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景观建设探讨
2014-04-07王达韩斐王克泉
王达,韩斐,王克泉
(1.德州黄河河务局,山东德州 251100;2.齐河县交通运输局,山东齐河 251100)
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景观建设探讨
王达1,韩斐2,王克泉1
(1.德州黄河河务局,山东德州 251100;2.齐河县交通运输局,山东齐河 251100)
从分析黄河景观建设的作用及当前存在问题出发,提出治理理念和措施建议,为下一步黄河标准化堤防景观建设提供借鉴。
黄河;标准化堤防;景观建设
黄河堤防建设一直是黄河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维系黄河健康生命思路的确立,特别是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新精神、新指导思想的提出,景观建设已经成为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保证黄河标准化堤防景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治河工作者应当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1 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现状
黄河下游是典型的地上悬河,目前黄河山东段河床高于两岸背河地面3~5 m,济南河段设计防洪水位高出地面最高达11.6 m。1998年长江大水后,国家加大了对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的投入,黄河下游开展了以临黄大堤加固为主要内容的大规模工程建设。黄河标准化堤防,是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黄河长治久安、保证防洪安全的工程体系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体系的统一。标准化堤防体现了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生态景观线的三线要求,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相和谐、与河流相和谐的先进理念,是维持河流健康生命的具体体现。
自2002年国务院批复《黄河近期治理开发规划》至今,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工程一直分期分批进行建设实施,主要包括堤防加固、堤防加高帮宽、堤防道路及防浪林建设等内容。目前已完成第一期和第二期建设,第三期防洪工程建设正在实施。工程完工后,将逐渐贯通山东段黄河临黄堤的堤防帮宽和堤防道路工程,并率先完成右岸临黄堤防的全部放淤固堤工程及左岸德州以上的放淤固堤工程,同时,部分急需的东平湖治理工程建设项目也逐步完善。
2 堤防景观建设的作用
2.1 改善和保护环境
在黄河标准化堤防的“三线”建设中,生态景观线是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内容,而生态景观线建设主要是大堤行道林、背河护堤地的抢险取材林以及淤背体适生林建设。大片林区既可给过往车辆和行人遮荫,又可净化空气、保持水土、防风防沙、阻隔噪音,对减轻污染、改善环境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2 满足人类精神需求
近年来,随着城市扩张的不断加剧和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种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所带来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为了躲避喧嚣嘈杂的都市,呼吸清新的空气,纷纷涌向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良好、风景优美的地区。因此,建设和一般堤防建设相比,既能保障防洪抢险的需要,又有着与环境和文化结合紧密、生态节能、造型优美、注重观景与景观和谐等诸多特征的黄河沿岸堤防景观工程建设,非常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
2.3 促进生态旅游经济发展
黄河标准化堤防景观建设,为黄河岸边营造一条靓丽的风景线,黄河大堤作为黄河沿线上独特的地理区域,颇具生态旅游价值,可为游览黄河及其周边生态景观和发展生态旅游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加大黄河旅游景区设施建设力度,充分利用标准化堤防新增的土地资源营造适合人们生态旅游的优良环境,扩大黄河旅游景区宣传范围,加强旅游观光走廊的建设,发掘堤防综合价值,实现堤防资源化,努力创造“黄河金岸”的生态旅游线,不仅可以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可以带动沿黄城市的经济发展。
2.4 扩大黄河文化影响力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经过亘古不息的流淌,孕育出世界最古老、最灿烂的文明。黄河流域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将黄河文化融入黄河标准化堤防景观建设中,使人们在出行、游玩的同时感受黄河文化的魅力,有助于提高黄河文化的品牌价值,扩大黄河文化的影响力。
3 堤防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
3.1 主观认识不到位
堤防生态景观线是指具有良好的生态景观价值的堤防及其附属设施,防洪堤、防浪林、护堤地等的合理布置都可以构筑成景观。然而,当前对堤防景观建设的理解往往是狭义的“景点”,即在堤口、渡口等显要位置种植树木、花卉,建设雕塑、亭台。对堤防工程进行美化是必要的,但它远不是堤防景观建设的全部内涵,而只是一种最简单外在的表现形式。大多数受人喜爱的景观特点是自然、和谐,而自然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刻意营造出的人工景点无法体现出防洪工程景观建设自然和谐之美。
3.2 整体规划性欠缺
按照现行工程建设管理程序,项目建设一般要经历规划、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项目实施和竣工验收等阶段。但目前景观建设未完全纳入黄河标准化堤防工程建设管理范围,既没有统一的规划设计程序,也没有充足的专项投资经费,各地工程建设单位“单兵作战”去搞堤防景观建设,缺乏项目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各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单位编制相应设计图或效果图,符合本单位审美理念便破土动工,既没有黄河沿线整体景观规划,又没有充足建设经费,结果往往是只突出单一景点,没有形成以点带线、以点带面的大局观念。
3.3 建设标准参差不齐
相对于国际上来说,景观设计与建设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产业,它不同于一般的工程设计与建设,是要求在外部自然空间中进行环境创造的专业性工程。目前建成的或正在建设的有些景观生搬硬套、五花八门,不但不能对堤防工程起到美化作用,反而造成材料和资金的浪费。黄河标准化堤防景观建设,应当在符合黄河防洪抢险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重点突出黄河文化特色,与当地黄河历史、地理文化紧密结合。
4 采取的措施
4.1 提高认识总结经验
积极开展标准化堤防景观建设方面的研究,认真学习国外先进设计和建设理念,不断提高治黄工作者对景观建设的认识,把堤防景观建设与维系黄河健康生命的治河新理念紧密结合起来,使工程景观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借鉴国内外相关机构在流域生态景观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对当前黄河标准化堤防景观建设现状进行考察和总结,充分听取广大治黄工作者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的建议。在汲取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黄河实际情况,以保障黄河堤防工程景观建设在不影响防洪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4.2 编制规划深入调研
编制符合实际的黄河堤防工程景观建设规划,把景观建设上升到与防洪工程建设相同的高度,使景观建设或依附于防洪工程建设实施,或进行专项建设,避免在景观建设方面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切实做到“无规划不设计,无设计不建设”的要求。
对黄河沿线现有景观资源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包括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具有特色的景观区、大型工程建设所在地、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发祥地、重大抗洪抢险发生地等,有利于促进景观建设的合理规划和设计。
(责任编辑 赵其芬)
TV87
B
1009-6159(2014)-12-0032-02
2014-09-02
王达(1987—),男,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