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都江堰灌区水资源保护规划的思考

2014-04-06

四川水利 2014年4期
关键词:渠首岷江都江堰

(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四川 都江堰,611830)

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资源供水状况将发生很大的改变,水资源保护规划也将成为其灌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因此,加强都江堰灌区水资保护工作,对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都江堰灌区概况

都江堰是我国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大型水利工程,它以历史悠久、布局合理、效益显著、经久不衰而闻名于世。经过多年的建设,都江堰已成为灌溉、供水、发电、环保、水产、旅游等具有多功能的水利工程,实现了灌溉面积达七八十万hm2,占规划面积70%,工业供水企业50余家,分干渠67条、长1520km,支、斗干渠268条、长3354km,斗渠以上各类建筑物4万余座,水电站183座,总装机容量28万kW。灌区总蓄水能力18.31亿m3。

2 灌区水资源面临的形势

2.1 岷江上游来水量呈下降趋势

根据资料统计,20世纪30年代岷江来水多年平均流量为174.10亿m3,60年代为155.8亿m3,90年代为141.70亿m3。60年间,径流总量下降32.4亿m3,平均每10年下降5.4亿m3。岷江来水量的减少,与灌区用水量的增加,必将导致灌区的用水矛盾越来越突出。

2.2 岷江上游的调节能力差

尽管岷江上游修建了许多水电站,但大多数都是径流式电站,不具备调蓄能力。仅有紫坪铺一座调节水库,总库容11.12亿m3,调节库容7.74亿m3,调节能力很弱。按照国际惯例,对流域的调节能力达到20%比较适度,由此计算,在岷江上游应增加调节库容20.86亿m3。要实现这一目标,需再建三个紫坪铺水库。

2.3 都江堰渠首无反调节枢纽工程

都江堰渠首水利工程,至今为无坝引水,自然调节,这造成都江堰的配水工作十分被动,丰水期的水从外江泄走,浪费十分严重。紫坪铺水利枢纽不能完全调峰运行,也不能充分发挥在发电网中的调峰作用,造成发电效益损失。

2.4 渠道输水利用系数较低,水量损失大

由于都江堰灌区许多渠道都是自然河床,输水损失大。根据1990年11月水利部批准的都江堰灌区续建配套节水的改造规划报告,渠道水利系数由过去的0.41提高到0.43,而每年的输水损失约22亿m3。由此可见,都江堰节水潜力巨大。而要达此目标,实施其续建配套节水改造规划十分重要。

2.5 灌区水污染日趋严重化

近年来,都江堰灌区各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是随着灌区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灌区的水污染在不同程度上也进一步加重。根据2005年调查资料显示,灌区的废污水排放量为23.05亿m3,其中工业废水18.8亿m3,城镇生活污水4.25亿m3。同时,随着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及河流中水量的减少,导致都江堰供水区地表水和地下水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污染。

2.6 丘陵地区干旱日趋严重

由于受大自然气候变化的影响,降雨在年内不均,冬春雨少,夏季雨多,而丘陵地区蓄水设施有限,蓄水能力不足,自身抗旱能力差,造成丘陵地区干旱十分严重。以2006年为例,丘陵灌区总面积为26万hm2,受旱面积达20.67万hm2,其中基本无收成面积达3.73万hm2。

3 对水资源保护规划的思考

3.1 加强岷江上游植被建设,减少水土流失

由于过去对岷江上游树木的大量砍伐,严重破坏了植被,造成岷江来水呈日趋下降的趋势。因此,应加强对上游水资源保护规划,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水资源地区植被建设,增加森林覆盖率,增加水源区涵养水分的能力,减少水土流失,确保都江堰灌区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

3.2 建设都江堰渠首反调节枢纽工程

紫坪铺水库调节能力小,而都江堰渠首无反调节枢纽工程,导致岷江来水变化大,日调闸次数由过去的6次增加到37次。岷江频繁排泄洪水,造成外江困人事件106次,11人死亡。由此需要在都江堰渠首规划建设具有反调节作用的枢纽工程,从而大大减少汛期多余水的流失。

3.3 强化水环境监测系统建设,提高水环境监测和治污力度

加强灌区重点水功能区、饮用水源地、入河排污的监测设施和监测网路建设,提高水环境监测系统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快捷反应能力和自动测报能力;建设重点区域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自动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和水环境信息系统,逐步提高监测现代化水平,为水资源保护工作及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提供技术支撑。

3.4 增加丘陵地区的蓄水能力

根据经验统计,要解决灌区丘陵地区干旱,主要是通过规划建设一些囤蓄水库,引入丰水期的水量,囤蓄到次年使用。同时,还需加大对现有水库的病害整治力度,并制定用水管理制度,提高用水管理水平和蓄水能力,使其在干旱年中发挥抗旱的重要作用。

3.5 制定严格的水资源保护管理制度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这是水资源保护规则的前提,也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水资源保护的工作重心和发展方向。要全面解决水资源保护问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近期保护规划要落实管理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远期应在水资源保护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引导下,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水资源保护规划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做好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报道、宣传,形成全社会保护水资源的合力。

3.6 完善节约用水的监督管理制度

水资源管理粗放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不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需要完善都江堰灌区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节约用水监督管理体制。依法建立行政许可管理权属为核心的“审批前监督和审批后备案管理的运行机制”,建立取水许可制度及取水许可证联合年审制度,建立行政区域取水统计报表制度。严禁违规开采地下水和江河无序取水。同时,还需依法征收使用水资源费,做到定额、计量征收,实现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建立和完善国家和地方编制、审批、实施水资源中长期供水计划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实现水资源的统一、高效管理。

〔1〕周明耀.灌区管理手册[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1993.

〔2〕彭述明.都江堰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方子云.水资源保护工作手册[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渠首岷江都江堰
拜水都江堰
昆仑渠首改建水力模型试验方案研究
岷江
都江堰2275周年大事记
——
李冰与都江堰
岷江行(外一首)
疯狂的虫草,疯狂的松茸和疯狂的岷江柏*——专访作家阿来
浅谈新疆多泥沙急流排沙系统运行管理
千古奇观——都江堰
岷江同大渡河相会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