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的作品和“成功”的作业
——对两个美术课堂教学情境的反思
2014-04-08王勋
王 勋
(合肥师范学院艺术传媒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一、两个课堂教学情境
[情境一]
2012年3月5日,合肥师范学院艺术传媒学院2009级美术学二班,我上了一节油画静物课。在介绍17世纪西方静物油画时,我用课件展示了荷兰画家威廉·克拉斯·黑达(Willem Claesz Heda)的油画《翻倒的深颈壶静物画》。作品逼真写实,纤毫毕现。忽然,一位学生嘀咕了一句:“他画得这么好,我们画画还有什么意义!”此言一出,立即又引起了几声附和,我一时哑然。这节课的气氛一直很沉闷。
[情境二]
2012年5月23日,合肥师范学院艺术传媒学院2010级美术学一班,我用课件放映学生作业幻灯片,并进行点评。当看到一张学生作业时,有同学惊讶地喊:“咦!A的画。”放到另一位同学的作业时,我问:“这张画是不是有些马蒂斯的感觉?”同学笑道:“画得真像马蒂斯!”这节课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以上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两个小情境,似乎不值一提。然而,美国教育家罗伦·S.巴里特(Loren S.Barritt)在《教育的现象学手册》一书中指出:“在现象学研究中,重要的信息隐藏在情境之中,而不是在一系列内在规则之后,或潜在的原因之前。”[1]44
二、对两个课堂教学情境的反思
上述两个课堂教学情境让我产生了一系列的疑问:为什么画家经典的作品竟会引起学生的消极情绪,而学生普通的作业却能活跃课堂气氛?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作业与作品?为什么认真备课却不一定能上好课,备课与上课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两个教学情境是偶然的现象,还是隐藏着枢机?
带着这些问题,我回溯了一下这两节课的情况。3月5日那节课是油画静物课程的第一节理论课。我课前准备较为充分,黑达的油画是精挑细选的一张教学图例,本想通过这幅作品让学生感受画家精湛的油画技巧,不料却引起了学生沮丧的情绪。5月23日那节课上播放的学生作业图片,不过想以点评作业的形式总结学生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并无意营造课堂气氛,却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第一个教学情境中那尴尬的一幕,问题似乎并不在我,我精心备课、认真教学;也无涉黑达作品,《翻倒的深颈壶静物画》是一副油画名作,作为课堂教学的范例实至名归;更不能责及学生,他的嘀咕是当时情绪的真实流露,的确也反映出部分学生的心声。而第二个教学情境中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确非事先设计。难道这只是课堂教学的两个意外?我试着采用现象学“回到事情本身”的方法,回到引发这两个情境的本身——画家作品和学生作业来探寻答案。
(一)作品与作业
为什么黑达的作品会引起学生消极的情绪?这主要来自作品与教师两个方面原因:
一方面,是艺术作品本身给予学生的压力。艺术品带给我们不是美的享受与体验吗,又怎会给人以压力呢?德国哲学家、文艺批评家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中提出了“灵晕”(Aura)这一美学概念。“灵晕”一词意蕴丰富,通俗地说,是指艺术原作的光环。在本雅明看来,艺术原作自身带有的光环使得人们总是以一种崇敬、膜拜的心理来看待作品。他说:“种种艺术品在不同层面上被人接受、被人估价,在此矗立着两个极端的类型:一方的着重点是崇拜价值,另一方则更强调作品的展览价值。”[2]240与常人不同,本雅明极其敏锐地察觉到艺术作品中暗藏着让人心存敬畏的魅惑力。实际上,学生欣赏黑达作品时的嘟哝声,正是对于“灵晕”崇敬而畏惧的体现。
另一方面,更为严重的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会有意无意地强化艺术作品的“灵晕”。这主要表现为两个常见问题:
其一,教师选择艺术作品时强烈的个人意愿。很多美术老师在向学生介绍画家、作品和流派时,过于注重自我意识和个人喜恶,“粗暴”地将自己的审美意识、情趣、价值和观念强加给学生,根本无视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需要。自己擅长写实绘画,就常提古典画家;偏爱印象派,则大谈莫奈、毕沙罗;钟情现代艺术,便多讲马蒂斯、毕加索……对自己不欣赏、不熟悉、不理解的画家及作品则剪断截说,甚或绝口不提。老师对于某类艺术形式的强势推介,导致学生恭从地将之奉为圭臬,不知道绘画还有其它各种各样的形式,充满无穷无限的可能。于是,这些被极力渲染、熠熠闪光的艺术品统摄了学生的整个心灵。问题是,一些学生苦苦追寻之后发现此类风格并不适合自己。这时,无助、失望、痛苦乃至恐惧便随之而来。美国抽象表现主义代表画家杰克逊·波洛克就曾有过这样一段不堪的学画经历:“波洛克选了约翰·斯隆(John Sloan)的绘画班,约翰非常重视学生临摹经典画作,这真是波洛克的痛处。但是这位老师一点也不同情他。……在这段学画过程中,他总是很挣扎。有时候气极了,便掷了铅笔,跳到椅子上,非常气馁,一边叫嚷着‘我受够了’,一边哭着出画室。”[3]40-42所幸波洛克没有一直跟随斯隆先生学画,否则美国将失去这位伟大的本土画家。
其二,教师介绍艺术作品的数量过少。国外高校美术老师会给学生看海量的艺术作品。如美国,“大部分老师在一年的研究中都会放映六千张以上的幻灯片”[4]99,这意味着美国学生平均每天能欣赏到16张以上的作品幻灯片。而据笔者了解,国内有些老师在几个月的专业课程教学中,仅用一两次多媒体课件,敷衍了事地放映一些作品图片;有些老师偶尔抱来几本画册,随便翻几张给学生看看;更有甚者,一次课件不使用,一张图片不展示。如果老师选择作品时的局限还属无心之失,而这则绝对是有意之过。看不到作品,学生岂能不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少见多怪?
为什么学生作业能引起如此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和我的一次课后交流让我恍然大悟。他说:“当看到自己或同学的作业能和大师们的作品一样,被老师展示在课件上,我们非常惊讶、兴奋,这让我们觉得大师不再遥不可及。”学生的话又引发我继续思考:究竟应该怎样看待作品和作业?长久以来我们一直认为,艺术作品是天赋异禀的画家、大师们的杰作,而学生作业却仅仅被看作巩固知识和训练技巧的方式。这就使得我们在思想深处对大师作品顶礼膜拜,对学生作业等闲视之。海德格尔在其美学名篇《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指出:“艺术作品的本性将是:存在着的真理将自身设入作品……艺术家像一条通道,在创造过程中,为作品的自我显现而自我消亡。”[5]37-41既然艺术作品并不是天才创造、高于万物的珍品,而是“真”的显现,是事物显现其本来面目,那么能够呈现出“真”的作业,自然也应该被视为“艺术品”。这使我意识到,作品与作业之间并不存在高低两端的对立。某些画家的作品很可能在将来被丢弃在历史的垃圾箱中,有些学生的作业也很可能被从班级的废纸篓中被搜救出来。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凡·高很多习作不就是从法国农村的猪圈、牛棚中被人购买、收藏而成为艺术珍品的吗?认识于此,才有助于我们消解笼罩在学生心头的“灵晕”。
(二)备课与上课
备课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是否认真备课就能上好课?不一定。因为,备课涉及的两个关键要素——内容和时间——都无法完全为教师所掌控。在内容上,无论我们如何精心、细致地准备,都有疏漏之处。更为关键的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我们所准备的内容大多是“死物”:它们要么是教材中、书本上的概念,要么是前人、他人的见解,要么是专家、学者的观点,都是确定了的、现成化的知识。以油画静物课程为例:备课内容无非是油画静物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油画的工具材料、表现技法、风格样式,色彩的三要素、冷暖、色调,等等。而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人”,面对的课堂教学是充满变数、无可预料的“生活世界”。在时间上,很多老师备课时力求做到分秒不差。但是,总有些“时间”你“算计”不到。2008年3月,美国著名演说家斯科特·博克顿在Web 2.0Expo大会上发表关于创新的演讲。主办方给了他10分钟的时间。当他上台演讲时,发现计时器上的时间只剩下9分34秒,“但是在当时的情形下,当我正准备开始演讲时,失去的26秒却顿时让我措手不及。我不知道怎么还没开始演讲就浪费了26秒。……我硬着头皮,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完成演讲。时间一到我就溜下了讲台”[6]10-11。事后博克顿才知道,大会主持人的介绍和自己上台的时间都计算在这十分钟之内。总之,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总有一些突发情况是我们备无可备、防无可防的。
备课是上课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并不能确保教学的成功。教师讲授知识就好像食堂提供餐饮。备课好比准备各种食材、佐料,上课好比烹饪。要想让学生吃到有营养的食物,就必须现场烧制“热饭热菜”,绝不能隔夜做好“冷饭冷菜”。
三、两点教学启发
(一)建立作品和作业资源库
1.建立艺术作品资源库
要想让学生提高眼界、开拓视野,就必须让他们看大量的艺术作品。也许正是我们提供的成千上万幅作品幻灯片中的某一两张,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明确了学生绘画方向。美术史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玛格利特(Magritte)偶然地在一本书上看到形而上画派画家契里柯(Qi Like)的作品《爱之歌》,茅塞顿开,很快便开创出诗意、神秘、富于魔幻色彩的超现实主义绘画风格。[7]18英国新表现主义画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在接受巴黎记者塔赛特(Taset)的采访时说,1928年在罗森堡画廊里看到毕加索的画展,使他决定从事绘画。[8]162-163建立作品资料库的方法很多,我一直采用“有心观看、及时保存”的方法不断充实、更新与完善。在美术教材、画册、著作、杂志以及网络上,都可以见到很多艺术作品。关键是要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有益”的艺术作品。这里所谓的“有益”是针对教学而言的。在我看来,有益的作品不仅指画家的代表作,还应当包括他们早期、练习性、草图化、不成熟,甚至失败的画作。对于美术教学而言,无论成功还是失败的画作,都有其不同的作用和价值。在一节油画课上,我曾把凡·高早期画作《静物》和代表作《向日葵》并置在一张PPT上展示给学生看,然后对比凡·高的两幅作品。先看《静物》,这张画色彩沉闷、构图拥挤、笔触笨拙,从中看不出丝毫的才情和天赋。真不敢相信凡·高也会画出这么烂的画!而《向日葵》则完全不同,画面色彩鲜润、构图饱满、笔法多变、涂层丰富。今天,我给你们看这两幅画,就是想告诉大家,即使如凡·高般伟大的画家,也是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训练才攀上艺术巅峰。下课后,立刻就有学生对我说:“老师,以前我一直觉得自己画画没有天赋,听了凡·高的例子,我现在不自卑了,对绘画充满了信心。”可见在教学中,失败的画作也有作用。另外,要把看到的艺术作品及时地保存下来。有时,可能我们稍一耽搁,就会和一些珍贵的教学资料失之交臂。
2.建立学生作业资源库
很多老师觉得学生作业大都普通、质量不高,为学生作业建立资源库意义不大,但我认为,对于学生作业,老师应当给予必要的重视和尊重。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詹姆斯·埃尔金斯(James Elkins)教授曾说:“老师必须考虑在他们教授的那些著名的典范之外,增加一些平凡的艺术,而不是一味强调学院系统中极为罕见的艺术家和杰作,这对教授工作室艺术来说,是一种既真实又真诚的做法。”[4]96学生的作业不正是一种“平凡的艺术”吗?我现在已经开始着手建立学生作业资源库,对作业做了大量的收集、整理、归类等工作。建立作业资源库益处多多:首先,它是一项重要的教学资源,以其源于教学的鲜活和真实而具有任何现成化教学资料无可比拟的优势;其次,它是学术科研的活水源头,从中可以衍生出很多有针对性、有内容、有价值的研究;再次,可以定期从中挑选优秀作业参加比赛、报送展览或集辑出版,有助实现学生作业的成果化。
(二)整体备课,现场生发
根据课堂教学不可确定、无法预料的特性,我提出“整体备课、现场生发”的设想。
1.备鲜活资料——现场生成
备课时,应尽量减少学生难以“消化”的概念、原理、法则和定律,增加生动可感的内容。这可以是艺术家的趣闻轶事、人生经历、创作经验,也可以是老师对于课程的认识、理解,还可以是学生的绘画心得、感悟。这些来自生命个体的鲜活体验有助于营造葱茏朴茂的教育情境,增强主体间的交流和沟通,生成有意义的教学内容。
2.备学生疑问——现场解答
备学生疑问即从学生的角度去准备各种问题。目前,课堂教学中有一个普遍现象,总是教师老师“发问”,学生“作答”。而这些从教师角度设置的提问,无法解决学生内心的疑问。2011年10月,我参加了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举办的“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工作专题研讨会暨2011年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学习。其中,清华大学申永胜教授在讲座中提到,他在美国各大名校听课考察的过程中,发现一个普遍现象,美国教师上课时,会不断地“重复”一句话:“any questions?”(大家有什么问题?)老师不断地问,学生不停地提。学生可能存在的种种疑问,才是我们备课时需要用功之处。
3.备多种方案——现场应对
由于课堂教学充满变数,教师应预备多种方案以便应对。预案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各种突发的状况。设想你只准备多媒体教学一种方案。当你带着课件去上课时,突然发现教室的多媒体设备发生故障,或者教室停电。这时,你必然猝不及防。如果我们还准备了其它方案,如用画册、讲稿等替代课件进行教学,即可从容应对。另一方面,学生知识接受的效果。学生对知识接受的情况与我们预想往往有很大差异。我们觉得很精彩的内容,学生可能无动于衷;我们觉得简单的知识,学生可能无法理解。对此,备课时可以把学生接受情况分为符合预期、低于预期、高于预期三类,预备三套以上教学内容的预案,根据教学时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
概言之,“整体备课、现场生成”不能囿于孤立、局部的章节,而要以宏大的视域审视整个课程及相互关联的其它课程;不是将备课内容呆板地灌输给学生,而是与之不断地交流、探讨,甚至争论、碰撞。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有意义的教学内容才会即时地生成、迸发出来。
要而言之,课堂教学不是现成知识传授的场所,而是原发意义的构成场域和发生世界,其中,教师的语言、声调、眼神、动作、情绪、状态、思想,学生的回应、思考、疑问、感受、体验,教学所用的板书、图片、课件、音乐、影像,相互碰撞冲突、交织融合,不断地生发、构成新的知识和意义。其中任何一个细小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引起不同的教学情境。而这些偶发情境中隐匿的信息值得我们不断地探索和挖掘。
[1][美]罗伦·S.巴里特,托恩·比克曼.教育的现象学研究手册[M].刘洁,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2][德]瓦尔特·本雅明.启迪:本雅明文选[M].张旭东,王斑,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
[3]李家祺.波洛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4][美]詹姆斯·埃尔金斯.艺术是教不出来的[M].罗洁,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德]M.海德格尔.诗·语言·思[M].彭富春,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6][美]斯科特·博克顿.演讲之禅——一位技术演说家的自白[M].宋睿,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社,2012.
[7]李家祺.玛格利特[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8]黄舒屏.培根[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