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子无锡,万达力量逐鹿全球超级经济圈

2014-04-08莫吉

看天下 2014年16期
关键词:无锡上海旅游

莫吉

1981年9月的一天,南方的暑气还未消散,阳光已经不那么炙烈,但潮湿与闷热仍十分熬人。这一天,一场不寻常的“科技经济协调发展学术讨论会”在无锡进行。受国家科委委托,上海科学学研究所和华东师范大学的学者们正为一个“上海经济区”的概念争得面红耳赤。这个概念的初衷,就是打破行政区隔阂,带动区域内人、财、物的流动,实现“利益均沾、荣誉共享”。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上海经济区的概念已被长三角经济区取代,甚至一个更大范围的沪皖苏浙超级经济圈已经浮现。无锡也一跃而成华东地区的经济重镇,吸引全球资本在此竞相争逐。截至2013年,近百家世界500强企业已在无锡落地开花。

2014年,万达集团也来到无锡。总投资超过400亿元的无锡万达文化旅游城在今年2月开工,这是万达集团继青岛东方影都后投资的又一超大型文旅项目。

素有小上海之称的无锡,如今已隐约有挑战大上海之意。而万达城落子距上海100公里的江苏无锡,既是与上海迪士尼一较高下,更令无锡在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领军第六大超级经济圈的道路上,如虎添翼。

超越迪士尼,打造无锡城市新名片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一曲吴侬软语的《太湖美》把太湖的红菱绿苇、鱼虾肥美、瓜果稻香、浩瀚与灵动,都唱得淋漓尽致。

无锡一直为城市边上2400平方公里的太湖而骄傲。但在2014年3月30日的“万达城新中心:2014华东区域经济发展高峰论坛”上,经济学家赵晓却跟无锡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印象中无锡就像一个20来岁的小伙子,胸肌发达,不停地抡起大锤,砸出GDP。”

这种观感,来自无锡在传统工业化道路上曾经的高歌猛进。赵晓说,无锡应该是一个浪漫的女性城市,靠制造业提升GDP的时代已经过去。

得益于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以及70年代乡镇企业的崛起——也就是后来被广泛谈及的“苏南模式”,2013年无锡完成了8000多亿元地区生产总额,在全国排名第十六,在华东地区仅次于上海、苏州、杭州。

但是,这样的发展模式也让无锡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过去无锡的经济发展一直靠制造业,产业结构偏重,服务业占比较低。”无锡发改委发展规划处的一位官员说,“2013年无锡的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经济和社会结构、民众需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增长不能再依靠工业了。”

产业的转移和转型,成为无锡的当务之急。“像以前的无锡新区,很多企业的人才周末都跑到上海、苏州去休闲,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完善的配套设施。所以纯粹发展工业没有服务业,留不住企业和人才。”上述发改委人士说。“东部沿海城市早晚都是要转型的。现在大家都在找新的增长点,文化旅游应该说是这几年发展比较快的。”

近年来,无锡市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无锡提出了要建设“魅力无锡、创新无锡、创业无锡、幸福无锡”,打造魅力宜居城市的目标。一位无锡本地的文化学者认为,这其实与万达城打造的“文化中心、旅游中心、商业中心和生活中心”不谋而合。

可以说,万达城出现在无锡是恰逢其时。无锡万达城地处雪浪山下,太湖、蠡湖、贡湖湾“两湖一湾”处。“在整个长三角,也许都找不到比太湖更好的地方,也找不到一个比万达城更好的带动。”经济学家赵晓说。“无锡万达城是有能力超越美国迪士尼的项目的。历史总要从某件事开始,我们希望无锡新的故事就从万达城开始!”

作为无锡市2014年重点项目,无锡市委书记黄莉新就表示,万达城未来对无锡的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无锡文化旅游品牌影响都有重要的意义。无锡市市长汪泉也表示,万达文化旅游城进驻无锡,对无锡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文化创意中心和旅游度假胜地有重要作用。

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从人口素质、生活条件、政府投入和气候环境四个方面进行评选,有着三千年悠悠历史的太湖明珠无锡,当选为内地最宜居的城市。在这座城市的文化复兴道路上,万达被寄予了深厚的期望。

无锡之惑:“为什么游客还不如周庄乌镇?”

在历史上,无锡也曾有过属于自己的荣光。得益于得天独厚的交通和区位优势,无锡自“荆蛮之地”崛起,开创了近代工商业风气之先。

一百多年前的1901年,农历二月初八,荣德生在无锡西门外的太保墩创办保兴面粉厂。以无锡为起点,荣氏家族一路扩张至上海、武汉,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财富帝国。

喜欢看风水、读过大量堪舆书的荣德生选择在这里办厂,不仅是因为风水好,而且紧邻运河,水路交通便捷。无锡背靠长江、南濒太湖、大运河穿城而过,自古就是江南漕运和赋税重镇。“明清时期,无锡形成了著名的米码头、布码头、丝码头和钱码头。”无锡社科联一位理事说,乾隆年间,无锡南供民食、北输漕米,米市的吞吐量已达八百万石以上。

甲午战争后,沪宁铁路上海至无锡段开通,无锡更是占据水陆两大优势,一骑绝尘。100多年前,无锡人就经太湖、吴淞江等河道,开始闯荡上海滩。1933年话剧《雷雨》上演后,民间纷纷传言“周朴园的原型就是锡商周舜卿”,足見当时锡商在上海滩的势力。

周舜卿是当时上海滩的煤铁大王。当年与周先后崛起的锡商,被称为某个行业“大王”的多达十余位,如电气大王、呢绒大王、桐油大王、电池大王、洋铁皮大王等。“上海滩有个说法叫‘无锡人掌管工商业,宁波人掌管金融业,无锡‘小上海的名头就这么来的。”无锡社科联的一位理事说。

根据1937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中国工业调查报告》统计,抗战前夕,无锡已拥有工厂315家,在全国6个主要工业城市中,工业产值仅次于上海、广州,居第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随着锡商在上海滩的实力渐强,至1930年,无锡长话业务量约2万次,其中打到南京的约1200次,镇江的约960次,而打到上海的,则高达9000余次。

建国后,无锡成为江苏唯一作为地级市建市的城市,姑苏都无此殊荣。如今,无锡坐拥吴文化、近代工商业文化和乡镇企业三大文化遗产,人口只有六百多万,还不到苏州的一半。

但是,“为什么我们的境外游客还不如周庄、乌镇这些地方?”这是2010年无锡时任市领导在一次会上的发问。对此,无锡旅游协会的一位会员分析说,“无锡的诸多优势,就像散落于四处的珍珠,不串成项链就很难体现出最大价值。”

现在,这种不利局面很快将得到改变。滨湖区是无锡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区域,这里有人工美景,更有天然湿地,工商业文明源远流长,更被无锡市政府定义为新的文化中心。

据介绍,坐落于此的无锡万达城包括文化、旅游、商业、酒店四大内容,文化项目有万达茂、大型舞台秀、大型室外主题乐园、度假酒店群等,真正实现了“四季旅游不停歇”的梦想。而且,无论是室内、室外,你映入眼帘和亲身感受都是当地的文化气息。

在美国奥兰多,一座迪士尼几乎改变了整个城市的命运,甚至有评价说“奥兰多是迪士尼撑起来的”也不为过。而放眼全世界,无论是纽约、巴黎、东京,还是香港、上海,类似的例子都不胜枚举。无锡本地旅游人士说,“万达城落子之地,无一不是从区域旅游基地长成为辐射全国的重要旅游中心。无锡万达城则能够让过去只有三国城、水浒城的无锡,再一次站到旅游竞争的制高点上。”

大万达引领“小上海”复兴

在无锡市南的雪浪山脚,小村葛埭已经存在数千年,先民定居于此,事农桑,养家畜,渔猎制陶。这里曾经一溪挽两湖,长广溪将太湖和蠡湖连接起来。

2014年,以吴文化元素设计的紫砂茶壶造型建筑,在原葛埭村拔地而起。这是无锡万达文化旅游城的展示中心,与其一街之隔,是流传着无数凄美传说的西施墓。

吴文化对无锡人影响至深,历史学家钱穆所说“无锡人重名犹过重利”,一语道破。公元前11世纪,周泰王的长子泰伯、次子仲雍让位于三弟季历,从现属陕西的歧山南奔至江南梅里(无锡界内),带领百姓兴修水利,发展农耕,成为后来吴国的始祖。经济学家吴敬琏家族的宗庙就是无锡泰伯庙,“吴泰伯这是我们这一族的老祖宗”。

2011年,无锡市政府将文化旅游产业列入“十二五”规划,成为无锡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万达来到了无锡。

既然是做文化旅游项目,文化特色的彰显必不可少。如何能让万达城充满本地的文化气息,而不仅仅是中国文化——这是万达城项目研发团队一直思考的问题。

此前,万达的每一个展示中心都紧密结合当地特色,例如哈尔滨的冰壶,合肥的花鼓。为此,万达城项目的设计团队数次来到无锡,寻找当地的文化故事和互动产品。

“万达城既是无锡本地文化和吴地风情的载体,另一方面,文化、旅游、商业和酒店组合的开发手段也是一种创新,把过去走马观花的平面式旅游变成了有参观、互动、演艺、餐饮、购物的立体旅游,能把人留住。”一位无锡发改委人士直言。

商业是城市的血脉,作为商业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商圈,其格局与规模更是直接决定了一座城市的布局与规模。随着万达城入驻,无锡也正式迈入了“文旅时代”。这位发改委人士说,“万达城填补了无锡文化旅游产业的空白,也给无锡的产业转型奠定了基础。”

助推“新文化建设”,万达打造世界文旅之都

在外界看来,无锡万达城是对上海迪士尼的直接叫板。2017年无锡万达文化旅游城建成开业后,预计将年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以 上。

迪士尼只是主题乐园,拉斯维加斯只有秀场,环球影城只有影视娱乐,唯有万达城将不同类别的文化项目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互动的文化、旅游产业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领域的一次创举。

迪士尼项目于2011年落地上海,预计在2015年底开园。“迪士尼提供的是室外游乐场所,是美国文化模式,和万达模式完全不同。”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认为,“无锡万达城比迪士尼更复杂,我们的主题乐园分室内和室外,以室内项目为主,内设世界上第一个儿童娱乐园、电影院、大型商业中心等配套,打破了气候对玩乐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我们突出的是中国元素。”

此前,万达曾专门委托咨询公司进行了全球文化产业调查,发现中国文化产业普遍“小、散、乱”,规模能上几十亿的公司极少。而放眼全世界,世界500企业中就有三家文化企业,美国的文化产业更是贡献了GDP近四分之一的收入。业内人士认为,文化和旅游才是未来中国新的消费趋势,而文化产业也将是唯一不会遭遇发展“天花板”的行业。

在政府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后,很多城市都将文化产业当成支柱产业来发展。如哈尔滨、青岛、武汉、南昌等重点城市,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建设”运动。在这些运动的背后,无一不有万达城的身影。

如今,万达在无锡再造一城。放眼万达城在全国的选址,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这些城市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但此前都缺少能将这些潜能深度挖掘、高调表达的旗舰项目。

正如上世纪90年代,迪拜在沙漠中建起哈利发塔、帆船酒店、棕榈岛等,用旅游服务业为这个沙漠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拉斯维加斯也通过赌城、秀场、夜店、高空游乐场等奢靡设施,从昔日沙漠小村庄变身为世界娱乐之都。昔日的太湖明珠在万达城的助力下,也将成为下一个世界文化历史旅游名城。

中国文化,世界品牌

研究长三角经济发展的专家,大多喜欢把长三角城市群比喻成一只展翅的蝴蝶。“上海是蝶身,北有苏锡常,南有杭甬经济圈。光蝴蝶身子大没用,翅膀要有力才能飞起来。”如今,一个快速连接的长三角经济血脉已经成型,离蝶身150公里的无锡已经振翅高飞。

2014年4月起,数批来自上海、苏州等地的看房团来到无锡万达城展示中心,他们大多帶着银行卡或现金,引发了一阵购房狂潮。

过去几年间,随着长三角城市的同城效应越发明显,上海、杭州、南京和宁波等地的房价也逐渐趋同。然而,无锡却始终是一块价值洼地,“在过去十年间无锡的平均房价仅上涨了120%,相比之下,全国的平均涨幅已超过1000%。”无锡当地一位房地产人士介绍。

迄今,万达集团在全国打造了100多座万达广场,也造就了无数的财富神话。“全国的万达商铺都涨了,上海万达2008年卖2万,去年到15万;无锡滨湖万达也从一万八涨到了两万八。”上述地产界人士说,在住宅房产受到挤压的当下,商业地产和其他业态的升值空间仍被普遍看好。而且,以文化产业拉动物业升值的例子不胜枚举,“像上海迪士尼从宣布消息到动工,周边房价两年就涨了两倍多。”

三十年前,长三角经济圈还只能辐射无锡、常州、苏州、杭州、嘉兴等少数城市,这些城市均位于沪宁、沪杭通道上,且与上海距离较近。但在经历铁路时代、公路时代、大桥时代和高铁时代四个阶段后,长三角的地盘在日益变大。

2014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报告称,在沪苏浙皖地区,一个世界超级经济区已经浮现。这个超级经济区以上海为中心,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40个城市。考虑到高铁仍有进一步提速空间,长三角将全面迈向“当日经济”。

目前全世界已有五大超级城市群,在各自的国家经济中都举足轻重。例如大东京就控制了日本全国90%的银行,三分之一的跨国公司。无锡社科联一位理事说,此前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跟国外的城市群相比,在经济规模、城市化水平等方面仍有差距。“但是,未来浙江、江苏、上海和安徽连在一起,无论从面积、人口还是消费能力上,都要远远超过纽约东京这些都市区,无锡作为长三角几何中心,发展空间也更大。”

早在1946年6月14日,无锡当地报纸《人报》曾登出题为《荣德生谈建设大无锡》的采访,其中有这样一段:“无锡之地形,东邻苏州,西毗常州,逐步发展之结果,苏常锡可能达成一片。就建设大无锡之远景言之,极度发展之大无锡,将为雄踞京沪线、并合苏常之大都市。”这段激昂的文字,是72岁的荣德生对家乡的期许。

六十多年后的今天,以城市复兴为梦想的无锡万达城在太湖之畔进行着惊人的造城运动,上世纪民族实业家造福家乡的朴素抱负,正由万达实现并继续传承。

当全球化渗透到经济血脉中,中国的GDP总量已高居世界第二,但中国还没有出现一家如迪士尼那样的世界级文化企业,也没有像好莱坞那样的世界级文化企业。如今,万达城打造的这支中国文化航母,助力无锡领军沪苏浙皖冲刺世界第六大超级经济群的同时,也开创了中国文化旅游的全新格局。

猜你喜欢

无锡上海旅游
判赔百万!无锡格利姆乐器侵权案,国家严厉打击!
旅游
由2016年无锡中考17题说起
欢乐上海迪士尼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2013年无锡地产蓝筹奖评选活动获奖名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