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口市农民收入问题分析

2014-04-09张建光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4年8期
关键词:农民收入

张建光

[提要]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又是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前提和重要条件。农民增收涉及到的层次深,涉及到的部门多,涉及面广。如何切实地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国家、政府、企业乃至个人都应该高度重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以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为工作核心,进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词:农民收入;农业增收;提高非农收入

中图分类号:F328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周口市农民收入问题分析

收录日期:2014年1月15日

近年来,周口市以提速经济发展为主线,以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为农村经济的重点,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探寻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出台一系列利农惠农政策,确保了全市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周口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难度在加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仍然需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一、周口市农民收入现状

(一)农民人均纯收入方面。近年来,周口农村经济发展迅猛,农村面貌变化较大,农民收入稳步增加,2012年人均纯收入相当于2005年的近3倍。(表1、图1)

(二)收入来源结构方面(表2、图2)

1、家庭经营收入仍占“半壁江山”。我市农民收入来源中,家庭经营收入占比达48.7%,仍然是农民收入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近年来我市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实现连续增产;另一方面国家加大农产品价格支持保护力度,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及时启动油菜籽、大豆、棉花等临时收储。“量增价高”带动了农民农业收入的较快增长。

2、工资性收入是周口农民增收的动力来源。周口作为一个人口超千万的农业大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充沛,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的扩大和工资水平的稳定提高,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逐步加大,在农民收入中的占比已经达到了46.7%。

3、转移收入保持增长。近几年,国家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实施力度,努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先后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加上家电下乡补贴、汽车下乡补贴、摩托车下乡补贴等政策的实施,以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继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标准提高等,都带动了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快速增长。

4、财产性收入增幅明显提升。农村改革深入推进,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稳步增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不断健全,流转规模继续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征地补偿标准逐步提高,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都多渠道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三)农林牧渔产值结构方面(表3、图3)

1、农业种植业依然是支柱产业。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基础,粮棉油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保障粮食有效供给是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周口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和粮食大市,粮食产量常年稳定在140亿斤左右,占全省13.3%、占全国1.3%,已经连续七年增产创历史新高、连续11年居全国第一。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95亿斤左右,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2011年周口市农业种植业完成产值268.9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接近70%。

2、畜牧业支撑力进一步增强。周口是一个农业大市,也是一个畜牧业大市,近年来,周口坚持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来抓,努力推动由畜牧业大市向畜牧业强市的跨越。陆续建成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区、中原肉牛肉羊带主产区、河南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和豫东平原奶牛养殖基地等,吸引了大用、华英、雨润等一批国内知名的大型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先后落户周口,为周口畜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更大的空间。2011年,我市畜牧业完成产值100.6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5.8%,已经成为了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二、周口农民收入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收入水平仍然偏低。虽然我市农民收入近几年稳步增长,但收入总水平仍然不高,低于我省其他地市,还不及郑州市的一半。迫切需要加快增长步伐。(表4、图4)

(二)农产品增产和增收困难越来越大。一方面周口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偏少,再加上异常气候日益频发,进一步提高粮食等农产品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农副产品质量差,农业产业链条短。农副产品品种落后,科技含量低,一直处于低价位销售状况。

(三)农村务工人员工资水平增长动力不足。周口农村务工人员虽然数量众多,但普遍学历低,技能不高,多从事建筑、搬运、纺织等密集型劳动,工资提升空间有限。

三、提高周口农民收入的主要措施

(一)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1、推动和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稳定各项补贴政策,逐步加大力度,继续对种粮农民进行直补。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适当提高标准、扩大范围。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上涨和基本稳定,支持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价格随着成本上涨而提高,健全完善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等价格支持政策,保证农民获得合理收益。

2、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保护执法力度,建立健全长久用于粮食生产的高标准粮田保护制度。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步伐,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

3、推进农产品种植结构调整。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使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相对路。支持优质农产品生产和特色农业发展,大力优化品种结构,着力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初步形成优质小麦、专用玉米、高蛋白大豆、优质抗虫棉、高油花生、小杂果、芦笋、小辣椒、瓜菜、食用菌等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争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对传统畜牧业的改造提升,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使畜牧业发展实现由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转变,由非标准化生产向标准化生产转变,由产出性经营向产业化经营转变,实现畜牧业大市向畜牧业强市的跨越。

5、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的加工、贮藏、保鲜、流通等行业。重点扶持一批起点高、带动力强、功能全、辐射面广、潜力大的加工企业(如莲花集团、大用集团、华英集团等)和流通企业(如黄淮农贸市场),通过这些企业来带动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并形成一个融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体系。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的附加值。

(二)着力提高农民非农收入

1、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要求,支持帮助农民工提升谈判能力。二是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激励用工单位形成正常工资增长机制,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2、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实现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一方面要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加大农产品加工企业扶持力度,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为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条件,使“打工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3、加大农民工技术培训力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就业和经济发展为宗旨,继续实施农民转移就业的“阳光工程”,创新工作理念,改进训练模式,强化监督管理,有效提升外来农村劳动者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提高农民工工资收入。

[提要]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又是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前提和重要条件。农民增收涉及到的层次深,涉及到的部门多,涉及面广。如何切实地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国家、政府、企业乃至个人都应该高度重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以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为工作核心,进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词:农民收入;农业增收;提高非农收入

中图分类号:F328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周口市农民收入问题分析

收录日期:2014年1月15日

近年来,周口市以提速经济发展为主线,以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为农村经济的重点,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探寻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出台一系列利农惠农政策,确保了全市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周口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难度在加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仍然需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一、周口市农民收入现状

(一)农民人均纯收入方面。近年来,周口农村经济发展迅猛,农村面貌变化较大,农民收入稳步增加,2012年人均纯收入相当于2005年的近3倍。(表1、图1)

(二)收入来源结构方面(表2、图2)

1、家庭经营收入仍占“半壁江山”。我市农民收入来源中,家庭经营收入占比达48.7%,仍然是农民收入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近年来我市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实现连续增产;另一方面国家加大农产品价格支持保护力度,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及时启动油菜籽、大豆、棉花等临时收储。“量增价高”带动了农民农业收入的较快增长。

2、工资性收入是周口农民增收的动力来源。周口作为一个人口超千万的农业大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充沛,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的扩大和工资水平的稳定提高,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逐步加大,在农民收入中的占比已经达到了46.7%。

3、转移收入保持增长。近几年,国家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实施力度,努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先后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加上家电下乡补贴、汽车下乡补贴、摩托车下乡补贴等政策的实施,以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继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标准提高等,都带动了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快速增长。

4、财产性收入增幅明显提升。农村改革深入推进,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稳步增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不断健全,流转规模继续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征地补偿标准逐步提高,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都多渠道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三)农林牧渔产值结构方面(表3、图3)

1、农业种植业依然是支柱产业。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基础,粮棉油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保障粮食有效供给是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周口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和粮食大市,粮食产量常年稳定在140亿斤左右,占全省13.3%、占全国1.3%,已经连续七年增产创历史新高、连续11年居全国第一。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95亿斤左右,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2011年周口市农业种植业完成产值268.9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接近70%。

2、畜牧业支撑力进一步增强。周口是一个农业大市,也是一个畜牧业大市,近年来,周口坚持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来抓,努力推动由畜牧业大市向畜牧业强市的跨越。陆续建成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区、中原肉牛肉羊带主产区、河南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和豫东平原奶牛养殖基地等,吸引了大用、华英、雨润等一批国内知名的大型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先后落户周口,为周口畜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更大的空间。2011年,我市畜牧业完成产值100.6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5.8%,已经成为了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二、周口农民收入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收入水平仍然偏低。虽然我市农民收入近几年稳步增长,但收入总水平仍然不高,低于我省其他地市,还不及郑州市的一半。迫切需要加快增长步伐。(表4、图4)

(二)农产品增产和增收困难越来越大。一方面周口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偏少,再加上异常气候日益频发,进一步提高粮食等农产品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农副产品质量差,农业产业链条短。农副产品品种落后,科技含量低,一直处于低价位销售状况。

(三)农村务工人员工资水平增长动力不足。周口农村务工人员虽然数量众多,但普遍学历低,技能不高,多从事建筑、搬运、纺织等密集型劳动,工资提升空间有限。

三、提高周口农民收入的主要措施

(一)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1、推动和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稳定各项补贴政策,逐步加大力度,继续对种粮农民进行直补。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适当提高标准、扩大范围。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上涨和基本稳定,支持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价格随着成本上涨而提高,健全完善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等价格支持政策,保证农民获得合理收益。

2、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保护执法力度,建立健全长久用于粮食生产的高标准粮田保护制度。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步伐,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

3、推进农产品种植结构调整。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使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相对路。支持优质农产品生产和特色农业发展,大力优化品种结构,着力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初步形成优质小麦、专用玉米、高蛋白大豆、优质抗虫棉、高油花生、小杂果、芦笋、小辣椒、瓜菜、食用菌等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争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对传统畜牧业的改造提升,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使畜牧业发展实现由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转变,由非标准化生产向标准化生产转变,由产出性经营向产业化经营转变,实现畜牧业大市向畜牧业强市的跨越。

5、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的加工、贮藏、保鲜、流通等行业。重点扶持一批起点高、带动力强、功能全、辐射面广、潜力大的加工企业(如莲花集团、大用集团、华英集团等)和流通企业(如黄淮农贸市场),通过这些企业来带动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并形成一个融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体系。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的附加值。

(二)着力提高农民非农收入

1、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要求,支持帮助农民工提升谈判能力。二是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激励用工单位形成正常工资增长机制,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2、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实现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一方面要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加大农产品加工企业扶持力度,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为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条件,使“打工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3、加大农民工技术培训力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就业和经济发展为宗旨,继续实施农民转移就业的“阳光工程”,创新工作理念,改进训练模式,强化监督管理,有效提升外来农村劳动者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提高农民工工资收入。

[提要]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又是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前提和重要条件。农民增收涉及到的层次深,涉及到的部门多,涉及面广。如何切实地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艰巨任务。国家、政府、企业乃至个人都应该高度重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以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为工作核心,进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词:农民收入;农业增收;提高非农收入

中图分类号:F328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周口市农民收入问题分析

收录日期:2014年1月15日

近年来,周口市以提速经济发展为主线,以发展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为农村经济的重点,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探寻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出台一系列利农惠农政策,确保了全市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周口农业和农村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难度在加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仍然需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一、周口市农民收入现状

(一)农民人均纯收入方面。近年来,周口农村经济发展迅猛,农村面貌变化较大,农民收入稳步增加,2012年人均纯收入相当于2005年的近3倍。(表1、图1)

(二)收入来源结构方面(表2、图2)

1、家庭经营收入仍占“半壁江山”。我市农民收入来源中,家庭经营收入占比达48.7%,仍然是农民收入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近年来我市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实现连续增产;另一方面国家加大农产品价格支持保护力度,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及时启动油菜籽、大豆、棉花等临时收储。“量增价高”带动了农民农业收入的较快增长。

2、工资性收入是周口农民增收的动力来源。周口作为一个人口超千万的农业大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充沛,随着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的扩大和工资水平的稳定提高,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逐步加大,在农民收入中的占比已经达到了46.7%。

3、转移收入保持增长。近几年,国家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实施力度,努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先后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加上家电下乡补贴、汽车下乡补贴、摩托车下乡补贴等政策的实施,以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继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标准提高等,都带动了农民转移性收入的快速增长。

4、财产性收入增幅明显提升。农村改革深入推进,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稳步增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不断健全,流转规模继续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征地补偿标准逐步提高,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都多渠道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三)农林牧渔产值结构方面(表3、图3)

1、农业种植业依然是支柱产业。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基础,粮棉油糖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保障粮食有效供给是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周口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和粮食大市,粮食产量常年稳定在140亿斤左右,占全省13.3%、占全国1.3%,已经连续七年增产创历史新高、连续11年居全国第一。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95亿斤左右,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2011年周口市农业种植业完成产值268.9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接近70%。

2、畜牧业支撑力进一步增强。周口是一个农业大市,也是一个畜牧业大市,近年来,周口坚持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来抓,努力推动由畜牧业大市向畜牧业强市的跨越。陆续建成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区、中原肉牛肉羊带主产区、河南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和豫东平原奶牛养殖基地等,吸引了大用、华英、雨润等一批国内知名的大型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先后落户周口,为周口畜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更大的空间。2011年,我市畜牧业完成产值100.6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5.8%,已经成为了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二、周口农民收入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收入水平仍然偏低。虽然我市农民收入近几年稳步增长,但收入总水平仍然不高,低于我省其他地市,还不及郑州市的一半。迫切需要加快增长步伐。(表4、图4)

(二)农产品增产和增收困难越来越大。一方面周口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偏少,再加上异常气候日益频发,进一步提高粮食等农产品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农副产品质量差,农业产业链条短。农副产品品种落后,科技含量低,一直处于低价位销售状况。

(三)农村务工人员工资水平增长动力不足。周口农村务工人员虽然数量众多,但普遍学历低,技能不高,多从事建筑、搬运、纺织等密集型劳动,工资提升空间有限。

三、提高周口农民收入的主要措施

(一)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

1、推动和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稳定各项补贴政策,逐步加大力度,继续对种粮农民进行直补。完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适当提高标准、扩大范围。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上涨和基本稳定,支持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价格随着成本上涨而提高,健全完善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等价格支持政策,保证农民获得合理收益。

2、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保护执法力度,建立健全长久用于粮食生产的高标准粮田保护制度。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步伐,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

3、推进农产品种植结构调整。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使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相对路。支持优质农产品生产和特色农业发展,大力优化品种结构,着力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初步形成优质小麦、专用玉米、高蛋白大豆、优质抗虫棉、高油花生、小杂果、芦笋、小辣椒、瓜菜、食用菌等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争取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对传统畜牧业的改造提升,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使畜牧业发展实现由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转变,由非标准化生产向标准化生产转变,由产出性经营向产业化经营转变,实现畜牧业大市向畜牧业强市的跨越。

5、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的加工、贮藏、保鲜、流通等行业。重点扶持一批起点高、带动力强、功能全、辐射面广、潜力大的加工企业(如莲花集团、大用集团、华英集团等)和流通企业(如黄淮农贸市场),通过这些企业来带动千家万户的农民进入市场,并形成一个融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体系。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的附加值。

(二)着力提高农民非农收入

1、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建立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要求,支持帮助农民工提升谈判能力。二是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激励用工单位形成正常工资增长机制,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2、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实现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一方面要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加大农产品加工企业扶持力度,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为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条件,使“打工经济”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3、加大农民工技术培训力度。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就业和经济发展为宗旨,继续实施农民转移就业的“阳光工程”,创新工作理念,改进训练模式,强化监督管理,有效提升外来农村劳动者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提高农民工工资收入。

猜你喜欢

农民收入
陕西农民收入:一路爬坡过坎
收入结构更加优化 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十三五”期间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单靠出门打工——搬迁后农民收入来源报告
生态旅游扶贫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实证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瑶族自治县为例
广东省龙眼生产对农民收入贡献研究
“九五”以来宁波农民收入结构变迁原因的实证分析
“十三五”期间中国农民收入年均增长6.5%
区域异质性: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增长
农民收入增长周期的多尺度分析
中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