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组团式城区一体化发展的研究

2014-04-07苑玉东

山西建筑 2014年20期
关键词:牛头北戴河海滨

苑玉东

(秦皇岛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北秦皇岛 066001)

为了积极配合秦皇岛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旅游立市”和“大暑期大北戴河”的战略部署,疏通交通、优化旅游服务环境,实现城市空间的净化与拓展,我们专门开展了“北戴河—南戴河—牛头崖一体化发展研究”,现将规划成果简介如下。

1 主要问题

1)旅游设施建设水平低,整体旅游环境需提升。2)城镇建设进程缓慢,需要结合大旅游发展整体高品质打造。3)南戴河、牛头崖与北戴河片区之间联系通道单一,不能满足大旅游发展需求。

2 研究目的和思路

在秦皇岛城市总体规划提出戴河组团与牛头崖片区共同打造北戴河后方服务基地和我市实施“旅游立市”及“大暑期大北戴河”战略的决策背景下,审视当前新形势和新要求,以旅游立市战略为统领,以市域滨海空间格局为依托,以北戴河及北戴河周边重要区域为研究对象,探索旅游产业与地域空间相融合的新模式,强化以旅游发展统揽城市建设、项目引入、生态环保的全产业融合旅游的意识,谋求可以支撑旅游产业的大空间、大环境,打造出以“旅游立市”为牵引的地域一体化发展、更新与蜕变的新格局。

3 研究重点

1)调整北戴河与南戴河及牛头崖的功能与定位,形成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大北戴河片区的提升与发展。

2)加强生态本地的保护,推动生态环境建设,利用环境优势进行产业升级改造,突出旅游、休闲、服务功能。

3)同时加强农村环境的升级与改造,注重基础设施的配套。

4 规划方案

4.1 以生态绿化隔离形成动、静功能分区

1)功能分区。“大北戴河”空间发展形态:以集中生态绿肺为隔离形成合理的1+1南部海滨旅游片区、1+1北部综合服务片区的空间格局。

a.北戴河海滨片区——中央暑期度假地、高端旅游及商务休闲区。海滨东部片区——高端旅游度假中心。以旅游度假为主要功能,整合休疗养机构、提升家庭旅馆、围绕“高端旅游”,疏解大众旅游、突出“服务休疗、高端发展”。海滨中部片区——休疗养核心区。包括中直疗养院及其周边一定区域,保证暑期中央首长疗养休假。海滨西部片区——打造精品、建设国际高端商务休闲度假区。为总部经济服务的高档康体健身、疗养度假、国际会议等商务休闲为主要功能,形成环渤海最具魅力的高端的国际性商务休闲度假片区。

b.南戴河海滨片区——综合多元的旅游度假休闲区。南戴河海滨东南片区(南戴河一小区)——中高端休闲度假中心。整体改造提升现状旅游度假及服务设施,以中高端旅游为主,增强旅游服务功能。南戴河海滨南片区——会议会展商务中心。利用北戴河品牌,建设国际知名会议与会展中心,打造高端商务活动核心区。南戴河海滨西片区——高端商务休闲区。与会议会展商务中心合理对接,实现以商务休闲活动领衔的休闲旅游拓展区。南戴河海滨西北片区——健康运动休闲中心。突出“健康、运动、休闲”主题,打造“健康拓展训练”为主要特色的全国运动休闲地品牌,积极开发针对京津唐游客假日及周末休闲的康乐文化娱乐项目。南戴河海滨东北片区——美食休闲中心区。突出“美食、休闲”主题。利用戴河资源,与北戴河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园结合,打造多元化的综合旅游服务。

c.戴河片区——北戴河后方服务基地和综合性生活区。以生活及服务为主,逐步取消现状工业企业,注重城镇建设与发展旅游服务相结合,重点开发火车站站前地区商圈、对外服务中心,建立文明舒适、功能完善、极具地方特色和良好城市形象的城市功能区。

d.牛头崖新城区——北戴河区和南戴河旅游区的后方服务基地。利用北戴河品牌,高品质打造集新民居、生态旅游、现代服务业于一体、与北戴河、南戴河一体化发展的宜居新城区。

2)疏导策略。实施承东启西、整体打造、区域协同、动静分流的疏导策略。优化大北戴河海滨地区的旅游度假功能,强化北部居住生活功能,以形成南北互动、协调发展。北戴河的旅游功能以静为主导,落实“服务休疗、服从暑期、高端发展、打造精品”的战略,重在打造“中央暑期度假地,生态型、园林式、国际性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牛头崖、南戴河及戴河片区的旅游功能以动为主导,以北戴河为中心,向南戴河和牛头崖片区进行辐射与带动,合理疏散北戴河区暑期的部分功能。

3)疏导措施。措施一:建设高端宜人的旅游配套设施。北戴河具有广泛的国际知名度,素有中国的“夏都”之称,环境相当宜人、设施较为丰富。依托于如此良好的现状条件,北戴河及周边地区更适宜发展一些面向高端人群的旅游、休闲及服务设施,以更加匹配北戴河的品牌形象。措施二:打造一些高端滨海旅游项目。依托北戴河优良的滨海城市环境,应该积极谋划一些面向高端人群的旅游服务项目,例如主题开发、私人定制一类的高品质服务项目。吸引京津冀及周边省份高端人群的消费,延伸消费链,提升综合效益。措施三:构建便捷一体化的交通系统。构建北戴河、南戴河、牛头崖一体化发展的交通体系,实现旅游交通组织完善、旅游功能疏导性强的城市快速路与主干路合理分工与对接的交通体系。措施四:合并休疗养院所。引入一些优良资本对现有的休疗院所进行积极的改造与提升,改善其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档次;和大北戴河区的整体面貌提升相适宜。措施五:注重城中村面貌的改善。通过城中村的提升与改造,整合家庭旅馆等设施,提升档次,改善整体村庄环境,做好绿化、美化、净化工作,使得城中村成为城市环境中的一处亮点。

4.2 构建良好通达的区域交通体系

1)道路系统。北戴河、南戴河、牛头崖构建整体交通体系,满足交通联系需求。规划形成“五纵、四横”的道路主骨架。“五纵”指抚南线、宁海道、海北路、京沈北戴河连接线、新驼峰路。“四横”指205国道改线、沿海快速路、抚南线引线、沿海公路。2)配套设施。在北戴河及其周边区域配建旅游服务中心以及公共停车场,共配套旅游服务中心5处、公共停车场共38处。北戴河将布置2处为旅游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综合配套服务功能,内设旅游信息中心、餐饮、娱乐、大型停车场和商业服务等设施。结合旅游景点、区内交通、合理密度共规划23处停车场。北戴河周边地区,重点在南戴河及牛头崖新城区预留旅游服务中心及停车场用地,共布置3处旅游服务中心和15处停车场。3)暑期交通疏解方案。结合车站村改造,打通北戴河火车站与北戴河京沈高速引线的快速联系通道,与高速引线形成互通式立交,并向西延伸引入牛头崖新城区,将客流引入北戴河和南戴河。此方案可以解决从北戴河火车站出行的游客和中央首长出行的干扰,可以利用与北戴河高速引线的互通立交有效分流游客至北戴河的联峰路、联峰北路进入北戴河滨海片区以及南戴河旅游区和牛头崖新城区。为保障北戴河与南戴河及牛头崖各片区交通组织顺畅,对于主要通道联系节点处设置5处立体交通出入口。

4.3 在村庄规划中适当植入旅游服务功能

在北戴河“西五村”欧式风情小镇的规划和建设中,对南戴河和牛头崖范围内16个行政村采取保留型、提升型和迁建型三种模式进行建设。对6个村庄实施就地改造,包括牛头崖村、南甸子村、狮子河村、南新庄村、车站村和南戴河村。对5个村庄实施迁村并点,包括小王庄、白玉庄合一建设;西陆庄、枣庄、王各庄合一建设。对5个村庄实施异地搬迁建设,包括东河南小庄、东河南大庄、圈里村、孟庄村、蒋营村。

力求通过对所有村庄的提升和改造的过程,完善整个大北戴河地区的环境与功能,做到城市与村庄和谐共生,一体化发展。

[1]唐 炜.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机制分析[D].西安:西北大学,2007.

[2]高 环.城镇化建设中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4.

猜你喜欢

牛头北戴河海滨
夏日海滨
先割牛头后砸瓮
挂牛头卖马肉
随手拍
先割牛头后砸瓮
海滨书简
海滨1
老牛和老牛头
魅力北戴河
Effect of decompression in different time on hemodynamics and oxygen metabolism of porcine model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combined 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