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2010》
2014-04-08
我已经逐渐习惯在旅行途中看电子书,比纸质书要轻,容量要大。所以每次出门,我都会往手机里装上几十本电子书,慢慢享受在狭窄的机舱里坐拥书城的感觉——这种乐趣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书的内容”,而在于“我随时可以看书”。
昨天返回北京的时候,我照例打开Kindle,开始翻动目录。就这么翻来翻去,竟然翻出一部《王小波文集》,这一定是我在搜索电子书的时候顺手找到的,甚至连我都忘了它的存在。
人死可以成神,也可以被肆意解读,因为你已经无法从棺材里爬出来拨乱反正,只能任由人揣测。前有曹雪芹,后有王小波。王小波的骤逝让他忽然开始大红大紫,我反而不太好意思紧随着潮流了,《沉默的大多数》和《时代三部曲》都是偷偷买,生怕让人看见觉得我附庸风雅。
十多年来,王小波身上的标签越贴越多,政治色彩也越来越浓厚,每到祭日,网上网下一大票人就开始互相辩论。这一次重新看他的文字,心态已经和年轻时有了很大不同,可以静下心来不带杂质,享受到的是一种思维和阅读的快感,那是剥离了所有政治、非政治因素,以及浮在本体上的层层灰尘之后的纯粹乐趣。
这位高高打起“追求有趣”大旗的“王二”同志相信,即便是黑色,也会有黑色的幽默存在,因为这种荒谬本身就实在很幽默。于是我们见到的,不是正襟危坐的奥威尔,而是一个斜靠在沙发上懒洋洋却又充满了狡黠的王小波;他不骂人,也不大声说话,他只是坏笑着给你讲一个故事,并时不时地拍拍你的肩膀。
现在重读他的作品,我甚至把隐藏在文章背后的意义都刻意忽略掉了,完全沉浸在表层充满了精巧的逻辑和妙趣横生的句式里,他的叙事和讲道理的手段,有趣,非常单纯的有趣,如此而已。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买椟还珠,不过至少不会给别人添麻烦就是了。
重看之下,小说里最喜欢的还是《2010》。《2010》可以算是小波的遗作,是一个在未来北戴河科技部老大哥——当然,主角名字还是王二——为了开一个Party而被鞭刑致死的故事。这是一则奇妙的寓言,技术员、傍肩、数盲领导、保安构成了整个《2010》世界的基石,他們之间的互动机制荒唐而现实,成为了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乌托邦故事。中国特色的乌托邦作品很多,但无不是苦涩压抑,唯有小波在这苦涩中提炼出黑色的幽默,憋出一脸坏笑。
我对这部作品的喜爱甚于他的其他小说甚至杂文。可惜对于这篇小说,即使是“小波门下走狗”们也没怎么予以过关注。无论是支持者还是批判者更多地是将目光投诸他的杂文集以及传奇式的“时代三部曲”系列。甚至于《2015》都比《2010》被人谈论的次数更多。但是这并不能否定这部小说的伟大,它是王小波手中的小李飞刀,“若不能了解他那种伟大的精神,就绝不能发出那种可以惊天动地的刀”。一个人只有如此地热爱生活、如此地渴望自由、如此地精于思索,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来。
《2010》每每读之,如盛夏之时,在外面玩够了推门回家,端起搪瓷缸子,咕咚咕咚喝一大口凉白开,初时无味,入胃则化为甘露,打一个嗝,浑身软绵绵的,舒畅无比。现在已经是2014,所幸我们并没生活在《2010》的世界里,但是从纷纷扰扰的现实中,我们仍旧能听见《2010》中王二那从容不迫的独白。
读完之时,恰好抵京。以“旅途之书”的本分而言,它算得上是非常称职了。这也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