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以湖南警察学院为例
2014-04-07蔡炎斌
蔡炎斌
(湖南警察学院,湖南长沙 410138)
新时期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以湖南警察学院为例
蔡炎斌
(湖南警察学院,湖南长沙 410138)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基本保证。公安高校肩负着为公安机关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光荣任务,必须造就一支政治可靠、结构合理、数量适当、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当下公安高校教师队伍仍然存在师德缺失、结构失调、实践经验缺乏、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公安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公安高等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对策
引言
“教师质量决定教育质量……如果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就是基石的奠基者”[1],邓小平同志曾经反复强调,“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是教师。”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说过这样一段话,由于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相信25年左右,这个国家的高校一定能够与世界一流大学,如美国的常青藤名校和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等相抗衡[2]。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一支政治可靠、结构合理、数量适当、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我国高等教育必将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加强新时期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紧迫性
我国公安高等教育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历程,虽然历经坎坷,但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公安政法机关和社会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和优秀人才。但由于起步晚等原因,就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而言,包括数量和整体水平都落后于地方高校。而公安高等教育对于培养高素质的警务人才,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加强公安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新时期对公安高等教育进行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主要就看它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队伍又是决定性的)好不好。”[3]长期以来,我国公安院校实行的是一种传统而单一的公安高等教育体制,随着公安人才的需求发生大的变化,这种体制已经难以满足公安工作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改革公安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已历史地落到每个公安高校老师们的肩上。
其次,加强公安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的需要。科技强警、教育强警、人才强警是新时期公安工作对我们的必然要求。在这个问题上,公安高等院校负有义不容辞的历史任务。强警战略靠什么?靠科技、靠教育,靠教师。因此,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实施公安人才战略和强警战略作为公安院校的重要任务,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可靠、结构合理、数量适当、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再次,加强公安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新时期提高公安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公安高等教育起步晚,加上行业办学、学校规模受限制、学科专业特殊等多种原因,使得公安院校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和影响,特别是在师资的引进、培养、教师学术研究等方面受到一定限制。因而师资队伍建设与地方院校形成了一定的差距,并且差距不是缩小而是在继续拉大。随着社会和公安工作对高层次公安警务人才的需求,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已显得十分迫切。所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公安院校培养卓越警务人才的需要,是新时期提升公安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二、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新时期,公安院校为培养适应公安工作和社会需要的新型警务人才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就师资队伍建设而言,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安院校的发展。
问题之一: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近十年来,公安高等教育得到迅速发展,本科院校由十年前的5所发展到现在的21所,教师队伍的人数近1.2万人,师资结构不断完善。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学历结构不尽合理。与地方院校比高学历教师比例明显偏低,硕士以上教师比例在很多公安高校还未到达35%,本科院校也只有40%左右。尤其是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是少之又少,不到教师总数的5%。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安专业毕业的硕士、博士所占比例极低。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公安院校教师特别是公安类高学历教师补给渠道狭小,每年培养出来的少量公安专业硕士、博士,大部分进了公安管理机关和行政部门,公安院校难以引进高学历的青年人才;二是职称结构不尽合理。高职称人数偏低,且学科分布不平衡,很多高校副高以上职称的人数不到40%,正高更少。有的学校升本很多年了,但教授还不到30人,而且教授职称主要集中在基础课和公共课;三是年龄结构不尽合理。有的新设公安本专科院校由于大量引进年轻教师,导致青年教师数量过大,而有的学校几年不进教师又导致青年教师过少,因而没有形成老、中、青梯队结构,甚至存在着年龄断档现象。高职称教师主要集中在45岁以上的教师,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任务十分艰巨;四是性别结构不尽合理,女性教师比例较大。警察职业具有性别要求和实战要求,女性教师偏多,给公安院校安排教师参与警务实践、技能训练和外出执行任务等方面带来诸多不便,从而影响了师资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4];五是学缘结构不尽合理。公安院校的多数教师不是毕业于公安政法院校,而是来自于地方院校,导致教师的来源不合理;六是专业结构不尽合理。目前,公安院校的教师中,专业教师大多比基础课教师要少,特别是公安业务教师尤其紧缺。还有部分公安专业教师都是中途改行,其在校学习的专业并非公安专业,这就导致公安专业教师紧缺。湖南警察学院作为一所新设的公安本科院校,近年来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问题同样存在,在队伍结构方面,学历、职称、年龄、性别、学缘都存在不尽合理的地方。学校现有教师341人,正高职称40人,只占教师总数的11.7%;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95人,但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只有17人,只占教师总数的5%;年轻教师尤其是公安专业的年轻教师较少,有的专业基本上没有初级职称教师,缺乏合理的梯队结构;在性别上,近年来所进教师中,女教师比例过高,对合理的教师性别结构受到一定的冲击;此外,教师的来源渠道,公安政法院校相对较少,不利于公安院校合理学缘结构的形成。
问题之二:教师职业道德存在“滑坡”现象。由于大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公安院校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精神,勇于奉献精神等都不同程度减弱。“大学是研究和传递深奥知识的场所,”[5]因此,“只有最好的研究者才可成为最优秀的教师”。但现在许多教师的主要精力不是花在教学科研上,而是花在别的事情上。有的教师还公然从事第二职业,教学求应付,科研更不做。特别是随着一些公安高校实行公务员制度,教师参公以后,因为工资待遇不与职称科研挂钩,教师教学科研积极性更是难以调动起来。甚至出现有的教师评上副教授和教授以后在教学科研上就止步不前了。湖南警察学院与其他高校一样同样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问题:有的教师缺乏奉献精神,提待遇多于提奉献;有的工作挑肥拣瘦,教学不专心,图应付;有的对学生缺乏热心和耐心,责任心不强;有的热心从事第二职业;有的评上高级职称后,不求进取,甚至不再进行科研。凡此种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在学生及社会中的良好形象,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问题之三:缺乏必要的公安实践经验。公安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公安学科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从目前公安院校的情况来看,很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大多数是从高校毕业以后就来到公安院校从事教学工作,由于学校教学任务重,很多教师来不及去公安基础实习和锻炼,因而公安实践经验十分缺乏,对公安工作的了解也基本上来源于书本和网上。许多教师对社会治安状况、对犯罪问题没有形成感性认识和深层理解,导致教学脱离公安实际。湖南警察学院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长期以来都强调教师的实践教学,强调教师必须经常去基层公安机关锻炼。由于办学规模扩大,教学任务加重,导致许多教师难以抽出时间去公安实际部门实习锻炼,有的专业教师从学校毕业以后近十年没有参与公安机关的办案和专业实践,教学都是从书本到书本。还由于学校过去制度不健全,有的教师安排下去实习调研,但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将自己完全融入公安实践工作,全身心参与实习和基层锻炼。因此,学校许多教师缺乏公安实践经验,实践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问题之四:高层次的人才缺乏并且引进困难。美国知名学府哈佛大学的前校长科南特先生曾经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它一代教师的质量。”[6]高校的发展必须有一批高层次人才的引领,在学科专业领域必须有德才兼备、学术水平高的专业人才担当学科和专业的带头人。公安院校由于学科专业的特殊性在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本身受到一定的限制,加上我国培养公安硕士和博士的院校少之又少,远不能满足需要,况且培养的人数极少的研究生又有相当一批不愿到公安高校发展,从而导致公安高校引进和补充高学历专业人才难上加难。湖南警察学院近年来引进了一批从高校毕业的硕士和博士,但由于学院专业的特殊性和管理体制机制的原因,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难度较大,即使新进的研究生中有个别是博士毕业,但人数极少,同时大多是从事基础课的教学,公安专业人才的引进非常困难,至于国家特殊人才的引进更是难上加难。从2009至2013年,学校共新进教师50余人,95%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但其中博士只有4人,其他如专家学者类的人才更少。这种情况在全国公安院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问题之五:对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公安院校的发展必须以政策、人才和经费作保障,三者不能或缺。近十年来,由于党和国家的重视,公安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无论是在校生规模、还是学校的条件设施都有很大的改观,本科公安院校已发展到21所,教学质量也稳步提高,为公安机关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但在经费保障上还是明显不足,每年政府所拨的经费基本上只能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转,教师待遇提高和学校基本建设只能靠学校自筹经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安院校的发展。与地方院校相比,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太少,科研经费也比较短缺。特别是有的公安高校实行公务员制度,教学科研经费的使用受到较大限制,影响了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总之,经费的投入不够使得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缺乏后劲,进而影响整个公安院校的发展。
问题之六: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健全。从目前公安院校的情况看,对教师队伍的管理缺乏改革力度,管理模式基本上是传统的、静态的模式,还没有形成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动态的和开放的模式,教师的身份和职称基本上实行终身制,教师只重视身份和待遇挂钩,不重视岗位职责。如教师的课酬标准就是与职称对应,不管上课质量怎样,都是拿职称的课酬标准。在运行机制上,缺乏竞争和激励机制,师资队伍建设没有形成活力,如考核工作,基本上是重量轻质,甚至考核流于形式。教师的聘任也大多停留在口头,评聘分离难以真正落到实处。这种运行机制使得许多教师依赖吃老本,缺乏进取和上进心,导致相当一部分年轻教师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还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师的流动机制上,目前我国公安院校尚未完善和健全,公安高校的教师还没有形成一种必要的来自外部的竞争压力,这就不利于形成知识的创新和学科的交叉融合,从而导致一些教师安于现状,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
三、加强新时期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对策
《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发展过程中,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出现一些问题不足为奇,关键是我们必须正视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
对策之一:科学规划,不断完善师资队伍结构。“大学当然希望拥有大师,但很难每所大学都有大师,更不可能有哪所大学的教师全是大师,……师资管理就在于求得一个合理的结构,求得整体的最佳效应。”[7]公安高等院校要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科学制定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规划,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各自实际情况,教师队伍的结构必须科学合理。一是在学历结构上,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公安高校要加大研究生培养力度,并尽可能使这些毕业的学生能到公安高校任教,其他公安高校尤其是本科院校要制定政策鼓励教师读研,同时积极引进高学历教师,确保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的比例占到教师总数的50%以上;二是要鼓励教师申报高级职称,对获得正高职称的教师要有激励机制,学校要为他们的教学科研创造良好的环境并提高他们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对于参公的公安院校对高级职称教师要尽最大的努力提高他们的待遇,各方面向高级职称教师倾斜;三是不断改善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始终保持教师队伍年龄的梯队结构,充分发挥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积极培育年轻教师;四是加快公安专业类教师的引进和培育,不断完善教师的专业结构;五是学校制定进人计划要考虑男女教师的适当比例,使教师的性别结构符合公安院校的特点。湖南警察学院制定的《2010-2015年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对教师队伍的结构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五年的努力,具有硕士以上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比例达到55%以上,其中正高职称15%以上;充分考虑教师年龄的梯级结构,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尽最大努力引进公安政法院校的高素质人才和各种学校发展需要的特殊人才,确保师资队伍结构的科学合理。
对策之二:加强教育,树立教师良好的道德风范。“教师是教育实践的主体,教师的教育实践是道德性的实践”,[8]因此,“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有良好的师德和极强的人格魅力,形成对学生的一种人格的示范,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都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师德教育是学校永恒的课题,公安院校尤为重要。在树立教师良好道德风范上,一是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计划要把师德培养放在首位,对新任教师举办培训班,强化师德教育,对其他所有教师要把师德教育寓于教师的业务培养中;二是要营造良好的师德氛围,学校要建立一种好的激励机制,通过开展评选“模范教师”、“师德标兵”等形式,对在教师职业道德方面表现特别突出的老师进行表彰奖励并大张旗鼓的进行宣传,而且一律与教师的年度考核、晋职、晋级挂钩;三是不断健全和完善学校的师德制度,比如教师的行为规范、教师的师德标准、师德建设实施细则等,要让每一个教师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以及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四是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通过设立“师德信箱”、建立师德监督网站等形式,鼓励学生对教师的师德进行正确的评价,鼓励教师自我加压,提高全体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师德素养。学校要通过这些好的制度和措施,在全校倡导教师无私奉献、努力进取、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的良好的教师道德风范。湖南警察学院十分重视教师师德的养成,颁布了《湖南警察学院师德师风实施方案》、《湖南警察学院教师行为规范》、《湖南警察学院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等,同时完善了教师的考核指标体系,将师德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教师考核之中,对教师的教学科研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考核指标,实行“教师师德一票否决制”。
对策之三:院局合作,努力提高教师的公安实践能力。公安院校的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公安实践经验,加上学校规模扩大以后,教师教学任务加重,难以拿出时间去实践部门实习锻炼,从而导致相当部分的教师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多年的实践,实行院局合作,即院校与公安实践部门双向交流、无缝对接,是提高公安院校教师实践能力的最佳选择。院局合作必须是全方位的,就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方面,一般采取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需求到定点的公安实践部门对口实习或挂职,全程参与公安机关的各项业务工作,特别是公安专项活动和各类案件的侦破。教师到合作基地必须是全身心的参与,不能流于形式,同时必须有时间保障,原则上不能少于半年。此外,根据工作的需要可以随时去公安实践部门调研或参与一些典型案件的侦破。另外,公安实践部门可以经常选派优秀民警到学校担任业务教官或到校进行业务专题讲座,帮助学校教师提高业务能力。实践检验,这种院局合作的方式对提高公安高校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有非常好的效果。湖南警察学院在过去与公安机关签订实习基地协议的基础上,2012年与岳阳市公安局、衡阳市公安局、张家界市公安局、湘潭市公安局、长沙市公安局芙蓉分局、长沙县公安局、益阳市公安局赫山分局等七个单位签订了院局合作协议,为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在教学、科研、警务实战等方面实行深度合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对策之四:优化环境,稳定和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高校的发展首先靠优秀人才,也就是说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清华前校长梅贻琦先生说过“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公安院校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名师方面不可能与地方高校尤其是名牌大学去比。但目前的现实是人才太缺,名师更为稀罕。解决这个问题的渠道主要是两个,一是积极培养和稳定现有教师队伍,要靠政策、感情、环境等留住现有人才,并通过激励机制培养一批优秀人才。如学校可以出台政策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出国留学和进修、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活动,选派教师到重点高校访学和进修,向有潜力的中青年教师进行帮扶,对成就较大的教授和博士发放津贴等。通过这些措施调动现有教师教学科研积极性,稳定人才。二是要创造环境、出台政策积极引进人才。学校要建立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要为引进的人才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丰富的图书资料、充实的科研基金和良好的生活条件。在引进师资的方式方面,可以采用“刚性引进”和“柔性引进”相结合、长期聘用和短期聘用相结合、固定编制和流动编制相结合的引进机制,可以采取特聘、兼职和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引进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构建开放多赢的教师的引进和管理模式[9]。要采取措施不断加大对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知名学者的引进力度,对于在某些学科领域有影响的高学历和高职称的学科及学术带头人学校必须给予倾斜政策。此外,师资的引进不能盲目冲动,要切合学校实际,并与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发挥引进人才在学科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提升公安院校的学科水平和整体办学实力。湖南警察学院2010年升本以后,在原有制度基础上,专门制定了《湖南警察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湖南警察学院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湖南警察学院教师教学绩效津贴发放办法》等,这些制度的出台有利于学校人才的引进和教师积极性的发挥。
对策之五:拓宽渠道,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力度。公安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同样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也需要大量的经费,目前大多数学校办学经费紧张,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公安院校必须站在为公安机关培养合格后备人才和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要舍得花钱,要拓宽渠道筹措经费。在师资队伍建设经费使用上,必须重点考虑这样五个方面,一是教师的培养,其中包括教师的进修、访学,教师的读研、读博,教师参加学术活动,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学术带头人的培养经费等。要根据学校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和科学的培养和培训计划,针对不同的类别可以分别采取不同的经费投入办法;二是教师教学质量工程和科研经费的投入。要鼓励教师申报质量工程项目、进行教研和科研,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三是教师办公条件的改善。包括给教师配备电脑、购买必要图书资料、教研室条件改善、建立专家工作室等;四是实行激励机制的奖励经费。对教学科研成绩突出的教师要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学校要设立教师奖励基金,组织开展评选教学名师、教学能手、优秀教师、科研标兵等活动,对于教学科研成绩特别突出的教师要予以重奖;五是人才引进经费。要不拘一格引进学校需要的优秀人才,提升教师队伍的层次,以此提高学校的知名度。
对策之六:转变观念,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师队伍管理模式及体制和机制。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和公安工作的改革创新给公安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知识信息的更新速度加快、课程内容不断创新、教师素质要求提高等。因此,作为公安机关的管理和决策层以及公安院校的领导和业务管理部门应当努力更新和转变观念,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根本,牢固树立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科学的人才观,创新教师队伍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一是要坚持以“科技强警、教育强警、质量立校、人才兴校”为基本理念,不断创新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培训机制,为公安院校的教师努力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二是要实行严格的教师准入制度。要按照国家和公安机关的要求,结合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在教师政治思想表现、学历层次、教学水平、综合素养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查,要组织试讲和基本知识的考核,把好教师的进口关;三是要不断完善教师岗位聘任制度。学校要制定各层次教师的聘任条件,原则上实行每两年聘任一次。要严格实行评聘分离,对在聘期内没有完成教学科研任务或其他条件不符合的教师不予聘任或高职低聘。要加大校内分配制度的改革,将教师岗位津贴和聘任有机结合起来;四是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师考核机制,将教师的师德、业务素质、教学能力水平、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科研工作情况等纳入考核范围,实行考核成绩的量化,同时将考核成绩与教师绩效津贴、教师评先评优、晋职晋级挂钩,对优秀者予以表彰奖励并重用,对不合格者予以离岗培训,培训不合格予以转岗或辞退;五是鼓励冒尖,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运行机制。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永恒的主题,也是公安院校目前一项艰巨而长远的建设任务。学校应始终坚持教师为本、学术立校、人才兴校的理念,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合格、结构合理、数量适当、质量较高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为公安机关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
[1]张丽敏.教师使命的内涵及特征探讨[J].教师教育研究. 2012,(6).
[2]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张楚廷.张楚廷教育文集(高等教育学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354.
[4]李新钰.关于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公安教育,2011,(1).
[5][美]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13.
[6]刘智运.论“以人为本”的涵义及其在高教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教育,2001,(15).
[7]张楚廷.张楚廷教育文集(学校管理学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514.
[8]金生鈜.教育的终极价值与教师的良知[J].教师教育研究, 2012,(4).
[9]马筱陪.从院系人才引进谈高校师资引进机制的逐步完善[J].教学研究,2009,(9).
Problems and Solutions:Rethinks on the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of Polic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Period——Takingthe Hunan Police Academyas an Example
CAI Yan-bin
(Hunan Police Academy,Changsha,Hunan,410138)
s:The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as the core content of teaching basic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cultivate qualified talents. Sustaining great responsibilities to train high quality talents for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s and society,polic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establish teaching staff with political reliability,reasonable structure,proper amount,exquisite professional work,and higher quality.At present,in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ers,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such as the shortage of teachers’ethics,structural imbalance,lack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low integral level.To a certain extent,these problems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security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therefore the feasible measures must be taken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polic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eaching staff;construction;solutions
D631.15
A
2095-1140(2014)02-0098-07
(责任编辑:左小绚)
2014-03-12
2012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基于卓越警务人才培养的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湘教通[2012]401号)。
蔡炎斌(1964-),男,湖南益阳人,湖南警察学院院长助理、教授,主要从事为公安学理论、高等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