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为三参数区间灰数⊗1和⊗2的距离熵.灰距离熵不是⊗1和⊗2之间距离的大小,而是2者接近度的度量.
定理1三参数区间灰数⊗1和⊗2越接近,灰距离熵H(D)就越大,当⊗1=⊗2时(即a=c,b=d,m=n),H(D)最大;⊗1和⊗2越远离,H(D)就越小.
H(d1)=-P1lnP1-(1-P1)ln (1-P1).
对H(d1)求P1的导数,H(d1)′=-lnP1-1+ln(1-P1)+1,
同理,b=d时,H(d2)最大,maxH(d2)=ln 2;m=n时,H(d3)最大,maxH(d3)=ln 2.
因此,当a=c,b=d,m=n时,距离熵H(D)最大,
H(d1)]=ln 2.
同理可证,当⊗1和⊗2越远离时,H(D)就越小.
2 三参数区间灰数距离熵的应用
2.1三参数区间灰数决策问题及属性权重的确定
在多属性决策中,所有方案在同一属性下的属性值差异越小,则说明该属性对决策的影响越小;反之,则说明该属性对决策的影响越大.从这个角度考虑,方案属性值差异度越大的属性应赋予较大的权重.由三参数区间灰数距离熵的定义及定理1可知,三参数区间灰数⊗1和⊗2越接近,灰距离熵H(D)就越大,当⊗1=⊗2时,H(D)最大;⊗1和⊗2越远离,H(D)就越小.因此对于属性值是三参数区间灰数的多属性决策问题,其每一个属性值的差异性就可以用三参数区间灰数的距离熵来表示.对于属性Uj,若方案Ai与其他方案的偏差用Dij表示,可定义:
(3)
(4)
对于属性Uj而言,Dj表示每个方案与其他方案的灰距离熵总偏差.所有方案在属性Uj下灰距离熵偏差越大,说明该属性指标对方案决策和排序所起的作用越小;反之,所有方案在属性Uj下灰距离熵偏差越小,说明该属性对方案决策和排序所起的作用越大.因此,从对方案进行排序的角度考虑,方案综合属性值灰距离熵越小的属性Uj,就认为它辨识度越好,而尽可能地赋予它较大的权重.对所有的属性Uj,若使所有待评方案与其他决策方案的灰距离熵最小,则得到的各属性的权重一定是优化的,即属性权重的赋权模型为:
(5)
2.2实例分析
某大型体育馆有A1,A2,A3,A44种备选方案,根据U1~U55种属性(属性分别为质量、成本、工期、安全、施工难度)进行决策,请多位专家分别给出权重区间和属性矩阵,各属性值以三参数区间灰数形式给出,则每个属性值权重的取值分别为:
ω1∈[0.12,0.15],
ω2∈[0.23,0.35],
ω3∈[0.10,0.15],
ω4∈[0.32,0.40],
ω5∈[0.10,0.18].
各方案的属性值如表1所示,数据来源于文献[7].
表1 各方案属性值
归一化处理成标准区间数决策矩阵:
利用公式(2)计算各属性值下4种方案之间的灰距离熵,结果见表2.
表2 属性Uj的灰距离熵
基于表2,由式(3)和式(4)得:
7.813 602ω1(k≠i)
从而得:
D=7.813 602ω1+8.187 492 6ω2+8.230 949 4ω3+
8.193 477 6ω4+8.173 378 4ω5
由式(5),区间权重的赋权模型为:
应用LINGO程序,求解得到属性权重为:
ω1=0.15,ω2=0.25,ω3=0.10,ω4=0.32,ω5=0.18.
这样,决策就转化为权重已知情况下的三参数区间灰数多属性决策问题,应用灰色多属性决策的理想解法[17],加权标准化决策矩阵为:
进一步求得,方案A1,A2,A3,A4的相对贴近度为:
C1=0.514 4;C2=0.341 7;C3=0.655 4;
C4=0.486 7.
根据相对贴近度的大小,各方案的最终排序为A3>A1>A4>A2.方案3为最优方案.与文献[7]结果一致.本研究运用灰距离熵模型对多属性决策的属性进行赋权,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主观因素对权重的影响,使结果更为优化合理和说服力.
3 结语
在现实决策问题中,三参数区间灰数广泛存在.本研究借助信息熵理论,建立了三参数区间灰数距离熵模型,证明了三参数区间灰数与灰距离熵之间的关系,及灰距离熵的相关性质.针对具有三参数区间灰数特征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根据离差最大化思想和三参数区间灰数距离熵模型,给出了一种新的属性赋权模型,并结合具体实例,验证了该赋权模型的适用性,为三参数区间灰数多属性决策提供了一种新的属性赋权方法.同时,本研究所建立的灰距离熵模型,也可应用于多属性决策问题的属性筛选,以及多指标评价问题的指标体系约简.
参考文献:
[1]罗 党,周 玲,罗迪新.灰色风险型多属性群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8,30(9):1674-1678.
[2]陈孝新.一种基于证据推理的混合型灰色多属性群决策方法[J].控制与决策,2011,26(6):170-172.
[3]胡军华,许 琦.基于前景理论的区间数多准则决策方法[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26(9): 23-27.
[4]CUI J,LIU S F,XIE N M.Novel grey decision making model and its numerical simulation[J].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2012,29(2):112-117.
[5]王晓勇,楼佩煌,唐敦兵.基于信息量的不确定型多属性决策方法[J].运筹与管理, 2012,21(1):64-69.
[6]卜广志,张宇文.基于三参数区间数的灰色模糊综合评判[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1,23(9):43-45.
[7]戴 勇,范 明,姚 胜.引入三参数区间数的多属性项目决策及研究[J].决策方法研究,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9(3):21-23.
[8]罗 党.三参数区间灰数信息下的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9(1):124-130.
[9]兰 蓉,范九伦.三参数区间值模糊集上的TOPSIS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29(5):129-136.
[10] 林 键,姜 永.基于三参数区间数型偏好序的群决策方法[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1,46(7):65-69.
[11] 王洁方,刘思峰.三参数区间灰数排序及其在区间DEA效率评价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1,33(1):106-109.
[12] 闫书丽,刘思峰,朱建军,等.基于熵测度的三参数区间数信息下的TOPSIS决策方法[J].中国管理科学,2013,21(6):145-151.
[13] SHANNON C E.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J].The 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1948,27(3-4):373-423.
[14] 罗 党.灰色决策问题分析方法[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
[15] 刘 伟,葛世伦,王念新,等.基于数据复杂性的信息系统复杂度测量[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33(12):3198-3208.
[16] 王鹏飞,李 畅.不确定多属性决策双目标组合赋权模型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 2012,20(4):104-108.
[17] 丁进进.灰色多属性决策若干问题探讨[D].郑州: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