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渤海经济圈在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中建设镇级市的思考

2014-04-07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4年8期
关键词:镇级新格局城镇化

理论与实践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化最重要的是,在构建和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中,建立符合国情的大中小城市结构;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城镇化首要的指向是小城市化;小城市化就是把现存的“镇”越来越多地建成镇级小城市;镇级市表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市化与城镇化并举推进的内涵与外延最本质的制度性特征。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拥有小城镇最密集的大区域之一,在构建和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中,需要高质量规划建设现代化小区域,高起点打造现代化小区域建设示范区,率先把具备条件的中心镇发展成为镇级市。

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的理论与实践主要聚焦点

20世纪70年代末始至今,在改革开放浪潮的不断推动下,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决定了我国区域经济跨进21世纪后,进入了“多极多圈多带多区”相互交融合作互补发展的时代,形成“多极多圈多带多区”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构建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在实践中,实践已经证明,以成熟型国家经济中心城市为“顶梁柱”和区域层面成熟型经济中心城市及成熟型中心城镇为骨架,发挥大中小城市的纽带作用,构造“多极多圈多带多区”生产力空间配置体系,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会极大推动构建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完善区域统筹发展体系,实现区域综合平衡协调发展;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区域建立与开拓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特色市场空间;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区域从根本上解决产业结构“同构化”问题,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现代产业竞争模式;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区域更加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建立特色竞争高地,不断提高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的水平;完善军民融合式发展模式,促进国防资源夯牢坚不可摧地梯次供给配置体系和战略纵深布局体系,以有力应对突发局势;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区域高水平建设主体功能区和特色功能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格局;完善和强化区域经济基础,不断提升各个区域民生幸福指数,增强维稳的经济实力。上述“七个完善”全方位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形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理论与实践的主要聚焦点是:

(一)实现行政区域发展理念的跨越,从根本上摆脱“一亩三分地”的行政域念束缚

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跨行政区域发展要以城市群为基础,以大城市为空间依托,积极发展大城市经济圈;以建设大城市经济圈为着力点,促使“中等城市”真正强起来,“小型城市”真正特起来。

实现区域经济合作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跨越。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需要强化成熟型经济中心城市影响力和辐射力,带动以此为中心形成的城市圈、带、群真正形成一体化经济区。现代经济发展的规律揭示,科技与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合作是促进现代科技和产业发生革命性重大变化的主要元素之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的高级演化形态,是提升国家和区域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是实现区域协调平衡发展的最优生产力空间布局。实践证明,只有不断提高大城市圈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水平,构建成科学的生产力发展空间布局,才能真正把中国区域经济完全推进到“多极多圈多带多区”相互交融合作互补一体化发展的新时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开拓广阔的国内空间和更为稳定的国际市场空间。诚如习近平同志2014年2月26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时指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立足区域优势互补原则、立足合作共赢理念,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利用为主线、以构建长效体制机制为抓手,从广度和深度上加快发展”。

(二)实现国家(或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向建设成熟型国家(或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跨越

建设成熟型国家和区域经济中心城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理论创新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命题,是构建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打造生产力配置更加合理科学的中国经济新版图的必然走向,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是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发展方向。

我国是拥有辽阔疆域的经济大国,仅有15个国家经济中心城市是难以带动形成科学合理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以当时生产力水平制定了确立15个经济中心城市的标准,虽然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引发标准的变化,但是进入到21世纪第2个十年期后,目前能够符合国家或区域层面“经济中心”标准的城市可以达到数十个。着眼于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国家需要增加数个国家经济中心城市,并使之建成成熟型国家经济中心城市;大区域(省区市)需以经济中心城市标准,设置大区域不同层次的经济中心城市,使之成为区域发展的成熟型经济中心枢纽城市,带动区域主体功能区和经济圈区的发展,托起我国“多极多圈多带多区”的国民经济富有活力的发展空间。

(三)实现具有世界巨大影响力的成熟型国家经济中心城市或特大城市向“世界城市”的跨越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快推进的情势下,城市发展必须全方位确立在世界格局中的定位,建设世界城市已经成为现代国际城市的一种潮流性的发展模式,是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的重要内容。世界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现代化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产生着对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若干方面的巨大影响力、吸引力和亲和力。世界城市的本质是营造城市发展的高端形态,突出功能是成为领导和影响世界的金融中心、管理中心、流通中心,占领世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制高点;集知识、研发、制造、金融、贸易、物流、服务、会展、旅游、企业总部和人才为一体的全方位财富高端;是国内外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资本流、人才流既集聚又分流的国际枢纽。

(四)实现小区域(县级)建立一批成熟型中心城镇,进而建设越来越多镇级市,形成镇级市或中心城镇带动小区域功能区和开发区整体发展的新格局

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要使“小型城市”真正特起来,需要在打造成熟型中心城镇的基础上,建设越来越多的镇级市。镇级市完全是“市”的概念,它同目前所流行的“小城镇”,是绝不相同的理论概念。以镇级市为代表的小城市的崛起,其独特的经济处向度及核心竞争力,决定了在区域城市群圈中,镇级市的规模数量多寡、特色鲜明高低决定了大城市群圈的发展活力强弱,成为大城市群圈城市层级结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镇级市作为市的建制,一旦在法理上确定下来,其边界线就不会被轻易变动,非常有利于遏止大中城市空间无序发展,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

(五)实现经济主体的广泛合作与联合,通过合作与联合,提高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的规模共赢水平

现代经济科学揭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同的经济主体(企业)之间的合作与联合,作为“铁的规律”长期作用于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但是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和历史阶段,不同的经济主体(企业)之间表现出来的合作与联合欲望的强弱程度有着较大的差距。

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规律揭示,当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平稳的增长时期,由于市场扩大、需求拉动等因素的影响,若干经济主体(企业)之间的合作与联合很可能被弱化,尤其是对我国这样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完善时期,由于受到行政干预等因素的影响,经济主体(企业)之间应当实现的合作与联合而出现难以操作的问题。当经济发展逐渐走向成熟期,经济主体(企业)之间会表现出越来越强烈合作与联合的愿望和欲望,把握住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就能够不断提高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的规模共赢水平。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经济主体,需要通过合作与联合,抓住机遇,优化结构,实现行业重组;通过合作与联合,完成企业重组,实现企业双赢;通过合作与联合,提高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市场重组。这里特别重要的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企业要彻底抛弃实现合作与联合,往往就同谁吃掉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思维,创新发展模式,通过合作与联合实现双赢。

构建和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需要充分认识新型城镇化的鲜明特征,把握其发展大趋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深刻地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新型城镇化是“同心共筑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深化改革关注的重大热点课题,其本质特征是在不断提升城镇化的发展质量和水平中,体现国家和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的一个主体性内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四驾马车”,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基本途径,作为新“四化”关键一环的城镇化是我国未来发展的新引擎,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能够有力地推进经济增长,保持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新型城镇化以其鲜明特征,表现着如下发展大趋势:

(一)新型城镇化充分表现着其核心是以人的定居为第一标志的鲜明特征,强化实现着以人的定居为基本动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大趋势

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定居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内在承载力,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没有人的定居城镇化,很可能新一轮城镇化带来的躁动和巨量土地供应,落在了一座座已经被透支的空城之上,出现不应该出现的“鬼城现象”。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指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获得工作并最终获得城镇永久居住身份,平等享受城镇居民各项公共服务的全过程。在推进以人的定居城镇化为主体的新型城镇化中,要通过每年的财政预算安排足量的资金,认真解决好城镇农民工及其家庭的社会福利保障,认真解决好用于支撑社会保障体系对农村人口的全面覆盖。江苏江阴新桥镇创成的“农民向集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田向种粮大户集中”的模式,走出了一条以新型城镇化推进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的发展新路,成为联合国认可、中国首个镇级的“国际花园城市”,体现出“小城镇建设好了,甚至比大城市生活得舒适方便”。

(二)新型城镇化充分表现着不断创新土地开发模式的鲜明特征,在实践中强化实现着创造适应实际的土地开发模式的发展大趋势

加快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需要在空间功能布局调整中,从根本上解决冒进城镇化、虚假城镇化、过度城镇化带来大搞土地财政、千城一面忽视地域文化特色、农民工边缘化等若干矛盾问题;解决城镇化变成房地产化,导致过度使用土地红利问题;解决贪大求洋,形成小区域发展出现“大城市化”的问题。创新新型城镇化土地开发模式,要探索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的工业用地进入市场流通的新思路,土地的出让主体将不再单一由政府担当,市场所提供的土地资源更加丰富,而企业也将拥有更多的土地选择权;要允许农民在自愿基础上通过市场流转方式出让承包地、房屋、合规面积的宅基地并获得财产收益,形成园区化、合作化、产业化、农场化发展模式等;要推进工业地产建设,这是一种全新的产业与投资发展模式,努力发展工业地产集聚区和具有特色的工业地产项目。

(三)新型城镇化充分表现着越来越成为大城市经济圈的小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发展大趋势

新型城镇化要与产业聚集化并举发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首先要发展物质产品产业,创造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使转移人口形成越来越强大的造血机能,拥有越来越多的财富,才能促其居有定所。为此,要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使小城镇越来越多的成为所有产业集群兴起与发展的重要承载空间,从根本上消除难以为继的低成本因素,解决好城镇化过程中集约度低的问题;从根本上消除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凋敝,农业衰败和农民的被边缘化;要确立以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为最大潜力的理念,着眼于城市发展空间战略调整和功能优化配置,准确把握定位,与周边区域形成错位发展格局;要高度重视第三次工业革命给小城市产业发展和建立特色产业体系带来的机遇,拓展产业空间,提升投资效益,发展节能环保、文化创意、科技研发、现代服务等无污染、低能耗产业。

(四)新型城镇化充分表现着由“城镇”向“城市”跨越的鲜明特征,呼唤着建立“镇级市”,成为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的一个主体内容

新型城镇化有助于从根本上遏止大城市日益膨胀的趋势,使城市空间战略布局从根本上改变中心城市过度集中发展的弊端,提高城市的整体治理水平。新型城镇化成熟期的到来,会从根本上化解目前人流蜂拥大中城市的现象,小城市必将成为人口自由迁徙的主体空间。这样,构建城市化战略格局和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立越来越多的镇级市成为必然发展趋势。

建立镇级市是创新新型城镇化空间治理体制的最好模式,是构建和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的重要内容

(一)镇级市理论的提出

1999年笔者通过青岛市社会科学院《科研报告》第1号,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了笔者撰写的研究报告《关于青岛市城市经济跨世纪发展思路的研究报告》,提出了建设“镇级”小城市的理论构想,“如沙子口镇可以率先建设闪光点的示范镇,使之成为集生产、居住、加工为一体的渔业生产为主、兼有城市居民休闲特色的新型镇级小城市”。随后,报告公开发表,学界共认,这是国内能够查到的文献中,最早提出“镇级市”理论概念的著作。为什么笔者在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明确提出建设镇级市呢?

20世纪90年代始,经过改革开放10余年的发展而积累起一定能量的中国城市,顺应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大趋势,开始了以扩大城市市区面积为标志的加快推进城市化的步伐。经过近10年的努力,我国的中等以上城市几乎是都实现了城市市区面积的扩张,但是我国的城市化遇到了三大矛盾的困惑。一是大城市摊大饼式的布局发展,形成了不合理的城市结构,带来难以解决的环境污染、交通堵塞、人口拥挤、就业困难等,逐渐出现了“大城市病”。二是阵风式的县改市,若干方面是在违背城市发展规律的情况下,而单纯靠行政手段完成的,城乡二元结构长期不合理的存在,严重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不断发生,社会矛盾时有激化,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影响着城乡民生的提高。三是传统的小城镇建设,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是在这种模式下,无法消除小城镇仍然是“乡”的心理障碍。正是在发展中出现了这种新的情况与问题,笔者通过考察,明确提出建设“新型镇级小城市”的理论概念。

(二)建设“新型镇级小城市”实践的发展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明显加快了城市化推进的速度,但也相继出现了急需解决的新三大矛盾。一是大中城市超常规的扩张,使城市发展空间经受着难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化、和谐化的严重挑战,同时加重了“大城市病”,为此大中城市超常规的扩张发展空间受到了普遍的质疑。二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异常气候和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如何最大限度的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最高理念,其中高层决策者对不合理的大中小城市结构发出了“夜不能寝”的思考。三是我国小城镇的发展,使现行的行政与经济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其所迅速增长着的生产力。实践迫切地要求确立新的城市结构模式,迫切地要求以新的城市结构观把人口、经济、财政、税收以及小城镇化达到一定规模的“镇”改设为“市”,建立一批“镇级市”,以使小城镇彻底城市化。可以肯定的讲,建设“镇级市”为“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形成城市化发展模式非常科学的空间布局结构,是构建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不可或缺的内容,是从根本上破解统筹城乡改革发展难题的科学壮举,是深入进行经济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明确提出,构建城市化战略格局的重要指向是:“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纲要”特别强调了要通过发挥区位优势、挖掘发展潜力等,创新城镇化管理模式,把有条件的中心镇发展成中小城市。2010年4月28日中央主管部门召开会议,确定在浙江、广东、山东等省的25个经济发达镇开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包括设置“镇级市”的试点。温州市启动了将5个经济强镇“撤镇建市”,率先进行设置“镇级市”的试点,这对于我国建设和发展小城市具有首先“吃螃蟹”的意义。但是在实践中“撤镇建市”符不符合中国目前的国情? 如何进行设置“镇级市”的试点? 出现了不同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建设“镇级市”是不是构建城市化战略格局和城镇化发展的创新模式。

从世界城市化发展史看,笔者以曾经考察过的美国为例,20世纪50年代美国提出在大城市附近的郊区建设若干小城市;1968年国会通过新城市开发法,人口超过3万人,即可建立城市,通过推行“分散型的城市化”,首批批准建立63个小城市,人口平均规模2万人左右;目前人口在3万至10万人的小城市达到1100个。虽然我国与美国的国情不同,但是遵循城市化发展的规律应当基本是相通的,因此借鉴美国建设小城市的经验还是可取的。2011年我国拥有县级以上城市657个,从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看,随着城市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发展,随着以大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圈或经济区的强力推进,随着小城镇建设的成熟度越来越高,非常需要建立一大批镇级小城市。从国情出发,未来10年内,我国能够建立起2000个镇级市,将会从空间结构上完全破解城乡统筹发展的世纪课题,建立起具有世界意义的城市化的新模式;将会从根本上解放城乡生产力,形成真正一体化意义上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模式。

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和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中,把握镇级市发展基本走向,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治理体制,提高实践的操作水平

构建和完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镇级市,是国家和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大战略。

(一)全面深化改革,充分认识建设“镇级市”的实践意义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建立同国情相适应的新型城镇化层级结构模式(镇级市、中心镇、镇、社区)。目前大中城市普遍提出发展小城市,但是在实践中明确建立的小城市在层级结构模式中的地位是什么呢? 既没有理论的阐释,也没有实践的结果,成为一个只是口号的运行;正在进行的小城市建设试点,在结束试点后,试点镇能改制为“市”吗? 目前也是没有答案的。笔者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按照国情,建设一批围绕大城市的、行政级别定位成“镇级”的小城市;“镇级市”的称呼就是“XX市”,它是城市层级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设置“镇级市”是中国政治体制与经济管理体制所发生的一场伟大的变革,因为它是对长期实行的中央直辖市(省级)、省辖市(副省级或地级)及县级市的三级城市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对比发达国家的城市层级管理体制,我国已经建立起来的雄厚物质基础,传统“小城镇”发展到今天,只有通过改革设市模式,建成一批小城市,才能显现新型城镇化巨大活力,并为我国变三级城市行政管理体制为四级行政管理体制提供完全可以操作的实践基础。

建设镇级市有助于从根本上遏止大城市日益膨胀的趋势,使城市空间战略布局从根本上改变大中城市过度集中发展的弊端,提高城市的整体管理水平;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化带来的人口过度集中居住的现象,有效降低地震等突如其来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等损失;有利于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的“小城镇”观念对国民“城与乡”思维的束缚,以彻底消除居住在“小城镇”仍然是农村的心理障碍,从根本上解决数以亿计的人不能享受完整的城市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而被长期排斥在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进程之外的问题;有利于对有限的土地空间进行“精雕细刻”,最大限度的提高土地容积率水平;有利于从根本上最大限度的整合小区域资源,挖掘全部的小区域发展潜力,科学地推进大中小城市的合理布局,使小城市真正在“小”字上做足做强,永远展现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二)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和布局,以科学标准,界定建设镇级市的空间

把市区和城镇作为一个整体,互相衔接、互相促进;以同城均等、城乡均等为指导,同步提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水平。从空间功能科学布局的视野出发,我国新型城镇化,推进小城市发展,应借鉴瑞士达沃斯等发展小城市的有益经验。作为世界著名的“达沃斯论坛”,其冬季会议固定在达沃斯城举办。笔者曾考察过达沃斯,比之中国的城市,其规模确实是小城市,但是达沃斯的发展始终建立在科学的容积率配置、内在高水平的布局和服务效率等基础上,拥有世界独一无二的特色城市形象,这应当为我国建设镇级市所认真借鉴。

实践将会证明,镇级市由于区域面积小且又相对固定,完全可以在建设中从根本上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为一元结构。这样就比较妥善的解决“城中村”问题,也比较容易推行变“城中村”农民为城市居民社区治理化模式。镇级市的建设成为加快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最佳途径,成为以城市化带动现代化、社会化的最佳模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已经产生了一批既有产业特色,又具备吸纳相当规模人口居住的,形成一定规模人流、物流、商流,建立相对比较独立的经济结构体系,完全可以达到小城市建立标准的“中心镇”。选择建设镇级市的空间,必须遵循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不能仅靠“拍脑袋”,要通过充分的论证,确定建设镇级市的空间。

“镇级市”同现行的“小城镇”有着质的差异,建设镇级市规划起点必须是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充分体现以城市化带动现代化、社会化的标准制定指导原则。从理性思考的视角看建设镇级市的基本标准,集中表现在6个方面。一是行政管辖区域可以超越现行的“小城镇”的行政管辖区域,原则上控制在100左右平方公里。二是居住人口10万人内,且没有现行的城乡居民身份的差别,实施一元化人口管理。三是特色产业鲜明,且在大城市圈或城市群中具有独特的处向度。四是具有相对完整的城市经济社会结构。五是建设包括供电、给排水、供水、供气、供热、电讯、卫生、教育、科技、文体、商贸及交通体系等比较完善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形成舒适、幽雅的居住环境。如排水是衡量现代化基础设施水平的第一标准,那就必须以第一标准建设排水工程。六是城市具有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小政府、大社会”。建设镇级市是伟大的世纪工程,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创新;是对现行行政管理权力与经济管理权力的再分配;是对不同主体经济利益进行的又一次分配,我们必须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理论为指导,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建立和完善符合镇级市经济发展的政治、社会管理体制与机制。

(三)全面深化改革,提高镇级市文化脉络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构建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加快建设镇级市,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提高镇级市文化脉络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镇级市拥有最真切的乡土、乡情、乡愁为主体内容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国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体和基础。无论身处何方,乡土是立身之本,是中华文明接续的重要传承空间载体;乡情是中华各民族共享的文明生存与发展的情感土壤;思乡恋土的乡情会引发割舍不断的乡愁,她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和心灵家园。建设镇级市极其需要让市民记得住乡愁,以实现地域文化与中华文化的融合,不断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文化精神营养,促使公民不断提高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则的修养水平。

20世纪以来,工业化的勃兴和城市化的发展,导致相当一部分区域文化脉络断裂、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进入21世纪后,在小城市建设中,世界普遍开始关注小城市文化传承形象与环境艺术设计的研究和保护。在这种发展态势下,中国建设镇级市,极其需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镇级市空间形态和配套设施要充分展现我国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的文化脉络,要形成具有很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建设格局。

镇级市的建设是在原有村庄的空间基础上发展,这种发展演变需要遵循小城市发展的规律,必须使处于生态廊道和绿地、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与缓冲区以及森林和郊野公园、主干河流、大型渠道、水库及具有生态保护价值的海滨陆域(滩涂)等得到有效的生态保护。同时,建设镇级市要努力保护村庄原有的必须保留的农田及河流、湖泊、小溪、沼泽、山坡、林木及湿地等生态元素。小城市建设最理想的生态目标就是在一个区域空间实现“一片楼群即为一处景点”、“一座小城市就是一座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国家公园”。

参考资料

1.郭先登.把有条件的中心镇发展成为中小城市[N].人民日报,2012-3-1.

2.郭先登.环渤海经济圈建设成熟型经济中心城市的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4,(05).

3.郭先登.建设镇级市的理论构想与实践思考[J].山东纺织经济,2012,(06).

4.郭先登.在建设成熟型经济中心城市中构建大国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新格局[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4,(02).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6.郭先登.在新型城镇化中推进纺织业梯度转移[J].山东纺织经济,2013,(12).

7.郭先登.汉缆现象与青岛经济[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8.郭先登.建设“镇级市”: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新思路[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01).

9.郭先登.关于环渤海城市“十三五”规划期经济发展主体思路的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4,(02).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镇级新格局城镇化
基层治理呼唤“镇级改革”——汉中市破解镇级“虚化”问题的调查
浦东:率先出台镇级预算审查监督指导意见
家乡的城镇化
构建分级诊疗新格局
抓住我国特色小镇建设机遇,做好镇级项目咨询服务
深化医改构建省市县联动新格局
新机制 新格局
新时期深化 “镇级市”改革探究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创新应对媒体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