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县松材线虫病发生现状与防控对策
2014-04-08詹远顺
詹 远 顺
(福建省泰宁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福建 泰宁 354400)
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rner et Buhrer) Nickle]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以松墨天牛为主要传播媒介的一种松树毁灭性流行性病害,被称作松林“SARS”、“癌症”,属国际国内林业重大检疫性有害生物。松材线虫病,即松树萎蔫病,其病原为嗜木伞真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1],俗称松材线虫,能导致松树在感染后60~90 d内枯死,而且传播蔓延迅速,防治难度极大,3~5 a就造成大面积毁林的恶性灾害,所以又被称为松树癌症。我国于 1982年在南京首次发现该病[2],仅短短的20多年,疫区范围扩大到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等14省区市,累计致死松树5亿多株,毁灭松林30多万hm2,造成经济损失上千亿元,并对庐山、黄山和三峡库区等生态安全构造严重威胁[3]。
1 松材线虫病发生特点
松材线虫病自我国1982年在南京中山陵首次发现,由于我国松林分布广、面积大,自然条件非常适合松材线虫繁衍[4],松材线虫病致使大量松树枯死,对我国松林资源、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外来入侵种,其入侵、扩散具有高度的危险性[5-6]。松材线虫病在中国发生和发展有如下特点:
(1)发病速度快。一般的松树感染1~2个月后,即萎焉死亡。(2)传播速度快。(3)新发疫点区域分布相对集中。(4)发病症状表现类型多。(5)早期诊断难:植株感病中前期,外观症状极不明显。(6)早期以疫区为中心逐步向四周扩散为主,后期在以疫区为中心向四周扩散的同时,出现大跨度、长距离、跳越式的扩散,外围疫点相继增多。
松材线虫的扩散主要依靠天牛的自然活动,由于受天牛活动范围的限制,松材线虫病自然扩散的相对距离是很有限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借助带有传媒昆虫患病的松材、松树苗木和由患病松材制作的木质包装材料、木制品等的运输作远距离人为扩散[7]。
2 松材线虫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
(1)引发难以遏制的生态灾难。松树是造林绿化先锋树种,是中国荒山造林和长江、珠江和淮河流域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森林生态屏障的主体。这些地区立地条件较差,松树染病枯死后,难以更新其它树种,环境破坏后很难恢复,并由此而形成水土流失、山洪暴发、泥石流、大洪灾等一系列生态灾难。
(2)对旅游资源和名胜古迹的造成巨大破坏。中国众多名胜古迹和风景旅游区,尤其是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的风景名胜区,松树是这些自然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但景区内松林被毁,自然景观将遭受无法恢复的浩劫。
(3)严重影响松木的出口贸易。松木是优质的木质材料,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对外贸易往来日趋频繁,货物包装材料多采用松木,但国际对中国出口商品的所有针叶树木制包装材料及木制品实施了苛刻检疫要求。
(4)导致不可估量的生态效益损失。森林最重要的作用在于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据测算,每公顷林地可多蓄水300 m3,9.67万hm2松林可蓄水2 900 m3。林地的蒸腾作用,可以调节气候,增加降雨。森林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一般可减少全年径流的30%~60%,森林被破坏地区泥沙流失量比有良好森林植被的地区多6~8倍。森林能净化空气,消除噪音。由于工业的发展,大气中的CO2含量已增加了14%,而大气中的氧60%来自陆生植物,其中2/3来自森林。松林每天可以从1 m3空气中吸收20 mg SO2。可以说松材线虫病所造成间接损失是无法测算的。
3 泰宁县松材线虫病发生及治理现状
泰宁县是闽西北重要林业县之一,全县有林地面积11.47万hm2,其中马尾松林(含混交林)面积达7.4万 hm2,约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65.9%。泰宁县旅游资源丰富,属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和全国十佳魅力名镇,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森林公园等。自2007年发生松材线虫病以来,全县累计发生面积1 440.53 hm2,松枯死木17.6万株,主要分布在杉城(含国有林场)、朱口和下渠3个乡镇。截止目前已累计清除疫点山场1 263.6 hm2,清理松枯死木17.6万株,疫点周边山场扩大除治性皆伐1 068.47 hm2、择伐121 hm2,累计出材136 122 m3,销往沙县青州造纸厂松薪材58 036 m3、木片8 537 t。
近两年来,泰宁县加大了除治力度,取得一定的成效。一是疫情面积明显下降。2011年9月至2013年5月,泰宁县共发生松材线虫病疫点山场小班124个、面积604.47 hm2,其中2012年度发生211.07 hm2,比2011年度的393.4 hm2减少了182.33 hm2,同比下降86.4%。2012年度,皆伐清理疫点小班86个396.27 hm2,扩大除治小班55个209.73 hm2,择伐清理21.73 hm2。二是病死树数量明显下降。2012年5月以来发生松枯死木37 999株,其中马尾松毛虫致死、开荒种果圈死、采脂过度、自然枯死等37 937株,松材线虫病死木62株,已全部拔除。比2011年度同期的70 318株减少32 319株,减少45.9%;松材线虫病死木比2011年度同期的310株减少248株,同比下降80%。三是持续控制示范项目稳步实施。2012年,泰宁县委托省林业厅林科院森林保护所编制的松材线虫病持续控制方案,启动实施2个景区(即:金湖景区、上清溪—状元岩景区)和4条主干道一重山(即:杉城镇至京福高速公路入口、杉城镇至金湖景区入口、杉城镇至上清溪—状元岩景区入口、杉城镇至寨下景区入口)共2 522.73 hm2林的松材线虫病持续治理示范片工程,特别是为全面、及时、彻底地清理景区内的疫点山场松枯死木(枝),采取了免疫注射、生物防治、设置诱捕器、诱木防治、化学防治和营林调控等综合控制技术,把松材线虫病疫情持续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4 泰宁县松材线虫病发生原因分析
2007年泰宁县杉城镇境内发生松材线虫病27个小班,面积184.47 hm2,其中:泰宁国有林场19个小班141.4 hm2,杉城镇社队8个小班43.07 hm2,泰宁国有林场所有山场地处县城周围,交通便利,而泰宁为重要旅游风景区,人员和贸易往来频繁,极易随人为和货物传播,对松材线虫病发生区的初步调查分析,笔者认为泰宁县发生松材线虫病危害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1)从松材线虫病发生区调入带疫病商品包装箱。如:金矿周围发生松材线虫病小班3个,且周围小班松林出现较多的松树枯死木,矿区内发现现存的从浙江台州(浙江台州是国家林业局公布的松材线虫病疫区)调进的钢钎松木包装箱。
(2)通讯基站设备带进有疫病松木包装箱。多处松材线虫病发生小班内建有通讯基站,基站周围出现松树枯死木,且部分小班已被确定发生松材线虫病。
(3)马尾松毛虫危害导致松树树势衰弱与部分枯死造成松墨天牛虫口数量剧增,加速了松材线虫病的传播与扩散。由于松针被松毛虫大量蚕食,感病松树外部症状表现不明显,客观上影响了疫情的早期发现。
5 泰宁县松材线虫病防控困难原因
(1)植物检疫机构不完善。世界各国交往频率增加为世界各地生物的相互交流创造了条件,有害生物被有意无意地带到各地,其威胁已成为一项全球性的问题[8-9]。目前中国的检疫检验相关部门针对外来入侵种缺乏从事国外疫情信息收集的工作人员,对疫情数据进行风险分析工作薄弱。
(2)科学普及与公众教育力度不够。松材线虫病的预防与治理要靠全国上下共同努力,而全面认识松材线虫、科学预防与治理更为重要。松材线虫病传播快、预防难,而国内宣传教育措施不到位,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宣传,提高全民生物入侵的意识,农业局植保部门、检疫检验部门及科技推广部门要把松材线虫的生物学形态、特性、危险特征和程度、清除方法等用电视广播、图纸等形式向群众宣传,达到防控目的。
6 泰宁县松材线虫病防控主要措施
6.1 加强组织领导,抓好责任落实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主要领导多次专题听取全县松材线虫病除治情况的汇报,每年至少召开2次以上全县性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颁发了《松材线虫病除治与监控责任书》,做到领导责任到位,目标任务到位,政策措施到位,规章制度到位,考核奖惩到位。县政府分管领导定期组织开展松材线虫病除治现场办公,深入疫病山场检查、指导、督促除治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推进除治工作顺利开展。县林业主管部门、县旅游管委会、各乡(镇)和林业经营企业等根据除治工作安排,分工负责,强力推进,确保了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的顺利实施。
6.2 落实工作要求,确保安全除治
一是落实时限要求。把握每年3月31日这个节点,在此之前将枯死木、松材线虫病疫点小班除治清理工作100%完成。二是落实除治重点。重点抓好松枯死木清除和疫点小班除治,突出抓好景区、4条主干线一重山及重点疫情乡(镇)的除治工作,发现一株,拔除一株,确保枯死木清理、松材线虫病疫点小班除治均达到 100%。三是落实技术要求。按照“属地管理、政府主导、企业负责、部门服务”的原则,对景区和4条主干线一重山委托森林病虫害防治有限公司开展专业化防治,严格按照安全处理的要求清理枯死木和利用疫木。四是落实监测要求。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疫情监测网络,确保监测普查覆盖所有松木林分,并做好每年的春、秋两次定期疫情普查工作,确保一旦发现疫情,能做到及时、有效除治。
6.3 立足长远布局,做好科学防控
创新除治举措,积极通过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引诱剂防治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2013年来,全县共挂设松墨天牛诱捕器1 310个、诱木800段,捕获松墨天牛近9.1万只;累计喷施白僵菌、森得保粉剂、噻虫啉等药剂2万余hm2,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坚持预防与除治并重的原则,加大除治性皆伐力度,重点抓好疫点山场的科学除治和枯死松木的清理,斩断人为传播渠道,及时消灭疫情传染源,尽快控制、压缩疫情发生面积,努力提高防治成效。同时,加大对低产低效松林和生态重要区位松树纯林的改造,套种或改造阔叶树种,调整林分树种结构,扩大混交林比例,提高林分整体抗性,2007年以来实施林分改造近0.233 3万hm2。
6.4 加强联动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各乡(镇)、各林业经营单位等除治责任主体把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作为当前重中之重的工作,配齐配强工作力量,有效的开展群防群治。县林业部门做好技术指导与服务工作,向每个乡(镇)派驻2~3名林业技术人员,进驻山场进行技术指导,加强疫点山场除治、疫木安全利用监管,及时全面掌握除治工作进展情况,每周开展一次督查通报。县纪委、法院、检察院、森林公安、林业执法大队等单位根据松材线虫病除治应急预案要求,特事特办,对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开设“绿色通道”,加快除治进度。县“两办”督查科(室)、效能办开展专项督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一律限期整改。
6.5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借助“绿盾”检疫执法等活动,通过印发宣传材料、张贴宣传标语、出动宣传车等多种方式扩大宣传面,做通社队特别是林农的思想工作。抓好森防信息宣传,广泛宣传防治松材线虫病知识。通过大力普及林业有害生物特别是松材线虫病的防控知识,积极宣传松材线虫病的严重危害性和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全县人民的森防意识不断提高,全社会关注、参与森防工作的良好氛围日益浓厚,形成了各级齐抓共管、部门主动服务、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6.6 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
泰宁县多渠道筹措松材线虫病除治资金,2007年以来,泰宁县累计投入资金2 100余万元,其中:县财政直接投入600万多元,县林业部门投入600多万元,县旅游管委会从资源有偿使用费中切块300万元作为松材线虫病除治经费,有效缓解了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建立以奖代补激励机制,对在省定期限内达到除治(含扩大除治)要求的业主,经检查验收合格的,给予松木预交金费的40%~60%返还业主;对松枯死木及时拔除并符合技术要求的,给予60%~100元/每株补助。
[1]潘沧桑.关于Bursap helenchus中译名的商榷[J].厦门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4, 43(S): 171-172.
[2]程瑚瑞.南京黑松上发生的萎蔫病[J].森林病虫通讯, 1983(4): 1-5.
[3]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公告(2009年第3号)[EB/OL].[2009-06-18].http://www.forestry.gov.cn/portal/dhzz/s/1259/content-209558.html.
[4]杨宝君, 贺长洋, 王成法.国外松材线虫病发生概况[J].森林病虫通讯, 1999(5): 40-42.
[5]Perrings C, Williamson M, Dalmazzone S.The economics of biological invasion[M].Cheltenham, UK: Edward Elgar Publishing,2000: 6-22.
[6]Pimental D, Lach L, Zuniga R.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costs of nonindigenous species in the United States[J].Bio Science,2000, 50(1): 53-65.
[7]宁眺, 方宇凌, 汤坚, 等.松材线虫及其关键传媒墨天牛的研究进展[M].昆虫知识, 2004, 41(2): 97-104.
[8]Carlton J T.Pattern, process, and prediction in marine invasion ecology[J].Biological Conse-rvation, 1996, 78: 97-106.
[9]Ehler L E.Invasion biology and biological control[J].Biol Control, 1998, 13: 127-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