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城市化水平时空差异及演变趋势
2014-04-09朱子明罗栋燊
朱子明+罗栋燊
[提要] 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重要省份之一——福建省的城市伴随着人口、经济、社会发生着巨变,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本文在梳理最新研究城市化的理论与方法论的基础上,采用GIS空间插值法尝试揭示福建省城市化水平的时空差异及演变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成因,最后探讨城市化水平高低,大中小城市理性、适度发展,综合社会问题对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性,并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水平;空间插值;福建省
基金项目: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研究:以海峡西岸经济区为例”(2009B176)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福建省城市化水平的时空差异及演变趋势
收录日期:2014年2月7日
一、引言
截至2010年底,我国城市化率为49.7%,并且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增长,其中1980~1995年间城市化率从19.4%上升到29.0%,年均增长0.64个百分点;后半期开始加速,城市化率从1996年的30.5%上升到2010年的49.7%。按照城市化发展规律,城市化率在30%~70%区间是快速发展时期,目前中国正处于这个阶段。不过中国的城市化特色明显,体现在:①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②人口城市化滞后于土地城市化;③户籍人口城市化滞后于常住人口城市化。
对于城市化的概念内涵,由于城市化是一个涉及社会、经济、人口、区域等诸多因素的复杂现象,因此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其中主要有:①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集中由此引起的产业——就业结构非农化的一系列制度变迁的过程;②城市化的概念定义为伴随着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转换,……,从而衍生出崭新的空间形态和地理景观等。虽然对于城市化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认为城市化是人口和其他生产要素向城市转移,引起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虽然城市化水平一般主要由城市非农人口比率来反映,但也体现了城市文明发展的过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外在体现。另外,在城市化水平测度方面,很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定量研究,其中有运用样带、地统计、地理探测器等研究中国县域城镇化的空间特征与形成机理;有利用熵值法、偏相关系数研究城市化驱动力,用空间自相关测度对综合城市化水平进行分区;有利用区域不平衡指数与分解Lorenz曲线分析中部地区城市化的空间内部差异等。
福建省是我国东南沿海发达省份之一,也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全省的城市化水平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不断提高,城市外延发展空间在加速扩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中心城市的地位不断凸显。但也有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城市化的发展质量不高、城市规模偏小、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集聚效应缺失、城市化支撑力不强、城市管理体制创新滞后等弊端。本文采用GIS空间插值方法定量研究福建省城市化水平的时空差异及演变趋势,从而尝试揭示造成这一现象的深层次原因。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本文采用《福建省统计年鉴》(2012年度、2007年度、2002年度)提供的分县总人口、非农人口数据,以县域为单元分析2001年以来福建省城市化的时空差异。其中,2002年国务院批准撤销莆田县,将莆田县划入莆田市城厢、涵江两区,因此这里不计2002年度莆田县的城市化水平。由于年鉴中分县数据只有户籍人口,因此本文中的总人口是指2011年、2006年、2001年的分县户籍人口;非农人口是指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口等。本文以非农人口作为城市化率测算的数据,是来源于城市化概念内涵之一——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引起产业、就业结构、制度等变迁的理论。
(二)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空间确定性插值法,以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对福建省全省所有县进行精确插值。该插值法是如同将一个软膜插入并经过各个已知样点,同时又使表面的总曲率最小。这种插值法适用于表面变化平缓的表面。在参数设置上,核函数(Kernel Function)选择高次曲面函数(Multiquadric),其他参数为默认设置。在制图过程中分为10类,并用从蓝色开始到红色标志,其中除去最小值和最大值。
设在二维区域上有一偏微分方程:
依Radial Basis Function法,其近似解可表示为:
三、实证研究
(一)时空差异与演变趋势。通过ArcGis的统计分析模块处理后得出结果,如图1所示。(图1)
1、2001年福建省大部分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偏低,且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其中,高城市化水平地区主要分布在福州周围,厦门不明显,城市化水平为60%~76%;中城市化水平地区分布在厦门、三明,南平并不明显,城市化水平为30%~60%;低城市化水平地区分布在莆田、泉州、宁德、漳州、龙岩地区,城市化水平为8%~30%。从全省来看,城市化水平最高为福州市辖区(76.2%),最低为南安(7.8%),最高与最低相差68.4%,全省内部城市化水平差异明显。
2、2006年福建省城市化水平有所提高。与2001年不同的是,厦门与泉州城市化水平提升明显,分别从2001年的51.9%、34.6%快速升到2006年的68.1%、61.1%,短短5年内提升了16.2%、26.5%,平均每年提升3%、5.3%,高于福建省全省平均城市化速度。三明城市化水平亦持续提升,并且与福州形成中城市化水平带。低城市化水平地区逐渐变少,其中宁德升入中城市化水平。从全省来看,城市化水平最高为福州市辖区(82.1%),最低为闽侯(10.1%),最高与最低相差72.0%,全省内部城市化水平差异进一步扩大。
3、2011年福建省城市化水平表现各异。其中高城市化水平地区,与前两个阶段相比,福州城市化水平一直维持在高位80%左右,厦门提升到80%,与福州不相上下。同时,福州、厦门开始向周边地区辐射,但辐射范围不够明显,局限于10~20公里距离内。中城市化水平地区除宁德有所提升外,三明、漳州提升不大,南平、泉州的城市化水平反而略降,分别从53.8%、61.1%略微下降到52.3%、60.6%。闽东、闽北地区开始全部进入中城市化水平地区。福州与三明之间的中城市化水平带出现断裂现象,与2006年相比并无提升。剩余的低城市化水平地区包括漳州、泉州、三明之间的部分县域,如惠安、安溪和龙岩除市辖区外的其他所有县域,如漳平、长汀、永定、上杭、武平、连城。从全省来看,城市化水平最高为福州市辖区(83.3%),最低为闽侯(10.25%),最高与最低相差73.1%,全省内部城市化水平差异持续上升。
4、结合2001年、2006年、2011年三阶段的时间横截面来看全省空间差异。福建省城市化水平基本上是东高西低,而且是福州、厦门双核心城市高,核心城市外围地区城市化水平低下,特别是福州、厦门之间形成城市化水平的“洼地”;闽中和闽西地区分别是三明和南平偏中,周围地区偏低。闽西南地区为全省最低水平。在扩散水平和幅度来看,福州和三明形成双向扩散型城市,向周边地区快速扩散,其中如福州市管辖的福清、长乐和三明市管辖的沙县城市化水平提升最快。厦门有向漳州扩散的倾向,但扩散水平有限。从扩散幅度来看,高城市化水平地区的扩散幅度均有限,大致在20公里左右,中城市化水平地区扩散幅度较大,大致在100公里左右,其不但接受高城市化水平地区的辐射,同时也向低城市化水平地区扩散;低城市化水平地区为接受扩散地区。
(二)成因分析。2001年、2006年、2011年三阶段福建省城市化水平的时空差异与演化趋势的成因有以下几点:
1、经济发展水平和行政级别是造成福建省城市化水平差异的首要原因。福建省的省会城市福州由于长期以来集聚了全省重要的经济、人才、科技、政策等发展优势,其对周边地区乃至全省产生的集聚效应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因此城市化水平长期居于全省最高水平。而1980年被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厦门经济特区,又在1983年被列入计划单列市,从原有的湖里区2.5平方公里扩大到全岛131平方公里,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在福建省内和东南沿海乃至全国的影响力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高质量、高效率、高速度推动厦门从原先中城市化水平大幅提升进入高城市化水平,与省会城市——福州不相上下。其他地级市也是由于在其地级市行政范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行政级别影响下,高于周边地区。总的来看,福建省的闽南、闽东地区的经济较闽西、闽北发达,且经济发展差距明显,这是城市化水平东高西低的原因。
2、城市化水平与经济结构存在关系。经济结构特别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影响和制约城市化水平的重要因素,主要通过吸纳劳动力和提升经济效益得以反映。例如,泉州是闽南经济发达地区,晋江、石狮和南安是全国百强县之一。但其城市化水平却不高,这是由于泉州特殊的经济结构造成的。一是缺乏具有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较强辐射力和带动力的中心;二是经济效益低下,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直在全市的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泉州具有发达的中小城镇,但其中心城市的城市化集聚效能较低,产业布局较分散。因此,在福州和厦门双核心城市之间存在城市化水平的“洼地”。
3、城市化的集聚与辐射能力受限于经济腹地和地理空间。福州和三明形成中城市化水平的带状分布,并逐渐向四周扩散,而厦门的高城市化水平却主要辐射漳州的原因是由于福州、三明的经济腹地包括闽东、闽中的大部分地区,厦门的经济腹地局限在闽南三角洲地区,且厦门作为经济特区的性质与周边地级市存在一定差别。因此,福州和三明的带状城市化分布可以较快地扩散到周边地区,而厦门对周边城市扩散能力不强,现代化的厦门与正向工业化迈进的漳州存在城市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异,且在经济独立发展上,经济特区具有一定的排他性。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对福建省城市化水平的时空差异和演化趋势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
(一)基于非农人口的福建省城市化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过高的城市化水平会造成人口急剧膨胀,原本有限的资源与环境承载力会受到严重挑战,导致城市病问题的出现。福建省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区,耕地稀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同时造成城市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导致周围的耕地被不断蚕食,而农村土地又大量废弃得不到有效利用。而过低的城市化水平由于规模效应不足会影响产业集聚,制约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适度的城市化水平不但能有效地提高福建省经济建设效益,而且有利于建造一个与经济增长相适宜的城市人居环境。
(二)在强化福州和厦门的双核心城市集聚与辐射效应的同时,建设一批具有经济效益的中小城市。福州和厦门要强化作为周边腹地的中心城市的功能与作用,凸显规模效应,发展高新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另外,依靠纺织、服装、鞋帽和电子产品等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起来的沿海中小城市已经不太适应未来福建省创新发展思路、转变产业结构的需要,应逐渐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引进资金、技术发展现代化产业,提高经济效益才能推动城市化水平的内涵提升。同时,调整城镇体系,做好城镇规划,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三)城市化不但是解决农转非的人口问题,而是综合的社会性问题,“以人为本”是改善福建省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涵义。大量的农民工从省内外欠发达地区涌入发达地区寻求更好的就业岗位,造成城乡和城市内部的“二元社会”问题,“进城易、定居难”,“就业易、落户难”。在高昂的城市社会生活成本面前,他们节衣缩食却无法平等地享受城市市民的待遇,在政治和经济地位上处于明显劣势,对社会和谐带来严峻考验。因此,一方面要加强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着力解决流动人口的就业、居住、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通过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等手段,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此消除“二元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人口城镇化战略研究[J].人口研究,2010.3.
[2]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我国城镇化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2.35.
[3]刘传江,郑凌云.城镇化与城乡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杨眉.城镇化的发展规律、原则及路径[J].城市问题,2012.8.
[5]刘彦随,杨忍.中国县域城镇化的空间特征与形成机理[J].地理学报,2012.8.
[6]王洋,方创琳,王振波.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及类型区划分[J].地理研究,2012.7.
[7]曹广忠,陈昊宇,边雪.2000年以来中部地区城镇化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J].城市发展研究,2012.7.
[8]郑蔚菱,陈光政.福建城镇化的发展思路[J].发展研究,2005.6.
[9]汤国安,杨昕.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0]唐礼智,汤建中.泉州市城市化发展战略的新思考[J].人文地理,2002.2.
[11]周元等.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反思与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4.
4、结合2001年、2006年、2011年三阶段的时间横截面来看全省空间差异。福建省城市化水平基本上是东高西低,而且是福州、厦门双核心城市高,核心城市外围地区城市化水平低下,特别是福州、厦门之间形成城市化水平的“洼地”;闽中和闽西地区分别是三明和南平偏中,周围地区偏低。闽西南地区为全省最低水平。在扩散水平和幅度来看,福州和三明形成双向扩散型城市,向周边地区快速扩散,其中如福州市管辖的福清、长乐和三明市管辖的沙县城市化水平提升最快。厦门有向漳州扩散的倾向,但扩散水平有限。从扩散幅度来看,高城市化水平地区的扩散幅度均有限,大致在20公里左右,中城市化水平地区扩散幅度较大,大致在100公里左右,其不但接受高城市化水平地区的辐射,同时也向低城市化水平地区扩散;低城市化水平地区为接受扩散地区。
(二)成因分析。2001年、2006年、2011年三阶段福建省城市化水平的时空差异与演化趋势的成因有以下几点:
1、经济发展水平和行政级别是造成福建省城市化水平差异的首要原因。福建省的省会城市福州由于长期以来集聚了全省重要的经济、人才、科技、政策等发展优势,其对周边地区乃至全省产生的集聚效应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因此城市化水平长期居于全省最高水平。而1980年被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厦门经济特区,又在1983年被列入计划单列市,从原有的湖里区2.5平方公里扩大到全岛131平方公里,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在福建省内和东南沿海乃至全国的影响力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高质量、高效率、高速度推动厦门从原先中城市化水平大幅提升进入高城市化水平,与省会城市——福州不相上下。其他地级市也是由于在其地级市行政范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行政级别影响下,高于周边地区。总的来看,福建省的闽南、闽东地区的经济较闽西、闽北发达,且经济发展差距明显,这是城市化水平东高西低的原因。
2、城市化水平与经济结构存在关系。经济结构特别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影响和制约城市化水平的重要因素,主要通过吸纳劳动力和提升经济效益得以反映。例如,泉州是闽南经济发达地区,晋江、石狮和南安是全国百强县之一。但其城市化水平却不高,这是由于泉州特殊的经济结构造成的。一是缺乏具有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较强辐射力和带动力的中心;二是经济效益低下,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直在全市的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泉州具有发达的中小城镇,但其中心城市的城市化集聚效能较低,产业布局较分散。因此,在福州和厦门双核心城市之间存在城市化水平的“洼地”。
3、城市化的集聚与辐射能力受限于经济腹地和地理空间。福州和三明形成中城市化水平的带状分布,并逐渐向四周扩散,而厦门的高城市化水平却主要辐射漳州的原因是由于福州、三明的经济腹地包括闽东、闽中的大部分地区,厦门的经济腹地局限在闽南三角洲地区,且厦门作为经济特区的性质与周边地级市存在一定差别。因此,福州和三明的带状城市化分布可以较快地扩散到周边地区,而厦门对周边城市扩散能力不强,现代化的厦门与正向工业化迈进的漳州存在城市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异,且在经济独立发展上,经济特区具有一定的排他性。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对福建省城市化水平的时空差异和演化趋势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
(一)基于非农人口的福建省城市化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过高的城市化水平会造成人口急剧膨胀,原本有限的资源与环境承载力会受到严重挑战,导致城市病问题的出现。福建省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区,耕地稀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同时造成城市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导致周围的耕地被不断蚕食,而农村土地又大量废弃得不到有效利用。而过低的城市化水平由于规模效应不足会影响产业集聚,制约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适度的城市化水平不但能有效地提高福建省经济建设效益,而且有利于建造一个与经济增长相适宜的城市人居环境。
(二)在强化福州和厦门的双核心城市集聚与辐射效应的同时,建设一批具有经济效益的中小城市。福州和厦门要强化作为周边腹地的中心城市的功能与作用,凸显规模效应,发展高新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另外,依靠纺织、服装、鞋帽和电子产品等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起来的沿海中小城市已经不太适应未来福建省创新发展思路、转变产业结构的需要,应逐渐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引进资金、技术发展现代化产业,提高经济效益才能推动城市化水平的内涵提升。同时,调整城镇体系,做好城镇规划,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三)城市化不但是解决农转非的人口问题,而是综合的社会性问题,“以人为本”是改善福建省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涵义。大量的农民工从省内外欠发达地区涌入发达地区寻求更好的就业岗位,造成城乡和城市内部的“二元社会”问题,“进城易、定居难”,“就业易、落户难”。在高昂的城市社会生活成本面前,他们节衣缩食却无法平等地享受城市市民的待遇,在政治和经济地位上处于明显劣势,对社会和谐带来严峻考验。因此,一方面要加强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着力解决流动人口的就业、居住、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通过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等手段,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此消除“二元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人口城镇化战略研究[J].人口研究,2010.3.
[2]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我国城镇化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2.35.
[3]刘传江,郑凌云.城镇化与城乡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杨眉.城镇化的发展规律、原则及路径[J].城市问题,2012.8.
[5]刘彦随,杨忍.中国县域城镇化的空间特征与形成机理[J].地理学报,2012.8.
[6]王洋,方创琳,王振波.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及类型区划分[J].地理研究,2012.7.
[7]曹广忠,陈昊宇,边雪.2000年以来中部地区城镇化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J].城市发展研究,2012.7.
[8]郑蔚菱,陈光政.福建城镇化的发展思路[J].发展研究,2005.6.
[9]汤国安,杨昕.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0]唐礼智,汤建中.泉州市城市化发展战略的新思考[J].人文地理,2002.2.
[11]周元等.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反思与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4.
4、结合2001年、2006年、2011年三阶段的时间横截面来看全省空间差异。福建省城市化水平基本上是东高西低,而且是福州、厦门双核心城市高,核心城市外围地区城市化水平低下,特别是福州、厦门之间形成城市化水平的“洼地”;闽中和闽西地区分别是三明和南平偏中,周围地区偏低。闽西南地区为全省最低水平。在扩散水平和幅度来看,福州和三明形成双向扩散型城市,向周边地区快速扩散,其中如福州市管辖的福清、长乐和三明市管辖的沙县城市化水平提升最快。厦门有向漳州扩散的倾向,但扩散水平有限。从扩散幅度来看,高城市化水平地区的扩散幅度均有限,大致在20公里左右,中城市化水平地区扩散幅度较大,大致在100公里左右,其不但接受高城市化水平地区的辐射,同时也向低城市化水平地区扩散;低城市化水平地区为接受扩散地区。
(二)成因分析。2001年、2006年、2011年三阶段福建省城市化水平的时空差异与演化趋势的成因有以下几点:
1、经济发展水平和行政级别是造成福建省城市化水平差异的首要原因。福建省的省会城市福州由于长期以来集聚了全省重要的经济、人才、科技、政策等发展优势,其对周边地区乃至全省产生的集聚效应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因此城市化水平长期居于全省最高水平。而1980年被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厦门经济特区,又在1983年被列入计划单列市,从原有的湖里区2.5平方公里扩大到全岛131平方公里,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在福建省内和东南沿海乃至全国的影响力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高质量、高效率、高速度推动厦门从原先中城市化水平大幅提升进入高城市化水平,与省会城市——福州不相上下。其他地级市也是由于在其地级市行政范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行政级别影响下,高于周边地区。总的来看,福建省的闽南、闽东地区的经济较闽西、闽北发达,且经济发展差距明显,这是城市化水平东高西低的原因。
2、城市化水平与经济结构存在关系。经济结构特别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影响和制约城市化水平的重要因素,主要通过吸纳劳动力和提升经济效益得以反映。例如,泉州是闽南经济发达地区,晋江、石狮和南安是全国百强县之一。但其城市化水平却不高,这是由于泉州特殊的经济结构造成的。一是缺乏具有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较强辐射力和带动力的中心;二是经济效益低下,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直在全市的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泉州具有发达的中小城镇,但其中心城市的城市化集聚效能较低,产业布局较分散。因此,在福州和厦门双核心城市之间存在城市化水平的“洼地”。
3、城市化的集聚与辐射能力受限于经济腹地和地理空间。福州和三明形成中城市化水平的带状分布,并逐渐向四周扩散,而厦门的高城市化水平却主要辐射漳州的原因是由于福州、三明的经济腹地包括闽东、闽中的大部分地区,厦门的经济腹地局限在闽南三角洲地区,且厦门作为经济特区的性质与周边地级市存在一定差别。因此,福州和三明的带状城市化分布可以较快地扩散到周边地区,而厦门对周边城市扩散能力不强,现代化的厦门与正向工业化迈进的漳州存在城市之间发展水平的差异,且在经济独立发展上,经济特区具有一定的排他性。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对福建省城市化水平的时空差异和演化趋势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
(一)基于非农人口的福建省城市化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也不是越低越好。过高的城市化水平会造成人口急剧膨胀,原本有限的资源与环境承载力会受到严重挑战,导致城市病问题的出现。福建省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区,耕地稀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同时造成城市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导致周围的耕地被不断蚕食,而农村土地又大量废弃得不到有效利用。而过低的城市化水平由于规模效应不足会影响产业集聚,制约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适度的城市化水平不但能有效地提高福建省经济建设效益,而且有利于建造一个与经济增长相适宜的城市人居环境。
(二)在强化福州和厦门的双核心城市集聚与辐射效应的同时,建设一批具有经济效益的中小城市。福州和厦门要强化作为周边腹地的中心城市的功能与作用,凸显规模效应,发展高新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另外,依靠纺织、服装、鞋帽和电子产品等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起来的沿海中小城市已经不太适应未来福建省创新发展思路、转变产业结构的需要,应逐渐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引进资金、技术发展现代化产业,提高经济效益才能推动城市化水平的内涵提升。同时,调整城镇体系,做好城镇规划,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三)城市化不但是解决农转非的人口问题,而是综合的社会性问题,“以人为本”是改善福建省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涵义。大量的农民工从省内外欠发达地区涌入发达地区寻求更好的就业岗位,造成城乡和城市内部的“二元社会”问题,“进城易、定居难”,“就业易、落户难”。在高昂的城市社会生活成本面前,他们节衣缩食却无法平等地享受城市市民的待遇,在政治和经济地位上处于明显劣势,对社会和谐带来严峻考验。因此,一方面要加强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着力解决流动人口的就业、居住、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通过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等手段,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此消除“二元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人口城镇化战略研究[J].人口研究,2010.3.
[2]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我国城镇化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2.35.
[3]刘传江,郑凌云.城镇化与城乡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杨眉.城镇化的发展规律、原则及路径[J].城市问题,2012.8.
[5]刘彦随,杨忍.中国县域城镇化的空间特征与形成机理[J].地理学报,2012.8.
[6]王洋,方创琳,王振波.中国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及类型区划分[J].地理研究,2012.7.
[7]曹广忠,陈昊宇,边雪.2000年以来中部地区城镇化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J].城市发展研究,2012.7.
[8]郑蔚菱,陈光政.福建城镇化的发展思路[J].发展研究,2005.6.
[9]汤国安,杨昕.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0]唐礼智,汤建中.泉州市城市化发展战略的新思考[J].人文地理,2002.2.
[11]周元等.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反思与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