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开展食品安全标准认证的讨论

2014-04-08张晖狄琳娜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4年18期
关键词:监管部门监管机构

张晖,狄琳娜

(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300222)

关于开展食品安全标准认证的讨论

张晖,狄琳娜

(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300222)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主要矛盾是有限的监管资源和无限的监管对象之间的矛盾。化解这一矛盾的手段是开展食品安全标准认证。要将食品分成几大类别,各监管机构分别负责不同类别食品的监管。通过对有条件的食品生产、销售企业实施认证和监管,可使部分接受认证的企业在政府的帮助下树立信誉,做大做强。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接受认证企业的监管上,从而节约人力物力。未接受认证的企业如果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将同认证企业一样,遭到严肃处理。本文还对开展食品安全认证的前期工作提出了设想。

食品安全;监管;认证

1 问题的提出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进入21世纪,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危害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食品安全监管难辞其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主要由6个部委负责,但监管工作仍不尽如人意,有人戏称“七八个部委管不好一头猪”[1]。食品安全法出台后,食品安全问题有所缓解,但并没有治本,还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2]。这就需要分析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主要矛盾,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化解。开展食品安全认证不啻是解决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有效手段。

2 文献综述

董娟总结了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研究成果,认为当前学界主要围绕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制度、各部委职能划分不合理、一些地方政府追求GDP,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让位于地方经济发展展开研究。(董娟,2011)

有学者提出,我国“行政监管组织法体系不健全、监管主体过多、行政监管权分配不合理以及对监管主体缺乏有力的责任约束机制”。(肖艳辉、刘亮,2009)有学者认为“作为一种回应政府治理‘碎片化’现象而诞生的思潮,‘整体政府’给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提供了一条非常有帮助的思路。以‘大部制’改革为契机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在组织结构和伙伴关系2个维度上也确实体现出了一定程度的‘整体政府’取向。但是,现有改革是不充分的,在组织结构、新的责任和激励机制、伙伴关系、组织文化4个维度上都还有很多缺失的环节。如何在将来的改革中涵盖这些缺失环节,无疑是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重要任务”。(颜海娜,2010)有学者指出,目前分段多头管理体制下,我国的食品安全涉及六大监管部门,由于这六大部门分别隶属不同行业,因此系统内部管理方式也不尽相同。“其中,工商、质检和食药部门都是垂直管理,卫生、农业和商务部门是属地管理。由于这种隶属关系的差异与各部门与当地政府的利益关系的不同,地方监管机构可能迫于保护地方利益,成为不法企业和不法分子的‘保护伞’,从而造成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的信息不对称”。(任燕,etal,2011)

3 中国当前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主要矛盾及化解方法

3.1 中国当前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主要矛盾—有限的监管力量和无限的监管对象之间的矛盾

中国既是食品消费大国,也是食品生产大国。一方面,十三多亿人口需要吃饭,另一方面,有数以百万计的食品生产企业和个人在等待和寻找着顾客的光顾。而食品监管仅仅依靠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农业部等几个部门和系统的监管人员,与广大的企业和消费者相比,监管人员和设备都极其有限[3]。为解决这一问题,监管部门的办法就是发证和取缔无证照经营单位和个人。监管部门发证可以获得服务费收入,通过处罚无证照经营单位和个人,可以获得罚款收入[4]。由于监管人员和设备有限,发证后很难有精力、时间和条件对领证企业实施监管,也很难全部取缔无证照经营者。监管人员明明知道他们的做法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在食品安全方面迟早会出事,一旦出事,就需要有人出来承担责任,因此相关人员都惶惶不可终日,工作效率大受影响[1]。

3.2 开展食品安全标准认证可能是这一矛盾的解决之道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及相关法律制度是不允许无证照经营的[5],可是保证数百万食品生产企业全部证照齐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现有的人力和物力根本做不到。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可以变强制性的证照管理为自愿式的认证管理。将食品分成几个大类分别交由上文所提到的职能部门管理,管理方式是在有条件的企业(个人)的要求下,经主管职能部门全面审查认证,颁发证书。由于接受认证的企业比较少,腾出了人力、物力,认证之后,主管部门仍要定期检查被认证的企业(个人),变事后监管为事后和事前监管相结合,帮助这些企业(个人)树立生产、销售安全食品的信誉。无证照食品生产企业(个人)有2种选择,一种是生产、销售安全食品,通过自己的努力树立食品安全信誉;另一种是不顾国家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约束,生产假冒伪劣食品,一旦被查出,将依法严惩,不但倾家荡产,而且永远不能从事食品行业,还有可能遭到刑事制裁[6]。久而久之,市场上有3类企业经营。有条件接受认证的企业由于资金实力雄厚,又受到政府严格的事前监管,严把质量关,接受大量的正面宣传,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树立企业产品的质量信誉,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产品销路顺畅,销量大增,可以扩大生产,成为大规模食品生产企业。只要有上百家这样的企业,就可以基本上覆盖全国市场。无证照食品生产企业(个人)如果生产、销售安全食品,会在市场上逐渐树立产品的质量信誉,能够打开销路,赚取丰厚利润的,会走上接受认证、接受政府事前监管和事后监管、信誉进一步提高,成为大企业的道路;即使不能打开销路,也会成为受一定欢迎的小规模企业或经营者。还有一类无证照食品生产企业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这些企业或者被政府取缔,或者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生存会越来越困难。当然,我们也不排除接受食品安全认证的企业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企业与无证照企业出现安全事故的处理是一样的。结果可想而知,安全食品广受欢迎,大行其道;不安全食品会遭到有效抵制;违法企业会受到严厉惩处。

3.3 食品安全标准认证的前期工作

一些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忙于发证,疏于管理,造成一批持证企业或个人没有达到相应的资质,还造成不同企业或个人持有的证照不同[7]。在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分工负责不同食品监管的情况下,就涉及到以前所发证照的对待问题。

3.3.1 改革前和改革后属于同一监管机构监管

这种情况最为简单。如果在发证之后企业未出现违规问题,则视为通过食品安全标准认证,由现监管机构(与以前是同一个)颁发证书并进行后续管理。

3.3.2 改革前由多个监管机构监管,改革后由一个监管机构监管

这种情况最为麻烦,是由于企业生产链条比较长,涉及改革前多个监管部门的监管范围。考虑到部门间协调成本比较高,发证部门也未必真正了解企业的食品生产、销售的安全状况,需要改革后的监管机构独立审核各环节,并对合格企业颁发证书。当然,对于一些受重点监管的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改革后的监管机构可以在与改革前的监管机构沟通交流后对其颁发证书。

3.3.3 改革前由一个监管机构监管,改革后由另一个监管机构监管

这种情况较为常见。改革前的监管机构和改革后的监管机构沟通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改革后的监管机构可以根据改革前的监管机构的意见决定被监管企业是否通过认证,与第二种情况近似,考虑到改革前的监管机构未必真正了解企业的食品生产、销售的安全情况,必要时改革后的监管机构要对企业实行现场检查,再颁发证书。

由于改革前有关监管部门大量发证,有证照企业数量较多,发证后监管部门又疏于管理[1-7,8],加之改革后的监管部门人力、物力有限,食品安全标准认证的前期工作量会很大,要求也很高。但是一旦渡过这一阶段,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只检查认证企业,对非认证企业,只有出了问题才采取措施,其工作负担就会减轻。

4 结论

通过查阅大量的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资料,总结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主要矛盾,即有限的监管力量和无限的监管对象之间的矛盾,并提出了化解这一矛盾的方案。即将食品分成几个大类,分别交由6个部委监管,食品生产企业自愿接受认证,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采取事前监管和事后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对接受认证的食品生产企业实施监管。不接受认证的食品生产销售企业或接受认证的食品生产销售企业,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严肃查处。这一方案实行一段时间之后,由于政府帮助接受认证的食品生产销售企业树立了良好的信誉,有一部分企业会做大做强,100家左右大企业将覆盖全国食品市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将主要精力放在接受认证企业的监管上,工作负担会有很大减轻,工作质量会有显著提高。结合当前食品安全监管的实际情况,本文还对食品安全标准认证的前期工作进行了设想。

[1]刘亚平.走向监管国家—以食品安全为例[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1

[2]董娟.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的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1(3):34-38

[3]郭露.浅议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J].法制与社会,2009(5中):256

[4]蒋凌琳,李宇阳.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进展[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1(17):12-15

[5]孙阿凡.浅议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问题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11(6上):161-162

[6]王德章,吕金莲.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9(7):88-89

[7]王生田.创新体制机制确保天津食品安全[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1(9):13-14

[8]张慧慧.食品安全监管问题探讨[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 2011(3):65-66

A Discussion about Food Safety Standard Authentication

ZHANGHui,DILin-na
(CollegeofEconomicsand Management,Tianjin University ofScience and Technology,Tianjin 300222,China)

The principle contradiction ofChinese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iscontradiction of limited supervision resourceand unlimited supervised objects.Themethod tosolve thecontradiction istodevelop food safetystandard authentication.Weshould classify the food productstoseveralkindsand superviseorganizations takechargeof differentkindsof food separately.Byauthenticatingand supervise food producerand selleron condition,the businesses received authentication can setup businessreputationunder thehelp ofgovernmentand someof theMwillchange intobigbusinesses.Superviseorganizationscan concentrateon supervisionofauthenticated businessesand save laborand capital.Thebusinesses thatarenotauthenticatedwillbepunished seriouslyas authenticated if therehappened food safety problemsby them.Thepaperalso imagined theearlierstagework of food safetystandard authentication.

food safety;supervise;authentication

10.3969/j.issn.1005-6521.2014.18.085

2014-09-18

张晖(1971—),男(汉),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金融稳固。

猜你喜欢

监管部门监管机构
浅谈市场监管部门在儿童青少年肥胖中的防控措施
扬州江都区推进安全监管部门依法行政
监管部门严查直企退换货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