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条件下高职生心理健康的优化路径
2014-04-07张玲
张 玲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河北邯郸 056005)
在现代社会,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的大众传媒已经成为社会成员获取信息和社会生存资源的重要途径,它的主要载体是报纸、电视、电影、杂志、手机和互联网。由于大众传媒受众多、传播快、覆盖面广、无强制性,而且传播手段多样、形式灵活,加之高职大学生学习相对轻松,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因此已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尤其是网络更迎合了当代大学生对多元文化的需求,因而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大学生轻松地获得丰富的信息刺激、广泛的社会生活感受和多元文化的环境影响,改变了他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更影响了他们的思维、人格和心理的发展。大众媒体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成长的一位重要的“教师”,同时也对大学生心理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冲击。
一、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大众媒体拓宽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利于大学生创造潜力的激发,有利于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和个性心理健康的发展,也是学校育人功能的延伸。利用好这一平台,在传媒环境中对大学生渗透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有其显著优势。
1.大学生对大众传媒自主参与性,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的自由发展
学生参加现代传媒活动以自觉自愿为主,不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虚拟环境浏览信息资源,交到真实的朋友,买到需要的物品等等,因此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心灵的启迪,有利于消除在日常学习与人际交往中形成的心理疲劳。同时,现代传媒形式多样,更新速度快,电影电视剧强烈的视觉刺激,语音视频聊天的轻松宣泄,流行歌曲的悦耳动听使他们的感性欲望得到充分满足。这为其个性的凸显、个人兴趣的发展提供了机会,有利于从中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感。在现实的集体生活中,他们会更加自信地融入并展示自我,从而得到心理上的健康发展。
2.大学生在大众传媒中的互动性,有利于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大众传媒为大学生的广泛交往提供了平台。在现代传媒互动活动中,互动个体可能打破了班级、专业及系别的限制。在这种传媒环境中,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通过信息的交换与沟通,彼此交流学习的内容、经验和方法,更容易形成团结协作的合力。众多的学生之间可以形成同辈群体的相互影响与教育关系,这种有益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超过父母与教师的作用。从而有利于形成彼此包容共勉的互动关系,显然这些都是大学生优秀心理品质的体现。
3.大学生在大众传媒中的主体性特点,有利于自我心理概念的形成
开放的传媒环境为大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作为现代传媒的主人,大学生有自己的时尚和娱乐,有自己的语言与表达方式,他们崇尚自主自立,相信自己的选择。这就会使他们更为自如地适应现代社会生存竞争的需要,发挥创造性,体验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的心理感觉。通过这种感觉的强化,有利于那些在高中时代事事听从父母教师教诲的大学生们逐步实现心理的健全。
大学生使用现代传媒不同于课堂活动,其最突出特点就是实践性,要求大学生们要手脑并用,并紧紧跟随社会现实。在使用现代传媒中,要独立地分析、处理、解决难题,还要经历可能出现的矛盾、选择、挫折与失败。正是由于大众传媒的传播特点,才使得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获得了便利条件。
二、大众传媒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大众媒体同时也对大学生心理产生一些冲击,容易造成他们情感自我与角色自我的迷失。其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盲目从众心理,失去独立辨别的能力
从众是指个体在社会成员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的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通俗地说就是“随大流”。当前很多大学生独立性较差,缺乏个体倾向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今文化生产与消费中的媚俗现象越来越严重。大学生还未真正走向社会,认识能力有限,缺乏有效的鉴别,极易受暗示。如在大学校园中表现出来的炫耀消费、彰显个性追逐名牌等现象,造成大学生攀比心理严重,助长了校园的不良风气。一旦失却这种从众氛围,又心情低落难以适应,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实际上这是盲目从众最直接的不良影响。在信息化社会里,当大众传媒提供的信息被不断强化时,就将大学生置于强大的精神压力之下。当个人观点与其他社会成员格格不入时,容易出现心理的矛盾、不安和焦虑。为了减少这种不良的心理感受,就会出现从众的心理现象。以被动为前提的从众,势必使大学生的独特性失去价值,这对健全人格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
2.人际交往能力下降,实践活动能力降低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众传媒以全方位、广覆盖、多影响地向人类生活各个方面快速渗透。大学生过多地沉溺于虚拟交往,人与社会的交流被淹没在数字符号之中。这种形式的交往与真实社会中的社会化相去甚运,交际困难势必会造成心理压力。“风声雨声读书声,我不吱声;家事国事天下事,关我何事?”这句顺口溜反映了一部分大学生的交际现状。大多数人际交往关系敏感者会选择在网络中寻找对象,在网络中发泄情绪。久而久之,在现实中的人际交往越来越少,与人沟通能力低下,交往技巧的缺乏会使其人际关系敏感症越来越严重,甚至一些学生会出现自闭倾向。除此之外,还会大大削弱大学生的户外活动及直接投身社会实践的时间,长此以往,使大学生身体运动机能下降,独立生活能力减弱。
3.丧失理想信念,迷失人生目标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某些大众传媒为盈利而制作,表现出庸俗化、娱乐性,以低级媚俗的娱乐性节目来吸引公众的眼球。据调查大学生选择媒体时,有特定的心理需求。消遣娱乐是最主要的心理因素,其次便是了解新闻,后面依次是放松自己、了解时尚流行趋势、学习新知识、了解别人意见等等。所以其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网络一代”、“影视一代”、“拇指一族”。网上恋情、互动游戏、色情画面等成为吸引和剌激大学生参与其中的工具。在现实中,每所高校都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因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而荒废学业,甚至走上不归路。这种过于低俗化的现象在无形中消磨了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使之迷失了理想与信念,而变得消沉与颓废。
4.利益与公信的错位,导致大学生的心理混乱
商业炒作使一些媒体变得庸俗和低级趣味,偏离应有的价值取向。大量虚假的广告、新闻不断出现,甚至有些媒体记者与网络写手为了谋求利益而歪曲事实,恶意炒作。大众传媒信息的不真实、不可靠,影响了大众媒体的公信力,会使得大学生形成面对媒体却很难信赖媒体的矛盾心理。这种心理现象,也会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导致大学生对周围的人与事呈现出一种密切关注却不信任的矛盾心理。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有效及时的矫正与治疗,极易产生心理障碍。
三、大众传媒条件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路径
大学生在校期间是其世界观、人生观形成及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课业负担较轻,业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此,高校应积极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在大众传媒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随着现代大众媒体时代的到来,增强大学生自我适应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势在必行。教育他们对现代媒体信息要辩证地认识、正确地解读,要对其中的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吸引利用,对其中的有害信息、不良信息要自觉地抵制。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养成一种正确的,健康的新媒体使用习惯,同时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使之了解各种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产生原因、治疗和预防方法以及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从而增强对自我的控制能力。引导大学生破除旧观念的影响和束缚并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使大学生学会心理的自我调适,能够有效消除心理困惑,自觉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提高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并且提倡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号召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杜绝不良嗜好和生活习惯,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
2.现代媒体环境下,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在当前媒体中,高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方式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要充分利用学院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校刊、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广大学生的兴趣。高校应组建高质量的网上心理教育工作队伍,以普通网民的身份参与虚拟世界的交往中,了解学生真实的心理。现代媒体环境的出现,给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为宽阔的工作平台。可以通过公开的博客、QQ空间、BBS、贴吧、微信平台等开展团体咨询,扩大咨询的影响力;也可以通过网络个人私密空间、个人即时聊天工具、聊天室等开展个体咨询活动,以避免面对面的尴尬;可以在媒体中发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信息、实例等,通过直观生动的演示,普及心理学知识,增强大学生对常见心理问题的认识。针对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诸如适应、学习、人际关系、恋爱、择业等发展性问题,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困惑,克服不良情绪,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懂得透过现象去揭示事物的本质,提高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引导他们正确利用一些心理测量工具,进行自我心理调试与教育,促进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3.以现代传媒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与文体活动
由于学生个人心理素质参差不齐,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缺乏自信,害怕在社交场合被众人注视,害怕自己会在众目睽睽之下丢人现眼,努力回避参加社交性的场合。针对这种情况,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虚拟性与匿名性特点,使得学生个体以虚拟的身份,大胆地参与学校组织的群体性活动。比如,以现代传媒为载体,开展适合大学生特点的趣味活动和电子竞技性比赛活动,为广大希望加入各类网络竞赛活动的同学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同时也可以为“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等传统性经典科技活动选拔人才。积极引导大学生攀登科技高峰,发挥团队合作的优势,提高自信心,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各高校应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指导与服务。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要求,让大学生从多角度、多场合接受心理素质教育。通过组织心理健康宣传周、心理剧场、心理电影赏析、心理沙龙、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良好的心理氛围能唤起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自觉要求,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1]蒋建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汪丽华,徐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康教育——对两所不同类型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测试的分析[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4)
[3]钟建国.现代传媒条件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媒介教育,2011,12(下)
[4]朱姝,董莉萍,杜瑞红,尹敏.教师职业枯竭及心理健康状况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