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隐秘家史
2014-04-08胡雅君
胡雅君
2013年4月,易中天接到央视《客从何处来》节目组的电话,邀请他做嘉宾。节目组说,会告诉他,他所不知道的家族往事。
拍摄的第一天夜里,他收到一份名单。名单上的253个人都姓“易”。死亡时间是同一天:1939年9月23日。其中年龄最大的71岁,年龄最小的才1岁。“易家所有人都死了,只有你祖父这支活了下来。”
“答案在营田,你来就知道了。”节目组说。
“到了年纪,人才想回头望”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人的根在何处,那里发生过什么,他们——那些先辈,是怎样的人。这些问题,对于有着“家园”意识的中国人而言,难以割舍。
于是有了央视的这档节目。
嘉宾需要告诉节目组,他对家史的基本了解。节目组则会通过去档案馆查资料、走访嘉宾家人、咨询历史学者等等手段,搜集嘉宾本人不知道的家族往事。从调查阶段开始,嘉宾就不能再向家人打听任何关于家史的信息。调查结束后,节目组会为他设计出一条专属的寻根之旅。节目记录下来的,将是这些寻根者与历史相遇时最本能的反应。
制片人李伦说,最初找嘉宾的阶段,他们在办公室的大黑板上写了五十多个名人的名字,一个一个联系,又一个一个放弃。名人本人不感兴趣不成,名人的家人不同意配合不成,名人的家族故事不够丰富不成。
他们想通过找到的具体史实,还原那些先人的人生,理解他们做出的选择。这和他们团队此前做《社会记录》、《看见》等节目的初衷并无二致,“都是要做‘理解人的节目”。
一番筛选下来,最终确定了五位嘉宾:历史学家易中天、主持人阿丘、艺人曾宝仪、演员陈冲和收藏家马未都。这些人中年龄最小的曾宝仪也41岁了。“我们大撒网找了一圈名人后发现,人真的要到了一定年纪,才会想回头望。”《客从何处来》的执行主编郑波说。
是什么让外公选择自杀?
“想把外公作为一个人去认识”,是陈冲参加《客从何处来》的最大动力。
药理学专家,曾留学哈佛、剑桥,归国后致力于医学研究……她所了解的外公张昌绍生平,都来自百度百科。
1967年,陈冲6岁,外公自杀离世。她始终不明白:是什么让外公走到那么绝的一步?
出事当天,陈冲还坐在外公腿上看他写毛笔字。“他写‘说话要和气五个字,让我临摹,我还没写完”,外公就出门了,再也没回来。
外公的死成了陈冲童年时期一个漫长的日蚀。他走后,陈冲陪外婆住了很多年,但她从不敢問外公的事。“年数长了,我好像也不记得他了。”后来去美国留学,陈冲鬼使神差把家里为数不多的外公照片都找出来装进了行李箱。
节目组给陈冲找到的资料显示,陈冲外公在文化大革命初期,被打成了反动学术权威,被贴大字报、安排扫厕所。是因为忍受不了这种侮辱吗?
接着往下查,节目组从陈冲姨妈那里找到了外公自杀前写的遗书,文中有一句话:“宁愿轻于鸿毛的死,不愿轻于鸿毛的生。”
陈冲不解:“为什么他会觉得自己生命轻于鸿毛呢?他那时不是还有外婆,儿女,我们这些后辈吗?”节目组发现,陈冲外公的生平简历上缺少对他18岁到22岁这四年的记录。在这之前,他是名学徒,在这之后,他去了上海医学院学习,一生从事医学研究。那四年发生了什么?如果找回这失落的四年,是不是可能更多理解外公的人生选择?
剧组查阅了当时报刊里涉及他的新闻,发现那四年里,陈冲的外公是一位热血革命青年,学生运动领袖。他作为学生代表声援过“五卅运动”,也曾联合同学将拒绝公开学校财务的校长告上法庭。他还是苏州共青团团员,在国民党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险些遇害。
这完全颠覆了陈冲对外公的印象。在陈冲眼里,外公沉默寡言、不问世事。
如今知道了这些之后,再回头看外公自杀事件,陈冲想法变了。“外公不是个眼里只有医学的书呆子。他真正在意的不是‘医学而是‘救国。”
年轻时,他想靠运动救国,后来遭到迫害,转而选择医学救国。之后的岁月里,他用埋头科研作为报效国家的方式。而文革时,他继续从事医学研究的理想也破灭了。
“后来发生的事,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决定。”陈冲说。
把历史人物放回他的生活之中
父亲在世时,马未都总觉得有无限机会可以和老爷子聊往事。他一直好奇:1944年,父亲为什么会从老家山东镆铘岛跑出来,参了军?“除了我爸之外,没有一个人离开那个岛,他们现在都还在岛上打渔。”
后来父亲突然得病,必须问了,但这时候问,又不合适,他只能憋着。直到父亲离开,这个谜题都沉在他心底。
编导朱凌卿问了当地老人发现,1944年8月,也就是马未都的父亲离家当兵前一个月,镆铘岛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个大铁疙瘩漂到了附近海面,被渔民捞了上来,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有位村民拿大锤一砸,炸了。村子一共200多人,当场死了70多个,马未都父亲9岁的三弟也在这场爆炸中身亡。按幸存者描述,当时海滩上、房顶上都是血肉模糊的断肢,场面惨烈无比。
朱凌卿查资料分析,那个铁疙瘩是一枚水雷。而这颗水雷之所以会出现在镆铘岛,很可能是日本人1943年在济州岛附近布的6000颗水雷中的一颗从固定绳上脱落,顺着洋流漂过去了。
再采访时,朱凌卿是带着“国仇家恨”的预设去的。但马未都父亲的二弟给了他一个意料之外的信息——爆炸之后,马未都的父亲回来就跟他说:“老二,不行,我得出去当兵。如果在这儿因为一场爆炸死掉,我不是白死了吗?我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朱凌卿听到的那刻有点惭愧,觉得自己依然在用历史教科书那套逻辑来想问题,一提当兵就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而马未都父亲参军背后有其具体的生活逻辑——少年被死亡触动,思考人生价值。
“总不会是日军给我家报信吧”
寻根过程中,打捞出的往事有时比小说还要传奇。
1939年9月23日凌晨三点,侵华日军在冈村宁次的指挥下,偷袭湖南湘阴营田镇。日军先在空中投掷炸弹,后登陆杀人。营田全镇血流成河,死伤无数。
在“营田惨案”中,易家四百多人遇难。易中天看到的那份两百多人的“死亡名单”只是一个不完全记录。
而易中天他们家,在日军空袭来临之前两个小时已经逃离了营田镇,幸免于难。
“谁给我家报的信?国民党?共产党?汪伪政权?还是……日军?”镜头里,易中天面色凝重如墨。
编导王映潼从易中天姑姑那里找到了答案。
姑姑回忆,当时共产党在他们家的宅子里建了团部。1939年9月22日营田上空突然出现烟火,很多乡亲都跑到河边去看。深夜时,一个农民来团部报信说,日本人要登陆了,团部的人并不相信。易中天的二爷爷易甲鹇却觉得农民说的是真的,之前的烟火是日军登陆前发的信号弹。
他赶紧叫醒了屋里熟睡的家人,用箩筐挑着两个幼子,带着全家往外跑。走不到十里路,回头一望,身后火光冲天。
易甲鹇之所以能在关键时刻挽救家族命运,和40年前他父亲将他送到两湖书院读书的决定有关。易甲鹇在那接受了新学教育,后来又被公费派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
因为懂军事而死里逃生的易甲鹇不知道的是,那夜下令将炸弹投在他家屋顶上、杀他族人的,是他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师弟冈村宁次。
“我们找到了你的十八代祖宗”
拍摄后期,王映潼跟易中天说,我们找到了你的十八代祖宗。易中天以为王映潼在开玩笑。然后他就被带去了越南。
原来,他的十八代祖先易先曾被明朝皇帝派往交趾也就是今天的越南担任谅山知府。
当时越南是明帝国的一部分,越南人一直在不断起义。在越南起义军攻打谅山时,易先守城而亡。
隔了500多年的时光,易中天站在当年祖先去世的地方,五味杂陈。历史烟尘里,加害者与被害者的界限混沌难言。
更有意味的是,在越南史书中,易先是被越南起义军一刀结果的。而在明史记载里,易先是位自缢而死的忠臣勇将。
对照着看两国史书,易中天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历史的复杂性。
但这还不是结束。
专家告诉易中天,从史料来看,易先其实是被他效忠的皇帝害死的。
当时明宣宗因国库空虚、无力打仗,早想从越南撤兵,但又担心此举会丢了大明脸面。而易先的死战而败则能给他提供一个体面的撤兵契机。于是在这场战役中,明宣宗没有给谅山守军增派粮草人马。易先死后,造成他必死困境的明宣宗将他树为忠臣典型,为他建祠修坟。再往后半年,明朝就从越南撤军了。
当时易家十八口都投井尽忠。幸亏易先赴任之前,留了一个儿子在老家,易中天的祖宗这一脉才得以流传下来。
命如草芥的华人胶工
如果说,越南之旅让易中天窥探到历史深潭的幽暗难测,阿丘则因马来西亚之行对家人的隐秘伤痛感同身受。
上中学时,阿丘从亲戚那儿听说了一个让他震惊的秘密:自己的外婆不是亲外婆,只是母亲的养母,而真正的外公外婆早已在多年前死于马来西亚。据说是因为当了“叛徒”,而被人处死。
阿丘曾问过母亲此事来龙去脉,被母亲用“过去的事,不要再提”一语带过。
最初阿丘被节目组邀请做《客从何处来》的嘉宾时,他很犹豫要不要答应。他放不下疑问,但又担心重提此事会伤害到母亲的感情。最终答应拍摄后,他仍开不了口跟母亲提问。
编导谢琳于是绕过阿丘,去了他父母家拜访。阿丘母亲听她说明来意后,最终开了口,第一次详细说出她所了解的情况:
当时父母带着他们兄妹四人,住在马来西亚橡胶林里,靠割胶、种地为生。1950年8月的一天晚上,5岁的她回家时看到一群手里拿枪的人包围了她家的小屋。他们把她拦在包围圈外,不让她进家,她吓得一直哭。不知过了多久,那些人终于离开。她冲进屋里,桌上煤油灯亮着昏黄的光,饭菜整齐摆好,但父母都不见了。至于他们是不是叛徒,被谁杀死,她也一无所知。
谢琳去了马来西亚找线索。她花了三个月在马来档案局、警察局、图书馆搜资料,也没看到任何关于阿丘外公、外婆的生平信息。但她留意到另一个现象——在阿丘外公外婆被杀前后的六个月里,他们生活的彭亨州一份报纸就报道了11起华人遇害事件,这些人的死法和他们遇难的情况十分相似,都是在村子里、在橡胶园里,不明原因地被杀害。其中有9起是游击队所为,有2起是英政府保安队所为。报纸并没有提及27位遇难者的姓名,他们被统一称为“华人”。
据马来华人历史学者何启才分析,出现这种情况和马来当时动荡的局势有关。1940年代末1950年代初,想爭取马来独立的当地游击队和英国殖民者之间交战不断。大量从事耕种、割胶等工作的底层华人,成了英政府和游击队之间的夹心层。两方都用威胁手段逼华工帮忙,一旦华工帮了其中任何一方,又会被另一方施以惩罚,很多人因此丧生。“你的外公外婆有可能就是这样被滥杀的。”何启才对阿丘说。
阿丘原来认为外公外婆之死是一件蹊跷的事。但报纸上那一起起华工被杀的新闻告诉他,这种惨案在当时有多么普遍。站在外公外婆曾经工作过的橡胶林里,阿丘泪如雨下。
这趟马来西亚之行,还让阿丘第一次见到了姨妈一家人,这也解开了阿丘心头的另一个疑问:为什么当年出事后,外公的四个子女中,他妈妈和两个舅舅都回国了,唯独姨妈一人留在马来西亚?
他的表哥、姨妈的儿子向他吐露实情:当时姑婆没有钱把所有孩子都带回国,只好把其中一个卖掉换了路费。那年姨妈只有11岁,在27岁遇到后来的丈夫之前,一直经历坎坷。即便如今早已过上安宁生活,她依然不时被抑郁症纠缠。
阿丘回国后,把一切告诉了母亲。3个月后,阿丘的母亲飞去了马来西亚。这是父母遇难64年后,她第一次回马来西亚。
2014年3月,阿丘的母亲和姨妈,这两位久别重逢的老人,像孩子一样手拉着手,走在马来西亚街头。
历史的舞台上,我们都是临时演员
除了隐秘伤口,历史中也藏着稍不留心就可能错过的心意。比如,这次参与《客从何处来》的拍摄后,易中天才知道,他小时候天天泡的湖北省图书馆里就藏有曾祖父写的书:《太平草木萌芽录》。他的曾祖父希望此书能成为教育后人的教材,还在书里写了对后人的期望:“自叙平生至愿,荣华富贵皆在所后,惟望子孙留心正学,他年得蔚为名儒。”
寻根之旅结束后,67岁的易中天立刻开始埋头写新书:“我要好好努力,不能让太爷爷失望啊。”
曾宝仪的感慨,则让平凡的大多数更有共鸣。
曾宝仪的外公曾在国民党铸币局工作,1949年渡海去了台湾,之后几十年都和家人分隔两地。曾宝仪跟着节目组去了外公的老家江苏淮安。在那里,她见到了外公的弟媳,她的四外婆。四外婆告诉她,因为外公的关系,文革时,家里人都受到批斗,连外婆的小脚母亲都被迫戴着帽子游街。
“我跟你说的这些,你回去可不要告诉外公啊,他知道了,心里不好受。”曾宝仪听到这句话,痛哭失声。“爱我们的人会希望我们往前走时带着爱,而不是仇恨与愧疚。”
了解其他几位嘉宾“家史”的曾宝仪,曾经感觉自己家族的故事太平凡:“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几个嘉宾的祖先要一起拍一部叫做《建国大业》的戏,可能他们的祖先都是有台词有特写的人,而我的祖先就是这戏里的临时演员。”
但在寻根的过程里,走过长辈们曾经踏过的土地,她又发现,那些排山倒海、涌上心头的情绪是如此真实。“我心想,不就是这一个一个在主流史料中沒有脸孔、没有名字,甚至连最亲的家人都未必了解多少的人们,经历过许多没有选择的选择但又切切实实地活过的人们,加在一起,才成为历史的洪流吗?没有千千万万的临时演员,也成就不了任何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