山西地域文化特色多样鲜明,是同长期以来各个地域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相联系的。工业化的发展已经打破了过去的封闭状态和生存方式,把人们纳入一个共同的愿景,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的基础。我们提倡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相符合,也就是要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而现代化是一种社会的现代转型,它不但要求生产、生活方式现代化,而且要求实现人的现代化。所以只有按照中央提出的“五位一体”布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从根本上为文化建设提供经济、社会基础,才能打破山西传统文化的地域樊篱。

其次,要加强对地域文化的挖掘、研究和梳理。不能把地域文化仅仅作为一种古董摆放在那里供人们欣赏、把玩,要加大投入,组织力量开展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和研究。在这方面山西地域文化的板块繁多,又给我们增加了难度,不但任务艰巨,而且还容易使财力、人力、领导的精力分散。如果单纯依靠市县去搞,一是行政区划同地域文化板块不完全一致,容易形成重复劳动或纰漏;二是市县人力、财力,特别是专业人才有限,会出现力量不足或深度受限。最近几年,山西集中力量开展晋商文化研究,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开发出一些文化产品,这是集中了省、市、县力量,甚至借助国家力量的结果,其经验十分宝贵。因此山西省有关部门应做出规划,组织力量,分开轻重缓急,有计划地开展对地域文化的挖掘、研究和梳理。

在充分挖掘和汲取优秀传统文化宝贵资源中,要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断赋予地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比如对晋商精神已经概括出诚信守义、勤奋节俭、群体共济和修齐治平四个方面内容,从而有利于推动和提升市场经济建设。那么对尧舜禹文化和关公文化的研究,定能促进政治方明、家庭伦理建设和人的素质提升。对佛教文化研究说不定可以给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借鉴。研究民族融合文化,肯定能使我们从中汲取民族政策智慧,促进民族团结。研究关寨文化和黄土文化不但能加深“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而且可以促进艰苦奋斗精神的发扬,增强“与时俱进,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如此等等。

第三,用政策引导、舆论导向、文教建设来推动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的任务,文化发展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靠一时的热情,靠少数人的行政力量都是不能够完全奏效的。阎锡山统治山西达38年之久,除了搞“独立王国”外,对山西文化建树并不多。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从煤炭系统出来不少干部主政山西,但山西的传统文化依然。这就说明一个人、一个行业短期都不足以影响一个区域文化。但是这并不是说行政力量在文化建设上无足轻重。群众总得靠有人去领导。这种领导体现在文化建设上主要是政策引导、舆论导向和文教建设。政策引导就是创造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支持和鼓励文化发展。舆论导向关系到文化发展的方向,关系到社会风气的引领。文教建设是文化发展的基石,它不仅是设施的完善,更是人才和队伍的不断涌现和形成。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大搞文化建设,这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当前的任务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立足点,适应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完善政策法规,把好舆论导向,加强文教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整合地域文化,创新社会主义现代文化。

山西地处中原,几千年来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过彪炳史册的贡献。新的历史时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只要善于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持续努力,就一定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以上仅是一孔之见,冒昧托出,意在抛砖引玉,尚祈学者指教。■

猜你喜欢

山西特色传统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特色种植促增收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山西叹五更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中医的特色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