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莱芜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探索

2014-04-07朱峰

山东水利 2014年12期
关键词:莱芜市风景区用水

朱峰

(莱芜市水利与渔业局,山东莱芜 271100)

莱芜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探索

朱峰

(莱芜市水利与渔业局,山东莱芜 271100)

近年来,莱芜将全市作为一个整体,以河库型水利风景区为依托,以提升河流水系防洪能力和生态功能为前提,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体系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为主要目标,积极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

莱芜市;水生态文明;水利风景区

莱芜市地处鲁中山区,泰山东麓,总面积2 246 km2。莱芜市北、东、南三面环山,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水系,无客水来源,多年平均降水量712 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5.81亿m3。境内河流众多,有大小河流404条,均为雨源型山溪性河流,主要以大汶河和嬴汶河为主脉,其他支流为支脉,共同形成“叶脉”状自然水系形态。莱芜市是大汶河和淄河发源地。境内河道长度大于15 km以上的主要河流有16条,流域面积大于200 km2的河流有5条。

1 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体系

1.1 总体思路

通过对莱芜市自然水系、自然地貌及水利工程分布进行分析,结合多年的水利工程及环境治理工作,莱芜市制定的水生态建设的总体思路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以现代治水理念为引领,按照统筹城乡、全域治理的思路,将全市2 246 km2作为一个整体,集中各级各部门资源和力量,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创新模式,因地制宜,梯度开发,综合治理,全力推进“水资源、水生态、水景观、水工程和水管理”五大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维护水系生态安全,打造人水和谐、人水相亲的宜居环境,形成以自然文明、用水文明、管理文明和意识文明为支撑的水生态文明,塑造现代人水和谐关系,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可靠的水利基础支撑和生态安全保障。

1.2 目标体系

1)初步构建起安全集约的水资源体系,水资源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2)初步构建起完整健康的水生态体系,全市水生态状况显著改善,生态用水分配机制更加科学,生态用水需求得到合理满足。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有效治理,城市水土保持方案申报率、实施率和验收率均达到95%以上,城市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95%以上,全市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76%以上。3)初步构建起优美靓丽的水景观体系,全市城乡环境品质显著提升。在建成1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2处省级水利风景区的基础上,再建设11处水利风景区达到国家或省级水利风景区标准,形成具有莱芜浓郁人文特色的水文化景观,特色水文化得到传承与创新。4)初步构建起结构合理的水工程体系,全市除害兴利能力显著增强。5)初步构建起科学严格的水管理体系,全市水生态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2 主要做法

2.1 编制各类水利规划,为水生态建设提供依据

近几年,莱芜市先后完成了《莱芜市现代水网规划》《莱芜市水利发展战略研究》等60多项综合及专业规划。通过规划编制,充实、做细、提升了水生态建设内容,确定了莱芜市水生态建设的总体布局为:“一带二廊、三区五脉、三核十点、人水和谐”。一带:指在大中型及重点小型水库周边建设50~1 000 m宽的湖库保护与修复生态带;两廊:构建大汶河、嬴汶河2条生态水景观长廊;三区:指北部低山生态旅游区、中部滨水景观区和南部山区水源涵养生态区;五脉:指对大汶河城区段汇入支流方下河、嘶马河、孝义河、辛庄河和颜庄河等5条河流进行生态河道治理;三核:由莱城城区段、钢城城区段、雪野水库共同构成莱芜市城市滨水景观中心;十点:指分别在大汶河、嬴汶河支流入河口处建设10处生态湿地。结合莱芜市历史文化,打造“听水、悟水、享水、乐水”水文化景观,将“汶河源头,赢牟古城”融入水文化水景观工程规划,确定莱芜市水文化水景观规划总体布局为:“一轴、两带、两城、三区、六园、五点”。一轴:指莱芜市水文化景观轴,构建“雪野现代水文化主题景区——生态廊道——大汶河源头水文化主题景区”。二带:指大汶河水文化景观带和赢汶河水文化景观带,其中,大汶河水文化景观带长65.5 km,赢汶河水文化景观带59 km,集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等功能于一体。二城:指赢县古城遗址公园和牟国古城遗址公园,在保护好遗址的基础上,通过现代技术恢复赢牟古城特色。三区:即北部水生态旅游区——“生态之水”;中部水文化景观区——“文化之水”;南部水源涵养区——“自然之水”。六园:即大汶河源头水文化主题园区——“汶河之源”;赢汶水文化主题园区——“赢汶水源”;汪洋台水文化主题园区——“红色水韵”;大汶河水文化主题园区——“汶河西流”;雪野现代水文化主题园区——“浩瀚雪野”;长勺之战遗址主题园区——“春秋战谷”。五点:指建设绿叶岛公园、汇河公园、城西市郊公园和南湖公园(扩建)和汶河生态园等5处滨水公园,布设亲水平台、景观小品、休憩广场、游玩设施等,营造人水和谐的环境,提升区域的文化品味和地域价值。

2.2 抓好水系工程建设,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

近年来,莱芜市完成了牟汶河拦河闸(大型)工程,拦蓄水量2 000万m3;投资6.4亿元,完成8座大中型、174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不仅消除了病险隐患,而且通过建闸增容,恢复、新增蓄水能力4 700万m3;投资6亿多元,对大汶河、嬴汶河、嘶马河、方下河等骨干河道实施了综合治理,建成橡胶坝27座、溢流坝38座,拦蓄地表水4 000多万立方米,涵养地下水源4 700多万立方米,治理后的河道基本实现了全年不断流,两岸地下水位普遍提升1~2 m,河流生态得到极大恢复和改善;依托大中型水库及骨干河道,建设了一批城市集中供水工程及重点工业企业供水工程,初步形成了雪野、乔店、大冶、拦河闸、葫芦山水库等几大水源地对城市和“三钢两电”等重点供水目标联合调度的工程网络,实现了几大地表水源地与地下水源地的丰枯调节、相互调济,提高了地表水资源的利用率。

2.3 实施水生态建设工程,开展景区创建工作

1)开展水生态综合整治。莱芜市按照“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河道、水库沿河绿化、美化、净化,尤其对穿城、绕城以及靠城河道,结合城镇规划,建设滨河公园,设置景观节点,提升城市品味。

2)创建水利风景区。莱芜市依托河道水库等水利资源优势,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争创水利风景区。其中雪野水库在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012年大冶水库、汶源水利风景区又被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现已完成的龙马河(方下河北部新城段)公园、嘶马河城区段、汇河(嬴汶河)公园等准备申报省级水利风景区。水利风景区正逐渐成为莱芜市文化旅游发展的主导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区、招商引资的高位平台。

3)加强水土流失治理。采取“小治理、大封禁”的方式,坚持人工治理与生态自我修复相结合,以小流域为单元,加快治理步伐。截至2013年底,全市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 307.5 km2,蓄水量5 747万m3,保土量485万t。

2.4 加强水资源规范化管理

莱芜市认真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了对取水许可的管理工作,严格按照规定程序依法审查、科学审批了各取用水户年度取用水量和下一年度的取用水计划,督导各取用水单位进一步完善了取水许可管理台账,促进了各单位科学、合理地取用水。对违规取水行为进行严肃查处,重点围绕全市非法建设取用水工程、无证取水、不安装取水计量设施、不依法缴纳水资源费等违法取用水行为开展工作,封停城市规划区内自备井,切实维护了全市取水秩序。强化退水监督,定期监测排污口水质,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开展2次“零点行动”,合理掌握全市有代表性的排污口退水状况,为全市水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对各取用水单位自备井水质状况进行抽查,为指导各单位科学用水提供了技术依据。按时做好水污染突发事件周报和月报,提高了各单位防范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意识。认真编制全市水资源简报、年报、公报和水务管理年报,为水资源管理提供了基础数据。

实施水源地保护与修复工程:累计投入资金2亿多元,实施了大汶河、嬴汶河上游源头区和鹏泉水源地等重要生态保护区保护与修复工程。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莱芜市饮用水水源地管护工作领导小组”,联合有关部门加大对破坏水资源行为的打击力度,保证了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安全。

2.5 加强民生水利建设,推进小农水快速发展

近年来,莱芜市重点进行了人蓄吃水、节水灌溉、抗旱引水等涉及民生的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投资2.77亿元,建设以大规模联村连片供水为主要形式的农村通自来水工程,建成乡镇集中供水150处,解决了952个缺水自然村81.97万人的吃水问题,使全市99%(截止2013年底)的村吃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解决了因资源性缺水和季节性干旱造成的农村饮用水困难。新增灌溉面积3 200 hm2,改善灌溉面积2.24万hm2,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 333.33 hm2,新打机井558眼,新建塘坝、拦河坝、水池468处。

2.6 加大节水管理力度,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

莱芜市在全市范围内对取用水单位开展企业水平衡测试、建立用水管理制度,提高了全市用水效率。指导莱城区开展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起草了莱芜市节约用水管理实施细则,为切实加大节约用水管理,逐步构建节水型社会提供了技术支撑。

3 结语

水生态文明建设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生态系统完整、水生态环境优美为主要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源基础、重要载体和显著标志,对于强化生态之基、促进人水和谐、实现科学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莱芜市通过加强河道治理,创建水利风景区等一系列措施建设水生态文明,成效显著。

(责任编辑 崔春梅)

X321

B

1009-6159(2014)-12-0052-02

2014-10-22

朱峰(1975—),男,工程师

猜你喜欢

莱芜市风景区用水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节约洗碗用水
任 帅
明月湖水利风景区的水文化挖掘与诠释
GIS在风景区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应用——以威海市圣水观风景区为例
用“尚方宝剑”保护沙澧河风景区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危险废物非法倾倒案
莱芜市福泉橡胶有限公司
一次性用水
国家水利风景区(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