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州市建设节水型灌区的做法与成效

2014-04-08

山东水利 2014年5期
关键词:口门黄河水德州市

任 强

(德州市水利局,山东 德州 253014)

德州市现有潘庄、李家岸、韩刘、豆腐窝4个引黄灌区,设计灌溉面积56.76万hm2,引黄灌溉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潘庄、李家岸灌区为大型灌区,隶属市水利局管理,控制土地面积9500km2,占全市灌溉面积的90%以上,是农业、工业及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保障。德州市始终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探索,灌区节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 实施缘由

1.1 黄河限引频繁,供需矛盾日趋突出

自黄河河务部门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条例以来,对潘庄和李家岸引黄闸流量和水量进行限引,引黄灌溉的用水量受到极大限制,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按照《山东境内黄河及所属支流水量分配暨黄河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鲁水资字[2010]3 号),德州市黄河水量控制指标由原来的10.5亿m3调整为9.77亿m3,扣除输水过程中的损失水量,剩余水量指标按正常年份远远不能满足灌区的用水需求,影响了德州市的可持续发展。

1.2 灌区管理体制不健全,影响灌溉效益发挥

潘庄、李家岸作为山东省大型引黄灌区,供水范围涉及12个县(市、区),最远输水距离达200多公里。两大干渠引水口门众多,其中潘庄105个,李家岸66个,均由县、乡、村管理。引黄总干渠有5座节制闸由所在县水利部门管理。由于节制闸、引水口门、堤防管理不统一,灌区统管力度不够,管理水平相对不高,优化配水和科学管理力度不足,给黄河水的统一调度、工程管理带来较大困难,影响灌区灌溉效益的充分发挥。

1.3 用水无序,水资源浪费严重

黄河水紧张或用水高峰时,有的上游县(市)利用管理的节制闸控制水位大流量引水,造成总干下游县(市)输水严重受阻。多数引水口门管理不善,用水时将闸门提开,灌溉完成后,闸门不关或关闭不严,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个别引水口门因不关、关闭不严或闸门损坏无法关闭,水从田间沟渠中又迂回到总干渠两侧的截碱沟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1.4 节水意识淡薄,灌溉水利用系数不高

灌区部分工程老化严重,渠系工程不配套,用水户节水意识淡薄。在黄河水紧张或用水高峰时,上下游用水矛盾十分突出,上游县(市、区)多数仍采用大水漫灌,而下游县(市、区)却无水可用,导致超采地下水严重,水资源浪费较严重。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不高,地下水漏斗区不断扩大。

2 主要经验与做法

2.1 加强协调力度,争取黄河河务部门的政策支持

一是加强与黄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春灌期多引、巧引黄河水,并积极与黄河管理部门联系,争取黄河部门政策支持。二是综合平衡全市的需水、工程情况以及黄河的来水情况,做好引水计划。三是根据天气、墒情、用水情况等引调黄河水,尽量少调引水指标,保持大流量、高水位、长时间供水,避免上下游县(市、区)争水和抢水。

2.2 加强计划用水与合同供水管理

德州市制定了2011—2015年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配方案(暂行),划定了各县(市、区)黄河水用水总量。为规范引水程序,严格精细化管理,2010年初向各县(市、区)水务局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市计划用水管理工作的通知》,逐步按照“做计划、分指标、报申请、签协议、先供水、后核算”六步管理调度黄河水,使有限的黄河水发挥最大的效益。

2.3 统一思想,科学管理

统一思想,科学管理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关键。为此,德州市实行引黄总干渠节制闸、引水口门、堤防和地下调水河道工程统一由德州市水利局管理,潘庄灌区管理局、李家岸灌区管理局、市水利局河道处分级管理总干地上河和地下河堤防,建立起责权利分明、管理科学、运作高效的灌区管理体制。强化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提高了管理效能。引水期间,市水利局引黄办加强对灌区引水口门的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引水工作的有序进行。

2.4 以奖代补,加强工程管理

在每年的引黄调查中发现,某些闸门年久失修,且缺少必要的人员管理和启闭机机房等基础设施,农民随意随时提闸和落闸,自由浇地,给统一调度黄河水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德州市水利局为调动县、所职工服从大局、管好工程的积极性,采用以奖代补的办法,对现有工程进行管理和维护。

2.5 量化管理,奖优罚劣

潘庄灌区管理局和李家岸灌区管理局作为基层水管单位,在深入贯彻实施《山东省灌区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相继制定了《潘庄、李家岸灌区县级引黄用水管理规定》、《潘庄、李家岸总干渠引水口门查测要求》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健全调水督查体系。通过改革,灌区增加了联防队员,使总干渠治安联防、工程管理与口门管理工作相结合,为进一步做好灌区管理工作创造了条件。同时,又制定并实施了《潘庄和李家岸灌区水沙观测员量化管理及奖惩办法》,进一步提高了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紧迫感,有力保证了调水任务的圆满完成。

2.6 建立长效机制,营造节水氛围

德州市加强水务管理体制改革,县级全部实现了水务管理一体化。出台节水管理细则15条,节水文件60余个,节水规范制度体系得以进一步改善。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创建节水示范区等形式,广泛开展节水宣传活动,增强农户节水意识,营造全社会节水氛围。

3 主要成效

3.1 实现农业用水负增长

通过采取一系列的节水措施,德州市农业用水连续5年负增长,以占全省总耕地面积3.8%的土地,生产了全省17%的粮食,成为全国第一个“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斤”的地级市。地下水开采量平均减少1772万m3,漏斗面积减小198km2,全市以0.38%的年用水量增长,支撑了年均14.8%的GDP增幅。

3.2 轮灌周期缩短,亩均用水量减少

通过计划用水和科学合理的调度,农业用水由以前的抢水、等水转变为现在的用及时水、放心水。轮灌周期由过去的40d,提高到现在的30d,每亩平均毛用水量显著降低,灌溉增效明显。

3.3 引黄灌溉面积连创新高

2012年春季引黄灌溉面积达到48万hm2,比历史最高纪录2011年扩大了0.67万hm2,再创历史新高,比计划供水前扩大了8万hm2。在2012年引黄调查中,全市用不上黄河水的村庄为794个,占全市村庄的9.5%,与未实行计划供水2009年相比,减少了1365个;用不上黄河水的耕地为4.56万hm2,占全市耕地的7.6%,比2009年减少8.67万hm2。投资10亿元,德州市相继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目前,潘庄、李家岸引黄灌区已全部完成衬砌,建成“旱能浇、涝能排、节水型”高标准农田 23.33万 hm2,年均节水 1亿 m3。

猜你喜欢

口门黄河水德州市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黄河水是胶体吗
两滴黄河水
基于一维圣维南方程输水河道非恒定流模拟与沿线口门水位变化规律研究
排桩整流技术在大藤峡水利枢纽中的应用
黄土地上的黄河水
平凡的岗位 非凡的业绩——记德州市关工委名誉主任蔚立臻
内蒙古黄河水权转让试点工程完成投资过亿元
德州市2014年旱灾应对措施与经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