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历史建筑保护与维修
2014-04-06李凤木
李 凤 木
(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高校历史建筑保护与维修
李 凤 木
(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介绍了高校历史建筑所具有的功能,论述了如何对高校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和维修,并在保护历史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的同时,通过对历史建筑的现代化改造和保护性维修,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使用需求等问题。
高校,历史建筑,保护,维修
1 概述
高校建筑多是为满足学校的教学、科研、行政办公以及大学生校园生活的需求,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环境进行改造,而形成的人为空间。高校历史建筑除了具备一般意义上的建筑功能之外,还具有传承学校历史文化的特殊功能。这些历史建筑不仅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历程,更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建筑特色、建造年代的政治文化背景以及当时决策者和建设者的建设理念和指导思想。
如何对这些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和维修,在保护历史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的同时,通过对这些建筑的现代化改造和保护性维修,适应新形势下的使用需求,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校园文化和建筑维修领域的一个重点与难点问题。
2 高校历史建筑的价值
2.1 文化价值
纵观国内外的知名大学,大都保留着一些有特色或有纪念意义的历史建筑,以彰显其校园的厚重历史和浓厚的艺术氛围。我国高校历史建筑融合了中西方建筑的艺术特色,风格迥异,对比强烈,这主要也是由各高校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地域背景所决定的。例如上海理工大学前沪江大学校园是由美国基督教会投资建造的。校园的历史建筑主要是哥特式教堂风格。西方传教士将建筑看作是一种文化形式,在向中国输入其文化的同时也将西方的建筑形式引入中国。又如创建于1928年的武汉大学(时为“国立武汉大学”)历史建筑,是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经典范例。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是由美国建筑师凯尔斯完成的。当时正是欧美建筑风格在全世界流行,各种流派的建筑在中国蜂拥而起的年代。而“国立武汉大学”的校园建筑风格不为当时的潮流所左右,规划设计出气势恢弘、布局精巧的中国传统宫殿式风格的建筑,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尊重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并将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理念、风格、特点与西方的建筑技术、特点有机融合,是近代中西方建筑文化相互渗透、巧妙结合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文化价值。建筑是凝固的艺术,艺术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建筑也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它能充分反映出建造年代的文化特征和时代背景。高校校园历史建筑是高校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高校的历史和文化,必须要研究校园历史建筑。
2.2 育人价值
高校历史建筑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育人价值。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高校育人体系也在不断丰富发展,不仅有“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环境育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正如马克思所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塑造人”。历史建筑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种物质文化,又是一种非物质文化。它无声的坐落在校园之中,犹如一本特殊的历史文化教科书,寓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散发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积淀着前人的价值理念,传承着学校的历史文脉。每天都在默默地与学生对话,潜移默化、耳儒目染地教育和影响着学习、生活在其中的青年学生。学生可以在对历史建筑的感触和解读中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文化,在精神上感受艺术美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对学校的文化有一种自然而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和价值取向的定位,发挥着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正面引导作用。
3 高校历史建筑保护维修中存在的问题
3.1 理念偏差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在历史建筑保护维修的理念和认识方面存在着偏差。主要体现在将历史建筑与现代建筑的维修理念混为一谈,只注重功能性、实用性修复,而忽略了保护其历史文化特色,使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遭到破坏。修复后的建筑如同一个全新的仿古建筑,不仅在外在的形式上失去了原有的“样”,在内在的神韵方面也失去了原有的“魂”。
3.2 资金不足
我国高校历史建筑保护维修工作量非常大,而历史建筑由于其立面造型和装饰工艺复杂,保护维修施工难度大,人工材料价格高等原因,工程造价一般都比较高。另外保护维修所需的论证设计、购买特殊材料、特殊工种的人工等项经费都会增加其投资额度。高校在这方面的经费主要靠国家拨款,而国家能够用于历史建筑专项维修的费用十分有限,因此就使得这项工作的开展十分困难。
3.3 人才匮乏
历史建筑的保护维修经常要使用传统的工艺、技术和材料,但目前有些传统技术已经失传或不再采用,特殊工种的工匠少之又少,所需的特殊材料也很难买到,高校维修管理部门自身也缺乏这方面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因此,在历史建筑保护维修工程立项、设计、监理、施工、验收等多个环节都会遇到困难。
3.4 法规制度不健全
目前,面对大量的高校历史建筑需要保护和维修的现状,除以上问题外,还存在着制度保障方面的问题。在国家层面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而学校层面也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前瞻性的计划,没有将此项工作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和维修工作的常规性工作加以落实。存在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
4 高校历史建筑保护维修的原则与措施
4.1 修旧如旧
我们维修历史建筑的目的,主要是让它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保护维修时,一定不要破坏它原有的形象,特别是具有代表性、标志性的建筑元素和符号。要保持它原有的“样”和“魂”,这样才能让它“保值”,也就是保持它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否则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4.2 采用新技术新材料
由于受建造年代技术和材料的限制,历史建筑大都是砖木结构。而社会发展到今天,还照抄照搬采用原建筑所使用的材料,显然是不合时宜也是不现实的。从材料的耐久性、防火性能、节能环保、工程技术和工程造价等多方面的因素考虑,应在保持建筑原有面貌和立面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用现代技术及材料。这样做还可以避免历史信息的混淆,留下维修年代的痕迹。不能指望历史建筑会从生到死都没有任何变化,它最终也会走向死亡,这是历史的规律。
4.3 重视技术层面问题
历史建筑是文物,在维修过程中一定要将保护和安全放在第一位。维修方案一定要经过慎重、反复、充分地论证。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一定是要成熟的,否则要经过试验,证明这些措施不会对历史建筑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造成损害,才能实施。
4.4 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
历史建筑首先是建筑,是建筑就应有使用功能。因此,在高校用地和教学科研用房都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在对高校历史建筑进行保护维修时,要做到与时俱进,使历史建筑能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科研的使用需求。特别是要做好水电暖通、信息化等方面的改造,以充分发挥历史建筑的实用功能。
5 哈尔滨工程大学历史建筑保护维修实例
5.1 学校及历史建筑概况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前身,是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在“哈军工”建院初期建设的五座民族形式的大屋顶建筑,分布在校园内,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气势宏伟的仿古建筑群(建筑面积约15万m2)。以其特有的形象和风格成为哈尔滨乃至全国高校校园建筑艺术中的珍品,现已被列为哈尔滨市保护建筑,是当年哈军工和现在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园内的标志性建筑。该建筑群的屋顶为歇山式大屋顶,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屋面为灰色陶瓦、墙面为灰色水刷石。虽已历经六十多年的风雨沧桑,但至今仍不失其古朴、典雅的魅力。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也是中国民族形式仿古建筑的建筑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5.2 保护维修措施
学校在进行这几座大楼的维修改造时,采取了如下几项措施:1)保护原有建筑的风格和文化特征。通过保护维修使其建筑特色更加鲜明,文化功能和育人功能更加突出。如用页岩陶土瓦取代了20世纪80年代改造时使用的铁皮屋面,恢复了大屋顶瓦屋面的原貌;恢复和重新描绘檐下彩绘,使其更加醒目。2)为延长其使用寿命,使用了新的技术和材料。如山花和博逢板使用铝塑板替代了木板,使得颜色更加鲜艳也更加耐久;用铝塑窗、金属门和铜门替代了原木门窗,在颜色和风格上与原门窗基本相近,但在使用功能、防火、节能、观感、耐久性等方面都比木门窗更佳。3)根据使用需求,改造和完善了室内配电、给排水、网络信息等设施,使得使用功能更加完善。4)采取措施提高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性能。如对屋顶的木屋架进行加固并涂刷防火涂料;保温材料由炉渣锯末更换为水泥珍珠岩;改造拆除门顶内的配电线路,消除火灾隐患等。以上,被工程验收组专家称为是非常成功的历史建筑维修改造的范例。
6 结语
在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今天,高校历史建筑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对它进行很好地保护和维修,是高校乃至全社会都应予以关注的问题。作为从事高校校园建设的工作者,更应在高校历史建筑保护维修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认真加以研究和探索。望能通过与大家的交流和探讨,共同提高理论水平,将高校历史建筑保护维修工作做得更好。
[1] 薛 亮.大学校园环境文化景观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0.
[2] 杨 竹.历史建筑保护与修复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2.
[3] 张 剑.校园历史建筑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09.
[4] 汪 阔,杨 丽,何 亮.上海理工大学的历史建筑保护策略[J].山西建筑,2010,36(11):7-8.
Protection and maintenance for historical building of university
LI Feng-mu
(HarbinEngineeringUniversity,Harbin150001,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functions of historical college buildings, discusses the methods of protection and maintenance the historical building. The use requirement can be adapted to the new situation through the modernization restructuring and protective maintenance for the buildings, at the same time the historical building style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re protected.
university, historical building, protection, maintenance
1009-6825(2014)22-0020-02
2014-05-14
李凤木(1956- ),男,副研究员
TU-87
A