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五水共治”背景下的绍兴城市意象的构筑

2014-04-07惠国夫刘官海

山西建筑 2014年35期
关键词:五水共治水乡绍兴

惠国夫 刘官海

(1.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2.四川省遂宁市规划局,四川 遂宁 629000)

谈“五水共治”背景下的绍兴城市意象的构筑

惠国夫1刘官海2

(1.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2.四川省遂宁市规划局,四川 遂宁 629000)

针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以“五水共治”为契机,从城的意象、水的意象、人的意象三方面总结了城市景观建设的具体方式,以更好地发扬绍兴城悠久的历史文化,形成“城水相融”的古城新意象。

水城,历史,城市意象,景观,构筑

绍兴是著名的水城,市内河道纵横交错,拥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水文化,绍兴历史上既有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又有马臻治理鉴湖的水利工程典范,治水文化已经深深融入到绍兴城市的历史文脉当中,是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有城市记忆却慢慢被忘却,马臻治水仅留下了文人咏叹的马太守庙,浙东运河的功能早被公路、铁路运输所取代,更为严重的是工农业生产生活带来的水体污染,完全破坏了绍兴原有“山清水秀”的江南水乡形象,对城市意象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同时,水体污染是现在所有城市面临的共同难题,为此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都采取各类措施治理污染,浙江省委省政府更是提出了“五水共治”的大政方针,对于有着悠久水文化的绍兴来说,综合治理水环境比其他城市更为迫切,更为重要。

1 历史文脉的传承

悠久治水历史是绍兴重要的文化资源,其中的精神和理念对于传承城市文化意象有着重要价值,也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和实施“五水共治”。大禹治水时既有兢兢业业、废寝忘食的工作精神,如“三过家门而不入”,又有科学正确的工作方法,用疏导代替拦阻。所以在推进“五水共治”这项工作时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主观能动性,全心全意投入到治水工作中,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是前提[1]。采用科学正确的方法治理各类水污染,不能过于遵循旧规矩,旧方法,治水理念要跟上科技发展步伐。

同样,马臻成功治理鉴湖意味着为了整体利益有时候要牺牲局部利益,要破除既得利益集团的干扰。历史上马臻因豪绅们的田地被淹诬告被斩首。现实当中很多污染企业背后都有各种各样的社会人脉关系,在治理污染过程当中,环保相关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会面临多方面的压力和请托,个别也会遇到打击报复,这需要相关的部门和领导要能够从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出发,全力支持和推进各项治理工作的进行,排除万难,同时也要注意多方面听取民意,避免污染行业相关的政商利益圈子的干扰和误导,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还有,浙东运河绍兴段的兴衰其实也反映了治理江河和利用水资源要符合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五水共治”主要是为了解决现阶段水资源的污染问题,但不能仅限于此,要立足长远,治水过程中要能够直接或间接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维持长久,最好能够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在治理过程中对于污染企业要惩治重罚,提高它们的违法犯罪成本,另外也要通过各项财税和金融优惠政策,促使它们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对现有水资源也要进一步发掘潜力,开发它们的旅游价值、航运价值、商业价值。

2 城市意象的构筑

绍兴两千多年的建城历史,与水密切相关,形成独特的“亲水、治水、用水、赏水、戏水”的绍兴水文化。绍兴人对水有着特殊感情,绍兴人也以水乡人为自豪,曾经的绍兴府因水而兴,依托浙东运河之利,是江南的经济重镇。人们治理江河,变水患为水利,形成著名的鱼米之乡,有“今之会稽,昔之关中”的美誉。同时,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充分利用水资源,喜欢逐水而居。绍兴主要街道的建筑非常富有水乡特色[2],房子经常临河而建,方便日常洗漱和货物运输,房子的庭院又通过打井获得水质更为优良的生活用水,所以绍兴台门民居内古井较多。不仅如此,人们对水的认识和利用还进一步的升华,形成非常有地方特色的赏水、戏水的审美文化,上至文人雅士的“曲水流畅”和“若耶吟诗”,下至平头百姓的“水上社戏”,都是这种审美文化的具体体现。所以绍兴的“五水共治”不能割裂“亲水、治水、用水、赏水、戏水”的历史文化脉络,新的水乡文化意象要根植于绍兴水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同时又要有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其中“城的意象,水的意象,人的意象”三者和谐统一,共同发展。

2.1 城的意象

人们提起古城绍兴,首先想到的就是记忆当中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黛瓦的台门民居,临河而建的枕河人家,旗幡飘扬的酒家店铺,这些都是绍兴古城文化意象的关键性要素,也是古城文化的魅力所在。所以城市的意象的构筑,必须要保护现有历史文化资源,注意老城区和古村镇的保护,又要开发利用现有历史文化资源,把它们当作城市的名片的亮点,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城市意象,通过城市宣传语、城市形象设计、城市精神总结发扬进一步强化和优化水乡古城的城市意象。也可以通过兴建水文化博物馆或展览馆等城市基础设施,把城市治水的历史,各级政府治水的成果直观的表现出来,并把它当作地标性景观建筑来运营展示。同时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挖掘现有江河、湖泊、水库、河道的潜能。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用水安全的前提下,一些风景优美的人工水库和自然湖泊附近,可以通过商业地产和旅游开发,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营建新的城市景观。一些航运条件较好的河道,可以进一步拓宽和保护利用,改善航运条件,可以考虑利用现有通信导航技术,建立新功能的航道调度中心,构建封闭式的水上高速公路,提升运输效率和运输竞争力。一些具有开阔水域并且离交通枢纽较近的河道湖面,可以兴建游客集散中心和渡船码头,并通过开辟水上城市旅游景观走廊,把主要景点如东湖、吼山、柯岩、鲁镇、东浦、环城河、大禹陵、兰亭等串联起来,基本实现“坐船游遍全绍兴”,使得游客获得全新的“水城旅游体验”。

2.2 水的意象

绍兴素以浓郁的文化气息,迷人的水乡风光闻名于世[3]。水的意象是构筑绍兴古城文化意象不可或缺的要素,水也是最为灵动和最富诗情画意的文化要素。它是城市的脉络和最美风景线,但现实情况是河道被污染,风景被破坏,“臭水沟”“死鱼河”“血水河”等新闻字眼不断破坏人们心目当中的水乡印象。从这个方面来讲,推进“五水共治”,保护水体生态环境,可以说适得其时。通过治理水体污染,来营造“碧水绕城”水乡意象,并在此基础上也开发利用更多与水相关的传统文化项目,比方说进行传统酿酒文化、传统酱油酿造文化的实地体验;开发赛龙舟、放花灯等传统戏水项目;开设游船绕城、曲水流畅等传统赏水项目。同时,全面开发现有江河、湖泊、瀑布、溪流、涌泉等各种自然景观,形成由“静水、动水、跌水”构成多层次水的意象,具体来说,对环城河、镜湖、五泄、汤江岩、平水水库、小舜江、若耶溪源头等景点统一旅游规划和景观设计。

2.3 人的意象

人是城市文化意象当中最为关键的要素,人们对绍兴人的印象当中既有引领潮流的名仕贤达,又有精于算计的绍兴师爷,在构筑新的水乡文化意象过程中,对于传统意义上绍兴人的印象作为一种独特历史文化资源当然要进行扬弃和利用,但仅仅这些是不够的,要倡导全民治水。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减少城镇面源(阳台洗衣、垃圾堆放淋溶)、农业面源(水产养殖,禽畜养殖,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向全社会公开环境信息,接受公众监督[4]。并且还需要主动投入治水的企业家,需要热心水环境保护的志愿者,需要秉公执法的环保官员。并且,水乡文化意象当中人的意象是通过每个生活在城市当中的普通人来进行认知,并形成感受。他们可以是老台门里听着越剧古曲的居民,也可以是熟悉绍兴人文历史掌故的乌篷船夫或人力车夫,也可以是能说会道的本地旅游导游、出租车司机或其他旅游服务人员。所以应当加强旅游或其他涉外事务人员的地方文化教育,并投入资金普及绍兴地方特色的民俗和民间艺术,同时培养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加强普通街道社区和村镇社区的环保意识教育,普及地方历史文化,增强市民的地方文化认同感和环境责任感,使得人们觉得当水乡“绍兴人”变成一种自豪和享受。

3 结语

绍兴河道纵横交错,水质优良,气候宜人,是真正的鱼米之乡。人们对于水乡古城的美好印象和无限的遐想是多少GDP都换不来的。但是现在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五水共治”是一个契机,也是美化古城绍兴的城市环境的必然选择。治污水,必须凝聚各方力量[5],既需要政府的统一规划治理,又需要全体市民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构筑绍兴古城“梦中水乡”的城市意象。

[1] 谭湘萍.五水共治,科学治水是关键[J].杭州(周刊),2014(6):20-21.

[2] 惠国夫,袁 春,王海力.古城建筑历史风貌的存续和发展[J].山西建筑,2010,36(5):57-58.

[3] 惠国夫,刘官海,陈 越.越地古镇的传统水乡风貌及其保护更新策略[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3,33(8):73-76.

[4] 朱利中.综合治水:作好“水文章”[J].杭州(周刊),2014(6):19-20.

[5] 刘 奇,卢子跃.打好五水共治攻坚战,打造江南水乡新美景[N].宁波日报,2014-06-05.

Discussion on constructing the city image of Shaox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total of five water treatment”

HUI Guo-fu1LIU Guan-hai2

(1.ZhejiangPostandTelecommunicationsCollege,Shaoxing312000,China;2.SichuanProvinceSuiningCityPlanningManagementBureau,Suining629000,China)

According to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s, taking the “five water co governance” as an opportunity, from the image of city, the image of water, the image of people three aspects summarized the specific modes of urba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so as to better promote the long history culture of Shaoxing, formation of the ancient city new images of “five water co governance”.

water city, history, city imag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1009-6825(2014)35-0041-02

2014-10-08

惠国夫(1982- ),男,讲师; 刘官海(1982- ),男,工程师

TU984

A

猜你喜欢

五水共治水乡绍兴
绍兴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唱不尽水乡幸福多
梦里水乡画里藏
水乡哪里美
绍兴大闯关
“五水共治”视阈下高校生态德育建设研究
水乡的美,最美在人
发挥媒体作用 助力“五水共治”——《绍兴日报》推进河长制报道的实践探索
人文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