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包容性设计对中国室内设计的启示

2014-04-07温声远谭向东冀玉慧

山西建筑 2014年20期
关键词:包容性理念设计

温声远 谭向东 冀玉慧

(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人类作为社会个体在不同的领域的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譬如身体能力、技巧、过往经验、渴望和观念。包容性设计的理念是对人群进行定量统计的研究能为设计决策提供依据,简单来说,包容性设计就是设计的主流产品或服务在全球范围内,在最大的限度消除特殊性设计的前提下,使尽可能多的人使用。本文仅从中国当代室内设计现状的角度来探讨包容性设计实践原则、途径与方式。

1 包容性设计的理论基础

1.1 包容性设计的理念提出

“包容性设计”(Inclusive Design)是1994年首次提出,在设计理论中它作为一个新兴的设计理念经常被提及。一般来讲,设计者们的宗旨是设计出的产品可以尽可能多的满足被服务者的需要,也就是说不同年龄的用户或能力缺陷者也可以使用。归结起来,包容性设计以服务于最广泛人群为初衷而应用于各个设计行业,也就是说包容性设计的消费受众不会因年龄和能力的差异而受到使用的限制,这一设计理念不仅体现在设计的各个行业,同时也体现在产品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产品从草图构想到成品实体的整个过程。

1.2 包容性设计的思想内涵

1)包容性设计的概念。英国标准协会(2005)给予了包容性设计一个学术性的定义:“主流产品或服务的设计能为尽可能多的人群所方便使用,无需特别的适应或特殊的设计”。简而言之,包容设计即是更好的设计。

2)包容性设计的原则。对于设计而言,包容性设计的理念一般要体现以下原则:a.确立“人”在设计过程的核心地位;b.承认使用者的多样性与差异性;c.使用灵活性设计可以最大范围地满足使用者不尽相同的偏好及能力的需求;d.让人们方便和愉悦地使用。

2 包容性设计理论研究

2.1 包容性设计在西方的研究与发展

西方国家在包容性室内设计的理论研究由来已久,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后逐渐规范化。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期,包容性设计理论作为一项学术研究进入到了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建筑系的专项实验室与教研组。20世纪80年代,在“人人平等”的思潮影响下,西方设计师提出了普适性设计的思想,意在克服年龄差距、残障差距,通过普适性设计来营造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环境。由于西方各国依据各国的历史文脉和经济水平的不同,其对包容性设计研究的出发点和侧重点也有所差异。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日本的包容性设计上的探索主要表现在对老年住宅的实践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成功案例是于20世纪中叶迅速兴起的新兴住宅“两代居”,两代居住宅以其传统养老观念和小型化家庭模式的优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在东方各国家纷纷兴起。

2.2 包容性设计在中国的起步与探索

中国香港在包容性设计理念上的探索始于21世纪初。著名设计师欧阳应齐取中国各流派思想中集大成的“和合学”为意,将“Inclusive Design”极具中国古典特色地译为“和合设计”。中国香港设计中心、英国皇家艺术学院、英国设计商会三方合作,于2008年8月举办了名为“‘共生共创’和合设计48小时”的大赛。近年来中国内陆发达城市也开始进行包容性设计理论的学术研究,上海同济大学的中国包容性设计研究中心的成立证明了包容性设计理论体系研究在中国的正式确立。

总体来说,西方世界关于包容性室内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并重,且可操作性较强。西方发达国家经过长时期探索得出的相关经验,对我国建立完善的无障碍居住体系和制定相关标准政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中,日本在文化传统上与我国的情况比较相似,其研究成果对我国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可以帮助我国包容性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快速越过初期探索阶段,进入研究的理论体系确立阶段,通过包容性设计的实现来应对我国现有的社会问题。

3 包容性设计理念对当代中国住宅设计的启示与思考

包容性室内设计所蕴含的设计理念的特点结合其设计原则可归纳为包容性、便利性、自立性、选择性、经济性和舒适性,基于以上几方面的提炼和概括,结合我国社会现状可为当代中国住宅设计提供相应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3.1 加强对“包容性设计”思想内涵的深入理解

“包容性设计”虽然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全新设计思维,却是在设计领域制定方案策略的重要指导思想。例如在构筑环境空间的过程中,通过包容性设计的理念传播与实践应用,将社会中不同年龄、不同缺陷、不同能力的最广泛的受众组织起来,并把他们充分考虑到环境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设计出适合于各种社会群体的作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衡量一个地区的和谐程度、人们生活水平以及幸福指数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公共设计里包容性设计的实践。

3.2 提高整体社会意识与增强公众参与性

整体社会意识的提高是包容性设计理念推行实践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创建包容性室内空间的同时室外公共空间包容性设施的营造也是不可或缺的,例如设计师可以在室外开放空间布置颜色醒目的爱心座椅等类似设施,以唤醒民众的平等宽容心理。这不仅提高了设计师、生产商与消费者的平等意识,更加增强了一个民族的责任心与使命感。而增加社会公众参与性对于包容性设计也是十分重要的,即让产品的消费者参与到设计过程中来,让消费者更为直观地表达其使用的夙求并将其融入到设计当中,这种协作带来的价值是理论研究、社会调研所不能给予的。在这种交互协作下,包容性空间环境吸收了使用者的智慧来参与设计,从而使得创造真正与使用者相关的和谐宽容环境成为可能。包容性环境的营造对于非障碍人群的意义也是同样重要的。例如,住宅社区为轮椅使用者而设计无障碍通道同时给骑自行车的人、推购物车及婴儿车的人带来了便利,提高效率同样是人机工学设计的初衷。所以借鉴发达国家包容性设计先进实例,对于我国建设具有可操作性的人性化室内设计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3 结合相关医学成果

包容性设计通常会结合社会学、心理学、医学等交叉学科进行学术研究,其中老年学是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这一社会现象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新兴学科。研究对象以人类个体和群体老龄化的现象、过程、规律及其社会经济影响为主,主要研究学科有老年生物学、老年医学、老年社会学及老年心理学。这些研究主要通过人们积级配合参与的方式使设计增强其社会功能,达到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各种日常问题的目的,其中日常问题不单单只是关注老年人的生活问题和居住环境问题,更注重的是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相关医学的研究发展为包容性设计在室内空间设计方面的实践探索提供了更为科学系统的依据,对于今后的包容性理论研究的深化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3.4 相关教育机制的建立并注重“多感官设计”

学习西方的包容性设计教育体制,为城市规划师、建造师、景观工程师等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个包容性设计理念教育的机构体制。从学术研究层面展开进而过渡到技术实施层面可以更进一步的推进包容性设计理念的实现。对此,我们应当借鉴相关的成功案例,如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设计学院的教育体制,充分的结合了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的环节,该校研究中心开发的包容性设计的评价系统为当今许多设计院校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撑。另外注重“多感官设计”在包容性设计研究领域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在包容性设计中充分利用“通感设计”,通过嗅觉、听觉、触觉等与视觉的多重体验来感受不同的感官障碍使用者的心理需求,运用将多种感官包容性的结合而成的“多感官设计”构成的更为完善的室内空间体验。

4 结语

包容性设计的出现是为了更好地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需求,因此包容性设计这一理念的实施离不开社会各阶层人士的身体力行,设计师、生产商与消费者都保持一个和谐的心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设计中来,共同构造一个更加宽容地服务于大众的社会空间环境。在不远的将来,一个地域环境包容性设计的实现进程将成为衡量其社会现代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从设计者到社会大众深入理解包容性设计理念的文化内涵,从西方的成功案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结合中国当代室内行业的现状,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设计这一过程当中,进而营造出更加包容性的室内空间设计。

[1]蒋孟厚.无障碍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赵晓征.养老设施及老年居住建筑——国内老年居住建筑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3]张文英.包容性设计对老龄化社会空间营建的意义[J].中国园林,2012(10):96-98.

[4]杜海霞.老年人生活空间无障碍设计的心理因素探讨[J].美与时代(上),2011(10):26.

[5]董 华.包容性设计:英国跨学科工程研究的新实践[J].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1(3):46.

猜你喜欢

包容性理念设计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夜经济要有“包容性”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Diversity:Driver of Innovation and Growth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包容性增长的理论内涵及实施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