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州市水利信息化现状与前瞻

2014-04-06苏秀峰

水利信息化 2014年5期
关键词:德州市水利信息化

苏秀峰

(山东省德州市水利局,山东 德州 253014)

德州市水利信息化现状与前瞻

苏秀峰

(山东省德州市水利局,山东 德州 253014)

在总结德州市水利信息化工作现状和成效、分析存在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对该市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进行深入思考,提出“3456”的工作建议,即“三项统一”夯实基础、“四大系统”突出重点、“五个强化”保障发展、“六个深化”实现目标 。

基层水利;水利信息化;现状;对策;德州市

水利信息化是水利业务的重要支撑,是推动水利科技进步和管理精细化的重要手段,是创新和提升水利工作的重要保障,是强化水利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有效途径,是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基本标志和关键措施。

1 德州市水利信息化的基础条件

德州市位于黄河下游北岸、山东省西北部,辖2 市 8 县 1 区,总人口 561 万人,控制土地面积10 356 km2。水利设施主要包括防洪排涝、引黄供水和农村供水三大工程体系。防洪骨干工程有:黄河、漳卫河、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和恩县洼滞洪区,防汛任务非常艰巨。引黄供水体系主要有潘庄、李家岸 2 处大型引黄灌区和韩刘、豆腐窝 2 处中型引黄灌区,以及引位入夏和引滨入庆 6 条引黄路线,最大引水能力可达 310 m3/s。蓄水工程投入运行的主要有丁东、丁庄、庆云、小店、宁津、平原相家河、夏津、乐陵杨安镇和沟盘河 9 座水库,总蓄水能力近 2 亿 m3,调蓄能力 4 亿 m3,河道、沟渠、坑塘总蓄水能力 5 亿 m3。通过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全市新建农村供水工程 2 303 处,铺设管道34 424 km,新增自来水村庄 7 093 个,新增受益人口 364 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 92%,11 个县市区中已有 4 个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

2 德州市信息化平台的建设

以全市水利工程网络为依托,初步构建起软硬件支撑的 3 大平台,信息化建设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网络构建、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等信息化基础不断加强,水利管理、决策、应急处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不断提高。

2.1 防汛抗洪信息平台,提高防灾减灾水平

针对洪涝灾害的基本市情,重点建设了以下 3 个系统:1)雨情遥测系统。投资 100 多万元,建立了1 个中心、12 个分中心和 91 个遥测站,实现了雨情自动测报、实时调取,为防灾减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2)干流河道水闸监控系统。投资 190 余万元,实现了 3 条干流拦河闸水情、工情的实时监控,为防洪抢险争得了时间。3)防汛视频会商系统。投资930 万元,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视频会商,为抢险救灾决策指挥提供了最高端的技术支持,综合效能达到全国先进水平。防汛抗洪信息平台建设在防汛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 2012 年抗御建国以来的最大洪涝过程中,取得了无一人伤亡、无一处大堤决口的重大胜利。

2.2 农田灌溉信息平台,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投资 340 余万元,对引黄总干渠重要引水闸门进行远程遥控改造,实现了对引水闸门自动开启、关闭、提、降功能及水位自动传输,实现了引黄水

资源的科学调配。抓住 10 个县列入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的机遇,抓好末级渠系信息化建设,重点县项目区均同步建立了水量自动监测、土壤墒情自动测报等系统,特别是陵县项目区,整合各个系统,建设了井渠结合灌区管网输水灌溉信息化管理与控制系统,控制中心可以根据土壤墒情,自动启动灌溉设备,并可根据水源状况,自动选择地表和地下水源,成为真正的科技“田保姆”。通过发展农田灌溉信息平台,既收到了省水、省力、省心的良好效果,又发挥了土地的最大效益,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近几年连续干旱的情况下,平原项目区小麦亩产达 600 kg,实现粮食生产“十一连增”。

2.3 饮水安全信息平台,让农村群众喝上幸福水

近几年,德州市将农村饮水安全的方向由“面的覆盖”向“质的提升”转变,大力发展以平原水库为水源的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新建水厂的规模均在日供水 3 万 m3左右。同时,按照精品化要求,提高工程建设标准,累计投资 477 万元,相继建成了陵县、武城马庄、董王庄、三合、禹城十里望大白、禹城市中办薛庙、庆云等水厂的自来水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加压泵站、水厂工艺、水厂安全、供水主管道和重点用户的实时在线监测和全程智能控制,成了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样板。通过饮水安全信息平台建设,提高了饮水安全工程的服务水平,2013 年底德州市城乡供水一体化率达到 98.7%,成为全国第一个整建制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地级市,比国家计划提前 2 年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任务。

3 德州市水利信息化存在的突出问题

3.1 组织机构还不健全

至今还没有成立全市水利信息化中心,部分县、市、区领导对水利信息化在水利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支持力度不大,紧迫感不强,致使信息化工作相对滞后,11 个县级水利部门至今没有一家设立专门机构。

3.2 资金投入缺口较大

德州市经济欠发达,地方财力十分困难,县级财政更是均属“吃饭”财政,安排水利工程尚捉襟见肘,市、县两级财政均没有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专门经费。水利信息化建设缺乏正常的投资渠道,资金投入还远远不能满足建设和系统运行维护需要。

3.3 规章制度亟需完善

相应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全市水利信息化的管理显得不统一,不系统,不健全。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性、基础性、政策性都很强,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强化协调一致。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可根据现状,统筹出台信息化建设管理规章、规范及指导性意见。经常性的协调组织推广全省各市乃至全国各地的信息化建设经验,以便推动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有序快速发展。

3.4 规划管理尚未统筹

缺少统筹规划,没有专项规划,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各类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的相继实施,信息系统对运行维护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任务越来越重,但由于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尚不健全,很多系统功能将难以发挥,故障频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水利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3.5 发展后劲基础薄弱

1)人才匮乏。人才是信息化工作的关键。经过多年的培训,德州水利目前虽然形成了一支从事水利信息化工作的队伍,但兼职多、专职少,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很少,既懂水利业务又懂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十分匮乏,难以满足水利信息化工作的实际需要,有时连正常的信息化工作都不能正常开展。

2)至今没有建成覆盖全市的水利信息骨干网,基础数据库的建设还没有形成规模,水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尽管多年来积累了一些基础数据,但涉及减灾决策、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利建设管理等的水利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还很不完善。

3)信息资源应用水平较低。应用的基础是水利业务处理流程的规范化和业务信息的数字化,缺少对水利业务流程的统一分析和规范,导致各级水利业务部门在低水平上重复开发应用软件,软件功能单一,系统性差、标准化程度不高,不能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高质量应用软件资源。

4)建设管理滞后。对项目建设与成果的管理相对较弱,对同一类应用系统缺乏统一组织开发和推广应用,造成重复建设和浪费,这已成为目前德州水利信息化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4 德州市水利信息化建议

4.1 “三项统一”夯实基础

1)统一规划。规划是水利信息化的基础。德州水利信息化建设必须实行全市“一盘棋”的全面整体发展战略,综合考虑全市水利事业发展需求,统筹城乡农村水利信息化发展布局,尽快协调不同业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实行统一规划,有步骤、有计划、有层次地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信息化建设,要坚持与工程项目同步规划、设计、实施。

2)统一标准。标准是水利信息化项目建设的依据。不按照标准的建设,必然会造成重复投资、建设,造成混乱局面。没有统一的标准就无法实现网络间的互连互通和水利信息资源共享。因此要在信息化设计过程中,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为网络化和资源共享打基础。

㉗参见孙燕芬、王惠茹《“竞争中立”规制对中国的影响探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3)统一管理。管理是信息化之本,是信息化工作发挥效益的关键。应尽快制定并完善《德州水利信息化管理办法》、《德州市水利系统网络信息保密管理办法》、《德州市水利局办公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办法》等制度,同时根据各应用系统的建设需要,制定相关的应急处理方案,保障系统运行安全可靠。在建设中尽可能采用成熟的、先进的技术手段,确保现实应用,使已建系统尽快且充分发挥作用,促进水利信息化健康快速向前推进,使水利信息化工作持续收到实效。

4.2 “四大系统”突出重点

1)农村饮水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内容包括德州市水利系统数据中心软硬件建设,县水利(水务)局调度中心软硬件建设,每县 60 个 A 类和20 个 B 类供水站。目前全市只有武城和禹城 2 县(市)有示范点,该项工作需加大力度,着力推进。项目建设遵循“因地制宜,视需定建,突出重点,逐步扩展,高效可靠,确保效果”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分年度实施。项目建设资金国家规定可在人饮安全项目列支,比例一般不超过项目建设总投资的 15%。

2)水情系统建设。水情自动化测报系统是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核心,可在防洪除涝、抗旱灌溉、防灾减灾、水资源优化调配等方面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迅捷而准确的依据,也大大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效能。基于德州市水利工程实际情况和水情自动测报的可行性,建议利用 3—5 年的时间逐步实施。首先建立德州市水利局水情自动测报控制中心,其次建立潘庄、李家岸 2 大引黄灌区自动测报系统,其他依次为水库、3 大干流(马颊河、徒骇河、德惠新河)、地下水、扬水站,其费用可在相应工程加固改造中列支。

3)水利系统视频会商系统。视频会商系统是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水利、现代水利的重要标志,它具有信息传递快、视频效果好、节时、节支等优点。其实施必将大大提高抗旱防汛工作中领导的决策水平,把农业旱灾、涝灾减轻到最低限度,有效减少河道、城区洪灾、涝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排头兵。建设内容包括会商中心、数字会议系统、会议扩声系统、大屏幕拼接墙投影显示系统、信号处理系统、集中控制部分、控制室、监控及记录系统、视频会议终端配置。

4)水利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网站系统。建设内容包括 3 个部分:a.电子地图系统,以德州市电子地图为索引,把德州市水利的各类信息进行有机集成与融合;b.水利资料数据库,主要包括历年水情、雨情、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农业灌溉工程体系,节水工程、水库及其管理体系等;c.德州市水利局电子政务网,通过电子汇总、查询内部公文流转、指令下达、督办、提醒、内部论坛、内部考试系统等,实现内部办公电子化,大大提高办公效率,同时具备文档电子化、远程申报、阅文、汇总查询等功能。

4.3 “五个强化”保障发展

1)强化组织领导。把水利信息化作为“一把手”工程,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尽快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抽调精兵强将开展工作,同时把信息化重点工作列入德州市水利系统年度工作目标主要考核项目。

2)强化资金投入。目前可继续采取将水利信息化建设和系统维护费用列入各重点水利建设项目,用工程带动的办法筹集水利信息化建设和维护资金。同时积极争取各级财政预算设置水利信息化科目,逐年投入,分步建设,逐步完善。同时积极开辟投融资渠道,加大投入,支持水利信息化发展所急需的基础性、公益性工作。

3)强化运转维护。建立健全保障体系,确保信息化系统稳定运行和长期发挥效益。

4)强化安全监管。认真落实信息安全和保密管理责任制,开展信息安全定期检查和临时抽查,提升广大水利干部职工的信息安全意识,探索建立信息安全长效机制,切实保障网络、系统运行和信息安全。

5)强化队伍建设。人才是实现水利信息化的基础。把水利信息化人才选拔培养使用作为水利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尊重信息化人才成长规律,以水利信息化项目为依托,大力培养和引进信息化技术、管理和复合型人才。

4.4 “六个深化”实现目标

1)深化对国家信息化政策的学习贯彻。深刻领会国家及上级业务部门有关水利信息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并灵活运用实践中,真正做到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以水利现代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支撑和保障。

2)深化水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资源利用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围绕德州水利建设、管理和改革的需求,尽快研究制定加强水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措施,建立以应用需求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发先进实用的业务系统,着力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信息化瓶颈,确保需要一个建设一个,建成一个用好一个。

3)深化综合协调。强化信息化工作机构的职能,充分发挥其主导和归口作用,建立分工合理、责任明晰、运转高效的信息化推进协调机制。

4)深化水利业务软件建设。加大投入比重,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联合专业公司开发高水平、符合地方实际的水利专业应用软件,使水利信息化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5)深化信息化宣传。全方位、多层次加大水利信息化宣传力度,积极争取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对水利信息化的关注和支持,为水利信息化快速发展营造坚强的组织保障和良好的舆论氛围。

6)深化水利信息化发展机制探索。高度重视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保证已建系统充分发挥效益上下功夫。遵循信息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努力探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与水利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实现水利信息化的各项目标任务。

[1] 李纪人.数字地球与数字水利[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0 (1): 14-16.

[2] 景秀眉,林高印.农村水利信息网络化现状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 (12) : 98-99.

[3] 王立川,李荣辉,冯晨光.浅析农村水利信息化与现代化建设[J].河北水利化,2010 (8) : 11.

[4] 林一伍.对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实践及其思考[J].科技经济市场,2010 (4) : 101-102.

[5] 刘霞.视频监控技术在水利信息平台中的应用[J].水利信息化,2011 (2) : 22-25.

[6] 陈雷.明确目标 注重实效全面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在全国水利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水利报,2009-04-18.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Water Resources Informatization in Dezhou City

SU Xiufeng

(Bureau of Water Resources of Dezhou C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Dezhou 253014, China)

Based on summarizing current status and effectiveness of water resources informatization and analysis of problems and causes in Dezhou city, the article carries through an in-depth thinking of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formatization in the city.It presents work proposal of "3456", namely the "three unification" to stake in the ground, "big four system" to stress the key point, "five enhanced" to guarantee development, and "six deepening" to achieve the goals.

grass-roots water resources; water resources informatization; present situation; measures; Dezhou city

TV39

A

1674-9405(2014)05-0069-04

2014-05-09

苏秀峰(1974-),男,山东平原人,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利管理。

猜你喜欢

德州市水利信息化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月“睹”教育信息化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平凡的岗位 非凡的业绩——记德州市关工委名誉主任蔚立臻
德州市2014年旱灾应对措施与经验分析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