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4-04-07

山西建筑 2014年35期
关键词:力学高职建筑

陆 近 涛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高职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陆 近 涛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7)

通过对《建筑力学》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从学生,教师,教材,环境方面指出了《建筑力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建筑力学》在教学改革上的一些设想,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建筑力学,教学改革,教学现状

2014年6月23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李克强总理指出: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是与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为缩小差距实现目标,关键一条是提高教学质量。《建筑力学》是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建筑结构设计》《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钢结构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等的基础[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我校建筑工程学院的重点专业,《建筑力学》作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类基础课,重要性是显著的,地位是十分突出的。然而,《建筑力学》课程内容十分的抽象和难懂,对基础扎实的高等学府学生都要学五六个学期,我们高职学生只安排一个学期的学时,可见教学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因此,教学改革应以学生为本,符合学生的实情,才能有效的提高高职教学的质量,才能更快的实现我国高职教育的目标。

1 教学目标要求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的主要是建筑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和工程管理方面的人才,其职业岗位主要为施工员(为主),设计员,监理员,安全员,资料员,材料员,质检员,预算员。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基本达到专业(职业)岗位的要求:首先达到岗位对《建筑力学》课程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方面的要求;其次,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科学的学习作风,使学生能够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程中;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教学现状

2.1 学生现状分析

近几年,高等教育入学比率不断上升,职业教育的生源素质随之有很大幅度的下降,高职学生的基础相对之前普遍较差,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建筑力学不同于物理学,而又依赖于物理学,以其为基础。对初学者来说,既陌生又熟悉,大多概念很抽象,而学生的工程实践体验较少,因此对很多力学概念不太理解。从中学进入高职,环境和制度发生很大改变,大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进校后注意力转移,沉迷于网络,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弱,抱着混日子拿文凭的思想,过一天是一天,严重缺乏学习动力。

2.2 教师现状分析

我们学院的一些教师一辈子只讲授《建筑力学》,有些教师刚从大学毕业,他们都很容易忽略以学生为本这一原则,总是拿着不变的标尺(以以往时期的学生或以自己当初读书时的基础、心态和能力)去度量不同时代、不同素质的学生,抱着不变的理念和方式去教育当下的高职学生,对学生要求太高,讲课、练习和考试中以难度大为准,而不是以实用为准,在这过程中,学生容易失败,没有成就感,容易感到灰心,从而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师讲课时完全依照教材的章节顺序,在备课上花费时间太少,对复杂的公式和推导及理论性较强或数理要求较高的内容千篇一律的讲授,不作任何取舍,不进行任何整合,致使学生学习越来越难有收获。

2.3 教材现状分析

目前大多数的《建筑力学》教材还是按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来编写的,没有考虑学生的实情,过分重视教材内容的严密性和完整性,强调解题技巧和计算能力。而学时分配又严重不足,忽视了知识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性。多数学生产生了学习《建筑力学》课程无用的错误想法,更别谈运用力学知识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了,这样的教材不利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针对这种现象,目前也出现了大量面向高职的建筑力学教材,但是质量不高,教材内容重点不突出,条理比较紊乱,错误比较多,只是在形式上区别于高等教材,但内涵并没有改变。

2.4 环境现状分析

虽然目前国家对职业教育比较重视,但是与高等教育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特别是在资金的投入上,而且资金的投入方式和途径还不是很完善,根据举办职业教育成果比较好的国家的经验总结,要想办好职业教育,必须加大资金投入,至少要达到普通高等教育资金投入的2.5倍。十多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不断的发展,全国高职学校的数目已经超过普通高等教育学校的数目,但是在发展上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低质性,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的提升速度却远远跟不上规模扩张的速度。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高职教师的双重属性,即高职教师需具备“双师素质”。我国也在大力提倡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但在双师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上还远落后于高职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2]。

3 教学对策

针对目前的高职教育现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高职教育质量,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结合近几年笔者的教学经验和学院课程改革的实践情况,对《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3.1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高职教育不同于高等教育,从而对教师水平的要求也就不同。高等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主要是专业理论水平深厚,能把自己知道的告诉学生就行。然而高职教师却不同,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紧跟时代的工程背景知识。由于学生的情况和高等教育的学生有很大不同,基础差,自学能力差,领悟能力也相对较差,就需要教师在讲课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上多下功夫,以学生乐意和容易接受的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要求教师能把握重点,深入浅出。高职教师要时刻注意分析掌握学生的特点,包括基础和心理,抓住一切机会下企业、下工地进行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实践水平,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注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加强所授知识与工程实际的结合,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3.2 精简整合教学内容

建筑工程类高职学校培养的目标是:学生毕业后能从事初级管理类,技术技能类的工程岗位,而不是从事科研工作。其培养目标不同于高等教育,因此在课程系列和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要与高等教育相区别,并且与高职培养目标相吻合。而不能在提口号上很理想,在实际操作中完全照搬高等教育的模式,换汤不换药,这样就背离了我们举办高职教育的宗旨。必须依据学情和岗位需要对我们高职的专业教材进行精简整编,拎出重点,剔除其中无用、繁琐的部分,要多运用工程图片,语言也要简洁易懂,不能太抽象。当然这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要注意学生的反馈,教师团队的资源整合,不断改进提高的过程。

3.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知识的获取,兴趣很重要,尤其是定力和基础都较差的高职学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建筑力学》课程有很强的工程背景,在教学中,应将理论与工程实际联系,如讲物体受力分析,可以在上课之初播放一段视频或图片(工程施工、试验等),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学生对书本不感兴趣,但是对实物和视频比较感兴趣,而且对相对比较简单的未知问题愿意进行摸索思考。即使得不到准确的答案,也会急不可耐的去听老师接下来的讲解,而且也容易理解和记忆。从而增加以后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觉得:可学、有用、易学、易记。甚至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学生会善于去发现问题,并且能进行分析和解决。对于我们的高职学生来说,这点很重要,与我们的培养目标也相吻合。

3.4 改革教学方法手段

《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应注重强调因才施教和因岗施教,以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主动性,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只有了解了岗位对能力有怎样的需求,才能明确教学重点,只有了解了学生是什么样的“才”,才能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筑力学教学改革要转变传统的方法(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教师教什么,学生被动地学什么),代之以启发式的方法(学生是顾客,教师是设计师,顾客需要什么样的商品,设计师就应设计什么样的产品)。传统的教学靠板书和语言来传授知识,不但抽象,而且费时。可多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在课堂上演示实际的工程案例,使课堂带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并能在有限的时空内传递更多、更新的知识(黑板上无法表达的知识)给学生。有机会的话可以带学生去工地实地体验,使学生直观的认识为什么要学建筑力学,重点学哪些,怎么学。教师在课堂上传递的知识应是重点,解决问题的方法应尽量单一,而不能一味的主张问题的难度和解决方法的多样化。应在学生能采用简单方法解决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去引导学生创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作为高职教师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并不断进行创新改革,才能真正提高教学的质量。

3.5 改革考核评价方法

准确的检验教师教学成果和学生学习效果需要有良好的考核评价手段,传统的考核方式是一张期终的考试卷子,这种考核方式很难准确衡量教学成果,不能体现高职学生实践能力,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一致。必须进行适当的改革,可将考核分解为不同的小项目,每个项目的设定分别对应考核学生的不同能力(动手能力、探究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最后加权得到总成绩。

4 结语

建筑力学来源于工程实际,服务于工程实际。高职建筑力学的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应本着“以生为本,以岗位为本”的原则,不断加强理论知识和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掌握“必要、实用”的建筑力学知识与解决建筑工程结构中简单力学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学习后续课程和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1] 宫素芝.高职建筑力学教学改革[J].山西建筑,2009,35(25):221-222.

[2] 徐 晓.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7(4):59-60.

Discussion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ArchitecturalMechanics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U Jin-tao

(ArchitecturalEngineeringCollege,JiangsuCollegeofEngineeringandTechnology,Nantong226007,China)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status ofArchitecturalMechanicscourse, from students, teachers, teaching materials, environmental aspects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 that existed in teaching process ofArchitecturalMechanics. Some imagines are discussed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ArchitecturalMechanic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training goal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rchitectural mechanics, teaching reform, present teaching situation

1009-6825(2014)35-0252-02

2014-10-08

陆近涛(1979- ),男,硕士,助理讲师

G642.0

A

猜你喜欢

力学高职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弟子规·余力学文(十)
弟子规·余力学文(六)
弟子规·余力学文(四)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力学 等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