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人生之路,师学问之道——做合格硕士生导师的再思考
2014-04-07耿殿明陈修亮
辛 波 耿殿明 陈修亮
(山东工商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硕士研究生是社会上的高层次人才,导师是其学习和生活中接触最多和影响最重要的人。导师如何对他们进行培养,把他们打造成什么样的人才,不管是对于他们个人,还是对于整个社会和国家,都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校园惨案,不仅引发了我们对大学教育现状的一些忧虑,而且促使我们对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硕士生导师进行再思考。
一、从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谈起
记得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在谈及大学的三种基本精神时曾强调三点:一是沉静;二是清洁;三是定力。就是说当整个社会陷入喧闹的时候,大学、大学里的老师和学生应该沉静;当整个社会的风气被腐败污染的时候,大学、大学里的老师和学生应该清洁;当整个社会环境陷入浮躁的时候,大学、大学里的老师和学生应该有定力。但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特别是世俗观念的冲击,钱理群教授所谈及的大学基本精神已经开始沉沦。就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来说,随着社会的变迁,其内涵也发生很大变化。以往导师与学生之间那种情同父子的亲情越来越少,他们之间的利益交易却越来越多;以往导师与学生之间那种严格的师道尊严越来越少,他们之间的对立观念越来越多;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大学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失误。
那么,在当今社会里,如何秉持与发扬钱理群教授所谈及的大学的三种基本精神呢?笔者认为需要从正确处理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入手。曾几何时,学生谈起导师,总会用“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亦师亦友”这样的词语形容。但今天,谈起导师,学生总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是老师,是老板,还是朋友?一般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及教育模式、文化潮流的变迁,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必然会发生变化,这是一个谁也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是笔者认为,无论社会再怎么变,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的本质是不应该发生变化的,那就是“导人生之路,师学问之道”。
二、“导人生之路”检验的是导师的良知
传道授业解惑是一名教师的基本职责,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作为一名硕士生导师,首先应该注重的是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硕士生,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作为民族的高科学文化素质人才,如果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能将其才华应用到对社会有用的地方,那么,对社会来说,只能是具一利而有百害。正如古人所云:“才是德之资,德是才之帅;德才全尽谓之圣人,德才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君子挟才以为义,小人挟才以为恶。”毋庸讳言,在现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都发生很大变化,出现价值迷失、诚信危机、享乐主义、非理性的自我中心膨胀现象。而这些现象不仅在社会上普遍存在,而且蔓延到硕士生这一群体之中,比如说从近些年大量考研生的考研动机的调查就可以明显看出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人们都说,人是一个说不清的动物,所以人们一直没有停止对于人性的探索。但是我们知道,人是有文化差异性的,因此人们一直没有停止对于不良人性的矫正。中国文化重关系,而西方文化重法理;中国文化要求主我与客我的统一,而西方文化要求主我与客我的分离。总之,中国文化的内核是“仁”,外在形式是“礼”。 在当今,提起“仁”与“礼”二字,很多人可能不以为然,认为这一话题距离现代社会太远了。笔者认为,恰恰就是因为我们对于“仁”、“礼”的丢弃与冷漠,才酿成了今天许多人性的扭曲与丑恶现象的产生。
在研究生教育中,导师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一个人。导师的人品、人格、素养等无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深远的影响。古人云:“善歌者教人习其声,善导者教人习其志。”因此,对于一名硕士生导师来说,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要具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在他的身上不仅应具有“仁”的理念,更应具有“礼”的风范;在他身上,应使学生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感受到久违的沉静、清洁与定力。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格健全且具有高道德水准与社会责任感的人,是每个导师的责任,也是在检验导师的良知,也许这个过程不需要导师时时的谆谆教导,也不需事事的夸夸其谈(因为他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一路走来的),可能只需要行动上感染与思想上的启迪。导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件事,就可能对其心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三、“师学问之道”考问的是导师的水平
在现代社会里,知识的创新与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快,这对研究生导师的水平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一般来说,在学生的心目中,自己的导师应该是一位完美无缺的善者与全知全能的智者,但真正能达到这样水平的善者与智者能有几位?因此在现代大学里,要做合格的导师可能不完全在于其学术水平达到如何高的程度,可能更在于其培养学生的学识水平是否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
现在大学里存在一种令人忧虑的现象,那就是往往用论文、课题、项目的多少评价导师水平的高低。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在顶尖学府里被普遍采用,即使在一般教学型高校里也普遍存在。严格来说,用这些学术之果评价一个导师的水平固然重要,让我们又陷入了另一个误区。即只重视学术之果,而忽视本应有的学术精神与学术过程。这是导致目前师生关系商业化气息太浓,师生关系不和谐,学术声誉下降的重要原因。
严格来讲,导师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除了要学生积极参与自己的研究课题中,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现在,有些学生为了考研,把精力几乎都放在了所要考的科目上,对于一些专业课程和必要的学术性专著的研读投入的时间少之又少,所以现在考上研究生的学生大部分都很会考试,但其理论功底很薄弱,对一些现实问题的认识也很肤浅,这是近年来特别是研究生扩招以来许多导师的共同感受。为此,作为负责任的硕士生导师,必须对这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弥补学生在这方面的欠缺。在研究生入校伊始,导师就要付出极大努力,在思想与观念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他们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与研读专业学术性专著的习惯与能力。要让他们知道,只有夯实了扎实的理论功底,才能够将来在独立地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厚积薄发、游刃有余,否则即使取得了暂时的成绩,也不会有大作为。
现代科技发展证实,正确的研究方法是达到研究目的的重要前提。而掌握和熟练运用一些研究方法,既是导师培养学生的重要内容,又是研究生教育阶段的重要目的。一般来说,由于学科的不同,可能使得学生在学习与研究中会采用不同方法,例如调查法、实验法、历史法、比较法等,但是怎样才能使学生正确选择与使用好这些方法,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因为搞科学研究的人都知道,一些研究方法的使用具有高度“内隐性”,有时是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而这些知识可以通过师生间的传承、熏陶和“领悟”的方式进行传递和习得。加拿大幽默散文家兼大学教授斯蒂芬·利考克在《我见之牛津》中谈道:“牛津导师所做的就是召集少数几个学生,向他们喷烟。喷了四年的学生,就变成了成熟的学者……一个被烟熏透的人,就能说优雅的英语,写优雅的英文,其优雅的风格是靠任何其他方法都学不到的。”[1]无独有偶,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中曾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因此,在学生掌握与运用这些研究方法的过程中,导师要起很重要的作用,这符合程序性知识学习中首先需要“模仿”进而“领悟”、“内化”的规律[2]。
另外,现代研究生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而何谓创新?可能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有两点是大家公认的,那就是;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创新活动的核心是“新”,即新的内容、新的结构、新的性能、新的表现形式、新的手段等、或者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丰富和完善。对于研究生的培养来说,如果我们把它视为一个过程,那么理论的研读这就是起点,方法的掌握就是手段,而创新能力的提高才是目的。在这一过程中,导师是创新的指导者,学生是创新的参与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他的名著 《德国教师指南》中说: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也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如果导师自身没有创新意识,没有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不能把握住本学科领域里最前沿的理论知识和最新研究动态,而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创新,这个导师就是不称职的。同样,如果学生不具备对当前社会现象或问题的敏感度和判断力,不能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东西,想别人所想不到的层面,不敢挑战权威,不敢大胆深入的思考,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那么这个学生就是不合格的。同时,创新其实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的脑力激荡。在创新这一展示自我的平台上,老师与学生应是平等的,双方都能潇洒自如地发挥自己的创意,甚至迸发出火花。
四、导师对学生的关爱是永恒的主题
在现代社会里,导师与学生虽然都承受着许多的沉重与无奈,但是无论外界如何发生变化,导师对学生的关爱却应该是永恒的。导师关爱学生虽是一种责任,但更是一种境界。这种关爱,是一视同仁的,不会以成绩区分,不会因家庭而别。这种关爱不仅是在学问上的,而且有生活上事业上的;不仅是表现在学校期间,而且体现在离开学校以后。
人们常说,爱是心灵沟通的桥梁,爱是笑脸、是满足、是新希望。在繁纷复杂世界里,我们不能苛求每个导师都成为一名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但起码要维护自己心中的那一片道德与良知的净土。每一名导师都应当把自己的学生看做一个有情感、有灵魂、有智慧和有个性的人。导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点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唤起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导师必须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爱学生。导师要学会倾听,学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学会从他们的角度看待世界。世界著名大教育家赞科夫曾说:“学生对教师给予他们的好感,反应是很灵敏的,他们是会用爱来报答教师的爱的。”即学生会试着倾听,试着走进导师的世界,试着从导师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是一种以心换心的交流,是一种彼此的期待和喜欢。有了这样一种师生关系,我们的社会就会少一分怀疑,多一分信任;少一分杂音,多一分和谐;少一分负效应,多一分正能量。
总之,硕士生导师应该真正肩负起自己身上的重担和社会的期望,正确看待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把关爱学生作为处理好这一关系的永恒主题。导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好学问,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如何做对国家、社会有责任感、有较高道德水平的人,这是研究生教育的实质内涵,也是大学精神的一种真正体现。
[1]裘克安.牛津大学[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86-87.
[2]王琪.研究生应如何学习研究方法——基于知识分类的视角[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04):67-69.
[3]辛波,耿殿明.由“教学相长”的理念所引发的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3(06):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