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视角下绿色包装研究
2014-04-08侯小波孙振清何延昆
侯小波,孙振清,何延昆
(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300222)
食品安全视角下绿色包装研究
侯小波,孙振清,何延昆*
(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300222)
当下食品安全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食品包装绿色化,从包装设计、包装材料的选择等环节做到安全,同时提高法律保障力度,加强绿色包装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全方位保证食品安全,促进社会稳定。
食品安全;绿色包装;绿色消费
《汉书·郦食其传》中讲到:“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而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却层出不穷,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健康,同时为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食品包装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从“保鲜膜致癌风波”到“雀巢液态婴儿奶被包装印刷油墨污染”等发生了多起因食品包装问题造成的食品安全事故,因此,提高食品包装质量,强调绿色包装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方式。
1 食品包装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分析
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在其“2014食品包装安全隐忧产品及消费警示”中对包括双酚A奶瓶等15项涉及食品包装安全问题进行了发布,其中设计不合理、过度包装、标签不规范、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严重危害了食品的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1]。
1.1 食品包装设计不合理,包装信息不对称
一些食品包装结构设计不合理,影响消费者的安全食用,尤其是儿童由于包装不合理造成刺伤、划伤、夹伤事件屡屡发生,有的包装上设计的小部件和小工具易造成儿童误吞,包装上的锋利边缘和突起存在刺划伤的危险,一些弹性合盖或者金属圆孔等会造成手指的夹伤等。
一些食品包装上的标签信息不规范,利用消费者看不懂的心理印错标识,缺印或不印那些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有些关键信息虽然标识了,但是故意印刷很小,尤其是包装日期随意篡改或补印,这些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危害了食品安全。
1.2 食品包装造成的对食物的污染
一些有毒的食品包装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例如包装材料的重金属污染,一些直接采用重金属作为包装材料,印刷的油墨和包装容器涂料中的重金属;增强剂、稳定剂、着色剂等加工助剂中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伤害;再生食品包装材料卫生处理不当,污染食品[2]。
一些食品包装由于自身材料的特点在不当的处理方式下会产生一些物质渗透到食物中,食用后危害身体健康。如使用PC(聚碳酸酯)材质的杯子用来喝热饮,受高温的作用会促使双酚A,这种物质有雌性荷尔蒙的效果,诱发性早熟,导致内分泌失调和肥胖,甚至致癌。同样,使用PS(聚苯乙烯)材质的包装由于其热变形的温度在70℃~100℃之间,不耐热,因此不能盛放高温食物,不能在微波炉和蒸屉中加热。
1.3 食品包装设计不合理,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一般的食品包装设计考虑的主要是保护产品、展示美观等问题,而安全性设计不足,存在危害食品安全的隐患。例如,一些饮料塑料螺纹瓶盖密封性不好,由于瓶盖内胶垫受机械生产等因素的影响,封口时压力不够、密封不严,容易受灰尘或细菌的污染,加上产品从出厂到饮用的周期长问题,这类食品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
还有,现在的易拉罐拉环内扣留片设计虽然避免了乱扔垃圾,提高了回收利用,但是由于拉环常常暴露在空气中,人们可以随意触摸,灰尘、细菌等在饮用时会污染易拉罐内的食物,消费者饮用之后会受到健康威胁。
1.4 食品包装相关监管机制不健全,让不法商贩有机可乘
我国现行的食品包装标准相对滞后,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有时还存在这样现象,即一个法规与另一个法规相互冲突或相互制约的状况,因此,当问题出现时,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控制,让一些人钻了空子。
相对于国外,我国在食品包装标准方面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例如欧盟在相关法规中严格限制了包装材料中重金属的含量,严格监管,违法必究;我国对于食品塑料制品使用标准也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有法可依,而执法不严,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3]。在食品包装安全法律实践中存在以罚代刑现象,行政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界限不明确,对于达到犯罪标准的行为不能及时移交刑事司法机关及时立案侦查,姑息和助长了犯罪行为[4]。
2 绿色包装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次提出“绿色包装”,1993年我国引用这一理念,2008年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绿色包装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提出“绿色食品,绿色包装”,时至今日,在全球范围内正在开展了一股食品包装的绿色革命。
2.1 绿色包装的内涵
对于绿色包装的内涵,目前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研究者们大都从包装与环境关系的角度进行阐述,如武汉大学的付吉灿认为绿色包装是指既可以充分发挥包装的功能,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废弃物减少、利于循环利用以及再生利用或自行降解的包装[5];广东工业大学的钟周等人从技术层面指出,绿色包装是指以无害物质为原料,利于回收利用、易于降解、无公害的环境友好型包装[6];重庆工商大学的戴宏民等人在其文章中指出绿色包装是能够重复利用或循环再生或降解腐化,且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不对人体及环境造成危害的适度包装[7]。
以上对绿色包装的定义都体现了“3R1D”原则,即减少(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可降解(Degradable)。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我们认为绿色包装应该是指包装外观设计、包装材料的使用、包装标签信息等直接或间接影响食品健康存放、食用和消费者健康等方面。
2.2 绿色包装对食品安全的意义
建立绿色包装的意义重大,尤其是对食品安全。民以食为天,食品决定着人们的生命,而食品质量决定着人们的生命质量。绿色包装的基本功能是保护食品的质量,维持食品的新鲜度,保障食品安全。良好的绿色包装是食品在消费者中的通行证,对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8]。
3 构建绿色包装,保障食品安全
为了保障我们的食品安全,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绿色包装,解决食品包装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从技术研发、完善法律、强化观念意识等多环节齐下,最大程度的实现绿色包装。
3.1 加大科研,改进绿色包装技术
我国在绿色包装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绩,无论是企业还是高校学者和技术人员在绿色包装的结构设计、材料的研发、生产工艺等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新的问题的出现,我们仍需要不断努力。
政府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等措施鼓励科研部门开展绿色包装研发,从包装材料、包装结构、包装外观等方面深入研究和开发,重点支持无害包装材料、包装无害化检测手段等项目的研究;通过市场准入、税收、信贷等方面对企业进行政策倾斜等方式鼓励企业开展绿色包装生产和使用;政府、高校、企业多方合作培养绿色包装方面的人才,企业在国家政策法规的支持和规范下,积极吸纳人才。此外,食品包装技术设计的原则应该是卫生和安全第一,其次考虑美观性和经济性等问题。
3.2 完善法律,提高企业违法成本
建立健全绿色包装法律法规体系是促进绿色包装,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世界各国的实践也表明,促进包装绿色化,最有效的办法是实行立法,用强制性的手段对包装资源进行管理。
政府要从宏观上引导企业和社会向绿色包装方向上发展,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做到从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规制,只要其害了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行为都要受到严惩,违法必究,加大惩罚的力度,让一些企业违法成本远远高于他的违法收益,对于一些非绿色包装的企业通过开证高额增值税、环境税等方式对其低价进行调整,促使其外部效应内部化[9]。
3.3 宣传包装知识,提升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
2008年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进行了一次关于绿色消费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54%的国人有使用绿色产品的意愿[10],可见,通过各种方式宣传食品绿色包装知识,提升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势在必行。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宣传和教育,形成良性循环,在大众中养成绿色消费理念。
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对包装要“一看二闻三动手”:看标识信息和外观,闻一闻有没有刺鼻的异味,若有异味可能是用回收废旧材料生产的,用手捏一捏是否易变形,容易变形开裂的产品很有可能是劣质材料生产的。建立绿色标志制度是实现消费者获知产品安全信息的重要途径,通过学校教育、多媒体宣传普及等方式让消费者熟知哪些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包装标志,强化其对安全食品的理性选择。
4 结语
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食品安全关系国计民生,政府和社会必须全方位关注影响食品安全的各种因素,绿色食品、绿色消费、绿色包装是新时期人们崇尚的理念,并逐渐成为能够自觉的习惯。对于存在的各种危害食品安全的食品包装问题,我们要通过法律的监管、社会的监督让食品安全无懈可击。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实现绿色包装材料和工艺的不断创新,推进我国绿色包装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1]国际食品包装协会.2014视频包装安全隐忧产品及消费警示[J].湖南包装,2014(1):3-7
[2]张晓惠.绿色包装视角下的食品安全[J].湖南包装,2009(3):7-8,23
[3]鲁奇林.影响食品安全包装因素的分析与建议[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1):288
[4]武晓红.食品安全权益的刑法保障研究—以食品包装安全为视角[J].中国包装工业,2013(6):105-106
[5]付吉灿.绿色包装趋势分析及对策研究[J].印刷质量与标准化, 2014(4):12
[6]钟周.绿色包装设计的理念、现状及方法研究[J].美与时代:创意(上),2014(2):61-62
[7]戴宏民,戴佩燕.中国绿色包装的成就、问题及对策[J].包装学报, 2011(1):1
[8]蒋勇,李军.绿色食品与绿色包装[J].包装工程,2002(5):82
[9]蒋小花.循环经济视角下绿色包装法律研究[J].特区经济,2007 (2):231-232
[10]胡征月.食品行业绿色包装制约因素研究[J].生态经济,2013(2):259-262
The Study on Green Packaging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ood Safety
HOUXiao-bo,SUN Zhen-qing,HEYan-kun*
(Department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Tianjin 300222,China)
Nowadays the probleMof food safety is the focus of society.All the people have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quality and safety of food.The food use the green packaging,including the packaging design and packagingmaterialsand so on.All these linksare safe to ensure food safety.In addition,we should improve the legal protection efforts and strengthen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of green packaging knowledge.Wemust ensure food safety so thatwe can promote socialstability.
food safety;green packaging;green consumption
10.3969/j.issn.1005-6521.2014.18.041
2014-09-17
2014年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培养计划(TD25005)
侯小波(1980—),女(汉),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事业管理。
*通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