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高校体育产业运营效率提高的策略研究

2014-04-07王相玲方新普

关键词:体育赛事体育产业产业化

王相玲,方新普

(安徽工程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高校体育产业是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组成部分,其主要特征是“公益性为主,赢利性为辅”,即利用高校自身体育场馆、设施等优势资源,向大学生和社会提供各类有偿性体育服务,目前,高校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内容主要可分为:有形资产经营收入与无形资产经营收入两部分。[1]

当前,安徽省正面临着内部产业结构升级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双重发展机遇,因此,分析新形势下安徽省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效率状况,对加快安徽省高校体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安徽省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状况分析

(一)市场规模狭小、发展水平较低

从发展层次来看,国内高校体育产业经营已经初具规模,但安徽省体育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总体运营效率不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安徽省大部分高校体育场馆、器械等设施的对外开放率较低、产业化运营规模较小、校企长效性合作水平不高,各高校体育资源市场化发展程度尚远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和高校体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二)体育产业化发展意识落后

受传统思想观念的约束,当前安徽省内大部分高校对体育产业认识滞后,观念陈旧,在办学思想上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多数高校管理部门担心发展体育产业会冲淡高校办学方向,给校园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影响高校正常教学秩序,缺乏体育产业化发展的思想基础。

(三)体育产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

当前,从体育用品产权归属来看,其为学校公有资产,但是从消耗与管理过程来看,其大部分时间由体育部门负责,但是学校并没有设计专门的资金用于体育部门的管理经费,造成了体育部门虽然具体负责体育用品的管理工作,却得不到学校的承认,最终导致了体育部门对体育用品管理、维护、处置的非意愿性与非及时性,致使资产浪费严重,经营管理效率低下。研究发现,受存放条件和管理制度不完善的影响,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体育用品是由于非正常性耗用和管理、维护不善造成的,其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效率的提高。[2]

另外,从目前安徽省内各高校体育产业经营人才的现状来看,虽然高校聚集了一批高学历、高职称的体育专业人才,但由于学校对体育产业的认识滞后以及对经营管理型人才的培养不够重视,使得高校体育产业经营管理型人才严重缺乏,使得高校无法适时、高效地对高校体育产业结构进行重组和转变,造成了高校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利用的低效率。

(四)基础运动设施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传统办学思想的约束,目前,安徽省大部分高校体育设施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学校事业拨款,资金来源单一、资金数量较少,企业、政府及其他社会主体的投入相对较少,体育设施建设的产业化、市场化发展不足,造成高校体育设施的总体供给水平落后,制约了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发展速度[4],也自然无法形成“校企”合作的商业化运营模式,具体表现为:

首先,对地方政府而言,政府更乐意将资金投入到社会公共体育场馆的相关建设(因为其更有利于提高区域城市形象与政府形象);其次,虽然体育赞助能够很好地促进体育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但目前安徽省大部分高校的体育部门与外界交流、沟通少,再者由于高校体育赞助不规范,资金流向缺少透明度等问题的存在,导致企业不乐于把高校体育运动作为企业文化的延伸来发展,而各高校也很难得到企业的投资和赛事赞助,造成了当前各高校体育设施基础建设资金投入的相对不足。

(五)缺乏稳定、有效的消费群体

从社会经济基础来看,安徽省平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制约了安徽省高校体育产业化的发展,经研究发现:安徽省高校体育产业利用场(馆)的有偿运作收入甚微,其与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密切相关,[5]另外,从消费结构来看,学生是高校体育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最邻近消费群体,但是大部分学生没有外来收入,每月生活费主要用于吃饭、日常及学习用品的购买,用到健身方面的消费较少,同时,由于大部分学生对体育健身价值的认识不足,加之社会迎合大学生消费兴趣的渠道越来越多(如电子游戏、网络等),与“花钱买健康”相比,“花钱买娱乐”更符合其自身的兴趣与需要,这在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安徽省高校场馆、设施的有偿性高效运作。

二、安徽省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效率提高的策略

(一)转变观念,寻求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

首先需要转变观念、改革教育体制,树立高校体育产业化、市场化发展意识,坚持“以教为本,多种经营”的方针,通过明确经营的责、权、利行为,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降低运作成本,为学生和社会提供最大限度的“有效供给”服务,使高校体育产业的经营效益不断提高,在经济上形成良性循环。

另外,积极寻求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从社会需求角度分析,随着“全民健身计划”,“阳光体育”计划的启动和实施,大众的体育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对体育产品的市场需求也不断增加,由于大学校园的环境和人文条件较好,收费较低,而大部分室外体育设施和场地,如跑道、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等,由于目前技术、人力的限制,尚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收费,所以一般的消费者更乐意到高校体育场馆进行活动,这就一方面导致了高校部分体育设施资源利用过度,设施损毁严重,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社会公共体育场馆的区域性、结构性资源闲置,场馆设施利用率较低,所以,应积极寻求政府、企业及其它社会团体提供有效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强高校体育公益设施建设,提高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硬件基础。

(二)积极地开发体育赛事无形资产

高校体育赛事管理和经营者(大学生体育协会及各高校),要建立市场意识,与社会建立密切的联系,了解社会对体育消费的需求,多渠道、多形式地发展高校体育赛事资源,[6]在赛事体系上要力争形成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赛事体系,加大各高校之间的赛事联系,以赛事促沟通、以赛事促建设。同时,发挥高校专业运动队的作用,积极与企业联手开展多种体育项目竞赛及健身活动,扩大社会影响,进而吸引商家进行高校体育赞助与设施共建投资,同时,注重高校运动队品牌建设,积极培养明星运动员,拓宽体育产业发展渠道,深入开发高校体育品牌和服务。

另外,针对目前安徽省内高校体育设施、器械短缺、资金紧张的状况,高校体育产业要选择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重点可选择体育竞赛、表演及体育培训作为高校体育产业经营的先期内容,积极发展如教练员、健身指导员、裁判员的培训工作,其对于充分发挥高校师资、科研力量优势,提高高校的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升高校体育产业发展层次与产业软实力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三)加强对高校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

体育产业专门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是拓展体育市场、不断满足体育消费者需求的重要前提。[7]要实现高校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以人为本,通过专业培养、岗位培训、招聘引进等方法,大力培养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另外,积极发挥高校人力资源密集的相对优势,加强体育院校体育管理、体育经营专业人才的培养,[8]具体可结合学校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学科专业相互交叉渗透的特点,建立新兴的体育管理、体育新闻等专业,培养互补型人才,不断提升高校体育产业人力资源结构水平,为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效率的提供人才基础。

(四)加强高校体育资产的有效管理与维护

在后续发展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当前阶段高校体育资产管理权责不分、体育设施损毁浪费严重的现象,明晰资产的经营权、处置权及收益权,如可采用健全的体育保险制度和委托管理制度,委托专业的经营管理队伍来进行高校体育资产(含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维护、开发、利用,避免多头管理或无人管理现象,切实做好体育资产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形成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高校体育产业管理体制,以期为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效率的提高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

(五)加强体育赛事文化建设

高校体育赛事的文化建设将对高校体育赛事品牌的塑造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高校体育赛事文化是大学生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培养大学生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展现大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而且也能够极大地促进高校体育赛事品牌的推广和发展。因此,高校体育赛事组织者要结合赛事,注重高校学生消费群体的培养,通过开展与赛事相关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如体育赛事活动的专栏板报、征文评选、论文科研、最佳拉拉队评选、专题摄影比赛等活动,通过体育赛事文化建设来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强烈意识,为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效率的提高提供群众基础。

三、研究结论

由上分析可见,当前安徽省高校体育产业总体上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尚存在着产业化发展水平低、基础资金缺乏、思想意识落后、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各高校需要建立市场意识,从观念转变、无形资产开发、管理人才培养、体育赛事文化建设等角度进行多渠道、多角度地开发,积极稳妥地提升体育产业软实力水平,实现高校体育产业整体运营效率的提高。

同时,高校要加大对民众健身意义的宣传力度,培养民众的体育锻炼习惯,另外,针对高校如何吸引社会大众消费群体的问题,限于篇幅,将另文进行研究。

[1]徐本力.对我国体育产业理论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调查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2):11-13.

[2]崔晓霞.安徽省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现状调研[J].中国体育科技,2003,(11):31-33.

[3]刘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产业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探悉[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2):37-38.

[4]郑志强.中国体育产业政策研究综述[J].体育学刊,2010,(6):14-16.

[5]钱宗梅.高校体育市场的开发与利用[J].辽宁体育科技,2003,(2):70-72.

[6]张华,任保国.我国体育产业投资体制及其在体育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体育学刊,2007,(9):51-54.

[7]鞠成军.美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启示[J].体育学刊,2003,10(2):140-142.

[8]郑国荣.高校体育赛事资源开发与商业合作的互动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院报,2008,(2):92-93.

猜你喜欢

体育赛事体育产业产业化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巧用“体育赛事”解释相遇与追及的两类典型问题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系统产业化之路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