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漂浮量词结构位移及动因的句法研究*

2014-04-09廖晓丹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左移论元量词

廖晓丹

(湖州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 湖州313000)

一、什么是漂浮量词

英语中大多数量词quantifier(Q)在句中作名词短语NP的限定成分,句法功能从属于该名词短语;少数量词有时可以脱离所限定的名词短语,不是直接位于所限定的名词短语之前,而是独自在句中出现,我们称这种量词为“漂浮量词”(floating quantifier/stranded quantifier)。例如:

例1:The students have all passed the exam.

在例1中,量词all修饰并限定名词短语the students,但没有直接位于the students之前,在这里量词all被称为漂浮量词。

有人认为all跟形容词一样具有相同的词汇语法特征并占相同的句法位置,因此将量词all划归于词汇语类(lexical category),即含有可表述的词汇意义的词类。但Radford[1](P38)用三个方面的语言事实,即分布distribution,对话答语reply in dialogue,all只修饰限定一些具体数量的可数名词,驳斥了量词all跟形容词相同的观点,他认为量词all等determiner类词应该属于功能语类(functional category)。

对于漂浮量词结构,Sportiche等采用stranding-analysis分析,认为量词是左向嫁接到名词短语上的,随后所修饰限定的名词短语移位,量词被滞留(stranded)。Kayne采取adverbial analysis分析漂浮量词。[2](P681)

二、为何要漂浮量词?

(一)名词短语左移还是量词右移?

有三种方式试图解释漂浮量词这一现象。其一,对于顺序“Quantifier+NP”,它的生成是由于量词左移至Q 或[Spec,NP]位置以核查特征而产生的。其二,对于顺序“NP +Quantifier”,它的生成是由于量词右移而产生的。其三,对于顺序“NP +Quantifier”,它的生成是由于名词左移至更高的中心语位置而产生的。以上三种分析,主要涉及到的问题是左移还是右移,名词短语移还是量词移?

第一种观点,顺序“Quantifier+NP”生成是由于量词左移至Q 或[Spec,NP]位置以核查特征而产生的,这一观点看似合理,因特征核查激发(trigger)移位。但是其缺乏经验证据。我们发现左移的量词缺少基生的位置(original position),如ti并不能作为all的基生位置。

例2a:All the children.

例2b:Allithe children ti.

第二种观点,顺序“NP +Quantifier”,它的生成是由于量词Q 右移而产生的。如张亚非[3](P29-34)认为,“量词漂浮原则”将原名词短语all of the bats中的量词all右移到NP的右侧,变成VP的一个组成部分。与此同时,NP内的介词被删除,仅保留the bats,如:

例3a:All of the bats died.

例3b:tiThe bats allidied.

此观点不符合最简方案一致性原则。最简方案原则提倡移位是由低位移至高位,即左移(leftward movement)而不是右移(rightward movement)。

本文支持第三种观点,它的生成是由于名词左移至更高的中心语位置而产生的。量词总是基生于(base-generated)名词前位置(prenominal position),然后量词所限定的名词短语左移,形成顺序“NP +Quantifier”。名词之后的位置(postnominal positions)仅仅是漂浮量词在句中的表层位置。

例4a:The students have all passed the exam.

例4b:The studentsitihave all tipassed the exam.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引发名词短语发生移位,从而将量词漂浮的呢?

(二)NP移位的动因

必须要有合理的动因才能引发移位。[4](P159)转换生成语法认为格检验式、VP内主语假设、扩充投射原则等都是引起移位的动因。

其一,根据格检验式,句中的每一个名词短语都必须得到抽象格。[6](P230)如果NP 在句中无法获得抽象格,而又要保证句子合乎语法,那么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移动NP到一个可以获得抽象格的位置。

在提升结构中(raising construction),提升动词(如seem、appear)和提升形容词(如likely)都是一位谓词,只带内主目语,不带外主目语,而且唯一的内主目语只能由分句充当。而分句的外主目语在分句中无法得到格,也不能从分句外得到例外授格(exceptional Case-marking;ECM),违反格检验式。因此,分句的外主目语在格的驱动下提升到没有题元角色但有格的主语位置。例如:

例5a:…seem all the students to know French.

例5b:The studentsiseem all tito know French.

例5c:It seems that all the students know French.

在例5a中,提升动词seem 只带内主目语——不定式分句(infinite clause)。the students基生于不定式分句的外主目语,但因为不定式to没有授格能力,the students在不定式分句中无法得到格,为了通过格检验式,the students移位至主句的主语位置获得主格,形成例5b。the students的移位导致了量词all的漂浮。

在例5c中,提升动词seem 所带的内主目语是定式分句(finite clause)。the students基生于定式分句的外主目语,能够在原位得到格,有了格就不需要移位了,否则移位成为多余的。根据扩充投射原则(the Extended Projection Principle;EPP)每个句子都必须有主语。[4](P120)在空闲的主句主语位置填上虚主语it,把定式分句的外主目语留在原位不动,the students没有移位所以量词all没有被漂浮。这与不定式分句充当内主目语的情形形成对照。

其二,根据VP内主语假设:VP内主语假设也是名词短语前移的动因。主语NP/DP 基础生成于动词短语的指示语位置[Spec,VP],随后移位到曲折词短语的指示语位置[Spec,IP]。[1](1P54)

例6a:They are both helping her.

例6b:Theyiare both tihelping her.

VP内主语假设认为主语they基生于both的补语位置(complement),类似于短语both of them,并且量词短语(quantifier phrase/QP)both they和both of them 具有相同的句法解释,both they基生于以动词短语helping her的主语/标志语位置,然后代词they经移位变成are的主语。量词both则留下来修饰they移位后留下的语迹,形成量词漂浮,如例6b所示。

(三)量词左向嫁接至NP

量词漂浮是由量词所修饰限定的名词短语发生左向移位所导致的,那么量词何时基生于何位置呢?我们认为漂浮量词是基础生成于名词短语之前的位置(prenominal position),然后左向嫁接(left-adjoined)到名词短语上的。例如:

例7a:They hates the students all.

例7b:They hates the studentsi[all ti].

在句子例7a中,all首先左向嫁接到the students形成短语all the students,然后名词短语the students左移,量词all被漂浮,生成了the students all,如例7b所示。

三、何处漂浮量词?

我们会发现并非所有的“漂浮量词结构”(floating quantifier construction)都合乎语法。那么,漂浮量词应该在何处漂浮才合理呢?(*表示句子不符合语法,下同)

例8a:*The students arrived all.

例8b:* The students believed John all to be smart.

例8c:* The students hates Mary all.

例8d:* The students were arrested all.

例8e:* Mary hates the students all.

张亚非[3](P29-34)认为,只有当量词所出现的NP在句中充任主语时,才能实施“量词漂浮”,这一说法并不能解释这一问题。

例8a~c中all都在主语论元位置被漂浮,句子不合法;例8d~e中all在宾语论元位置被漂浮,句子不合法。那么是不是量词不可以在论元位置被漂浮呢(Quantifier cannot be floated inθ-positions)?

在例8a中,all the students基生于arrived的主语论元位置,随后名词the students及谓词arrived相继左向移位,量词all被漂浮,如例9a所示。在例8b中,all the students基生于believed John to be smart的主语论元位置,随后主语名词the students、宾语名词John及谓词believed相继左向移位,量词all被漂浮,如例9b所示。例8d-e的漂浮过程如例9c-e所示。

例9a:*The studentsiarrivedj[VP[all ti]tj].

例9b:* The studentsibelievedkJohnjtk[VP[all ti]tk[IPtjto be tjsmart]].

例9c:* The studentsihatekMaryjtk[VP[all ti]tktj].

例9d:* The studentsiwere[VParrested[all ti]].

例9e:* Mary[VPhates the studentsi[all ti]].

而下列句子合法是因为它们在非论元位置被漂浮。

例10a:The students all left.

例10b:The students were all arrested.

在例10a中,the students先从left处获得论元,再从主语论元位置移出来,此时量词all左向嫁接到名词the students上,最后the students移位至句首做主语,量词all被漂浮。如例11a所示,例10a、例10b合法都是因为量词all不是在论元位置被漂浮的。

例11a:The studentsi[all ti][VPtileft].

例11b:The studentsiwere[all ti][VParrested ti].

Chomsky[2](P690)禁止对主目语嫁接,因为任何嫁接行为都会影响论元角色的分配。这也与我们上述观点是一致的,即量词all不可以在论元指派位置上嫁接到所修饰限定的名词短语上的。

四、怎样漂浮量词——漂浮还是并移?

并移指的是当某一成分发生移位时,拖拽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成分与其同时移位的过程[1](P268),例如:

例12a:Who were you talking to?

例12b:To who were you talking?

在例12a和例12b中,who都移位至句首。但在例12b中,介词to随who一同移位到了句首,这就叫做并移。

我们发现在量词漂浮结构中,量词可漂浮在句子的不同位置,似乎有些句子是发生了并移后再漂浮的,而有些句子是直接并移并没有漂浮的,如例13所示:

例13a:The students all don’t know French.

例13b:All the students know French.

例13c:The students all know French.

例13d:All the students were failed by Mary.

例13e:The students were all failed by Mary.

(一)先并移后漂浮?

从经济性原则来看,我们不主张量词先并移后漂浮。冗余并移(superfluous pied-piping)是不允许的。对于例14a,两种不同的分析见例14b~c:

例14a:The students all don’t know French.

例14b:The studentsi[alljti]don’t[tjti][VPtiknow French].

例14c:The studentsi[all ti]don’t[ti][VPtiknow French].

在例14b分析中,名词短语the students基生于谓语know French的主语论元位置,然后左移至外主语论元位置即don’t后,量词all左向嫁接到名词短语the students上,然后all与the students一起左向并移至don’t前位置,最后the students再左移至主语位置,量词all被漂浮。即先并移然后漂浮。

而在例14c的分析中,名词短语the students基生于谓语know French 的主语论元位置,然后左移在don’t后位置,再左移至don’t前位置,在此位置量词all左向嫁接到名词短语the students上,最后the students再左移至主语位置,量词all被漂浮。此分析法中,量词all没有先并移后被漂浮的。

我们认为例14b的分析是错误的,例14c的分析是正确的。因为冗余并移是不允许的,它要求尽可能漂浮量词,而不是并移,这也说明了漂浮量词(FQ)是必须的(obligatory)。例14b、14c所移动的成分,分别是the students和all the students,很显然the students比all the students成分少。量词all不会在并移(pied-piping)后再漂浮,它在表层结构中的位置就是其嫁接插入的位置。

(二)直接并移没有漂浮?

例13d~e重复如例15a~b,分析见例16a~c。

例15a:The students were all failed by Mary.

例15b:All the students were failed by Mary.

例16a:The studentsiwere[all ti][VPfailed ti]by Mary.

例16b:All the studentsiwere[VPfailed ti]by Mary.

例16c:Allithe studentsjwere[titj][VPfailed tj]by Mary.

例15a中,名词短语the students基生于failed宾语论元位置,然后左移,量词all左向嫁接到the students上,最后the students左移至主句主语位置,量词all被迫漂浮,如例16a所示。

那么,例15b的结构如何呢?是例16b还是例16c呢?例16b显示,名词短语the students基生于failed宾语论元位置,然后左移至主句主语位置,在此处量词all嫁接到the students上。例16c显示,名词短语the students基生于failed宾语论元位置,然后左移,在此处量词all嫁接到the students上,最后all the students一起左移至主句主语位置,即量词all发生了并移现象。鉴于迫不得已原则(Last resort)[7](P261),我们认为例16b分析是正确的。

通过对例15a~b分析,我们发现量词all在表层结构中出现的位置都是all基生的位置,即嫁接插入的位置。量词漂浮结构的生成中,名词短语移位至表层位置,量词直接嫁接插入至表层位置。

(三)不同的底层结构

例15a、15b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吗?有人认为它们具有相同的底层结构,例15a生成循序为:the students先左移,然后all嫁接,最后the students再左移后all被漂浮;例15b生成循序为:the students先左移,然后all嫁接,最后all the students一起左移。他们认为两句中all在相同位置嫁接,不同的只是例15a中最后the students左移后all被漂浮,而例15b中最后all the students一起左移。仅此区别而已。我们认为例15a和例15b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句子,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底层结构。例15a中量词all在句中先嫁接后漂浮,而例15b中量词all最后直接嫁接并没有发生并移。

五、结 语

本文尝试对漂浮量词结构的一些语言现象进行解释。通过以上讨论,得出以下结论:量词漂浮是由于名词左移而不是由量词右移导致的;名词左移是有一定动因的,如格检验式、VP内主语假设等;量词是左向嫁接到其所修饰的名词短语上的;量词不可以在论元指派位置(θ-position)上嫁接到名词短语上,只能在非论元指派位置上嫁接到名词短语上;量词漂浮结构的生成中,名词短语通过移位到达表层位置,而量词直接嫁接插入至表层位置,量词不发生冗余并移,也不需并移后再漂浮。类似的两个漂浮量词结构具有不同的底层结构,而不是相同底层结构不同表层结构的句子。漂浮量词结构复杂,涉及到的因素多,例如代词+Quantifier结构的分析、副词对漂浮结构的影响、不同漂浮量词结构的语义关系、漂浮量词结构的整个生成过程等,还需要大量的研究才可以比较详尽地了解漂浮量词结构。

[1]Andrew Radford.Syntax:A Minimalist Introduc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2]Zeljko Boskovic.Be careful where you float your quantifiers[J].Natural Language &Linguistic Theory,2004(22):681-742.

[3]张亚非.浅议英语漂浮量词[J].山东外语教学,1987(4):29-34.

[4]梅德明.现代句法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5]温宾利.当代句法学导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6]Vivian Cook.Chomsky’s Universal Grammar:An Introduction[M].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00.

[7]Noam Chomsky.The Minimalist Program[M].Cambridge,Mass:The MIT press,1995.

猜你喜欢

左移论元量词
华容道玩法大解密
集合、充要条件、量词
十二生肖议量词
量词大集合
基于语料库的俄汉“怀疑”语义客体论元对比研究及其翻译
基于论元结构和题元指派对汉语处置义“把”字句的句法语义分析
量词歌
C语言位运算中鲜为人知的事
离合词扩展式的句法成因
配位方式支配模式论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