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用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2014-04-07朱卫芳栗鸿亮游晓霞
朱卫芳 栗鸿亮 游晓霞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河北邯郸 056005)
21世纪,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赋予了高职教育深远的含义,但是,目前中国高职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进一步拓展,我国对外语人才的需求量增大,需求类型增多,涉及经贸、旅游、同声传译等各方面技术人才。但是,现在的外语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懂外语又通专业的人才非常缺乏。为此,高职教育应该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英语人才。
一、创新能力和创新型英语人才
创新能力不但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基石,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21世纪是个创新的世纪,创新人才的世纪。高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特别是高职教育是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地方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如何更好地培养创新型英语人才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高职院校应该顺应形势,积极探索创新型实用外语人才的培养途径,彰显高职的技能型、实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创新型外语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外语人才。创新精神主要体现为求新求异:对新事物、新知识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司空见惯的事情能提出质疑,不墨守常规;创新能力是指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包括思维的敏捷性、独创性和探索性品质和与人沟通、合作、相互学习的组织、决策能力;创新人格是指创新的心理素质,包括自信、谨慎、责任心、毅力等。
二、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实用创新能力的目的与意义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时期高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必然选择,是我国政府明确提出的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
第一,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当然高职教育不可能例外;第二,培养大学生实用创新能力是科技进步的客观要求,因为只有创新型实用人才才能促进科技进步;第三,我国高等教育的弊端是过多地强调知识学习,而忽略了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大学生知识学习能力较强,而实践与创新能力较弱;最后,实用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用人单位更看重毕业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或工作经验,而这正是我国高校教育的弱点。所以,培养高职学生的实用创新能力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实用英语人才的途径
针对我国高职院校英语人才实用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结合实践教学经验,培养和发展创新型实用英语人才应该在打好英语的基础上,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几方面着手,使高职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提升独立解决英语问题的能力。
(一)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激发实用创新精神
高职院校培养实用创新型外语人才离不开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个性、全面素质发展是科学教学管理制度的特点,为此,我们可以采用学年学分制,并把它与选课制相结合,形成以单个学生为教学管理单元,真正体现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全面素质教育理念,使不同的学生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按自己的意愿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实现个性化发展。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的作用应该是全面的。对教师来说,是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对学生来说,是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和动力;对外语创新型人才能进行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的立体评价,而不是单一的评价。所以,高职院校应在继续采用终结性评价的基础上,强调形成性评价,即过程性评价,可以更及时、更有效,更全面。我们院校英语教学的评价体系是这样的:平时成绩占80%,其中,知识、能力、素质分别各占20%、40%、20%;期末成绩占20%,包括口试和笔试。这种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能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自主学习,自我评价,养成周期性的复习习惯,这样就能使学生充分发挥潜能,在就业竞争与社会实践中处于不败之地,从而缓解就业难的局面。
(二)探索新方法、新手段,培养学生的实用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指具有批判性、探索性和多向性等创新特质的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部分。要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打破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创新高职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因此,创新英语教学方法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和学生不同层次素质的学习需要,教师必须在课堂内外都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
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强调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以知识、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能力发展为重点,力求实现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最佳结合。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实施导师制。按照不同标准分组形成互助学习小组,交互协作,与此同时每个小组配备一名教师,即导师,指导本组学生开展导学辅助活动,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提出和解决问题,使每一个学生逐渐学会自主学习,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优化课程设置,加强社会实践,提高学生实用和创新能力
课程设置是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和实践步骤。地方职业技术学院外语课程的设置应该根据本区域自身特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英语课程进行一系列的科学优化组合。因此地方高职院校优化英语课程设置应本着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内容上,要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扩充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知识,实行学科交叉,文理结合;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实用创新能力,满足市场需求和就业需要,体现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一主要特色,所以高职院校可以增设一些有针对性专业课程和职业资格认证的培训课程,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实用性。这样才能应对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变化,适应就业的基本要求;在课程选修上,高职院校要真正实行课程选修制,适当增加选修课数量和种类,注重选修课的实用性和交叉性,提高选修课的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的创新型英语人才。
社会实践是培养高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高职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在英语语言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首先,高职外语教学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注重语言基本技能训练,打好语言基础,培养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尤其是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其次,为满足市场和就业需求,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应突出交际、翻译及应用文体写作的学习,并要尽量和相关专业结合起来训练;第三,高职英语教学应立足实际,定期进行英语演讲比赛、实用文写作竞赛、英语情景剧表演、商务翻译和学术创新论文撰写等实践活动;第四,设立创新奖学金,对有创新能力并取得创新成果的大学生进行表彰,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期望,提高实践和创新能力。
总之,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需要实用创新型英语人才,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实用创新英语人才的历史使命。在英语教学的各环节中应以实用创新为目标,拓宽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评估体制,注重实践和创新,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未来就业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朱斌,陈呈频,何兴.构建大学生创新教育长效机制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6,(1)
[2]于博赢.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7)
[3]杨晓,陈朝晖.国外高校管理类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若干启迪[J].教资料,2009,(9)
[4]邓志军,于睿.论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4(3)
[5]朱卫芳.在高职教学改革中践行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J].教育与职业,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