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藏区木结构民居特征分析★

2014-04-07石伟达强明礼

山西建筑 2014年7期
关键词:平顶平坝民房

石伟达 强明礼

(西南林业大学研究生院,云南昆明 650224)

我国藏区分布于版图西部,在广袤的藏区内,云南藏区既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又有着地域特色,这些使得云南藏区有着不同于其他藏区的建筑特色。云南藏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迪庆藏族自治州,总面积11 631 km2,藏民多分布于两县,香格里拉县与德钦县,历代对于此地归属问题未能统一而造成诸多势力的混乱局面,直至清军入关,才确切的划分了迪庆的隶属关系。迪庆藏族民居的建筑形式是与当地民族民风和藏民活动以及独特的地域性因素之间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多以木结构框架与夯土墙共同承重,夯土墙围合而成建筑外体,根据所处地域环境不同,其建筑形式也不尽相同。大可分为坡顶民房、平顶民房、官式碉房三类。

1 云南藏区建筑类型及结构特征

1.1 民房

民房是藏区最普遍的建筑形式,由于藏民的生活方式,民居成为广大牧民生产生活的基本场所。而民居也最能体现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准和生产方式。不同地区,不同的建筑材料和气候与生活特点,导致了不同的民居类型。但总体上大同小异,云南藏区多为木框架碉房,其承重结构为木结构框架与夯土墙共同承重,不同地域的建筑特点也大不相同。

1)坡顶民房。坡顶民房是香格里拉县主要的民居建筑形态。香格里拉县是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首府,此地四面环山,日照充足,降水量较大,紫外线强烈,森林植被丰富,属于高原坝区气候。香格里拉县与丽江市接壤,这也使得此地民房的特点尤为突出。坡顶民房是香格里拉县的主要民居建筑形式,坡顶民房房基于土掌房建筑结构顶加木结构坡顶,屋顶多为木板搭建,少数为金属板材。主体建筑主要用材是木材、石材及粘土。其承重结构由内部木结构框架与夯土墙共同承重,属井干木楞房。

坡顶民房建筑主体与藏式碉房相类似,顶建人字坡屋顶,墙体多漆为白色,木质构架和屋檐为红色,木构件外露切面绘于彩绘。造型温润厚重,极富层次感,色彩明快鲜艳,与蓝天白云相互衬托,屋顶、门窗与森林树干颜色相当,基石融入大地,外墙与天空相互辉映,整个建筑似乎由大地生长而出,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坡顶民房外墙厚重且高大,墙体横断面呈梯形,基层大多在1 000 mm左右;多为石材堆砌,墙体内部为石块中有木板夹层,外由夯土扎实,以使得稳定性得到有效加强,开窗内小外大,门窗上常做凸出墙面的坡檐,局部色彩与雕刻修饰有极强的宗教与文化色彩,至此也成为坡顶民房重点装饰部分。

坡顶民房大多为2层~4层,一层多为院落和房屋主体构成,各层平面呈逐层向内收拢,底层供圈养牲畜所用,二层以上为一家人生活场所。每层由柱与柱分割,柱体较宽,直径在450 mm~900 mm之间,柱上有梁,梁上有檩,檩上有铺木板为地板,柱上开榫梁上做卯,梁柱间榫卯对接,檩条铺于柱上,木板铺于檩条上形成楼板。功能分割多设厨房、起居室、经堂、火塘等常用功能空间。藏民全民信教,藏传佛教是藏民共同信奉的教派,主室和经堂是全宅最主要的房间,主室的面积最大,位置也选择最好处,藏民的睡眠、起居、会客、餐厨等日常活动均在此处进行,主室内设有火塘,多设有倚枪式壁柜,三面带有围板的整体式藏床以及条形藏桌。经堂是藏民居内的另一个重要房间,主要供家庭佛事活动使用。经堂墙上装有佛龛壁架,或整面墙以壁厨覆盖,内部放有经卷,佛像,法器等神物。室内主要的装饰空间也在火塘与经堂,火塘内对窗一壁多为木质镂雕壁橱,内放居家常用水缸粮缸,除窗所在墙壁其余两壁绘吉祥八宝图,经堂内壁橱皆为镂雕,内供四房神圣,常年香火不断。

建筑外部墙角常设有香台,上插各色旗幡,旗幡上印有祝愿祷词,每日烧天香一次,并非祭天,实则供养十方诸神,旗幡被风飘扬一次,就等于向佛祈祷了一次上面的祷词。

2)平顶民房。平顶民房是德钦县主要的藏民居形式,迪庆藏族自治州北部的德钦县处于梅里雪山脚下金沙江沿岸,属干热河谷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干热少雨。由于特定的人文因素和环境因素平顶民房是此地的主要民居建筑形式。平顶民房是由藏族传统碉房演变而来,较藏族碉房其建筑形式更加轻巧,木材使用量较大,石材使用量较小。其承重结构与坡顶土掌房大致相同,由于干热少雨的气候原因,平顶民房并无人字屋顶。但较与坡顶民房平顶民房层层递减呈阶梯状构建,下层屋顶形成上层阳台做晾晒草料与粮食用,德钦县干热少雨,此地民居较少出现人字坡顶,温热潮湿的气候条件使得此地晾晒环境的需求量较大,所以平顶民房这一建筑形式更加因地制宜。

平顶民房多为1层~2层,少数建有地下一层,地下一层多为短柱承重夯土墙围合,一般作为饲养牲畜堆存草料的场所。大门开在一层,一层、二层的室内空间分割与坡顶民房类似,设有主室、卧室、经堂及厨房等主要活动场所。

平顶民房外墙较薄,断面同样呈梯形但角度相对较小,内由石块堆砌外由粘土贴面。平顶民房承重结构与坡顶民房大致相同,但较坡顶民房更加轻巧。内部结构由梁柱构建形成的内部木质框架与楼面、屋顶构成。相对于坡顶民房,平顶民房内柱较为纤细,直径或边线最大不超过300 mm。梁柱由榫卯相接但需要铆钉固定,梁上铺木板作为楼板,顶层屋顶上盖有“土掌”(在顶层铺好的木板上铺泥土与防腐混合的粘土,反复夯实,直至干密)。

3)官式碉房。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内,历史悠久并保存完好的村寨内都会有一处土司所建碉房,土司在村落中等同于汉族族长与村长一职,是地位与权力的象征,这种地位与权力在建筑中也得以体现,我们称此种民居为官式碉房。官式碉房由于特殊的人文环境与政治需求使得其体现的情感同其他类民居有所不同,其体现出一种强烈的防御性,厚重且高大的外墙极少开窗或不开窗,一层多无窗,上层窗户做成内小外大,使得整个房屋类似于碉堡一般,其占地面积极大,整个建筑气势磅礴,威严且肃穆。

官式碉房多为3层~4层,一层同其他类藏民居相同,以立柱支撑夯土墙围合,多作为牲畜饲养场所。二层为家人主要活动场所,其立柱位置较其他藏民居更显规整与复杂且遵循形式美法则。内设主室、经堂、卧室、厨房等活动空间,其较普通民居增加了一活动区域供乡党开会之用,类似于会议室。由于占地面积较大,为了良好的采光,内设天井。三层以上多为阳台,晾晒与贮存粮食使用。

官式碉房展现出的防御性表现在厚重的外墙,其外墙同坡顶土掌房类似,厚度可达到1 600 mm。内部承重结构由梁柱形成内部整体框架结构承重。梁柱体量都较大,梁上有精细雕花装饰。梁柱榫卯相接,梁上有椽,椽上铺设檩条,檩条上铺泥土,泥土上铺有木板,层层叠叠极其坚固。

1.2 宗教建筑

云南藏区藏民与其余各大藏区藏民相同,宗教气息浓厚,藏传佛教是藏民普遍信奉的宗教。多数情况下,城镇多设寺庙,乡村内设经轮房,民居内有经堂、香台。

寺庙为僧人诵经做法的工作场所,信教徒在特定节日或特定日期会来寺庙中朝拜。寺庙建筑多依山势而建,根据山势逐层建造,最高处为寺庙最主要的庙宇建筑,寺庙建筑体量较大,庄严肃穆,给人以震慑之感。外墙高大,墙体涂以白色,上层结构以赭色为主,墙上开窗较少,如若开窗窗体也较小。建筑装饰上以红、白、蓝、黑、赭色为主,屋檐绘以吉祥八宝藏式祥纹。建筑内部穿斗式木结构支撑整体建筑,一层较高,且其高度可达八九米,内部以木柱支撑,柱体尺度较大,多为高大的通直木材,梁柱由榫卯相互连接。

村内多设有经轮房,经轮房内建有转经筒,转经筒由上及下垂直挂立,村内无论老小多数会在特定时间到经轮房内转经,祈求天神保佑,经轮房尺寸不是很大,平面一般都为正方形,转经筒四周有可供人走路转经行径路线,内墙三面摆有长凳供人坐靠。

其他简易建筑——玛尼石堆,玛尼石堆是由刻有经文的石板石块堆砌而成,是远古时期祖先用来供奉山神或作为地域、山界等区域划分与分界的标志,其位置主要在寺庙的转经路上,村庄的路口,草原的路边以及重要的分解的节点。

2 云南藏区村寨规划特色

云南藏区地势不统一,其村寨类型也错综复杂。迪庆又名香格里拉,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广袤的原始森林使得迪庆如同人间仙境一般。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使得整个迪庆藏族自治州的自然环境并不是十分的适宜人居住,高强度的日照,极大的昼夜温差,以及险峻的居住环境,种种因素都制约着云南藏民的生活环境,也正是如此,使得云南藏区的村寨规划千姿百态。

根据自然环境来分类,村寨聚落可以分为山地聚落和平坝聚落。山地聚落意为以山地的等高线和山势的升起坡度的经纬、纵横交错而成。平坝聚落建于平坝地区之上以农田、交通路线分割而成。山地聚落分布在山地内,多依山傍水,沿河谷建立条形或带形聚落,聚落高差依山势层层攀升。聚落两端多为一家,交通主干道贯穿全村,村内中间地带为商业活动区域,一般有商店,少数有学校。村口有玛尼石堆,以用来分割村村之间的地域规划,村内多设有白塔,供村民朝拜神灵。平坝聚落建于平坝区域,平坝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宽广,村庄多建造于城市主干道两侧,平坝聚落总平面多呈现为方形或圆形,由于云南藏区藏民由游牧型经济体系变为农牧型经济体系,平坝聚落民居不远处多有农田,藏民可方便的来往于农田与民房之间,少数平坝聚落依湖而建,或依山傍水或临水近水,就好像生长于这个环境中一样,自然与人相互依存,借于自然,并且得益于自然,并极好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也同时显现出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与经济体系,那便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平坝聚落由于交通便利闭塞程度远小于山地聚落,藏民的汉文能力也较强于山地聚落,但原生态的自然属性并没有因为汉文化的进入而被冲刷掉,反而让广大人民能更加深入的了解藏区文化。

3 结语

藏族建筑的建筑艺术美与自然美巧妙的结合,展现了云南藏族人民特有的文化气息和民族特征,综合其多方面的研究价值,对我国木结构民居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启发作用。发扬藏区文化的优势,帮助改善藏族同胞的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是重要且必要的。对云南藏区木结构民居的探析中搜寻其研究价值,为民族学、古建筑学、旅游文化发展、环境艺术设计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1]吴 体,凌程建,高永昭.周敏丹巴甲居藏宅建筑结构调查[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4):197-201.

[2]杨旭明,钟 熠.传统藏族民居建造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住宅科技,2012(3):41-43.

[3]陈耀东.中国藏族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陈立明.西藏民居文化研究[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2(23):8-14.

[5]宾慧中.中国白族传统民居营造技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

[6]强 之.藏族奇特的建筑尺度[J].中外建筑,2010(5):67-68.

猜你喜欢

平顶平坝民房
基于单压电变形镜的平顶光束整形研究
小卷毛和小平顶的梦想
“共享村落”萌芽——高陵区开发闲置民房资源
山有平顶
我的平坝窖酒记忆
平坝乡村
我的平坝窖酒记忆
在山丘与平坝之间的文明
大平顶枣保健果醋酿造工艺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