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麟游县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对策

2014-04-07李清芳

陕西水利 2014年3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建设

李清芳

(麟游县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站 陕西 麟游 721500)

1 前言

麟游县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北部,渭河支流漆水河上游,地处东经 107°19′~108°2′北纬 34°33′~34°58′地处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东邻永寿、乾县;西接千阳、凤翔;南俯扶风、岐山;北依彬县及甘肃省灵台县,总面积1704km2。全县平均海拔1271m,最高1664m,最低740m。以页岭为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西长65.28 km,南北宽46.35 km。县辖5镇5乡,100个行政村、409个村民小组,共有22604户、8.8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6万人,农村劳动力3.2万个。境内沟壑纵横、坡缓川狭、少有台塬,是陕西省水土流失重点县之一。分为低中山、黄土丘陵、黄土残塬、河谷川道四种地貌单元;土壤共有8个土类,26个土种,主要是黄土性土壤,分布普遍,占总面积的75%左右,性绵易蚀,土层深厚,透水性强。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生产建设和资源开发活动急剧增加,水土平衡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并且呈继续扩大、发展的趋势,已成为实现经济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2 水土流失现状

2.1 水土流失类型

根据地形、地貌、地表物质组成,土壤的种类等,麟游县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表现为水蚀,重力侵蚀和风蚀。其中水蚀普遍而严重,重力侵蚀次之,风蚀轻微。水蚀是指由于沟槽水流的淘刷作用,以及雨水侵蚀作用,天然休止角被破坏,凝聚力减弱,使自身的重力失去平衡而发生的一种侵蚀现象。麟游县重力侵蚀比较活跃,且比较集中。一般发生在塬边、河谷两岸、公路沿岸、沟坡面一带。按侵蚀方式可分为泻溜、滑塌、滑坡、陷穴四种。

2.2 水土流失的危害

(1)土壤变薄,肥力减退。由于坡面径流汇集在水路网中纵向流动形成沟槽集流,使沟床下切、沟壑扩张,新的沟壑不断产生,坡地间距缩小,沟间地减少,蚕食农田。水土流失破坏了水土资源,将土地切割得支离破碎,使大量的有机质和有效养分被冲走,土壤肥力降低,麟游县每年流失土壤106.78万t,相当于3560亩耕地0.3m的耕作层全部被水冲走。

(2)冲淤库渠,影响建设。麟游县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先后建起各种水利工程数百处,修建水库十余座。据调查,尚能利用的3座水库,总库容153万m3,现已淤积29.6万m3,占总库容的19%。其中修建最早的永丰、长益庙等8座小型水库已被淤泥填满几近报废。

(3)生态失调,气候异常,加剧洪涝灾害。由于水土流失,使生态出现了恶性循环,改变了下垫面因素,影响了中、小天气的异常变化。县境内有18条较大的河流,因大雨和暴雨,洪水暴涨,经常溃堤毁岸,冲毁农田,损失严重。

(4)威胁村镇安全,使人民财产遭受损失。麟游县自古以来,洪涝灾害严重。2007年8月8日,县城永安河段24时降特大暴雨206mm,水毁损失数万余元。

3 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

3.1 自然因素

(1)气候因素。降雨集中,暴雨强度大,易发生径流。气候因素中,降雨和风、热、冻、融等对水土流失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反映在该县,高强度暴雨的危害最为显著,在7月~9月份降雨集中,季节最大降水达345mm,月最大降水148.7mm,小时最大降水55.7mm。尤其是大暴雨都有来势猛、历时短、雨滴大的特点。

(2)地形因素。沟深、地面起伏、地形破碎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因素之一。实践证明,不同坡度,不同坡长,不同坡形都有着不同的侵蚀形式和侵蚀程度,但决定因素是坡度。

(3)土壤因素。质地疏松,因团粒结构不良,抗侵蚀力低。全县下垫面土质绝大部分为黄土类,黄土质地疏松,颗粒细小,入渗力低,也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因素。

(4)植被因素。植被覆盖率低,且分布不均。尤其在汛期内有大量的坡耕地裸露,加之不合理的耕作制度,为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造就了有利的下垫面因素。

3.2 人为因素

(1)对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盲目开荒种地,乱砍滥伐破坏植被,使地表失去保护,一遇暴雨冲刷,造成水土流失,使昔日绿树丛生的林区成为光山秃岭,寸草不生,再加上过渡放牧,顺坡耕种等不合理的耕作方法,自然环境进一步恶化。

(2)基本建设没有作好善后工作,一些道路、工矿等基本建设废弃物的堆放和不合理处理,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易形成滑坡、泥石流及水土流失等多种灾害。近几年来,麟游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使麟游县的水土流失更为严重。

4 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4.1 坚持科学规划,综合治理

实行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林、草、田、园、路、村统一规划,尊重群众的意愿,综合运用工程、生物和农业技术三大措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应是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恢复植被,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乔、灌、草多层覆盖,梯田、沟坝等小型水土保持工程林立,节节拦蓄洪水,改变生态环境。使麟游逐渐变成集开发、旅游为一体的,经济得到发展,人居环境改善,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的新型农业生态县。

4.2 加快综合防治步伐,行重点项目带动战略

突出抓好招贤镇河流等重点流域治理、农业开发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与管理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步伐,切实改善生态环境,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水利部把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确定为三大水利建设亮点工程之首,明确要加大扶持力度,重点优先发展。因此,要抓住机遇,全力抓好淤地坝建设和管理:一是抓好各条小流域沟道坝系试点项目的初步设计和审批,以便尽快开工建设。二是进一步加强淤地坝建设管理,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办法,加快淤地坝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良性发展途径。

另外,突出加强封育保护,最大程度地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促进大范围的生态环境改善。在人口密度小、降雨条件适宜、水土流失比较轻微地区,可以采取封育保护、封山禁牧、轮封轮牧等措施,推广沼气池、以电代柴、以煤代柴、以气代柴等人工辅助措施,促进大范围生态恢复和改善。在人口密度相对较大、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可以把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小范围高标准的人工治理,增加旱涝保收基本农田、人工草场,解决农民的吃饭、花钱问题,为大面积封育保护创造条件。

4.3 开展建设管理运行机制

(1)依法行政,不断完善水土保持法律体系,按照新的《水土保持法》要求,进一步抓好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两费征收和监督检查“三权”的落实。为此,必须从项目的立项,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施工、验收,直到投入使用的检查等整个过程加强监督管理,以确保“三权”工作落实到位。要不断地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的规范化建设,完善执法制度,严格执法程序;同时,要加大水土保持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敢于碰钉子,查处一件,教育一片。在全县实行封山禁牧,并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纳入自治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与各部门签订水土流失防治、退耕还林还草及封山禁牧目标责任书,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管理和政绩考核一票否决制,为全县生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坚决遏制新增人为水土流失。对重要的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和山地灾害易发区,需要严格控制进行任何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切实采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强化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对扰动地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都应当实施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加强水土流失防治的社会监督。采取政府组织、舆论导向、教育介入的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并充分发挥各级人大的作用,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同时不断强化群众监督,唤起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大力营造防治水土流失人人有责、自觉维护、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氛围。

(3)加强水土保持科学研究,促进科技进步,不断探索有效控制土壤侵蚀、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的措施,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水保科研成果,进一步提高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效益。向广大群众大力宣传和普及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科普知识。要引进和推广适用于当地综合治理的水土保持科研成果,如矿山树草种和配置技术,茶果园优良绿肥牧草品种和高产栽培及综合利用技术。加强水土保持科技人员的培训、学习、学术交流及参观考察工作,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水保科技动态,把麟游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4)加强开发建设项目的管理。依《水保法》严格开发建设项目的水保方案许可制度,严格建设项目的水保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把开发建设和生产建设项目中的人为水土流失降到最低限度。同时,依据法规对开发建设项目实施水土保持补偿制度,依法征收各项费用,防止大范围人为水土流失发生,规范开发建设企业的水保行为。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建设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平和:搞好六个推进 实施六大工程 水土保持谱新篇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水土保持在防洪工程中的作用研究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水土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